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重组IL6D24PE4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的理化分析
1
作者 崔建武 郭斯启 +3 位作者 孙玉英 刘楠 梁飞 奚永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25-828,共4页
为了对构建成功的新型重组IL6D2 4 PE4 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的部分物化表征进行分析鉴定 ,采用Edman法、SDS PAGE法、胰蛋白酶消化的MALDI TOF MS质谱法、蛋白印迹法和MTT法分别测定该融合蛋白的N 末端 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肽谱、... 为了对构建成功的新型重组IL6D2 4 PE4 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的部分物化表征进行分析鉴定 ,采用Edman法、SDS PAGE法、胰蛋白酶消化的MALDI TOF MS质谱法、蛋白印迹法和MTT法分别测定该融合蛋白的N 末端 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肽谱、抗原特异性以及靶向杀伤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 :所构建表达纯化的新型重组IL6D2 4 PE4 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N末端 6个氨基酸序列为Met Ile Asp Lys Gln Ile ,而IL 6缺失 2 4个氨基酸后的原序列为Ile Asp Lys Gln Ile ,由于采用了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因此在N末端第 1位多出了 1个Met,经12 %SDS PAGE蛋白电泳和凝胶成像系统分析计算 ,其相对分子量为 5 8.75kD ,与理论值 5 6.9kD相比误差在5 %之内。MALTI TOF MS质谱测定共获得 10个与理论预测值相符的肽段 ,经瑞士生物信息研究所的EXPASY分子生物服务网站的Peptident数据库搜索证明 ,在分子量为 5 7kD左右的范围内未检索到与上述条件相符的已知蛋白 ,证明本融合蛋白为全新蛋白 ,与预测的目的蛋白相符。WB实验显示IL6D2 4 PE4 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能与IL 6及PEA抗体特异性结合。MTT生物活性测定表明 ,该融合蛋白对表达IL 6R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U2 66产生特异性杀伤 ,而对不表达IL6R的CEM淋巴细胞系无任何杀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毒素融合蛋白 IL6D24-PE40KDEL 纯化鉴定
下载PDF
IL6/IL6R系统介导重组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靶向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新策略
2
作者 崔建舞 奚永志 +7 位作者 郑黎燕 刘爽 刘楠 屠敏 郭斯启 陈兴国 金荔 孔繁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048-1049,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IL6/IL6R 重组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
下载PDF
新型重组IL-6D24-PE4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复性及纯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建武 奚永志 +3 位作者 刘楠 梁飞 郭斯启 孙玉英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 :对高效表达的重组IL 6D2 4 PE4 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进行包涵体的分离、变性与复性以及纯化。方法 :对表达菌体进行超声破碎、洗涤、氧化还原法变性及复性 ,经离子交换层析。结果 :工程菌HB10 1/ pE0 1T的表达产物是以包涵体形... 目的 :对高效表达的重组IL 6D2 4 PE4 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进行包涵体的分离、变性与复性以及纯化。方法 :对表达菌体进行超声破碎、洗涤、氧化还原法变性及复性 ,经离子交换层析。结果 :工程菌HB10 1/ pE0 1T的表达产物是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菌体的破碎以高渗蔗糖溶液进行预处理后 ,再超声破碎效果最好 ;包涵体的洗涤则先用Triton X 10 0洗 2次 ,再用 8mol/L尿素洗涤一次效果更优 ;最佳变性条件为在 7mol/L盐酸胍中加入0 .0 6 5mmol/L的DTT和 0 .2mol/L的盐酸精氨酸 ;最佳复性条件为在 10℃复性保持 2 4h ,蛋白浓度保持在 30~80 μg/ml,并需加入 0 .2mol/L盐酸精氨酸 ;利用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法 ,当氧化型谷胱甘肽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浓度比在 2∶1时所获得的活性成分得率最高 ;利用强弱离子交换结合的方法能获得纯度为 95 %的目的蛋白 ,所得融合蛋白可与IL 6及PEA抗体相结合并能特异性地杀伤高表达IL 6R的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结论 :本研究获得重组IL 6D2 4 PE4 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包涵体的分离、变性与复性条件和一条能获得大量高纯度该融合蛋白的纯化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外毒素融合蛋白 IL-6 D24-PE40KDEL 包涵体 变性 复性 蛋白纯化
原文传递
新型重组免疫抑制融合毒素蛋白B7-2-PE40KDEL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关海容 孙玉英 +6 位作者 袁志宏 张惠丽 梁飞 刘楠 郭斯启 习彩霞 奚永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为了建立高效快捷能分离大量重组B7-2-PE40KDEL融合蛋白的下游纯化路线,比较了不同组合的纯化策略和条件,包括反相层析、金属螯合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蓝染料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并采用MTT法检测该融合蛋白的靶向杀伤活性。结... 为了建立高效快捷能分离大量重组B7-2-PE40KDEL融合蛋白的下游纯化路线,比较了不同组合的纯化策略和条件,包括反相层析、金属螯合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蓝染料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并采用MTT法检测该融合蛋白的靶向杀伤活性。结果表明,在反相层析分离中疏水相分别采用了常规的甲醇和乙腈,结果为所分离的该重组融合蛋白均发生了变性,从色谱柱中分离出来就生成了絮状沉淀。在蓝染料亲和层析一步分离中,由于全菌体蛋白中与亲和树脂发生非特异结合的成分较多,极难区分目的蛋白和杂蛋白。但是,PRSETA-B7-2-PE40KDEL表达载体上带有翻译增强序列T7-g10,可在表达目的蛋白N端融合6个组氨酸,这十分有利于通过Ni-NTA金属鏊和层析法快速高纯度地纯化表达产物。根据这一特性,经反复筛选实验设计最终确定了金属螯合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法的纯化路线,用于纯化分离B7-2-PE40KDEL融合蛋白。所得的目的蛋白的纯度可达95%以上,总回收率为8%。Western-blot实验显示,所得蛋白可与B7-2及PEA抗体特异性结合;MTT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该融合蛋白对表达CD28受体的人T细胞系Jurkat产生特异性杀伤作用,而对不表达CD28的淋巴细胞系Raji无任何杀伤作用。结论:建立了高效快速纯化大量重组B7-2-PE40KDEL融合蛋白的技术路线,所纯化的重组B7-2-PE40KDEL融合蛋白能特异性靶向杀伤表达CD28受体的人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外毒素融合蛋白 B7-2-PE40KDEL 蛋白纯化 靶向杀伤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新型重组融合毒素蛋白B7-2-PE40KDEL部分表征的鉴定
5
作者 关海容 孙玉英 +6 位作者 袁志宏 张惠丽 梁飞 刘楠 郭斯启 习彩霞 奚永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0,166,共5页
目的:对构建的新型重组B7-2-PE4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的部分表征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SDS-PAGE相对分子量、胰蛋白酶消化的MALDI-TOF-MS质谱、蛋白印迹、全波长扫描和MTT法分别测定该融合蛋白相对分子量、肽谱、抗原特异性以及靶向杀... 目的:对构建的新型重组B7-2-PE4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的部分表征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SDS-PAGE相对分子量、胰蛋白酶消化的MALDI-TOF-MS质谱、蛋白印迹、全波长扫描和MTT法分别测定该融合蛋白相对分子量、肽谱、抗原特异性以及靶向杀伤生物学活性。结果:B7-2-PE40KDEL经12%SDS-PAGE蛋白电泳和凝胶成像系统分析计算,其相对分子量为72628,与理论预测值69561相比误差在5%之内;全波长扫描分析显示该目的蛋白分别在225nm和276nm处各有一吸收峰;MALTI-TOF-MS质谱测定共获得15个与理论预测值相符的肽段,经瑞士生物信息研究所的EXPASY分子生物服务网站的Peptident数据库搜索证明,在分子量为60000~80000的范围内未检索到与上述条件相符的已知蛋白,证明本融合蛋白为全新蛋白,与我们预测的目的蛋白相符;Westernblot实验显示B7-2-PE40KDEL能与人B7-2及PEA抗体特异性结合;MTT杀伤活性测定表明,该融合蛋白对表达CD28+的人T淋巴瘤细胞系Jurkat产生特异性杀伤,而对不表达的CD28-淋巴细胞系Raji无任何杀伤。结论:重组B7-2-PE4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为一全新的具有靶向B7:CD28细胞杀伤活性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外毒素融合蛋白 B7-2-PE40KDEL 肽谱 抗原特异性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B7-PE40新型重组融合外毒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惠丽 奚永志 +4 位作者 孔繁华 陈汝光 袁志宏 刘楠 关海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7-332,共6页
为探讨构建的重组外毒素融合蛋白B7 1 Linker PE4 0和B7 2 Linker PE4 0及其接头设计的合理性 ,应用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软件系统GOLDKEY ,对上述重组外毒素融合蛋白的柔性、抗原性、亲水性、表位和二级结构等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 为探讨构建的重组外毒素融合蛋白B7 1 Linker PE4 0和B7 2 Linker PE4 0及其接头设计的合理性 ,应用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软件系统GOLDKEY ,对上述重组外毒素融合蛋白的柔性、抗原性、亲水性、表位和二级结构等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预测。结果发现它们分别保留了B7 1,B7 2和PE4 0的表位特征 ,没有出现新的表位 ,其柔性接头处的抗原性也极低。与B7 1,B7 2和PE4 0的一、二级结构比较发现 ,这两种融合蛋白各有数个氨基酸残基改变 ,有的氨基酸改变可轻微影响融合蛋白的二级结构。原核表达的两个融合蛋白经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 ,它们能分别与B7 1,B7 2和PE4 0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表明它们较好地保留了B7和PE4 0的抗原性和空间结构 ,与预测的结果一致。提示预测结果会有助于我们研究该系列融合蛋白的体内、外生物学效应 ,以及设计构建新的其他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PE40重组融合外毒素蛋白 分子结构预测 计算机模拟 分子生物学 移植免疫学
下载PDF
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Ⅰ期人体耐受性临床研究
7
作者 周爱萍 杜春霞 +4 位作者 刘鹏 孙永琨 吴广谋 朱平 王金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683-1687,共5页
目的:考察人体对冻干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lyophilizedrecombinant human 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exotoxi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fusion protein,简称LHRH-PE40)的耐受性、最大耐... 目的:考察人体对冻干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lyophilizedrecombinant human 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exotoxi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fusion protein,简称LHRH-PE40)的耐受性、最大耐受剂量(MTD)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人体对LHRH-PE40产生抗体的规律,并初步观察LHRH-PE40的抗肿瘤活性。方法:LHRH-PE40经静脉输注给药。单次给药试验共10例患者接受单剂LHRH-PE40治疗,剂量范围为220~1 110μg.m-2。每日给药试验14例患者接受LHRH-PE40输注每日1次,连用14 d,剂量范围120~600μg.m-2;隔日给药试验共7例患者接受LHRH-PE40输注隔日1次,共14次,剂量为600和700μg.m-2。结果:每日给药方法的MTD为400μg.m-2,剂量限制性毒性为乏力、食欲下降和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为一过性和可逆的。隔日给药方法的MTD为600μg.m-2。在MTD剂量时,LHRH-PE40的一般不良反应包括乏力、食欲下降、疼痛、发热、头疼头晕、过敏反应、恶心/呕吐、胃黏膜炎、手足麻木和心悸,大多为1/2度。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对血液学无抑制作用。机体存在对LHRH-PE40的基础抗体,滴度23~25,治疗后抗体滴度可上升至210~212。1例卵巢癌患者CA125下降了620 U.mL-1。结论:在MTD剂量时,LHRH-PE40的不良反应温和可控。对卵巢癌可能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Ib和Ⅱ期研究中应考察抗体对疗效和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 Ⅰ期临床试验 剂量限制性毒性 最大耐受剂量
原文传递
新型重组免疫抑制融合毒素蛋白B7-2-PE40KDEL的表达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关海容 孙玉英 +6 位作者 袁志宏 张惠丽 梁飞 刘楠 郭斯启 习彩霞 奚永志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1-324,358,共5页
目的:我们所研创的pRSETa-B7-2-PE40KDEL/BL21pLysE工程菌通常情况下更多的是以包涵体形式为主,而少部分为可溶形式,本研究试图在不改变其结构而仅通过优化各种已知影响原核表达系统的相关因素而获得稳定、高效的几乎全部以可溶性形式... 目的:我们所研创的pRSETa-B7-2-PE40KDEL/BL21pLysE工程菌通常情况下更多的是以包涵体形式为主,而少部分为可溶形式,本研究试图在不改变其结构而仅通过优化各种已知影响原核表达系统的相关因素而获得稳定、高效的几乎全部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的重组B7-2-PE40KDEL融合蛋白。方法:针对更换不同的培养基、降低或升高诱导温度、增加或减少IPTG的用量、延长或缩短诱导时间等诸多能够增加可溶性表达量的各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的探索。结果:该工程菌在无压力选择条件下传代50代后的表达稳定性约为60%;通过大量对比研究,我们最终确定了pRSETa-B7-2-PE40KDEL/BL21pLysE菌种的最佳培养诱导表达方案:即过夜活化的菌种以2%浓度接种于2YT培养基,22℃培养至D值约为0.4时加入0.1mmol/LIPTG,诱导12h,由此可获得较高水平的、稳定的、几乎全部为可溶性表达的重组B7-2-PE40KDEL融合蛋白,目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4%。结论:通过优化各种已知影响原核表达系统的相关因素,获得了稳定、高效的几乎全部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的重组B7-2-PE40KDEL融合蛋白的工程菌,为进一步有效分离纯化该蛋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外毒素融合蛋白 B7-2-PE40KDEL 表达优化 工程菌株 免疫抑制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具有靶向免疫抑制作用新型重组融合蛋白B7-2-PE40KDEL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效应
9
作者 薛红 骆媛 +3 位作者 薛霞 宋新强 梁飞 奚永志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构建B7-2-PE40KDEL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通过体内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特异性杀伤高表达CD28T细胞,阻断B7∶CD28/CTLA4共刺激信号途径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以原核表达载体pRSETA-B7-2-PE40KDEL质粒为模板,采用PCR及酶切连接的... 目的:构建B7-2-PE40KDEL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通过体内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特异性杀伤高表达CD28T细胞,阻断B7∶CD28/CTLA4共刺激信号途径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以原核表达载体pRSETA-B7-2-PE40KDEL质粒为模板,采用PCR及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B7-2-PE40KDEL。利用RT-PCR、W estern印迹及ELISA法从mRNA、蛋白质水平检测了B7-2-PE40KDEL在RPE-CHO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对其特异性杀伤高表达CD28 T细胞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Zeo(+)-B7-2-PE40KDEL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RPE-CHO细胞后可转录翻译为重组融合毒素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1×103,平均106个转染细胞24 h表达0.23μg/L。活性测定显示真核载体所表达的B7-2-PE40KDEL可特异性地抑制高表达CD28的人T淋巴细胞系,而对CD28阴性的人白血病细胞系的抑制率较低。结论:真核载体表达的B7-2-PE40KDEL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免疫抑制活性,为进一步开展其体内特异性防治移植排斥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外毒素融合蛋白 B7-2-PE40KDEL 真核表达载体 免疫耐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