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和护理程序在延长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朱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5期242-244,共3页
目的通过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延长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方法利用两个责任组(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对比,分别采用常规和PDCA、护理程序对外周静脉导管留置进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际完成172例:对照组82例,试验组90例。外周静... 目的通过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延长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方法利用两个责任组(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对比,分别采用常规和PDCA、护理程序对外周静脉导管留置进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际完成172例:对照组82例,试验组90例。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试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DCA和护理程序对留置外周静脉导管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能明显延长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护理程序 延长 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首次换药时间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曾颖华 李文姬 郑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72-2777,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首次换药时间对其临床、心理、经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4—10月期间乳腺癌术后并接受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置管后48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首次换药时间对其临床、心理、经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4—10月期间乳腺癌术后并接受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置管后48 h进行首次换药,对照组24 h内进行首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在首次换药时穿刺点疼痛程度,1周内穿刺点渗血情况,3周内心理状态(PHQ-9抑郁量表和GAD-7焦虑量表)和维护频率、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差异。观察组在置管后首次换药时的疼痛程度、1周内穿刺点渗血程度及渗血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观察组在置管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和3周内的维护频率、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在PICC置管后48 h进行首次换药,可减少穿刺点出血、减轻疼痛,从而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同时也可降低换药频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首次换药时间
下载PDF
成人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最新证据解读
3
作者 王艳杰 冯莉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7期184-185,共2页
外周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对Cochrance图书馆发表的关于成人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 外周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对Cochrance图书馆发表的关于成人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的最新系统评价进行解读,分析系统评价的背景、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的研究、纳入研究质量、结论等主要内容以及更新要点,分析其对临床实践的启示和建议,旨在提高外周静脉置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导管 更换时间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不同冲封管频次对幼儿外周静脉导管堵管率和留置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宋蕾 吴晓宁 +5 位作者 耿文真 赵林 姜文彬 王茜 胡松 魏丽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冲封管频次(每24 h 1次与每12 h 1次)对1~3岁患儿外周静脉导管堵管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6月3所医院1~3岁住院患儿分为观察组(n=115)和对照组(n=117),分别按照每24 h 1次与每12 h 1...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冲封管频次(每24 h 1次与每12 h 1次)对1~3岁患儿外周静脉导管堵管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6月3所医院1~3岁住院患儿分为观察组(n=115)和对照组(n=117),分别按照每24 h 1次与每12 h 1次进行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堵管发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意向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留置针堵管率分别为10.4%、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值为-1.9%(95%CI:-9.4%~5.6%),观察组冲封管频次非劣效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分别为(63.74±19.72)h、(68.43±19.52)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24 h生理盐水冲封管1次可维持1~3岁患儿外周静脉导管通畅,在不影响其留置时间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减轻护士工作量,为幼儿外周静脉导管的维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导管堵塞 外周静脉导管 氯化钠 幼儿 封管 时间因素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与带管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祁静 伍庆 +1 位作者 赵俊 卢梅英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10期2785-2785,共1页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带管时间 长期静脉输液 静脉导入 上腔静脉 长期留置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更换时间的最佳实践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丽春 胡雁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1期1015-1017,共3页
本最佳实践信息册来源于Cochrane 图书馆2013年第4期的1篇基于7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的系统评价[1],是2010年发表的相同主题的系统评价[2]的更新版。该系统评价全文可从Cochrane 系统评价数据库... 本最佳实践信息册来源于Cochrane 图书馆2013年第4期的1篇基于7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的系统评价[1],是2010年发表的相同主题的系统评价[2]的更新版。该系统评价全文可从Cochrane 系统评价数据库中获取(www .cochrane .org/ reviews/clibaccess .h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留置针 更换时间 循证护理
下载PDF
长期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 被引量:7
7
作者 邢红 陈兰 袁文华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7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化学治疗患者延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对我科2002年6月~2006年6月间留置PICC的826例患者的留置时间、拔管原因、维护方式、导管相关性感染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PICC留置时间为7... 目的探讨长期化学治疗患者延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对我科2002年6月~2006年6月间留置PICC的826例患者的留置时间、拔管原因、维护方式、导管相关性感染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PICC留置时间为7天~34个月,其中留置时间达1年以上者112例(13.6%);拔管主要原因是治疗结束及死亡,占95.4%;因导管相关性感染拔管者12例,仅占2.5%。结论因治疗方案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在经过PICC资格培训的护理人员的维护下,能够将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延长至1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时间
下载PDF
影响外周静脉穿刺导管留置时间的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和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14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影响PICC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2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PICC穿刺部位血管选择不合理、未严格遵守原则、固定不当、病人自身因素等影响留置时间。结论合适的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技术,正确的固定... 目的分析影响PICC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2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PICC穿刺部位血管选择不合理、未严格遵守原则、固定不当、病人自身因素等影响留置时间。结论合适的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技术,正确的固定方法,封管正确,正确输入药物及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等,是保证PICC留置时间延长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导管 临床护理 留置时间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研究现状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星霞 胡艳杰 李卡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47-1950,共4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受导管材质及构造、留置技术、并发症以及个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有关PICC留置时间的研究多集中于现状描述、危险因素分析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强调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减...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受导管材质及构造、留置技术、并发症以及个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有关PICC留置时间的研究多集中于现状描述、危险因素分析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强调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新型PICC导管的研发与创新方面研究较少,导管材料的改进作为PICC研究的新前沿可能为我国PICC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时间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成人采用改良赛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首次换药时间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玉君 李小林 +1 位作者 方玉翠 程怀东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成人患者采用改良赛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后的最佳首次换药时间。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超声引导下改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成人患者采用改良赛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后的最佳首次换药时间。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患者150例,依据其术后首次换药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首次换药时间为置管后24h;试验组又分为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试验一组的首次换药时间为置管后48h,试验二组的首次换药时间为置管后72h。比较分析3组患者在首次换药后24h内的切口出血情况、置管后首次换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换药后置管侧上肢的疼痛程度。结果 3组患者中,对照组的切口出血率最高(P<0.05),其次为试验一组(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在首次换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在置管后72h进行首次换药有利于减少切口出血并且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但首次换药时间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改良赛丁格技术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 换药时间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刘琼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常德市妇幼保健院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8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常德市妇幼保健院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8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总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睡眠、进食、精力、情绪反应、躯体活动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缩短置管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风险管理 置管时间 一次穿刺成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肝素或生理盐水延长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时间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超 康琼芳 +3 位作者 王颖雯 顾莺 张玉侠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4,共7页
背景 新生儿或儿童选择生理盐水还是肝素溶液封管,在2021年《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指南》未做出明确推荐,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则明确推荐用肝素溶液封管。目的 儿科使用含肝素溶液和0.9%的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外周静脉短导... 背景 新生儿或儿童选择生理盐水还是肝素溶液封管,在2021年《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指南》未做出明确推荐,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则明确推荐用肝素溶液封管。目的 儿科使用含肝素溶液和0.9%的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外周静脉短导管(PIVC)封管液的效果比较。研究设计基于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 住院留置PIVC的患儿,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含肝素溶液和0.9%的生理盐水进行PIVC封管,在英文数据库(Ovid-Medline, Web of Science, Embase, 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进行检索。鉴于在2005和2013年已经发表了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本文检索时间为2014年4月1日至2021年11月23日。RCT文献采用ROB 2.0行文献风险偏倚评价。主要结局指标PIVC留置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共21篇RCT文献纳入本文研究。基于21篇文献的汇总,I^(2)=91%,随机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8.62 h(95%CI:2.98~1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人群中4篇文献异质性大,去除后再行Meta分析,8篇新生儿人群的文献汇总(I^(2)=56%,随机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6.04 h(95%CI:4.17~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篇新生儿+儿童人群文献汇总(I^(2)=20%,随机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6.22 h(95%CI:2.7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篇儿童人群文献汇总(I^(2)=27%,固定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6.94 h(95%CI:-1.27~1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18篇文献的汇总(I^(2)=19.5%,固定效应模型)。肝素较生理盐水冲封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17%(RR=0.83,95%CI:0.71~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篇新生儿文献的汇总(I^(2)=0%,固定效应模型),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25%(RR=0.75,95%CI:0.62~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篇儿童人群和5篇新生儿+儿童人群文献汇总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封管延长留置时间和降低并发症考虑,新生儿人群肝素较生理盐水封管获益明确,儿童人群PIVC留置时间延长作用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导管 生理盐水 肝素 留置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延长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的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小平 《护理与康复》 2010年第3期243-244,共2页
总结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延长置管时间的护理体会。认为加强对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导管维护中正确换药、正确冲管,导管使用过程密切观察及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化疗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时间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外周静脉置管针更换时间的影响
14
作者 宋宏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外周静脉置管针更换时间的影响。方法:以1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护理干预组,观察患者静脉置管后5 d发生导管堵塞、药液外渗及静脉炎情况的比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静脉置管5 d,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的比...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外周静脉置管针更换时间的影响。方法:以1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护理干预组,观察患者静脉置管后5 d发生导管堵塞、药液外渗及静脉炎情况的比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静脉置管5 d,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的比率远高于护理干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八段锦第一式可延长外周静脉置管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管 留置针 更换时间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异位14例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80
15
作者 陈向荣 王晓娅 +1 位作者 李丽 倪柳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7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异位 分析及 预防 外周置入 留置时间 肿瘤患者 静脉营养 临床应用 留置失败 及时处理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和锁骨下静脉导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乔爱珍 王冬芳 +1 位作者 朱秋红 高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9期4-6,共3页
目的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和锁骨下静脉导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比较PICC导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和锁骨下静脉导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比较PICC导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拔管后导管内壁的光滑度。结果 PICC组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率、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穿刺(P<0.01),但穿刺成功后把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以及总成功率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无显著差别(P>0.05);PICC组穿刺置管平均操作时间(11min)明显少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35min);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5%和38.3%,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113d和42d,差异显著(P<0.05);锁骨下静脉导管液体流速明显优于PICC组;置管时间较长时,PICC导管内壁光滑,而锁骨下静脉导管内壁沉积物多。结论 PICC导管插管快捷方便、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保留时间长,生物相容性佳,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后导管内壁无沉积物,不会发生微血栓。但鉴于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在血液病的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外周血管情况、具体治疗要求,与锁骨下静脉导管互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锁骨下静脉导管 血液病 治疗 并发症 留置时间
下载PDF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彩萍 韩文兰 +2 位作者 吴静慧 喻其霞 郭文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86-687,共2页
乳腺癌系全身性疾患,其血行转移常在早期即可发生,且我国乳腺癌患者大都就诊时间偏晚,手术后常需辅以化疗减少肿瘤的转移从而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以往我院传统的静脉给药方法为经外周表浅静脉,常出现穿刺点药液外渗,局部组织红... 乳腺癌系全身性疾患,其血行转移常在早期即可发生,且我国乳腺癌患者大都就诊时间偏晚,手术后常需辅以化疗减少肿瘤的转移从而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以往我院传统的静脉给药方法为经外周表浅静脉,常出现穿刺点药液外渗,局部组织红肿、静脉炎形成、反复穿刺、院内感染发生增加等缺点,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术后化疗 外周静脉置入 中心静脉 导管 静脉给药方法 血行转移 就诊时间
下载PDF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黏贴膜更换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易 凌云 《上海护理》 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留置黏贴膜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161例使用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A组为每日更换黏贴膜;B组为每周更换2次;C组为每周更换1次。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症状及导管堵塞脱落等情况。结果A组渗血出现率与皮肤红肿发...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留置黏贴膜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161例使用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A组为每日更换黏贴膜;B组为每周更换2次;C组为每周更换1次。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症状及导管堵塞脱落等情况。结果A组渗血出现率与皮肤红肿发生率分别明显大于B组和C组。A组导管滑出率、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和C组在皮肤红肿和渗血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和C组提前更换黏贴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最佳更换黏贴膜时间为每周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换时间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渗血 红肿 皮肤 导管 留置针 显著性 结论 差异
下载PDF
外周静脉留置针应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与肝素钠溶液封管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6
19
作者 滕敬华 钟慧琴 李小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评价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收集关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应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与肝素钠溶液封... [目的]评价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收集关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应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与肝素钠溶液封管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合计1 773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两组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0,95%CI(0.34,0.74),P=0.000 4];两组留置针回血发生率、局部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P=0.44);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6,95%CI(0.21,0.64),P=0.000 5];两组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90,95%CI(0.09,1.72),P=0.03];两组留置针封管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1.86,95%CI(-13.08,-10.63),P<0.000 01]。[结论]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时应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在降低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和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缩短护士封管操作时间方面优于应用肝素钠溶液封管,在降低回血率、外渗率方面,两者优劣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留置针 封管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肝素钠 META分析 堵管 静脉 留置时间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儿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红 于凤英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7期1844-1845,共2页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低出生体重儿 维护 静脉输液 损伤程度 外周血管 中心导管 留置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