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内在与外在体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永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120,共14页
我国2021年民法典作为世界上法典化国家最新的一部民法典,有其独特的结构。其中,侵权责任独立成编并规定在民法典的最后一编,便是特色之一。加之,我国民法典没有“债法总则”,因此,必须找出侵权责任编在民法典中的坐标定位。另外,侵权... 我国2021年民法典作为世界上法典化国家最新的一部民法典,有其独特的结构。其中,侵权责任独立成编并规定在民法典的最后一编,便是特色之一。加之,我国民法典没有“债法总则”,因此,必须找出侵权责任编在民法典中的坐标定位。另外,侵权责任编之外在体系、内在体系是什么?其外在体系属于逻辑体系,它是由不同内涵的概念通过涵摄技术构成的体系。从民法典的视角看,是否任何损失都能够得到赔偿?答案是否定的。“损害自负”是基本原则,只有例外的情形才能获得赔偿——这种例外就是符合一定要件。作为一般侵权责任来说,以“过错(暂且认为过错包含不法)”为核心。因此,“过错+损害”就是侵权责任编最基本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其内在体系属于价值体系,侵权责任编主要反映了矫正正义的基本思想——对于以过错为归责原则的侵权行为最正当的说明理论。但是,由于包括我国民法典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民法典之侵权行为部分,都规定了很多“不问过错责任原则”为归责原则的侵权救济,因此,分配正义在这些非以过错为要件的侵权责任中,占有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责任编 过错 严格责任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下载PDF
融贯民法典外在体系和内在体系的编纂技术 被引量:41
2
作者 方新军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42,共21页
民法典的编纂技术可以分为程序技术和功能技术,功能技术又可以分为外在体系的编纂技术、内在体系的编纂技术和融贯外在体系和内在体系的编纂技术。大陆法系起初主要关注的是以抽象概念的层级分类作为工具的外在体系的编纂技术,但是在概... 民法典的编纂技术可以分为程序技术和功能技术,功能技术又可以分为外在体系的编纂技术、内在体系的编纂技术和融贯外在体系和内在体系的编纂技术。大陆法系起初主要关注的是以抽象概念的层级分类作为工具的外在体系的编纂技术,但是在概念法学日益受到批判的背景下,以一般原则为内容的民法典内在体系的价值开始凸显,以原则的分层、列举和具体化为特征的内在体系的编纂技术开始出现。由于民法典既包括外在体系,又包括内在体系,因此,通过特定的编纂技术将上述两个体系融贯为一个价值理念统一的整体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这种编纂技术要求立法者熟练地运用不同的语词、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规范类型,将内在体系的价值理念在外在体系的规范中融贯地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外在体系 内在体系 一般条款 动态体系
原文传递
我国远程开放大学教育质量外在促进体系的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4
3
作者 焦传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5-177,共3页
教育质量外在促进体系对高等院校特别是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具有决定意义。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实行了宽进严出、自主招生、自由竞争、以学养学等政策,学校获得了市场化下的办学自主权。尽管现代远程... 教育质量外在促进体系对高等院校特别是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具有决定意义。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实行了宽进严出、自主招生、自由竞争、以学养学等政策,学校获得了市场化下的办学自主权。尽管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但是,适应和促进市场化下教育质量提高的外在促进体系并没有建立,不仅现行的外在促进系统失灵,教育质量被社会诟病,与此同时,学校自身发展也落后于社会发展要求。因此,我们认识到,要办好开放大学就必须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改革现行的中央集权制监控模式,建构政府间接监控以及社会专业机构独立评价机制,实行学校自主负责、信息公开、标准统一的认证和质量评估制度,建立奖优罚劣、自由竞争的淘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开放大学 教育质量 外在促进体系
下载PDF
现代企业员工激励性外在薪酬体系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延军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1-293,共3页
合理且具有激励性的外在薪酬体系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为企业构建内在薪酬体系打下基础。激励性外在薪酬体系包括外在整体薪酬体系、股票期权制薪酬体系、宽带薪酬体系。
关键词 现代企业 外在薪酬体系 激励性 人力资源管理
下载PDF
论自然资源法双重体系之建构 被引量:4
5
作者 屈茂辉 陈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47,共9页
根据法构成的基本理论,法的体系一般包含内在体系和外在体系两个部分。内在体系的价值理念引导外在体系的形成,外在体系多以内在体系载体的形式出现。在自然资源法领域,内在体系将自然资源法蕴含的公平、秩序、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寓于该... 根据法构成的基本理论,法的体系一般包含内在体系和外在体系两个部分。内在体系的价值理念引导外在体系的形成,外在体系多以内在体系载体的形式出现。在自然资源法领域,内在体系将自然资源法蕴含的公平、秩序、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寓于该法的基本原则中,利用法律原则引导法律规则和司法实践的基本功能发挥,实现自然资源法的社会效用。外在体系以成文化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形式,将法律一般精神和核心价值进行外显,实现从抽象法治精神到具体法律规范的转化。只有通过对法律基本原则具体化、动态化及法律规则动态化的技术性处理,才能构建具有融贯性的自然资源法内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法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融贯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体系问题的本然追问
6
作者 彭玉平 杨金文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2003年第2期58-64,共7页
本文从符号与其指称对象之间对应关系的角度切入,认为作为体系的共同特点,即在于它作为对象的诸要素之间在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中,自足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鉴于作为文论物质载体的话语及文本乃是文论的外在表现,所以言及文论体系时... 本文从符号与其指称对象之间对应关系的角度切入,认为作为体系的共同特点,即在于它作为对象的诸要素之间在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中,自足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鉴于作为文论物质载体的话语及文本乃是文论的外在表现,所以言及文论体系时,可以将文论自身的思维体系称为文论的内在体系,将其话语及文本的体系称为外在体系。外在体系与内在体系之间,是一种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尽管言及文论的体系,可以并涉其内在体系和外在体系,但既然文论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精神客体,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文论体系,当专指文论的内在体系;文论体系的有无问题,也应该是指其内在体系有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文论体系 外在体系 内在体系 文学批评史
下载PDF
民法典成年监护制度的体系效益与融贯性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孙犀铭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民法典的体系效益要求法典内各制度应尽可能地保持融贯。现行成年监护制度在证立结构、概念特征、对象域特征上未符合融贯标准要求,仍有在解释论上加以完善的必要。就内在体系的权重排序,基于规范目的的转变,加之法定代理权的作用有限,... 民法典的体系效益要求法典内各制度应尽可能地保持融贯。现行成年监护制度在证立结构、概念特征、对象域特征上未符合融贯标准要求,仍有在解释论上加以完善的必要。就内在体系的权重排序,基于规范目的的转变,加之法定代理权的作用有限,应确立尊重被监护人意愿原则之优先权重;就《民法典》第30条“协议”之理解,宜作特殊类型之内部决议行为并类推适用第134条之法效果,以满足体系中相互证立的融贯性要求;就外在体系的概念类型,受第35条第3款文义限制,无法对“被监护人”做非完全行为能力成年人之反对解释,应通过类推适用《民通意见》第67条构建成年被监护人判定时的意思能力标准。此外,鉴于第35条自身“开放式”比例原则之性质,难以于解释论层面终局地满足价值冲突的决断需求,有在特别立法中予以类型化构建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融贯性 成年监护
下载PDF
论我国环境法律的体系化 被引量:90
8
作者 徐以祥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95,共13页
我国的环境法律在总体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体系性的问题,需要借助于法律体系化的理论来将其体系化。法律体系化包括以法律原则为核心的内在价值体系构建和以法律规则为主要形态的外在规则体系构建两个维度。作为问题应对性的领域性法律,环... 我国的环境法律在总体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体系性的问题,需要借助于法律体系化的理论来将其体系化。法律体系化包括以法律原则为核心的内在价值体系构建和以法律规则为主要形态的外在规则体系构建两个维度。作为问题应对性的领域性法律,环境法律的体系化还应当符合增进环境法律的整体功能这一要求。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化应当从内在价值体系构建、完善环境法律的总体结构和增强环境法律制度的体系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律 体系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下载PDF
刑法体系解释之解释规则的反思、重构与展开 被引量:4
9
作者 贾银生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41-56,共16页
在制定法体系化建构与实施的当下,刑法的体系解释备受期许。但是,因类型化、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解释规则的整体缺位,而影响了该解释方法之应有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基于刑法解释学领域的理论检视和法学方法论中类型思维的启示,有必要... 在制定法体系化建构与实施的当下,刑法的体系解释备受期许。但是,因类型化、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解释规则的整体缺位,而影响了该解释方法之应有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基于刑法解释学领域的理论检视和法学方法论中类型思维的启示,有必要以刑法乃至以刑法为中心的整个制定法之外在体系与内在体系为类型基准,分别确立同一律、排他律、次序性、反面推论以及当然解释、同类解释、罪刑互动解释、整体解释等八个具体解释规则,并逐一廓清各规则的注重方向、适用条件与操作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体系解释 外在体系 内在体系 解释规则
下载PDF
《民法典》履行抗辩权条款的体系解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新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5期11-21,共11页
《民法典》对履行抗辩权的立法构造,系以“履行顺序”作为主要的区分标准。同时,将大陆法系上的不安抗辩权与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予以杂糅并立。从体系视角进行观察,既有立法导致我国的履行抗辩权在外在体系上存在概念不周延之嫌,使... 《民法典》对履行抗辩权的立法构造,系以“履行顺序”作为主要的区分标准。同时,将大陆法系上的不安抗辩权与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予以杂糅并立。从体系视角进行观察,既有立法导致我国的履行抗辩权在外在体系上存在概念不周延之嫌,使得部分应调事项难以涵摄其中,使得同一待调事项出现两套适用规范;内在体系上出现违背公平原则的问题,使得整个制度的设计出现价值引导上的偏移。通过法教义学上的理论阐释,运用解释学的基本研究工具,可以通过消除“履行顺序”的影响以及明确制度适用的具体情形的路径,达到解决既有问题的目的。为彻底消解既有争议,未来可考虑通过出台《民法典》司法解释或指导性案例的方式,形成履行抗辩权规则的具体适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行抗辩权 预期违约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下载PDF
《民法典》合同编“一般规定”的体系构成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贯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瑞栋 《法治社会》 2022年第4期40-53,共1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典》的宗旨和灵魂,贯穿于《民法典》的各项具体制度和规范设计中。《民法典》合同编通则第一章为“一般规定”,是依循潘德克顿法学的立法技术而作出的“公因式提取”,在功能上既要明确其作为所有合同规则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典》的宗旨和灵魂,贯穿于《民法典》的各项具体制度和规范设计中。《民法典》合同编通则第一章为“一般规定”,是依循潘德克顿法学的立法技术而作出的“公因式提取”,在功能上既要明确其作为所有合同规则的一般规范,又要宣示其担负的实质债法总则功能;在价值取向上,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法典》合同编的统率和引领。本章各条规定均或明或暗地设置了合同编与其他分则编乃至其他法律的衔接管道,是《民法典》外在体系与内在体系相互融贯的典范,也是管窥《民法典》编纂科学化和体系化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合同编 一般规定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
12
作者 包玲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第8X期254-255,共2页
在整个民法体系中包括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了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民法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社会变迁
下载PDF
论金融监管法的体系化建构 被引量:10
13
作者 靳文辉 《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3-146,共14页
金融监管法的体系化建构对于保障金融监管的连贯性、一致性、条理性和稳定性至为关键。当下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因体系化不足导致的立法碎片化现象客观存在,监管法实施中的波动现象时有发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法数量急剧增加、... 金融监管法的体系化建构对于保障金融监管的连贯性、一致性、条理性和稳定性至为关键。当下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因体系化不足导致的立法碎片化现象客观存在,监管法实施中的波动现象时有发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法数量急剧增加、制度规模不断扩大、规范内容日益庞杂的现实使得金融监管法的体系化建构尤为迫切。金融监管法应以金融安全原则、金融公平原则和金融效率原则为内容及序位来构建内在体系所要求的价值系统,以监管行为为“规定功能”的法概念,以预防行为、预警行为和处置行为为内容来构建外在体系所要求的规则系统。实践中,对金融监管法的融贯性和开放性的保障,对“原则—规则”模式的落实,是金融监管法体系化功能展开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法 体系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原文传递
刑法教义学中的体系解释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兴良 《法制与社会发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9,共24页
体系解释作为一种解释方法,是随着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的演变而变化的,它对于补充语义解释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体系解释建立在体系思维的基础之上,其将刑法条文置于整个法律体系之中,由此获得对刑法文本的正确理解。在刑法教义学中,... 体系解释作为一种解释方法,是随着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的演变而变化的,它对于补充语义解释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体系解释建立在体系思维的基础之上,其将刑法条文置于整个法律体系之中,由此获得对刑法文本的正确理解。在刑法教义学中,体系解释可以分为外在体系解释和内在体系解释。其中,外在体系解释采用“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主要解决不同法律和同一法律之间的协调问题,从而为法律的整体性适用提供法理根据。内在体系解释则采用价值分析方法,追溯法律规范的意义脉络,为理解法律含义提供共同的价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解释 外在体系解释 内在体系解释 法秩序统一
原文传递
试论人类学民族学传入我国的宏观背景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靖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人类学民族学知识在中国的传入与移植,根源于三种诉求:即民族-国家现代化的内在诉求;世界体系的外在诉求;近现代国民教育的诉求。
关键词 民族-国家 现代化内在诉求 世界体系外在诉求 国民塑造
下载PDF
网络犯罪刑法理论范式的体系化变革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鸿浩 《中国法律评论》 2023年第3期112-132,共21页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是21世纪刑法理论必须回应的重要问题。早期的网络犯罪刑法理论具有表象化特征,“三分法”理论等侧重于对网络犯罪现象的类型归纳,后续学者又进行了多元化的保护法益探索。但上述理论既无法为网络犯罪提供明晰的分类...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是21世纪刑法理论必须回应的重要问题。早期的网络犯罪刑法理论具有表象化特征,“三分法”理论等侧重于对网络犯罪现象的类型归纳,后续学者又进行了多元化的保护法益探索。但上述理论既无法为网络犯罪提供明晰的分类界限,多元观点间也缺乏逻辑关联,存在以偏概全问题。网络刑法研究应当进行体系化思考,建立网络刑法理论的外在体系和内在体系。外在体系承担网络刑法的认识论功能,以类型化研究为重点,倡导对网络空间物理层犯罪、软件层犯罪、数据层犯罪、信息层犯罪实施分层保护;内在体系承担网络刑法的方法论功能,坚持问题导向,对网络犯罪共性法律适用问题分层进行教义学探讨,从而形成网络刑法的“中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网络刑法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类型化研究
原文传递
论数据法学体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爱君 《行政法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56,共17页
数据法学体系是指数据法学在学科上的内部结构及整体构成方式,既包含内容上的逻辑联系,也包括形式上的逻辑构架的研究。数据法学体系建立的价值是为数据法律体系给予指引和实现其内在统一与持续稳定,进而对数据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和... 数据法学体系是指数据法学在学科上的内部结构及整体构成方式,既包含内容上的逻辑联系,也包括形式上的逻辑构架的研究。数据法学体系建立的价值是为数据法律体系给予指引和实现其内在统一与持续稳定,进而对数据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和科学化起到促进作用。目前,数据法学体系研究还处在空白状态,我国数据法律体系也未形成,因此本文数据法学体系研究不仅是数据法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数据立法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从外在规则体系、价值体系和利益体系三个维度构建了数据法学体系。通过这三个维度的协调和统一实现数据法律的稳定性、体系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并通过利益体系和价值体系实现数据法律的持续性和激励性。数据法学价值体系是数据法学的内在精神,外在规则体系是实现各项规范、制度的整合,数据法学利益体系是实现数据安全和发展的平衡。以此,通过对数据法学体系的建立实现数据法学理论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数据法学体系 外在规则体系 价值体系 利益体系
原文传递
价值多元化下大学生道德选择论略
18
作者 李春云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7年第10期35-36,共2页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道德选择的现状,探究道德选择存在的问题,提出创建外在引导体系,培养内在学生反思两个方面的建议,以改善大学生道德选择的现状。多元化社会背景下,让学生做出恰当的道德选择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新任务。
关键词 价值多元化 大学生道德选择 外在引导体系 自我反思
下载PDF
内在体系外显与民法典体系融贯性的实现 对《民法总则》基本原则规定的评论 被引量:61
19
作者 方新军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7-589,共23页
从比较法上观察,在民法典总则中列举基本原则并不是一种常态。我国《民法总则》对基本原则的列举更多地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立法传统的延续。尽管立法者可能没有明确的意识,但是这种立法例和内在体系的外显、体系融贯性的要求存在紧密的关... 从比较法上观察,在民法典总则中列举基本原则并不是一种常态。我国《民法总则》对基本原则的列举更多地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立法传统的延续。尽管立法者可能没有明确的意识,但是这种立法例和内在体系的外显、体系融贯性的要求存在紧密的关联。上述两种理论的出现时间有先后的差异,理论基础也有区别,但是共同的目标均是对概念法学僵硬性的克服,从而为法官解决疑难案件提供更多的价值指引。在《民法总则》中列举基本原则只是内在体系外显和体系融贯性追求的第一步,更加重要的工作是对这些原则相互之间的关系、价值排序、可能的动态体系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在随后的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将基本原则的价值理念在具体规则中体现出来,这是实现法典体系融贯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原则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融贯性 规范获取
原文传递
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 被引量:134
20
作者 朱岩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168,共18页
民法体系分为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内在体系的价值取向导引外在体系,而外在体系的各个要素——概念、规范与制度构成内在体系的载体。随着社会基础的变迁,现代民法内在体系形成了意思自治、保护弱者、信赖保护与自己责任的基本原则,并渗... 民法体系分为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内在体系的价值取向导引外在体系,而外在体系的各个要素——概念、规范与制度构成内在体系的载体。随着社会基础的变迁,现代民法内在体系形成了意思自治、保护弱者、信赖保护与自己责任的基本原则,并渗透到外在体系的概念、规范与制度中。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应结合中国社会基础,重视民法双重体系的建构。通过定位民法中的"人",梳理现代民法的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在物权法与债法中的体现,检讨中国民法各个具体部门法的瑕疵,以此推动中国民法典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内在体系 民法外在体系 社会变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