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棘皮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重排、分子标记及系统发生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申欣 田美 +2 位作者 孟学平 程汉良 阎斌伦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7-146,共10页
棘皮动物(echinoderms)是海洋生境中所特有的无脊椎动物重要类群,本文全面比较分析了棘皮动物29个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主编码基因的分析结果显示,海胆纲Echinoidea和海参纲Holothuroidea物种的基因排列完全相同;海星纲As... 棘皮动物(echinoderms)是海洋生境中所特有的无脊椎动物重要类群,本文全面比较分析了棘皮动物29个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主编码基因的分析结果显示,海胆纲Echinoidea和海参纲Holothuroidea物种的基因排列完全相同;海星纲Asteroidea物种之间的基因排列也完全相同,然而与海胆纲、海参纲相比,存在一个长片段的倒位。海百合纲Crinoidea的栉羽星Phanogenia gracilis和花形羽枝Florometra serratissima主编码基因的基因排列完全相同,地中海海羊齿和海百合Neogymnocrinus richeri与此相比,均存在一个蛋白质编码基因(nad4L)的易位。蛇尾纲Ophiuroidea真蛇尾目Ophiurida的3个科(阳遂足科Amphiuridae、辐蛇尾科Ophiactidae和栉蛇尾科Ophiocomidae)主编码基因的基因排列完全相同,而同属于真蛇尾目,另外一个科(真蛇尾科Ophiuridae)的白色真蛇尾Ophiura albida和灰色真蛇尾Ophiura lutkeni,与同目的前3个科相比,存在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nad1、nad2和cob)的倒位。蛇尾纲蔓蛇尾目Euryalida的海盘Astrospartus mediterraneus,与真蛇尾目5个线粒体基因组相比,存在主编码基因的重排。棘皮动物线粒体单基因的变异位点特征显示,nad5、nad4和nad2基因是理想的分子标记基因。基于29个线粒体基因组的氨基酸序列,通过两种方法(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所构建系统发生树的拓扑结构完全一致。支持其下分的5个纲(蛇尾纲、海参纲、海胆纲、海星纲和海百合纲)均为单系群。线粒体基因组的数据支持棘皮动物动物在纲层次的亲缘关系为:(((海胆纲+海星纲)+海参纲)+蛇尾纲)+海百合纲,海百合纲作为棘皮动物中最为古老的类群,位于系统发生树的根部。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支持所有的科均为单系群;综合系统发生树及主编码基因的基因重排分析,均支持真蛇尾目并非单系发生,真蛇尾目的有效性还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蛋白质编码基因 基因重排 分子标记 系统发生 棘皮动物
下载PDF
鲟类线粒体基因组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及系统演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申欣 田美 +3 位作者 孟学平 程汉良 彭永兴 李士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3-418,共6页
鲟形目鱼类9个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高度保守,均编码37个基因,长度为16 438bp(达氏鲟)~16 760bp(欧洲鳇)。主编码链的A+T含量为53.3%(密苏里铲鲟)~54.6%(中华鲟和匙吻鲟)。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atp6、atp8、cob、cox1、cox3、nad1... 鲟形目鱼类9个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高度保守,均编码37个基因,长度为16 438bp(达氏鲟)~16 760bp(欧洲鳇)。主编码链的A+T含量为53.3%(密苏里铲鲟)~54.6%(中华鲟和匙吻鲟)。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atp6、atp8、cob、cox1、cox3、nad1、nad3、nad4和nad4L)编码氨基酸数目相同,分别为227、55、380、517、261、324、116、460和98个。15个主编码基因的差异位点分析表明,在鲟形目鱼类分子生态和群体遗传的研究中,nad5、nad4、cox1和cob基因是理想的分子标记,可用于分析其不同物种和群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在9种鲟形目鱼类中,遗传距离最小的是中华鲟与俄罗斯鲟(0.0070),遗传距离最大的是闪光鲟与白鲟(0.1777)。2个科之间的遗传距离远远大于科内部的遗传距离,因此支持传统的科级分类。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鲟形目鱼类分为2支:鲟科的7个物种和匙吻鲟科的2个物种分属2个类群(BPN=100,BPM=100,BPP=100),这与经典的系统分类观点一致。隶属于鲟属的中华鲟、俄罗斯鲟及闪光鲟与欧洲鳇聚类,支持率非常高(BPN=100,BPM=100,BPP=100),而将同为鲟属的高首鲟和达氏鲟排除在外,从而表明,线粒体基因组的数据支持将欧洲鳇并入鲟属。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支持鲟科内部的亲缘关系为:{[(中华鲟+俄罗斯鲟)+闪光鲟]+欧洲鳇}+(高首鲟+达氏鲟),密苏里铲鲟与它们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形目 线粒体基因 选择压力 分子标记 遗传距离 系统演化
下载PDF
小麦基因组中外源染色体片段的检测和小麦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石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1,共1页
In our laboratory, FISH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detection of alien chromosome or large alien chromosome fragments (for instance, the rye chromosome fragments in translocation line of wheat). But for investi... In our laboratory, FISH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detection of alien chromosome or large alien chromosome fragments (for instance, the rye chromosome fragments in translocation line of wheat). But for investigating translocations involving small segment of alien chromosomes, DNA fragment analysis based technologies such as RAPD and AFLP have been used. The latter methods also have been applied to pbtain molecular markers linked to specific genes (our focus was the Rf3 restorer gene of G type CMS of wheat).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finding new molecular markers is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Our aim in using this method is to obtain high copy sequences, which are specific to ry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外源染色体 分子标记 基因
下载PDF
EST分子标记在基因组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全求 詹先进 +2 位作者 蓝家样 黄云 符家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3,共5页
植物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计划作为植物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介绍了几种主要EST标记(EST-SSR,EST-PCR,EST-SNP,EST-AFLP,EST-RFLP)在比较基因组学,系统发育学,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EST标记的应用前... 植物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计划作为植物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介绍了几种主要EST标记(EST-SSR,EST-PCR,EST-SNP,EST-AFLP,EST-RFLP)在比较基因组学,系统发育学,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EST标记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 分子标记 比较基因组学 系统发育学 基因功能
下载PDF
一个新的重组酶系统在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删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克明 赵德刚 +1 位作者 Li Yi 裴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66,共6页
为了解决转基因植物可能带来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设计了一个新的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pLFHFGN,该系统中重组酶FLP基因由热激蛋白Hsp18.2基因的启动子控制,所有外源基因(包括重组酶基因FLP、GUS报告基因和NPTII筛选标记基因)都置于两个融... 为了解决转基因植物可能带来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设计了一个新的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pLFHFGN,该系统中重组酶FLP基因由热激蛋白Hsp18.2基因的启动子控制,所有外源基因(包括重组酶基因FLP、GUS报告基因和NPTII筛选标记基因)都置于两个融合识别位点loxFRT之间.将上述重组酶系统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烟草,获得的再生植株分别通过GUS组织染色和PCR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然后在37℃下热激处理转基因植株,利用GUS组织染色检测重组酶系统在转基因植株T1代幼苗中删除外源基因的效率,结果显示,该系统删除效率达到了48.2%~84.9%,说明通过重组酶系统pLFHFGN能够有效地删除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这为解决转基因植物潜在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植物 系统 基因删除 位点特异性重组 GUS报告基因 安全性问题 基因植株 应用 外源基因 筛选标记基因 根癌农杆菌 PCR分析 热激蛋白 识别位点 介导转化 再生植株 热激处理 系统删除 启动子 重组酶 基因 染色
下载PDF
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特征比较及分子系统发育 被引量:2
6
作者 申欣 田美 +2 位作者 孟学平 程汉良 李士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37,共8页
为全面揭示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作者系统分析了12种尾索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所有的基因均在同一链上编码,这与脊椎动物、头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分布特征显著不同。与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 为全面揭示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作者系统分析了12种尾索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所有的基因均在同一链上编码,这与脊椎动物、头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分布特征显著不同。与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标准的基因组成相比,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存在转运RNA基因的增加以及部分物种atp8基因的缺失。在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中发生了大规模的基因重排,即使在同属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中,也存在主编码基因的基因重排及基因缺失。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及氨基酸长度存在明显差异。2个玻璃海鞘(Ciona intestinalis和C.savignyi)线粒体基因组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Ka/Ks比值都低于1(0.0927~0.6752),显示出一定的负选择。在所有的主编码基因中,nad5基因和nad4基因的变异位点最多,可以作为备选的分子标记,用于分析尾索动物不同物种之间的生物多样性。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支持尾索动物在科级的亲缘关系为:(((柄海鞘科Pyuridae+芋海鞘科Styelidae)+(((三段海鞘科Polyclinidae+星骨海鞘科Didemnidae)+簇海鞘科Clavelinidae)+玻璃海鞘科Cionidae))+长纹海鞘科Ascidiidae)+海樽科Doliolid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索动物 线粒体基因 基因排列 分子标记 分子系统发育
下载PDF
核基因在鸟类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淑霞 杨晓君 +2 位作者 杨岚 杨君兴 夏峰2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核基因作为一种新的遗传标记,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核基因与线粒体基因位于不同的遗传载体上,因此被引入到系统发育学研究中为物种树的重建提供独立的证据。常用的外显子标记为重组激活基因1(RAG-1),重组激活基因... 核基因作为一种新的遗传标记,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核基因与线粒体基因位于不同的遗传载体上,因此被引入到系统发育学研究中为物种树的重建提供独立的证据。常用的外显子标记为重组激活基因1(RAG-1),重组激活基因2(RAG-2),癌基因c-myc,原癌基因c-mos,它们由于缓慢的进化速率而被用于鸟类高级分类阶元的系统学研究中。常用的内含子标记是β纤维蛋白原基因内含子7(β-fibrinogen intron7,β-fibint7),肌红蛋白基因内含子Ⅱ(myoglobin intron Ⅱ)。内含子标记通常与线粒体序列联合使用,形成具有互补系统发育信号的数据集,应用于各种分类阶元的系统学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鸟类 分子系统发育学 遗传标记
下载PDF
黄果及红果人参、西洋参基因组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任跃英 高巍 +1 位作者 郭影 王罡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2,共4页
利用RAPD技术对人参属(Ginseng)黄果人参、红果人参、黄果西洋参及红果西洋参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共采用15个随机引物,其中14个引物的扩增带型在不同品种间出现差异,共扩增出131条带,多态性达59 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人参与西洋参各自... 利用RAPD技术对人参属(Ginseng)黄果人参、红果人参、黄果西洋参及红果西洋参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共采用15个随机引物,其中14个引物的扩增带型在不同品种间出现差异,共扩增出131条带,多态性达59 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人参与西洋参各自聚为一类,彼此遗传距离较远,黄果西洋参与红果西洋参、黄果人参与红果人参遗传距离均较近,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核苷酸序列差异。RAPD及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和细胞学等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RAPD分析方法是人参属系统分类、品种鉴定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分子标记 西洋参 基因 红果 RAPD技术 分析结果 RAPD分析 遗传距离 随机引物 序列差异 系统分类 有效方法 品种鉴定 人参属 品种间 多态性 核苷酸 细胞学 形态学 聚类
下载PDF
磁共振分子基因成像
9
作者 胡军武 唐大中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1期1032-1033,共2页
关键词 分子成像 基因成像 磁共振 生物学过程 早期治疗 系统的功能 相关分子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下载PDF
菝葜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分析与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浩天 蒋莉萍 +4 位作者 江宇慧 胡志刚 余坤 刘义飞 森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1421,共11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数据和新组装手段对药用植物菝葜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精细组装,并以此为基础厘清其分类地位,开发分子鉴定标记。方法利用两种测序手段重新测定并精细组装菝葜叶绿体基因组;重建菝葜近缘物种在时间尺度下的系统发育关系...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数据和新组装手段对药用植物菝葜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精细组装,并以此为基础厘清其分类地位,开发分子鉴定标记。方法利用两种测序手段重新测定并精细组装菝葜叶绿体基因组;重建菝葜近缘物种在时间尺度下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菝葜叶绿体基因组一级结构并检测编码区选择压力;筛选并验证具备种群特异性的SSR引物。结果混合组装结果显示菝葜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7959 bp,内含编码基因86个。菝葜族与油点草族和百合族互为姐妹群;其内部约26.5Mya开始出现分化。在accD、rbcL及rpl20基因中存正选择信号。247个SSR位点中的3个具备作为菝葜分子鉴定标记的潜力。结论利用短读长和长读长共同组装菝葜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果更佳。已探明的3个SSR位点能为筛选分子标记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菝葜 叶绿体基因 高精度组装 分子标记 系统发育
下载PDF
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11
作者 李志芳 陈丽玲 +1 位作者 罗淑洁 刘天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2-1745,共14页
为探究西南牡蒿(Artemisia parviflora)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系统位置,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测序,并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长151 047 bp,呈现为由4部分组成的环状双链结构,G... 为探究西南牡蒿(Artemisia parviflora)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系统位置,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测序,并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长151 047 bp,呈现为由4部分组成的环状双链结构,GC含量为37.5%。(2)共注释115个基因,包括81个蛋白编码基因、4个rRNA基因及30个tRNA基因。(3)检测到68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和37个长重复序列。(4)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偏性较弱,其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高频密码子偏向以A/U结尾。(5)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的IR区未出现明显的扩张或收缩;筛选出了trnH-psbA、rpl16-rps3、ycf15-trnL-UAG、ndhA和ycf1 5个高变异区域,可作为鉴定龙蒿亚属植物的潜在分子标记。(6)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西南牡蒿在龙蒿亚属中的系统位置及蒿属内各亚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为蒿属植物后续的分子标记开发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牡蒿 叶绿体基因 密码子使用偏性 分子标记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鸡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可作为产蛋性状选育分子标记
12
作者 张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67-67,共1页
生长激素(GH)是鸡体内一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由垂体前叶合成与分泌,对鸡的生长发育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以GH基因作为影响鸡产蛋性状的候选基因,基于聚合酶链反应一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基因多态性并行检测系统,在清远... 生长激素(GH)是鸡体内一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由垂体前叶合成与分泌,对鸡的生长发育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以GH基因作为影响鸡产蛋性状的候选基因,基于聚合酶链反应一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基因多态性并行检测系统,在清远麻鸡和隐性白羽鸡群体中对前期发现的4个SNPs(T185G、G662A、T3094C和C3199T)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对产蛋性状的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生长激素 基因多态性 产蛋性状 分子标记 性状选育 聚合酶链反应 内分泌激素 检测系统
下载PDF
核分子成像技术在基因治疗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13
作者 史纪文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5年第6期376-379,共4页
医学成像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是分子成像技术。分子成像技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非常适于研究靶标的分子结构。通过合适的报告基因-报告探针系统,核分子成像技术可以测量活体动物上的转基因表达。这种新方法学能够即时获得药物的体内分布和... 医学成像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是分子成像技术。分子成像技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非常适于研究靶标的分子结构。通过合适的报告基因-报告探针系统,核分子成像技术可以测量活体动物上的转基因表达。这种新方法学能够即时获得药物的体内分布和药理作用的定量数据,从而减少动物的消耗、缩短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时间并能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成像 报告基因.报告探针系统 单纯疱疹病毒-1-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钠/碘同向转运体
下载PDF
与赤霉病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发现和布署:小麦和大麦的综合系统
14
作者 邱敦莲 David +1 位作者 Van Sanford 《国外作物育种》 2001年第4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赤霉病 抗性基因 基因连锁 分子标记 小麦 大麦 综合系统 抗病育种
下载PDF
一个新的温敏基因雄性不育系TS6的遗传、育性行为和分子标记分析
15
作者 郭元林 《作物育种信息》 2005年第3期17-17,共1页
温敏基因型雄性不育(TGMS)系统的制种具有简单、高效和成本低的特点,所以它在改革水稻杂种生产方面具有重大潜力。要成功利用这种新的雄性不育系统,有必要了解温敏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育性行为等方面的知识。在本试验中,我们对印... 温敏基因型雄性不育(TGMS)系统的制种具有简单、高效和成本低的特点,所以它在改革水稻杂种生产方面具有重大潜力。要成功利用这种新的雄性不育系统,有必要了解温敏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育性行为等方面的知识。在本试验中,我们对印度Tamil Nadu农业大学的新的温敏基因型雄性不育系TS6的育性转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系 分子标记分析 性行为 温敏 遗传 杂种生产 育性转变 农业大学 基因 成本低 系统 水稻 选育
下载PDF
分子标记在动植物检验检疫与GMO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文炳 王志明 +5 位作者 李寿崧 朱晓南 邵碧英 江树勋 陈艳 陈亮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4-500,共7页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动植物、食品等检验检疫与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外源基因检测中的应用,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检验检疫中应用的信息化、网络化前景.
关键词 分子标记技术 动植物检验检疫 外源基因 应用 基因生物 产品检测 信息化 展望 网络化 食品
下载PDF
常用基因序列在摇蚊科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春财 郭琴 +3 位作者 赵广君 戈昕宇 王新华 刘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54-61,共8页
摇蚊科隶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现行分为11亚科.本文整理了常用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在摇蚊科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摇蚊科中的9亚科(不含智利摇蚊亚科和乌桑巴摇蚊亚科),除前寡角摇蚊亚科外,其余均为单系;直突摇蚊亚科与摇蚊亚科的亲... 摇蚊科隶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现行分为11亚科.本文整理了常用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在摇蚊科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摇蚊科中的9亚科(不含智利摇蚊亚科和乌桑巴摇蚊亚科),除前寡角摇蚊亚科外,其余均为单系;直突摇蚊亚科与摇蚊亚科的亲缘关系较近,寡脉摇蚊亚科与长足摇蚊亚科为姊妹群.在摇蚊亚科中,摇蚊族(Chironomini)、长跗摇蚊族(Tanytarsini)都是单系群.常用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在摇蚊科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18SrDNA和28SrDNA适合研究从界到科所有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于部分类群可以进行属间分析;CAD基因能较好地解决从亚科到属之间各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ITS和EF-1α可以解决种或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COⅠ和COⅡ适合研究属、种及种以下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但不能很好地解决较高的阶元如族间、亚科以及科的系统发育关系;16SrDNA适用于种、属阶元水平的系统学研究,但不适用于种内;Cytb适合研究种内到种间甚至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科 基因 分子标记 分子系统 系统发育
下载PDF
石斑鱼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信息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小林 吕国敏 +4 位作者 刘付永忠 李涛 蔡云川 马志洲 黄忠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9-13,共5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了已登录到GenBank中的6条石斑鱼和1条豹纹鳃棘鲈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初步揭示了石斑鱼属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蛋白质编码基因、差异位点、选择压力及系统发育等信息。结果表明:1)与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了已登录到GenBank中的6条石斑鱼和1条豹纹鳃棘鲈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初步揭示了石斑鱼属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蛋白质编码基因、差异位点、选择压力及系统发育等信息。结果表明:1)与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石斑鱼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37个基因,基因排列顺序与其它硬骨鱼类一致,其中,基因差异位点比例最大为ND6(33.9%),16SrRNA的差异位点比例最小(13.5%);2)6条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中,所有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Tajima’s D检测均为不显著的负值,且Ka/Ks均远小于1,都显示出较强的净化选择作用;3)结合分子系统树的置信度和与序列的信息量,对石斑鱼线粒体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在属内种间的系统进化分析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ytb和ND2基因是理想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属 线粒体基因 系统发育信息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常用核基因序列在双翅目昆虫系统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诗迪 赵喆 张春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0-228,共9页
双翅目昆虫分为长角亚目和短角亚目,前者主要类群包括蚊、蠓、蛉和蚋,后者主要类群为虻类和蝇类。国内外学者对双翅目昆虫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均较多。本文整理总结了几种主要核基因在双翅目昆虫进化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资... 双翅目昆虫分为长角亚目和短角亚目,前者主要类群包括蚊、蠓、蛉和蚋,后者主要类群为虻类和蝇类。国内外学者对双翅目昆虫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均较多。本文整理总结了几种主要核基因在双翅目昆虫进化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资料,结果显示:双翅目的单系性得到了众多形态学、生物学和分子数据的支持,多数系统发育研究认为传统的长角亚目为并系,短角亚目是一个单系,其主要类群舞虻下目、环裂类、有缝组和有瓣蝇类均为单系,但非环裂类、无缝组为并系,无瓣类可能为并系;基本搞清了有重要医学意义和与环境关系密切的类群,特别是有瓣蝇类各科类群分类系统的进化关系;双翅目昆虫发生辐射进化的三个分支节点时间即:低等双翅目(蚊类)2.2亿年、低等短角亚目(虻类)1.8亿年、有缝组(蝇类)6500万年;大量双翅目昆虫自然生命史历经吸血性、植食性和寄生性,有2.6亿年以上的演化历程。从相关核基因研究中总结出:18SrRNA、28SrRNA和CAD基因能很好的解决高级阶元从目到属的系统发育问题;EF-1ɑ基因和White基因更适合从科到属水平的分类阶元;ITS基因一般应用在从属到种水平的低级分类阶元,并被广泛应用到双翅目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双翅目 分子标记 分子系统 演化
下载PDF
家蚕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荷英 徐安英 +2 位作者 张月华 孙平江 赵云坡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7-361,共5页
利用微卫星(SSR)标记,在DNA分子水平上对不同地理系统和化性的家蚕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1对引物中均出现稳定的扩增带,扩增带总数为106条,最多的有16条,最少有4条,平均每个引物9.6条。利用单匹配相似系数和UPGMA... 利用微卫星(SSR)标记,在DNA分子水平上对不同地理系统和化性的家蚕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1对引物中均出现稳定的扩增带,扩增带总数为106条,最多的有16条,最少有4条,平均每个引物9.6条。利用单匹配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SSR不但具有品种特异性,而且具有系统特异性,证明不同化性及地理系统的家蚕在进化上属有显著差异的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卫星标记 化性 遗传差异 分子系统 物种进化 基因图谱 地理种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