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省商政统筹与清末外官制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曲霞 《贵州文史丛刊》 2016年第3期44-51,共8页
清廷对于直省商政的统筹,始于1907年颁布的直省官制通则。其通过设置劝业道统筹农工商各业,藉以实现"集权"之目的,恰是清末官制改革试图改变内外相维格局、转为上下有序、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改制前各省主管商... 清廷对于直省商政的统筹,始于1907年颁布的直省官制通则。其通过设置劝业道统筹农工商各业,藉以实现"集权"之目的,恰是清末官制改革试图改变内外相维格局、转为上下有序、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改制前各省主管商政的商务局同时兼具生产与行政双重属性,无法完全归并于劝业道,导致清廷集权的举措未能按照预设安排施行。这一曲折不仅反映了改革目标与结果的差距,也表明制度移植不能脱离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外官制改革 劝业道 直省商政 商务局
下载PDF
丙午年外官官制改革讨议——侧重各督抚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振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8-166,共9页
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上谕,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运动的正式开启。在对中央官制进行一番调整后,编制馆亦草拟了一个颇具西方宪政色彩的外官官制改革草案。在征询地方督抚意见时,意见纷纭,编制馆不得不对原方案... 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上谕,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运动的正式开启。在对中央官制进行一番调整后,编制馆亦草拟了一个颇具西方宪政色彩的外官官制改革草案。在征询地方督抚意见时,意见纷纭,编制馆不得不对原方案做出重大调整,宪政色彩明显消褪,并在拖延一段时间后,宣布先在东三省试行。外官官制改革再次落入传统吏治因循敷衍的怪圈,清廷立宪改革的诚意备受社会各界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抚 外官制改革 预备立宪
下载PDF
也谈张之洞对立宪的态度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在相当长时间里,学界基本认定张之洞对立宪态度消极。1993年,孔祥吉先生根据新发现的两条史料提出相反的见解。而2016年发表的侯宜杰先生的论文,则通过重新解读那两则史料,认为张之洞对立宪一事,一直态度消极。侯先生对孔文两则史料的... 在相当长时间里,学界基本认定张之洞对立宪态度消极。1993年,孔祥吉先生根据新发现的两条史料提出相反的见解。而2016年发表的侯宜杰先生的论文,则通过重新解读那两则史料,认为张之洞对立宪一事,一直态度消极。侯先生对孔文两则史料的驳难能够成立,但不能据此认为张之洞对立宪消极。1904年,张謇游说关注宪政问题时,有细节显示,张之洞做出了积极的姿态。从1905年与袁世凯、周馥联衔奏请立宪起,张之洞对宪政改革一事,一直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需要有一个预备阶段,这个阶段,若从1905年算起,是12年。1907年初讨论外官制改革时,张之洞虽然提了很多意见,但是,其本心并非反对宪政改革。1908年颁布的九年筹备清单,虽然抽去了召开国会的关键内容,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张之洞等人的意见。并且,就发生在军机处的争论来看,张之洞是力主宣布开设国会年限的,他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是积极的。九年清单颁布之后,张之洞一直遵循这一清单,这是稳步推进改革的表现。总之,张之洞对立宪的态度,可以用稳健积极一语概括,他是立宪的稳健积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立宪 九年清单 国会 外官制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