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排体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子豪 高路 +1 位作者 郭晓鹏 幸兵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12期1761-1764,共4页
外排体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功能性囊泡,胶质瘤外排体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辅助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常见胶质瘤外排体标志物、介导免疫治疗、抗肿瘤治疗载体、干预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进行总结。
关键词 胶质瘤 外排体 生物标志物 液相活检
下载PDF
外排体作为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舒 张振海 +2 位作者 顾冬飞 周建平 吕慧侠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外排体是由多泡体或称为多囊体与细胞膜融合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膜性小囊泡,具有多种免疫功能,其表面含有大量的与其来源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和脂质成分,具有去除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废弃蛋白、信号传导、提呈抗原激活T细胞以及诱发和增... 外排体是由多泡体或称为多囊体与细胞膜融合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膜性小囊泡,具有多种免疫功能,其表面含有大量的与其来源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和脂质成分,具有去除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废弃蛋白、信号传导、提呈抗原激活T细胞以及诱发和增强机体免疫反应等功能。近年来,有研究者利用外排体负载药物,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纳米给药体系,以避免某些外源性纳米载体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免疫排斥反应。本文综述了对这种新型纳米载体的发现、功能以及作为给药载体的研究进展,以丰富药剂学的载药系统,并为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排体 免疫 细胞间通讯 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排体促进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云飞 马百涛 +4 位作者 薛春玲 韩钦 魏俊吉 赵春华 常健博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6期802-807,共6页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 AMSCs)来源的外排体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健康成人脂肪MSCs,通过超滤法提取外排体。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PBS对照组,MSC治疗组,exosomes治疗组。于TBI建模24 h后,治疗...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 AMSCs)来源的外排体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健康成人脂肪MSCs,通过超滤法提取外排体。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PBS对照组,MSC治疗组,exosomes治疗组。于TBI建模24 h后,治疗组分别沿损伤边缘区局部注射,PBS 30μL,MSC 2×10~5个细胞/只,exosomes 25μg总蛋白量/只,总体积30μL。在建模前和TBI后1、3、7、10、13、16和30 d测试所有大鼠的m NSS评分和前肢踩空试验。3和7d处死大鼠,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30 d处死大鼠,tunel-neun双标免疫荧光检测TBI后神经元凋亡。结果外排体的治疗显著促进TBI后的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与MSC治疗效果相当,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TBI后急性炎性反应,减少神经元凋亡。结论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排体促进脑外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这将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更安全的TBI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排体 创伤性脑损伤 细胞治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外排体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4
作者 贺继刚 王平 李洪荣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8期3280-3283,共4页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外排体(Exosome)是从细胞上产生的鳞片状脱落的囊泡,具有胞外酶的活性。最初认为它仅仅起到一种"垃圾袋"的作用,允许细胞丢掉不需要的蛋白。当内涵体和细胞膜相互融合并且释放Exosome进入细胞间隔。这些...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外排体(Exosome)是从细胞上产生的鳞片状脱落的囊泡,具有胞外酶的活性。最初认为它仅仅起到一种"垃圾袋"的作用,允许细胞丢掉不需要的蛋白。当内涵体和细胞膜相互融合并且释放Exosome进入细胞间隔。这些囊泡体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它们就被认为是Exosome。现证实它来源于细胞后期内涵体,并且可以在造血干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培养基中检测到。Exosome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可以使得细胞在不需要直接接触下完成细胞间生物信号转导,其在细胞保护、免疫、疾病诊断等方面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排体 细胞保护 免疫 疾病诊断
下载PDF
外排体是肿瘤优势生存的开拓者
5
作者 陈佳骏 张中卒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8期1190-1194,共5页
外排体(exosomes)是活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和大量内含物的微囊泡结构。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排体不仅在肿瘤细胞之间的通信中充当信使的功能,也能作为载体影响远处的正常机体细胞,为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及免疫抵抗起到保驾护... 外排体(exosomes)是活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和大量内含物的微囊泡结构。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排体不仅在肿瘤细胞之间的通信中充当信使的功能,也能作为载体影响远处的正常机体细胞,为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及免疫抵抗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排体 肿瘤细胞 转移 免疫逃逸
下载PDF
外排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凯迪 李文哲 +3 位作者 朱凌 杨延莲 梁乃新 李单青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4期561-566,共6页
外排体是一种由细胞产生并主动分泌的囊泡样结构,内含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类物质,主要功能为在细胞间传递相应物质以完成细胞间的通信,并且可以调节微环境的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外排体对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均有重要作用。外排体的蛋白质和mi... 外排体是一种由细胞产生并主动分泌的囊泡样结构,内含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类物质,主要功能为在细胞间传递相应物质以完成细胞间的通信,并且可以调节微环境的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外排体对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均有重要作用。外排体的蛋白质和microRNA在作肺癌的诊断、预后和预测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在肺癌的免疫治疗和抗肿瘤药物的靶向递送方面都有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排体 肺癌 临床试验 生物标志物 活检
下载PDF
外排体促进骨再生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文杰 殷嫦嫦 +2 位作者 虞蕾琳 李忠友 殷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外排体是来源于内吞作用的一种小囊泡,在骨再生治疗领域成为一种新的选择。这种小囊泡在细胞间传递物质(如蛋白质、RNA等),从而调节靶细胞的分化、增殖功能等。外排体通过直接调节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 外排体是来源于内吞作用的一种小囊泡,在骨再生治疗领域成为一种新的选择。这种小囊泡在细胞间传递物质(如蛋白质、RNA等),从而调节靶细胞的分化、增殖功能等。外排体通过直接调节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调节破骨细胞的成熟和活性以及增加血管生成能力来促进骨再生。同时还能避免生物治疗所带来的细胞毒性和免疫抑制问题。此外外排体疗法的并发症(如肿瘤、血栓形成等)相对于生物治疗来说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再生 外排体 成骨
下载PDF
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对支气管扩张患儿排痰效果影响
8
作者 王月 赵顺英 +1 位作者 张雨晴 杨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2004-2007,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对支气管扩张(BE)患儿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BE患儿90例,采用分组配对设计方法,根据厂家建议排痰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5 min组、10 min组... 目的观察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对支气管扩张(BE)患儿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BE患儿90例,采用分组配对设计方法,根据厂家建议排痰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5 min组、10 min组、15 min组各30例,比较3组患儿日均排痰量、日咳痰总次数、咳痰间隔时间、总住院时间、患儿耐受程度及干预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并分析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对BE患儿咳痰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日均排痰量的影响。结果15 min组日均排痰量、日咳痰总次数明显高于10 min组、5 min组(P均<0.05),且10 min组上述各指标明显高于5 min组(P均<0.05)。15 min组咳痰间隔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10 min组、5 min组(P均<0.05),且10 min组上述各指标明显短于5 min组(P均<0.05)。干预后3组FVC、FEV 1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且15 min组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最高,其次为10 min组,再次为5 min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5 min组耐受程度VAS评分明显高于10 min组、5 min组(P均<0.05),且10 min组耐受程度VAS评分明显高于5 min组(P<0.05)。经Pearson分析不同单次使用时间与咳痰间隔时间(r=-0.612,P<0.05)、住院时间(r=-0.593,P<0.05)呈负相关,与日均排痰量呈正相关(r=0.887,P<0.05)。结论随着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延长,可提高BE患儿日均排痰量,缩短咳痰间隔时间、住院时间,且单次使用时间15 min的日咳痰总次数最高,并且更有助于促进肺功能恢复,但患儿治疗耐受度较低,临床可根据患儿病情和耐受程度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动痰仪 单次使用时间 支气管扩张 痰效果
下载PDF
拍背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潘铭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6-209,共4页
目的:分析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结核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拍背联合体外振动排痰与传统拍背排痰不同效果。方法:纳入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结核病患者开展研究。2021年8月到2022年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的:分析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结核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拍背联合体外振动排痰与传统拍背排痰不同效果。方法:纳入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结核病患者开展研究。2021年8月到2022年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2022年2月至2022年7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拍背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拍背排痰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均排痰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日均排痰量为(45.3±2.3)ml,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护理后,观察组FVC水平为(2.7±0.5)L、FEV1水平为(2.0±0.4)L、FEV1/FVC水平为(65.6±3.1)%,3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各项血气指标比较,观察组3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评分(94.5±2.3)分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并发结核病患者实施拍背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拍背 振动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体外物理震动排石机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患者残石排出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颜靓倩 林珍珍 +2 位作者 韩子华 陈卫英 梁林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物理震动排石机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患者残石排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医院泌尿科结石门诊就诊的90例RIRS术后残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排石措施治疗... 目的探讨体外物理震动排石机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患者残石排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医院泌尿科结石门诊就诊的90例RIRS术后残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排石措施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物理震动排石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当日见石率和开始排石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2周和4周后残石率和残石直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当日见石率高于对照组,开始排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试验组残石率低于对照组,残石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物理震动排石机用于RIRS患者术后不仅可加快残石排出,提高结石排净率,还可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残石 物理震动石机 炎症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11
作者 林小荣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福建省泉州市光前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4例)及研究组(4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福建省泉州市光前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4例)及研究组(4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自然排石治疗,研究组采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排石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胱抑素C (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结石平均排出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3.614,P<0.05);研究组患者当天排石率及2周结石排净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3、9.140,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氨(BUN)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8、10.561,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β_(2)-MG、Cys-C、mAlb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3、5.685、7.43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1,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结石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促进患者结石排出,提高患者肾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碎石 物理振动 疗效 安全性 肾功能
下载PDF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陈巍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分析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 4月~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每组各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观察... 分析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 4月~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每组各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石排出时间和周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结石排出时间和周期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输尿管结石采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振动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输尿管结石 疗效
下载PDF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预防输尿管结石体外碎石排石术后肾绞痛的效果
13
作者 朱应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9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预防输尿管结石体外碎石排石术后肾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宜昌市夷陵人民医院行体外碎石排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 目的观察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预防输尿管结石体外碎石排石术后肾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宜昌市夷陵人民医院行体外碎石排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术后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对照组术后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及排石颗粒,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石排净时间、肾绞痛发生率,术后1周、2周、4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2周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0%vs.82.00%,χ^(2)=7.111,P=0.008);研究组结石排净时间早于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1周、2周、4周,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2组BUN及SC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IL-6、TNF-α及MDA水平均有所升高,SOD水平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IL-6、TNF-α及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行体外碎石排石术后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可预防肾绞痛,并可促进结石排出,减轻疼痛及炎性反应,提高排石效果,保护肾功能,调节细胞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碎石石术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 肾绞痛
下载PDF
中药排石汤剂辅助体外物理振动排石在尿石症术后残留结石中的应用
14
作者 曾庆维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7期103-105,11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排石汤剂辅助体外物理振动排石(EPVL)在尿石症术后残留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医院诊治的尿石症术后残留结石患者60例,以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30例采取输尿管... 目的探讨中药排石汤剂辅助体外物理振动排石(EPVL)在尿石症术后残留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医院诊治的尿石症术后残留结石患者60例,以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30例采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EPVL联合中药排石汤剂,对照组30例采取RIRS联合术后常规处理,两组均治疗至结石排净。对比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结石排净率、首次排石用时、结石排净用时、生活质量、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第1、2、3、4周的结石排净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首次排石用时、结石排净用时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药排石汤剂辅助EPVL用于尿石症术后残留结石患者中可有效缩短患者首次排石用时、结石排净用时,提升结石排净率,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症 结石残留 中药石汤剂 物理振动 并发症
下载PDF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药学分析
15
作者 谢炽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90-0093,共4页
分析输尿管结石在治疗期间,运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 66名病人均取自于2023.1~2023.12之间,将患者进行均分,对照组为其提供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运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数... 分析输尿管结石在治疗期间,运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 66名病人均取自于2023.1~2023.12之间,将患者进行均分,对照组为其提供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运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数值汇总并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结石排出情况更优,肾功能明显增强,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P<0.05。结论 输尿管结石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运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治疗后,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结石排出,并且能够令患者肾脏功能逐步增强,使患者出现的负面性反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振动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输尿管结石
下载PDF
体外振动排痰机联合气道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舒 金秋芬 陶玉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5期91-93,共3页
目的探析体外振动排痰机联合气道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9例,... 目的探析体外振动排痰机联合气道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机护理)。比较2组的并发症、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8%,较对照组的17.65%更低(P<0.05)。护理5 d和10 d后,2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最大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_(1)/FVC均较护理前升高(P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相比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更优(P均<0.05)。结论体外振动排痰机联合气道护理能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振动痰机 气道护理 并发症 血气指标
下载PDF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宁 王荣江 +1 位作者 严家凯 陈煜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184例肾下盏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2例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患者作为观察组,72例输尿管软镜后自然排石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排石情况。结... 目的 探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184例肾下盏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2例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患者作为观察组,72例输尿管软镜后自然排石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排石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排石过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当天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2和4周结石排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可明显增加结石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净时间,且安全性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振动 输尿管软镜 肾下盏结石 疗效分析 石率
下载PDF
高频体外振动排痰仪辅助支气管扩张患儿排痰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月 张雨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4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振动排痰仪辅助支气管扩张患儿的排痰效果,从而促进患儿康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儿(n=40)... 目的:探讨体外振动排痰仪辅助支气管扩张患儿的排痰效果,从而促进患儿康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儿(n=40)由本科2020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采取常规叩背排痰方法,试验组患儿(n=40)由本科2021年7月—2022年3月收治,采取体外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比较两组患儿排痰后1、3、5、7 d排痰量、住院时间、患儿家长满意率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对照组患儿排痰后1、3、5、7 d排痰量均少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CPIS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结论:体外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患儿排痰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降低患儿肺部感染评分,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患儿 振动痰仪
下载PDF
体外振动排痰仪与人工叩击排痰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刁秀林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6期139-142,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振动排痰仪与人工叩击排痰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上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人... 目的 探讨体外振动排痰仪与人工叩击排痰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上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叩击法排痰,观察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仪排痰,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血氧饱和度(Sa O2)]、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肺泡通气量(FVA)]、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PaCO_(2)、PaO_(2)及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aCO_(2)均低于干预前,PaO_(2)及SaO_(2)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Sa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FVC、FEV1、FEV1/FVC及F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VC、FEV1、FEV1/FVC及FVA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干预后24 h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咳嗽、咳痰及喘息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GRQ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采用人工叩击排痰法相比,采用体外振动排痰仪的排痰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减轻其症状体征,提高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痰仪 人工叩击痰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气分析 肺功能
下载PDF
过表达IDO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外排体促进移植心脏存活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继刚 韩金秀 +4 位作者 李贝贝 李宏远 撒亚莲 严丹 李洪荣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IDO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分泌外排体促进移植心脏存活的分子基础。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GV308携带IDO转染构建过表达IDO大鼠BMSCs,并加入基因开启剂强力霉素(DOX),按照分泌外排体的类型分为3组:过表达IDO-BMSC... 目的:探讨过表达IDO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分泌外排体促进移植心脏存活的分子基础。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GV308携带IDO转染构建过表达IDO大鼠BMSCs,并加入基因开启剂强力霉素(DOX),按照分泌外排体的类型分为3组:过表达IDO-BMSCs-exosome组(过表达IDO组)、空载体-BMSCs-exosome组(空载体组)、BMSCs-exosome组(BMSCs组);然后采用SBI公司的ExoQuick-TC提取3组分泌的外排体,同时建立大鼠腹腔异位移植心脏模型;经尾静脉给予相应细胞分泌的外排体,利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注射3组外排体后2d移植心脏的心功能变化。另将注射吗替麦考(吗替麦考组)及建模未处理(未处理组)的大鼠作为对照。进而采用小RNA测序技术检测过表达IDO组大鼠BMSCs外排体中与免疫相关的microRAN表达。结果:心脏彩色超声结果显示:过表达IDO-BMSCs分泌的外排体可以有效改善异位移植心脏存活。而根据KEGG分析可见前20位上调microRNA中涉及免疫的有10个,其中miR-540-3p的差异倍数(FC)值上升幅度最大。前20位下调microRNA中涉及免疫的有3个,其中miR-338-5p的FC值下降幅度最大。结论:通过采用小RNA(sRNA)测序技术检测过表达IDO组大鼠BMSC分泌外排体内与免疫相关的microRNA,最终确认上调重点microRNA为miR-540-3p,下调重点microRNA为miR-338-5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O 外排体 microRNA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