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没庐氏家族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索南才让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0年第4期62-69,共8页
与吐蕃时期相关的研究成果中亦有谈到没庐氏家族,但它都是以其他研究主题中的附属而存在,对该家族起始的发源地和中间的发展,及最终的消亡缺乏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因此,以整体性和互联性的视角,立足没庐氏家族的整体性研究,以家族世袭繁... 与吐蕃时期相关的研究成果中亦有谈到没庐氏家族,但它都是以其他研究主题中的附属而存在,对该家族起始的发源地和中间的发展,及最终的消亡缺乏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因此,以整体性和互联性的视角,立足没庐氏家族的整体性研究,以家族世袭繁衍的时空为主线,来全面、立体地研究没庐氏家族,应该是未来研究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戚家族 没庐氏家族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家族腐败威胁政权 古代如何防控家族权力腐败
2
作者 刘绪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0,共3页
历朝历代在限制家族式特殊利益集团的膨胀和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制度。除了家贼难防,宗亲家族控制上始终是一个死结外,在外戚家族、士大夫家族和地方家族的控制上都收到了明显效果,积累了不少经验。
关键词 家族腐败 权力家族 外戚家族 士大夫家族
下载PDF
“四姓”考释
3
作者 王春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76-81,113,共7页
"四娃"最初出现于东汉初年,指四个势力强大的外戚家族。东汉末年,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出现及曹魏门阀制度的确立,"四姓"逐渐泛指一些地方大族,且终东晋南朝之世未变。自北魏孝文帝定姓族始,"四娃"含义出... "四娃"最初出现于东汉初年,指四个势力强大的外戚家族。东汉末年,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出现及曹魏门阀制度的确立,"四姓"逐渐泛指一些地方大族,且终东晋南朝之世未变。自北魏孝文帝定姓族始,"四娃"含义出现变化:一指孝文帝诏令规定的甲乙丙丁官方"四姓",一指社会习惯意义上的"四姓",后者一直持续到唐末。唐以后,士族势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四姓观念也逐渐淡出人们的意识,只是在少量文献中偶有记载;但其影响所及,不只限于中原政权,对国内少数民族政权和周边他国政权也有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姓 四姓观念 门阀制度 外戚家族 士族
下载PDF
冤案背后:嘉靖年间北京一桩杀母案的审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寿仙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156,共11页
嘉靖八年(1529),北京城中一位妇女被杀。东厂、锦衣卫采纳死者之子张福的说法,判定其邻居张柱为凶手。但张福之姐及邻居都证明,张福自杀其母而诬陷张柱,法司据此改罪张福。不料改判引起明世宗的极大愤怒,他强力地加以干预,最后不但张柱... 嘉靖八年(1529),北京城中一位妇女被杀。东厂、锦衣卫采纳死者之子张福的说法,判定其邻居张柱为凶手。但张福之姐及邻居都证明,张福自杀其母而诬陷张柱,法司据此改罪张福。不料改判引起明世宗的极大愤怒,他强力地加以干预,最后不但张柱被诛杀,出面作证的张福之姐及邻居,甚至包括都御史熊浃在内的主张改判的官员们也都受到严厉惩罚。综合各种资料判断,这是明世宗出于对明孝宗、明武宗外家的怨恨心理而制造的一起大冤案。在北京社会中,外戚是影响最大的地方势力之一,但具体到个案性的外戚家族,则常随帝位更替而出现兴衰变化。明世宗对张福案的强力干预,只有放在这一背景上,才能看得更加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北京 明世宗 杀母案 外戚家族 在地势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