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楠教授治疗外感温热病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屈静 支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支楠教授与孔伯华老中医一脉相承,继承和发展了孔门学术思想与经验,善于将温热病辨证思想应用于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辨证中。孔老认为,外感温热病必先赖于体内之郁热伏气而后外感淫邪而成。清热疏风为基本治法,兼有清肺平肝、解毒利湿... 支楠教授与孔伯华老中医一脉相承,继承和发展了孔门学术思想与经验,善于将温热病辨证思想应用于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辨证中。孔老认为,外感温热病必先赖于体内之郁热伏气而后外感淫邪而成。清热疏风为基本治法,兼有清肺平肝、解毒利湿、生津和胃。临床细辨病势、病位、兼加、体质而遣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温热 清热疏风 支楠
下载PDF
崔金海主任医师诊治外感温热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海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2期246-247,共2页
中医学蕴藏着治疗外感温热病的丰富的经验。崔金海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远则沂源《灵枢》、《素问》,问道长沙,降至明清的叶、吴及历代医家的经验精华,均苦心钻研,专心学步,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不泥古不非今,兼纳并蓄,在长期的医... 中医学蕴藏着治疗外感温热病的丰富的经验。崔金海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远则沂源《灵枢》、《素问》,问道长沙,降至明清的叶、吴及历代医家的经验精华,均苦心钻研,专心学步,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不泥古不非今,兼纳并蓄,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笔者先将崔老临床诊治外感温热病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金海 外感温热 清热解毒 扶正祛邪
下载PDF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热病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年第3期17-22,共6页
在<外感温热篇>第一至第七条中,叶天士分别择要地论述了温病卫、气、营、血4类证候的病机、临床特点及传变规律.在第八条中则以高度概括的语言,精炼地对前文加以总结,指出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从其内容来看,本... 在<外感温热篇>第一至第七条中,叶天士分别择要地论述了温病卫、气、营、血4类证候的病机、临床特点及传变规律.在第八条中则以高度概括的语言,精炼地对前文加以总结,指出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从其内容来看,本条主要是对温热病而言.也可以说,本条内容突出地体现了叶天士对温热病辨治的学术思想,因而从理论上和临床上对后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温热病的辨证论治有着重大指导意义.他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外感温热篇》 温热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银翘散 白虎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 ——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疗原则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八条中论述了温热病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第九条则承上条且又对其加以补充,重点论述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强调了不同体质外感湿热邪气的治疗注意点,并对温热病与湿热病两类不同性质...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八条中论述了温热病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第九条则承上条且又对其加以补充,重点论述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强调了不同体质外感湿热邪气的治疗注意点,并对温热病与湿热病两类不同性质的温病之治疗原则分别进行了高度概括,最后还指出了温病与杂病治疗的不同.他说:"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邪?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真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温热篇》 治疗原则 湿热病 温热 叶天士 体质 阐释 传变规律 注意点 温病
下载PDF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4年第11期12-14,共3页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有关温病学的论述,收入清代王士雄(字孟英)所著<温热经纬>一书中,题名为<外感温热篇>,分为37条.此篇充分反映了叶天士对温病学理论的建树和辨证论治的实践经验,对后世有重大指导意义.尤...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有关温病学的论述,收入清代王士雄(字孟英)所著<温热经纬>一书中,题名为<外感温热篇>,分为37条.此篇充分反映了叶天士对温病学理论的建树和辨证论治的实践经验,对后世有重大指导意义.尤其是篇中的1至10条,集中体现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为研究温病学所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外感温热篇》 温病学 辨治 伤寒 发生发展规律 名医 建树 重大 异同
下载PDF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伤寒与温热病、湿热病传变规律的区别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4年第12期13-14,共2页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二条和第三条中集中地对伤寒与温热病、湿热病传变规律的区别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叶天士 外感温热篇》 伤寒 温热 湿热病 中医
下载PDF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治未病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浩彬 刘兰林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1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外感温热 叶天士 治未病
下载PDF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热病与湿热病气分证的治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年第2期16-19,共4页
证是温病中最常见的证候类型,不论是温热病还是湿热病均可发生.因其证候类型较多,且有温热与湿热之别,故治法亦多.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六条、第七条和第十条中,分别论述了温热病与湿热病气分证的治法.
关键词 温热 湿热病 气分证 外感温热篇》 治法 叶天士 证候 类型 阐释
下载PDF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热夹风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与证治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热入营分是温病的危重阶段,其治疗亦较复杂.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四条中详细地论述了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与证治,并在第五条中进一步指出了"斑出热不解"的病机与治法.
关键词 外感温热篇》 叶天士 证治 病机 治疗 危重 温病 阶段 复杂 阐释
下载PDF
《温病条辨》对外感温热病的贡献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一萍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学术思想 外感温热
下载PDF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诊断思路浅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熙林 马维骐 刘丽霞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笔者研习叶桂《外感温热篇》,揣摩其温病的理论框架,总结其诊断特色思路大致有三:首重湿邪诊察,其对温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次必验于舌,从苔辨病位、病性、并从舌形态判断病势转归及治疗;最次察皮肤斑疹,辨识属热属湿,从而指导临... 笔者研习叶桂《外感温热篇》,揣摩其温病的理论框架,总结其诊断特色思路大致有三:首重湿邪诊察,其对温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次必验于舌,从苔辨病位、病性、并从舌形态判断病势转归及治疗;最次察皮肤斑疹,辨识属热属湿,从而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温热篇》 温病湿邪 温病舌苔 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从肺与大肠关系论治小儿外感温热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淑娴 徐宁达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外感温热 儿童 发病机理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浅谈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施护
13
作者 陈亚民 王玉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59-459,共1页
外感温热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流感、流脑、乙脑、肺炎等疾病。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热病的辨证方法。本文仅围绕卫气营血这个辨证纲领,突出谈一谈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施护。1邪在卫分,突出汗字,以驱邪外出为主卫分症候,表示病邪在表。外邪侵... 外感温热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流感、流脑、乙脑、肺炎等疾病。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热病的辨证方法。本文仅围绕卫气营血这个辨证纲领,突出谈一谈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施护。1邪在卫分,突出汗字,以驱邪外出为主卫分症候,表示病邪在表。外邪侵袭人体后,卫气奋起抗邪,从而产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温热 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学
下载PDF
透邪法在外感温热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米爽 滑宬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1期13-15,共3页
外感温热病多由肺卫受邪,起于肌表,始于上焦,若邪气未及时宣透,或误用下法,邪气内陷,病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上焦及下焦,导致变证蜂起。透邪法通常用于燥热伤卫、阴虚感温以及风热犯肺等症候,立足于邪,着眼于透,从而能够起到化湿透邪... 外感温热病多由肺卫受邪,起于肌表,始于上焦,若邪气未及时宣透,或误用下法,邪气内陷,病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上焦及下焦,导致变证蜂起。透邪法通常用于燥热伤卫、阴虚感温以及风热犯肺等症候,立足于邪,着眼于透,从而能够起到化湿透邪、祛风行血的作用,并且具有育阴而不滞邪、透邪而不伤正的功效。故治疗上应重视宣透邪气、宣畅气机,给邪以出路,使邪气还从表出,以免闭门留寇。根据外感温热病的进展程度,采用透邪法进行对症治疗,对其中医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为外感温热病的中医透邪法治疗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温热 透邪法 伤寒 宣透邪气 宣畅气机
下载PDF
《冉雪峰医案》中外感温热类温病养阴思想赏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长振 郭丛丛 +1 位作者 孙洁 廖琳 《光明中医》 2018年第6期792-794,共3页
冉雪峰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医学研究和实践,造诣精湛。《冉雪峰医案》一书为冉老在81岁高龄时所著,记载内、外、妇、儿四科医案共71篇,其病情分析透彻,见解独到,疗效卓著。现从中节选与外感温热病相关的医案6则,简要归纳、整理冉老对温病... 冉雪峰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医学研究和实践,造诣精湛。《冉雪峰医案》一书为冉老在81岁高龄时所著,记载内、外、妇、儿四科医案共71篇,其病情分析透彻,见解独到,疗效卓著。现从中节选与外感温热病相关的医案6则,简要归纳、整理冉老对温病的治疗思路及其注重养阴,时时顾护阴液的学术思想,对现代中医临床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冉雪峰 外感温热 养阴法
下载PDF
浅谈中医外感温热病的辩证施护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根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9期583-584,共2页
辩证施护是中医学的特点,通过学习祖国医学有关的护理内容,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中医护理内容与西医护理有所差异。临床上中医用辩证的方法对各种症候病因、病理、病位、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而后进行辩证论治。护理在辩证论治中占有不可... 辩证施护是中医学的特点,通过学习祖国医学有关的护理内容,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中医护理内容与西医护理有所差异。临床上中医用辩证的方法对各种症候病因、病理、病位、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而后进行辩证论治。护理在辩证论治中占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包括生活起居、饮食调养、服药方法、针刺疗法等等都具有中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温热 辩证施护
下载PDF
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施护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爱贞 郭延德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89年第2期87-88,共2页
外感温热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流感、流脑、乙脑、麻疹、肺炎、伤寒等疾病。发热是其主症之一,按现代医学的护理方法,高热者均可采取物理降温,但是,有时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中医辨证认为发热有表证和里证之分,热在表时忌用物理降温,热... 外感温热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流感、流脑、乙脑、麻疹、肺炎、伤寒等疾病。发热是其主症之一,按现代医学的护理方法,高热者均可采取物理降温,但是,有时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中医辨证认为发热有表证和里证之分,热在表时忌用物理降温,热在里时方可使用。外感温热病的主要辨证方法是卫气血辨证。卫气营血是温热病的四个不同征候类型,也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轻重不同的四个阶段。病在卫分比较轻浅,病在气分则较重,病在营分为病重,病在血分为最重。所以,必须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温热 中医护理 辨证施护
下载PDF
浅谈《外感温热篇》关于湿邪致病的认识
18
作者 张瑞忠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7-8,共2页
浅谈《外感温热篇》关于湿邪致病的认识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张瑞忠《外感温热病篇》是清代名医叶天士专门论述温热病的专篇,在温病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主要提出温热病辨证施治体系,奠定了温病学的理论基础,对清代温病学的发展... 浅谈《外感温热篇》关于湿邪致病的认识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张瑞忠《外感温热病篇》是清代名医叶天士专门论述温热病的专篇,在温病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主要提出温热病辨证施治体系,奠定了温病学的理论基础,对清代温病学的发展直至现今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叶氏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温热 辨证论治 外感温热
下载PDF
外感温热病
19
作者 王茂超 《健康生活》 2008年第5期17-17,共1页
方一 宣肺疏风汤 组成 桑叶12克,薄荷3克(后下),前胡、桔梗、牛蒡子、枇杷叶、北杏仁各9克,橘红4.5克,甘草3克。用法每目1剂,水煎服(加清水3碗.煎取1碗,下薄荷,再煎3分钟即可),日服2次。功用 宣肺疏风。主治 风温轻证。
关键词 外感温热 宣肺疏风汤 牛蒡子 枇杷叶 北杏仁 薄荷 清水
下载PDF
叶氏外感温热说功不补患
20
作者 刘雪堂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对叶桂《外感温热篇》的察舌验齿法等学术成就作了充分的肯定。但也认为卫气营血四层论,是不符合温病发展的客观规律,故难以自圆其说而自乱章法,自我规避,导致理法方药支离破碎,给学术界和临床上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同时对该书... 本文对叶桂《外感温热篇》的察舌验齿法等学术成就作了充分的肯定。但也认为卫气营血四层论,是不符合温病发展的客观规律,故难以自圆其说而自乱章法,自我规避,导致理法方药支离破碎,给学术界和临床上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同时对该书作者为谁,亦略有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外感温热 学术思想 叶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