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亚近海诺亚砗磲分布特征及底质对其外套膜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春胜 吴川良 +4 位作者 李秀保 刘闯 王爱民 顾志峰 吕布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5-651,共7页
文章调查了三亚近海蜈支洲岛(主要受旅游扰动影响)和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亚龙湾、鹿回头半岛和东西瑁岛,主要受非法捕捞影响)的诺亚砗磲(Tridacna noae)分布、密度、种群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亚龙湾和蜈支洲岛海域... 文章调查了三亚近海蜈支洲岛(主要受旅游扰动影响)和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亚龙湾、鹿回头半岛和东西瑁岛,主要受非法捕捞影响)的诺亚砗磲(Tridacna noae)分布、密度、种群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亚龙湾和蜈支洲岛海域诺亚砗磲密度最高,分别为2.00×10~(–2)和1.92×10~(–2)ind./m~2,显著高于东西瑁岛和鹿回头半岛海域(P<0.05)。蜈支洲岛诺亚砗磲群体主要分布于2—4 m水深,亚龙湾群体主要分布于6—8 m水深;(2)在蜈支洲岛海域,壳长<5 cm、5—<10 cm、10—<15 cm和≥15 cm四种规格诺亚砗磲均有分布,表明该海域种群结构稳定;(3)诺亚砗磲主要分布于活珊瑚区,其次为礁石区,砂石区极少;(4)诺亚砗磲外套膜RGB参数值与周边底质颜色均呈现显著地相关性(P<0.05),其中蜈支洲岛群体RGB参数相关系数低于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体。综上所述,与旅游扰动相比,非法捕捞是影响砗磲种群结构和外套膜颜色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砗磲保护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亚砗磲 非法捕捞 旅游扰动 资源分布 种群结构 底质 外套膜颜色
下载PDF
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园园 刘二田 +3 位作者 顾志峰 石耀华 王爱民 刘春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6-182,共7页
本研究以南海西沙海域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为实验对象,通过CSE-1成像色度检测分析系统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其外套膜颜色多态性,同时,比较外套膜颜色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大部分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分布在蓝原色和红原色区... 本研究以南海西沙海域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为实验对象,通过CSE-1成像色度检测分析系统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其外套膜颜色多态性,同时,比较外套膜颜色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大部分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分布在蓝原色和红原色区域,少部分个体分布在绿原色区域,且偏亮绿色;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共聚为6个颜色类群,各类群间颜色色差均>15,其中,第4类深蓝色和第6类黄色色差最大,为74.68;第3类浅蓝色和第4类深蓝色色差最小,为18.98;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L、a、b值与壳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080、0.2210和0.2375。本研究结果可为砗磲资源保护和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红砗磲 外套膜颜色 多态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刘二田 何园园 +3 位作者 顾志峰 石耀华 王爱民 刘春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5,共6页
以蓝色、棕黄色和绿色三种不同外套膜颜色的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为实验对象,设置5000 lx、10000 lx和15000 lx三组光照强度,探究了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变化与光照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蓝色个体外套膜颜色加... 以蓝色、棕黄色和绿色三种不同外套膜颜色的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为实验对象,设置5000 lx、10000 lx和15000 lx三组光照强度,探究了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变化与光照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蓝色个体外套膜颜色加深,棕黄色个体颜色变化不大,而绿色个体外套膜颜色变浅。(2)蓝色个体在光照刺激2周后外套膜颜色即出现显著变化,0~2周色差为13.81~21.59;在不同光照强度刺激下,棕黄色和绿色个体的外套膜颜色的色差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4~6周外套膜颜色色差最大。(3)番红砗磲原外套膜颜色类别对其外套膜颜色红绿特征数值(a)和黄蓝特征数值(b)影响显著(P<0.05);光照强度对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黄蓝特征数值(b)影响显著(P<0.05);光照强度和番红砗磲原外套膜颜色类别的交互作用对红绿特征数值(a)的影响显著。上述结果可为定向培育外套膜颜色鲜艳的番红砗磲以及解析砗磲环境适应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红砗磲 光照强度 外套膜颜色 色差
下载PDF
海南岛近海砗磲(Tridacninae)资源时空变化--以蜈支洲岛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萌 李秀保 +3 位作者 顾志峰 夏景全 王爱民 刘春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1-1529,共9页
为了解海南近岸砗磲资源动态变化,于蜈支洲岛周边海域选取5个代表性站位,自2017-2020年采用断面调查的方法,开展了砗磲资源评估、种群数量变化以及其环境相关性分析等,结果显示:(1)各站位砗磲密度为0-30.00×10^(-2) ind./m^(2),且... 为了解海南近岸砗磲资源动态变化,于蜈支洲岛周边海域选取5个代表性站位,自2017-2020年采用断面调查的方法,开展了砗磲资源评估、种群数量变化以及其环境相关性分析等,结果显示:(1)各站位砗磲密度为0-30.00×10^(-2) ind./m^(2),且主要分布于3 m水深,在该水深区域,站位3和站位11砗磲密度最高,站位4次之,站位9和站位13最低,统计学分析表明砗磲密度与站位呈显著相关性(P<0.05)。(2)2017年,蜈支洲岛海域四种规格砗磲(壳长<5 cm、5-10 cm、10-15 cm和≥15 cm)均有分布,2018-2020年,未发现壳长≥15 cm的大规格个体。(3)尽管温度及各水质因子均与砗磲密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水体硝酸盐NO_(3)^(-)浓度与砗磲密度相关系数最高(0.29)。(4)砗磲主要分布于活珊瑚底质(66.67%),其次为礁石(24.24%),砂石底质最低(9.09%)。(5)砗磲外套膜RGB颜色参数值与周边底质颜色存在相关性,空间上,站位3的砗磲外套膜RGB颜色参数值与周边底质颜色相关性高于站位11;时间上,2020年砗磲外套膜颜色与周边底质B值相关系数R高于2017年(0.899 vs.0.712)。研究首次开展了海南岛近岸海域砗磲资源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其结果可为砗磲资源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砗磲 资源变动 珊瑚礁 水质 外套膜颜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