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在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晁群 李芸 祁静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在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63个临床科室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所有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情况,应用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建立统计表格进行数据统...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在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63个临床科室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所有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情况,应用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建立统计表格进行数据统计,比较2018年和2019年静脉炎、外渗、堵管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019年临床科室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中静脉炎、外渗、堵管以及其他的发生率(3.0‰、1.8‰、1.2‰、0.1‰)较2018年(6.5‰、4.3‰、2.3‰、0.2‰)进行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学组通过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实施显著降低了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提升全院临床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 静脉治疗学组 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 护理敏感性指标
下载PDF
护理专案改善在外周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邱锦媚 苏若琼 +5 位作者 黄石群 黎东眉 黄丽 郭敏 谭尚展 卢莲姣 《护理管理杂志》 2020年第6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在外周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护理专案改善实施前的外周静脉治疗患者3974例次为改善前组,护理专案改善实施后的外周静脉治疗患者4152例次为改善后组,成立外周静脉治疗护理专案小组,应用护理专...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在外周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护理专案改善实施前的外周静脉治疗患者3974例次为改善前组,护理专案改善实施后的外周静脉治疗患者4152例次为改善后组,成立外周静脉治疗护理专案小组,应用护理专案改善方法要因分析,分别从药物渗出、药物外渗、静脉炎、穿刺点发红、外周静脉导管堵塞并发症制订并实施外周静脉治疗的标准化方案。结果干预后外周静脉治疗患者药物渗出发生率由5.86%下降到2.91%,药物外渗发生率由1.53%下降到0.65%,静脉炎、穿刺点发红、外周静脉导管堵塞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在外周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中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持续监控,能有效促进外周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确保静脉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案 外周静脉治疗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治疗再认识 被引量:14
3
作者 樊跃平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17-20,共4页
PPN是指经外周静脉途径给予的肠外营养治疗,是全肠外营养治疗及部分肠外营养治疗的方式之一。虽然PPN应用时间最长,研究者对PPN应用相关的一些临床问题仍存在不同看法及意见,如PPN的适应证、给予时间、渗透压、在老年患者及儿科患者的... PPN是指经外周静脉途径给予的肠外营养治疗,是全肠外营养治疗及部分肠外营养治疗的方式之一。虽然PPN应用时间最长,研究者对PPN应用相关的一些临床问题仍存在不同看法及意见,如PPN的适应证、给予时间、渗透压、在老年患者及儿科患者的应用等,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PPN可用于无法行肠内营养治疗或肠内营养治疗不足,无法行中心静脉置管及短期、较低热卡、较低氮量患者的肠外营养治疗。PPN具有能够较快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营养液输注、所需费用较中心静脉途径低、避免中心静脉途径所致的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等优势。许多临床试验及研究者证实了PPN对于围手术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渗透压较低的肠外营养制剂可安全用于PPN的观点已广为临床接受。脂肪乳剂渗透压较低,可有效降低氨基酸、葡萄糖的渗透压,加入脂肪乳剂有利于PPN的应用。PPN的并发症相对于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治疗的并发症少,对机体损伤程度轻,其最主要的并发症为血栓性周围静脉炎及液体外渗。PPN应用时应注意营养液的渗透压不要过高,应加入脂肪乳剂,同时要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及病情需要,尽量减少PPN应用时间,避免长时间应用。在PPN期间,应每日对穿刺、输注部位进行观察、检测,及时发现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及体征并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肠外营养治疗 肠外营养 静脉 渗透压
下载PDF
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化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向磊 岑康群 许天兰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74-76,共3页
外周动静脉同步化换血治疗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其能迅速降低体内过高的间接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的发生[1]。我科自2013年8月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外周动静脉同步化换血治疗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其能迅速降低体内过高的间接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的发生[1]。我科自2013年8月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来自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患者,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同步化换血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疗效 内环境
下载PDF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宝珍 阴怀清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0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所有患儿均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换血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换...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所有患儿均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换血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换血治疗成功,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238±42)μmol/L、间接胆红素(215±32)μmol/L及直接胆红素(18±10)μmol/L水平均显效低于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517±39)μmol/L、间接胆红素(477±51)μmol/L及直接胆红素(39±1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
下载PDF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文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3期368-368,396,共2页
目的:探究和分析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和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目的:探究和分析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和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在血胆红素比较上,患儿治疗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均比治疗前低(P<0.05);在生化指标比较上,患儿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血常规指标比较上,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指标均比治疗前低,血红蛋白比治疗前高(P<0.05)。结论: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疗效理想,操作简便,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用于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预防的效果观察分析
7
作者 陈雪 沈海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207-210,共4页
探讨小儿病患开展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期间施以预见性护理对药液渗出的预防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儿科输液门诊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小儿患者80例、同期护理人员40名作为观察对象,均在入组实施干预前遵循... 探讨小儿病患开展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期间施以预见性护理对药液渗出的预防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儿科输液门诊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小儿患者80例、同期护理人员40名作为观察对象,均在入组实施干预前遵循科室分组标准,将研究对象划分为2组,各组含40例小儿病患及20名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予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在前组患儿输液期间为之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二组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操作规范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得分、小儿病患输液依从性、患儿家长焦虑情绪得分、满意度得分展开统计学计算。结果 儿科输液门诊室开展不同护理模式后,对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各项操作的规范性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于儿科输液门诊室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在不同护理模式的开展下,评估出观察组护理质量分值占比明显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输液期间依从性水平更高(P0.05)。患儿家长均在开展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前,得出焦虑情绪分值占比较高,且两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均在入组实施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后,两组焦虑情绪有所变化,其中观察组呈更低显示(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同组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水平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儿科输液门诊室开展预见性护理,能提升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儿的输液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使门诊护理操作规范性提升,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 小儿患者 药液外渗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脓毒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春亮 劳晓玲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654-655,660,共3页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早产极低体重儿严重脓毒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例早产极低体重严重脓毒症患儿,在抗感染、抗休克、抗DIC、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对比换血前后肾功能、血生化、凝血功能、...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早产极低体重儿严重脓毒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例早产极低体重严重脓毒症患儿,在抗感染、抗休克、抗DIC、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对比换血前后肾功能、血生化、凝血功能、血培养等指标,并比较既往报道病死率。结果6例换血后,有效5例(83.33%),死亡2例(33.33%),其中1例病情好转但并发脑实质出血,放弃治疗死亡。经换血治疗,5例有效者换血后血肌酐、尿素氮、K+、全血乳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D-二聚体逐渐降低,纤维蛋白原( FIB)逐渐增高,其中血肌酐、尿素氮、K+、血乳酸换血后72 h正常;换血后24 h始恢复排尿,72 h尿量指标正常,水肿减轻;APTT、D-二聚体、FIB换血后120 h正常。换血后血清Na+、血小板逐渐升高,其中Na+换血后72 h正常,血小板换血后120 h正常;换血前血普通培养均阳性而换血后均阴性。结论运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能提高早产极低体重儿严重脓毒症患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利于有条件医院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 严重脓毒症 早产极低体重儿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中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对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蒋莉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S0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究外周静脉输液治疗肿瘤患者过程中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对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87例给予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 目的探究外周静脉输液治疗肿瘤患者过程中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对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87例给予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情况、护理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一次穿刺成功率、计划拔管率较对照组高,而2次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感染、导管脱出、液体渗漏、静脉炎、导管阻塞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护理质量评分5个维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静脉输液治疗肿瘤患者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积极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外周静脉输液治疗 并发症预防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留置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