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内疾外治法的运用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晓芹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3年第3期60-61,共2页
祖国医学外治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用中药于外治途径。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内经》等。清朝吴师机《理瀹骈文》对外治法作了总结,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理通则治自通矣”同时又强... 祖国医学外治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用中药于外治途径。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内经》等。清朝吴师机《理瀹骈文》对外治法作了总结,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理通则治自通矣”同时又强调芳香性中药有“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率领群药,开始行滞,直达病所”的作用。为我们的中医内病外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疾 《理瀹骈文》 吴师机 内病 治之 外治之药 《五十二病方》 穴位敷贴 敷脐
下载PDF
国宝之光(之四)
2
作者 荏苒 晓寒 方美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1993年第9期47-48,共2页
医者,理也,药者,沦也。吴师机说:"凡病多以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外治之药切近皮肤,能彻到肉理之中,亦能将药之气味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摄于体内,融于津液之中,与之合而为一,具有内外一贯... 医者,理也,药者,沦也。吴师机说:"凡病多以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外治之药切近皮肤,能彻到肉理之中,亦能将药之气味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摄于体内,融于津液之中,与之合而为一,具有内外一贯之妙。正如吴师机说"切于皮肤,彻于肉理,摄于吸气,融于渗液。"吴师机的"内病外治"分三焦分治法和膏药法。上焦之病、中焦之病和三焦之病。病在外者贴敷局部,病在内者贴敷要穴;病之局部者贴敷局部,病之广泛者贴敷要穴,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药物不经脾胃,故不伤害人体而影响水谷精微的输布.药物有攻伐,但绝不会损五脏、阻气血、偏阴阳。一贴膏药可以拔毒外出,抑邪气以内消,调升降,安五脏、通营卫、培元气。这"调节经脉"、"平衡阴阳"的道理真是百试不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师机 三焦分 外治之药 敷脐 内病 水谷精微 贴膏 肉理 来辉武
下载PDF
小儿便秘的贴敷疗法
3
作者 赵震 《家庭中医药》 2015年第9期52-53,共2页
小儿便秘,主要是指孩子排便规律的改变,如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小儿便秘的诊断主要看患儿大便的性质,即大便干燥、坚硬,其次看患儿排大便的感觉,即使患儿大便正常,但排大便时特别费劲,... 小儿便秘,主要是指孩子排便规律的改变,如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小儿便秘的诊断主要看患儿大便的性质,即大便干燥、坚硬,其次看患儿排大便的感觉,即使患儿大便正常,但排大便时特别费劲,也可以称之为便秘,至于大便间隔时间,则可因人而异。《理瀹骈文》是清代医家吴师机所著,吴氏在该书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便秘 贴敷疗法 《理瀹骈文》 外治之药 吴师机 治之 间隔时间 排便时间 清代医家 便时
下载PDF
神奇的穴贴疗法
4
作者 杨家强 《祝您健康》 1994年第9期29-29,共1页
穴贴疗法在民间相传已有几千年。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就记载了膏药穴贴治疗疾病的情况,至唐宋,医家便广泛应用于内、外、骨伤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实践表明,穴贴疗法不仅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亦是治疗急、慢性疾病之良法。由于该法经... 穴贴疗法在民间相传已有几千年。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就记载了膏药穴贴治疗疾病的情况,至唐宋,医家便广泛应用于内、外、骨伤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实践表明,穴贴疗法不仅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亦是治疗急、慢性疾病之良法。由于该法经济实惠,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可免除手术、打针、吃药之苦,故一直深受患者青睐。不同的膏药具备不同的功效,在剂型上有黑色、白色、红色之分。黑色膏药具有活血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后方》 伤科 消肿止痛膏 吴尚先 外治之药 足厥阴肝经 腹冷痛 全身乏力 针灸取穴 治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