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鳞状细胞癌外泌体miR-181b-5p通过靶向抑制PTEN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
1
作者 樊慧 赵乃阔 +4 位作者 陈林林 李治国 柳淼 张远英 周超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1446,共6页
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外泌体miR-181b-5p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并鉴定食管鳞状细胞癌外泌体,qRT-PCR检测miR-181b-5p在食管鳞状癌细胞及其外泌体中的表达。M0型巨噬细胞分为PBS组、HEEC exo组、Eca-109 exo组、m... 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外泌体miR-181b-5p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并鉴定食管鳞状细胞癌外泌体,qRT-PCR检测miR-181b-5p在食管鳞状癌细胞及其外泌体中的表达。M0型巨噬细胞分为PBS组、HEEC exo组、Eca-109 exo组、miR-NC exo组、miR-181b-5p exo组、miR-NC组、miR-181b-5p mimic组、si-NC组、si-PTEN组、miR-181b-5p exo+PTEN组,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D163、CD206、iNOS、TNF-α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1b-5p和PTEN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81b-5p在食管鳞状癌细胞TE-13、TE-12、TE-10、Eca-109、KYSE30及其外泌体中显著高表达(P<0.001)。相比于miR-NC组,miR-181b-5p mimic组细胞CD163和CD206表达显著上调(P<0.001),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PTEN为miR-181b-5p的靶基因。相比于si-NC组,si-PTEN组细胞CD163和CD206表达显著上调(P<0.001),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01)。相比于PBS组,Eca-109 exo组细胞CD163和CD206表达显著上调(P<0.001),而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01)。相比于miR-NC exo组,miR-181b-5p exo组细胞CD163和CD206表达显著上调(P<0.001),而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01)。相比于miR-181b-5p exo组,miR-181b-5p exo+PTEN组CD163和CD206表达显著下调(P<0.001),而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上调(P<0.001)。结论:外泌体miR-181b-5p抑制PTEN表达而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细胞 泌体 miR-181b-5p 巨噬细胞 极化
下载PDF
外阴鳞状细胞癌及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孙芳 郑雨诺 +1 位作者 严晓南 张蓓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分析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及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SIL)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21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确诊为VSCC、外阴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VHSIL)、外阴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VLSI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 目的分析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及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SIL)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21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确诊为VSCC、外阴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VHSIL)、外阴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VLSI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比较VSCC及VSIL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灶部位、阴道镜表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阳性率及亚型,并分析V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VLSIL、VHSIL、VSCC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5.81±18.12)岁、(54.76±18.74)岁和(65.59±14.6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CC、VHSIL及VLSIL组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外阴瘙痒和疼痛。69.57%的VSIL病灶位于外阴后联合,68.18%的VSCC病灶位于大阴唇。阴道镜下醋白反应:VLSIL组100%,VHSIL组88.00%,VSCC组90.91%。血管征象:4.76%的VLSIL和20.00%的VHSIL有点状血管样结构,而77.27%的VSCC有点状或异型血管图像。HPV感染率:VLSIL组100%,VHSIL组76.00%,VSCC组40.90%,VHSIL、VSCC组HPV16阳性率高于VLSIL组(P<0.05)。与HPV阳性VSCC组相比,HPV阴性VSCC组患者年龄更大,肿瘤中低分化占比更高,FIGO分期Ⅲ—Ⅳ期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CC与VSIL患者常见外阴瘙痒、斑块、HPV16感染,阴道镜下以醋白征象为主,VSCC血管征象明显。需进行外阴区及阴道镜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HPV阴性VSCC肿瘤分级更低,分期更晚,需重视基于HPV的VSCC风险分层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上皮内病变 P53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镜
下载PDF
外泌体调节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于娟 沈世敏 王有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随着全球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及流行病学趋势的改变,以及面对HNSCC患者多于疾病晚期确诊且常伴有转移的现况,HNSCC在肿瘤微环境中发生转移的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外泌体在肿瘤进展中的细胞通讯作用、上皮间... 随着全球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及流行病学趋势的改变,以及面对HNSCC患者多于疾病晚期确诊且常伴有转移的现况,HNSCC在肿瘤微环境中发生转移的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外泌体在肿瘤进展中的细胞通讯作用、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外泌体与EMT间的关系及外泌体在HNSCC EMT中的研究进展及其针对肿瘤EMT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探求在肿瘤微环境中外泌体对于HNSCC EMT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细胞 泌体 上皮间充质转化 肿瘤转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 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圣锋 顾欣 +1 位作者 张瑞 宋红权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1期894-900,共7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一种由解聚的染色质和颗粒蛋白组成的纤维网状结构,可以捕获和杀死细菌。NETs的形成由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激活,其过程被称为网捕死亡(NETosis)。NETo...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一种由解聚的染色质和颗粒蛋白组成的纤维网状结构,可以捕获和杀死细菌。NETs的形成由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激活,其过程被称为网捕死亡(NETosis)。NETosis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目前已经报道了两种NETosis形式:裂解性NETosis和非裂解性NETosis。研究发现NETs能够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激活巨噬细胞;促进髓系抑制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并能包裹在肿瘤表面,防止CD8+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发挥细胞毒性作用。近年研究发现,NET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大量存在,与OSCC发生发展关系复杂,根据不同的中性粒细胞表型,NETs可发挥促肿瘤或抗肿瘤作用,对N1型中性粒细胞,NETs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手段,而转换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诱导的NETs的形成可能与N2型中性粒细胞呈现促癌活性从而诱导口腔扁平苔藓恶变的机制有关。NETs还可能参与OSCC的转移过程,其通过捕获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并诱导高凝状态促进肿瘤相关血栓的形成和血源性转移。NETs参与了OSCC发生和转移的过程,为抗肿瘤治疗和预测OSCC的预后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抑制NETs的形成可以显著抑制化疗后产生的耐药性,并有利于降低OSCC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从而抑制肿瘤转移。目前基于NETs相关基因已构建了多个关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预后模型。但目前NETs与OSCC的治疗尚处于讨论阶段,其作用机制与实行的可能性尚需大规模的基础与临床试验验证。本文通过综述NETs与OSCC之间的关系,为治疗OSCC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诱捕网 巨噬细胞 CD8+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髓系抑制细胞 口腔细胞 肿瘤转移 肿瘤微环境 循环肿瘤细胞 化疗抵抗 髓过氧化物酶 游离DNA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通过外泌体miR⁃26a⁃5p调控PTEN/AKT通路促进巨噬细胞PD⁃L1表达
5
作者 焦鹏飞 王泽宇 +6 位作者 武和明 姚思玥 王慧琳 姚恩惠 张雨垚 袁毅 钟旖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细胞分泌的外泌体miRNA表达变化对巨噬细胞的影响机制。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通过蛋白...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细胞分泌的外泌体miRNA表达变化对巨噬细胞的影响机制。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RT⁃qPCR)检测HNSCC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ERS相关蛋白,包括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的表达水平;以500 U/mL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处理人喉鳞癌细胞系HN4细胞48 h,诱发HN4细胞产生内质网应激反应,收集HN4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外泌体的miRNA种类,预测miRNA的靶基因,将巨噬细胞转染miRNA、与收集的外泌体共培养、并敲低巨噬细胞PTEN表达,以WB和RT⁃qPCR检测外泌体miRNA调控的下游信号通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ligand 1,PD⁃L1)表达变化。结果HNSCC肿瘤组织相比癌旁组织ERS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RNA测序及实验验证表明ERS的HN4细胞分泌的外泌体miR⁃26a⁃5p表达上调(P<0.05);PTEN是miR⁃26a⁃5p的靶基因,miR⁃26a⁃5p升高巨噬细胞PD⁃L1表达水平,并下调PTEN表达(P<0.05);巨噬细胞与ERS外泌体共培养,miR⁃26a⁃5p和PD⁃L1表达上升,PTEN表达下降,p⁃AKT表达升高(P<0.05);敲低巨噬细胞PTEN表达,PD⁃L1表达上升(P<0.01)。结论ERS的HNSCC细胞通过外泌体miR⁃26a⁃5p调控PTEN/AKT通路及PD⁃L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细胞 内质网应激 miR⁃26a⁃5p 泌体 巨噬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疗中的作用
6
作者 曹玥 叶鑫健 +2 位作者 李碧瑶 张苡宁 冯剑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3-1530,共8页
背景:细胞外囊泡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条件下由多种细胞类型(包括肿瘤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环境中,存在着广泛的生物学信号及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肿瘤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可能会加剧癌症的进展、存活、侵袭和促进血管生成。目的:综述细胞... 背景:细胞外囊泡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条件下由多种细胞类型(包括肿瘤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环境中,存在着广泛的生物学信号及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肿瘤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可能会加剧癌症的进展、存活、侵袭和促进血管生成。目的:综述细胞外囊泡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在Pub Med、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关键词为“EVs,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Diagnosis and treatment,Biopsy,Tissue engineering”及“细胞外囊泡,口腔鳞状细胞癌,诊疗,活检,组织工程”,最终纳入63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唾液活检中,细胞外囊泡作为肿瘤细胞与周围微环境间的信息传递工具,携带包括可溶性蛋白、脂质、DNA和RNA在内的多种生物分子,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微小囊泡不仅在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还提供了有关肿瘤生物学特性的重要信息。(2)唾液活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通过分析其中的细胞外囊泡,可以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开辟新的可能性。(3)研究发现,细胞外囊泡内含的生物活性分子,如micro RNAs(mi RNAs)和特定蛋白质,能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细胞外囊泡中的特定蛋白质如EHD2,CAVIN1,PF4V1和CXCL7等显示了作为新型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潜力。(4)此外,文章还强调了细胞外囊泡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工程化改造,细胞外囊泡可以作为新一代纳米级药物输送系统,增强肿瘤靶向治疗的效率和特异性。(5)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索细胞外囊泡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囊泡 口腔细胞 诊疗 活检 组织工程 药物载体 miRNA 泌体 唾液检测 顺铂耐药
下载PDF
外泌体微小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菁 徐文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5-860,共6页
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s),已在多项研究中被证明为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在肿瘤疾病中,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类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能够装载数量异常的蛋白质、核酸等,在被其它细胞内化后调节其中的信号... 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s),已在多项研究中被证明为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在肿瘤疾病中,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类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能够装载数量异常的蛋白质、核酸等,在被其它细胞内化后调节其中的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肿瘤疾病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肿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预后标志物在肿瘤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正在被人们广泛关注。同时,将外泌体作为载体靶向运送miRNA治疗肿瘤亦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聚焦于外泌体miRNA,综述了外泌体mi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总结了当前将其作为OSCC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以及其在疾病的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体 微小RNA 口腔细胞
下载PDF
外阴棘层松解型鳞状细胞癌一例
8
作者 刘思敏 魏佳 +2 位作者 万怡 李钰滋 杨永秀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7-270,共4页
棘层松解型鳞状细胞癌(acantholy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CC)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少见的组织学特征变体,外阴ASCC是一个罕见的非典型部位的组织变异,常呈棘层溶解,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其具体发病机制及病因未明。由于发病率极低... 棘层松解型鳞状细胞癌(acantholy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CC)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少见的组织学特征变体,外阴ASCC是一个罕见的非典型部位的组织变异,常呈棘层溶解,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其具体发病机制及病因未明。由于发病率极低,妇科医生普遍对其认识不足,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现报告1例79岁原发性外阴ASCC的病例资料,患者因自觉外阴瘙痒5年就诊,妇科检查发现左侧外阴8 cm×4 cm红肿溃疡伴部分白色变,病理活检示符合ASCC,经25次根治性放疗后,建议密切随诊,现放疗结束后3个月余,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国内外关于外阴ASCC的研究报道较少,通过报道该例老年女性外阴ASCC,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发病因素、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期为ASCC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肿瘤 棘层松解型细胞 诊断 鉴别 治疗 预后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及预后的相关研究
9
作者 伊婕 丁宇洁 +2 位作者 单雨菲 顾佳麒 孙志达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00-507,共8页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检测技术对OSCC组织中NETs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确认,随后对不同NETs表达水平...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检测技术对OSCC组织中NETs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确认,随后对不同NETs表达水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了分析。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并使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诱导NETs生成,将其与OSCC细胞共培养后,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OSCC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通过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OSCC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 WB)检测NETs对OSCC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过程的调控。结果 NETs在OSCC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01),NETs高表达患者较NETs低表达患者预后更差(P<0.05),NETs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的临床分级、浸润和复发程度相关(P<0.05)。NETs可促进Cal27和HN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抑制了上皮标志物的蛋白表达,并促进了间充质标志物的蛋白表达(P<0.05),这些作用可被NETs抑制剂DNaseⅠ逆转。结论 NETs在OSCC中高表达,其可通过影响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OSC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影响OSCC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诱捕网 口腔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外阴鳞状细胞癌关键基因的筛选及免疫浸润分析
10
作者 申杨 段子博 +5 位作者 谭展望 楚健子 祝佩芹 李艳青 李国雷 林晓华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91-398,共8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的关键基因及分析免疫浸润特征。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VSCC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应用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出共同的DEGs,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采用STRIN...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的关键基因及分析免疫浸润特征。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VSCC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应用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出共同的DEGs,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通过4种算法筛选出关键基因,进行关键基因GSEA分析。应用CIBERSORT分析VSCC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及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出182个DEGs,DO富集主要涉及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结缔组织癌等疾病;GO和KEGG富集结果主要与表皮发育、角质化包膜、氧化应激、免疫细胞迁移等有关;PPI网络中有65个节点,90条边,筛选出6个关键基因,S100A7、SPRR2B、SPRR2G、CASP14、CDSN、ESR1,共同富集到了细胞周期、蛋白酶体信号通路。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SCC组初始B细胞、静息CD4^(+)T记忆细胞下调(均P<0.05),记忆B细胞、调节性T细胞、活化的NK细胞、巨噬细胞M0型、静息肥大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上调(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100A7、SPRR2G、CASP14、CDSN均与γδT细胞呈负相关(均P<0.05),与巨噬细胞M0型呈正相关(均P<0.05);ESR1与巨噬细胞M0型呈负相关(P<0.05),与静息CD4^(+)T记忆细胞呈正相关(P<0.05);S100A7、CASP14与静息CD4^(+)T记忆细胞呈负相关(均P<0.05);SPRR2G、CDSN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S100A7、SPRR2B、SPRR2G、CASP14、CDSN、ESR1可能是VSCC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表皮终末分化过程异常可能是VSCC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富集分析 免疫浸润
下载PDF
外泌体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及热点
11
作者 白寒 魏思宇 洪流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329-1333,共5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因为其早期症状隐匿不典型,且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就已达到晚期阶段,导致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限。外泌体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富含蛋白质、脂质、核酸、代谢物等物质的双层脂质膜结构的小囊...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因为其早期症状隐匿不典型,且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就已达到晚期阶段,导致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限。外泌体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富含蛋白质、脂质、核酸、代谢物等物质的双层脂质膜结构的小囊泡。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主要通过介导肿瘤微环境、上皮间充质转化、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在ESCC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外泌体在ESCC中的研究进展,力求为今后ESCC的早期发现与防治带来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细胞 泌体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的药敏分析与初步临床应用
12
作者 陈霖 陈寅瑜 +3 位作者 李欣然 葛良玉 王守鹏 孟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5-721,共7页
目的:基于所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对相应患者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与实验结果的匹配性。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活检或根治手术获得新鲜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建立患者源性类器官模型,依托... 目的:基于所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对相应患者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与实验结果的匹配性。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活检或根治手术获得新鲜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建立患者源性类器官模型,依托此模型对6种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药物(顺铂、紫杉醇、5-FU、西妥昔单抗、阿培利司、Nutlin-3)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并对其中4例活检患者参考实验结果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观察两个疗程后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10例OSCC类器官(成功率10/12,83.3%),均可稳定传代、扩增达4代以上,且与亲本肿瘤组织表现出高度一致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在药敏实验结果中表现出个体化差异,4例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肿瘤控制结果均达到部分缓解标准,与实验结果一致。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高度还原了同源亲本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基于该模型的体外药敏实验与相应患者临床治疗反应一致,为建立个性化口腔鳞状细胞癌精准药物治疗新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源性类器官 口腔细胞 药敏实验 精准治疗 临床转化
下载PDF
液体活检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韩金鹏 刘畅越 刘英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920-923,共4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GLOBOCAN统计,仅在2020年全球估计有37.77万新发口腔癌病例和17.77万例相关死亡病例[1]。组织活检仍然是OSCC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组织活检是一种侵入...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GLOBOCAN统计,仅在2020年全球估计有37.77万新发口腔癌病例和17.77万例相关死亡病例[1]。组织活检仍然是OSCC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组织活检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通常仅提供单个区域肿瘤异质性快照,不能代表整体特征,而OSCC在分子水平具有高度异质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细胞 液体活检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DNA(RNA) 泌体
下载PDF
lncRNA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4
作者 许智涵 李育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34-437,共4页
喉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喉癌,目前手术结合放射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LSCC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晚期生存率仍较低,且发病机制不明确。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致力于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和治疗LSCC。已经证实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LSC... 喉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喉癌,目前手术结合放射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LSCC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晚期生存率仍较低,且发病机制不明确。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致力于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和治疗LSCC。已经证实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LSCC发生、发展中重要的调节因子。本文旨在讨论lncRNA在LSCC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及发生机制,为LSCC的分子生物学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 泌体 表观遗传调控 DNA损伤反应
下载PDF
外阴鳞状细胞癌手术预后列线图模型建立
15
作者 曹郑芳 陈小斌 +2 位作者 陈炜璐 柴培建 刘本杰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目的:建立外阴鳞癌手术后生存时间列线图模型,评估其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SEER数据库中2607例诊断为外阴鳞癌的手术后患者,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及... 目的:建立外阴鳞癌手术后生存时间列线图模型,评估其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SEER数据库中2607例诊断为外阴鳞癌的手术后患者,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及校准图对模型进行检验,生存曲线评估其生存时间。结果:Cox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组织学分级、AJCC分期是外阴鳞癌手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R语言建立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列线图模型,能有效评估患者3年和5年预后的生存率。ROC曲线结果表明,该列线图模型区分度较好。校准图结果表明该列线图模型校准能力较好。生存曲线提示AJCC分期中Ⅳb期预后最差。结论:列线图模型有助于对手术后外阴鳞癌预后生存率进行临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COX回归模型 列线图 生存率
下载PDF
血清外泌体miR-496与HPV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
16
作者 黄云竹 张福军 +1 位作者 舒治利 黎黎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4-89,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外泌体miR-496与口咽鳞状细胞癌(OPSC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状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在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共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60岁新诊断的原发性OPSCC患者119例,包括84例HPV阳性患者和35例HPV阴性患... 目的探究血清外泌体miR-496与口咽鳞状细胞癌(OPSC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状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在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共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60岁新诊断的原发性OPSCC患者119例,包括84例HPV阳性患者和35例HPV阴性患者。通过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外泌体miR-496表达。随访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另外招募60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结果HPV阳性患者血清外泌体miR-496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受试者[0.58(0.31,0.81)vs.1.08(0.75,1.33),P<0.05]和HPV阴性患者[0.58(0.31,0.81)vs.1.01(0.72,1.25),P<0.05],但是HPV阴性患者血清外泌体miR-496表达水平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外泌体miR-496水平可以良好地区分HPV阳性OPSCC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9.80%和95.0%。低miR-496表达亚组HPV阳性OPSC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7.6个月vs.65.8个月,2=11.448,P=0.001)、总生存期(29.5个月vs.69.2个月,2=6.948,P=0.008)均显著低于高miR-496表达亚组,且血清外泌体miR-496表达水平降低是HPV阳性OPSCC患者疾病进展、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外泌体miR-496可作为≥60岁HPV阳性OPSCC患者诊断和预后的一个有前景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6 口咽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 预后 血清泌体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来源外泌体的miR-30e-3p抑制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17
作者 孙明月 李洪霖 冯保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5-302,共8页
目的 研究自然杀伤(NK)细胞来源外泌体的miR-30e-3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供体的外周血中分离和扩增NK细胞,并分离NK细胞外泌体(EXO)进行鉴定。NK细胞外泌体与NEC细胞进行共培养,随机分为Exo1... 目的 研究自然杀伤(NK)细胞来源外泌体的miR-30e-3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供体的外周血中分离和扩增NK细胞,并分离NK细胞外泌体(EXO)进行鉴定。NK细胞外泌体与NEC细胞进行共培养,随机分为Exo1和Exo2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及大小。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泌体凋亡相关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ALIX)、抗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 CD81、钙联蛋白(calnexin)表达。将miR-30e-3p模拟物(miR-30e-3p mimic)、 miR-30e-3p抑制物(miR-30e-3p inhibitor)及阴性对照(miR-NC)转入NK细胞,并分离相应的外泌体与NEC细胞进行共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NCE细胞和外泌体中miR-23b、 miR-422a、 miR-133b、 miR-124、 miR-30e-3p和miR-99a的表达。结果 NK细胞中CD56+CD3+细胞比例为(0.071±0.008)%,CD56+CD16+细胞比例为(90.6±10.6)%。从NK细胞分离的外泌体直径为30~150 nm,且表达ALIX、 TSG101、 CD81,不表达calnexin。NK细胞来源外泌体抑制NEC细胞增殖和侵袭、增加细胞凋亡,降低S期细胞比例并增加G1期细胞比例。过表达miR-30e-3p的NK细胞来源外泌体抑制NEC细胞增殖和侵袭,并阻滞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凋亡,敲低miR-30e-3p的NK细胞来源外泌体则相反。结论NK细胞来源外泌体miR-30e-3p阻断人ESCC细胞的细胞周期,抑制其增殖和侵袭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细胞 自然杀伤(NK)细胞 泌体 miR-30e-3p
下载PDF
生殖器鳞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妍 赵俊英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38-239,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主因外阴肿物伴瘙痒3年余,于2009年9月25日就诊。患者3年前龟头冠状沟处出现一粟米大小质中菜花样肿物,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尖锐湿疣",未治疗,肿物逐渐增大,瘙痒加重。1年前肿物破溃,于外院临床诊断为&qu... 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主因外阴肿物伴瘙痒3年余,于2009年9月25日就诊。患者3年前龟头冠状沟处出现一粟米大小质中菜花样肿物,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尖锐湿疣",未治疗,肿物逐渐增大,瘙痒加重。1年前肿物破溃,于外院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未作HPV分型检查;给予口服及静点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多种抗生素治疗,肿物瘙痒感暂时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梅毒 生殖器
下载PDF
PTEN蛋白和HPV16/18蛋白在人外生殖器鳞癌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莉 张建中 +2 位作者 马爱玲 秦景 黄凌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检测人外生殖器鳞癌(EGSCC)组织中HPV16/18感染情况,探讨HPV16/18和PTEN在EGS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15例正常外生殖器组织和31例EGSCC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PV16/18检测,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标本... 目的检测人外生殖器鳞癌(EGSCC)组织中HPV16/18感染情况,探讨HPV16/18和PTEN在EGS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15例正常外生殖器组织和31例EGSCC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PV16/18检测,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所得数据应用t′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PV16/18检测除阳性对照为阳性外,31例EGSCC及15例外生殖器正常组织均无感染;PTEN蛋白在正常外生殖器组织表达阳性率100.00%(31/31),明显高于在EGSCC中的阳性表达率38.71%(12/31)(t′=-12.771,P<0.05),PTEN的低表达与EGSCC的病理分级有一定的关系,与EGSCC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病人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PV16/18感染与本组EGSCC的发生关系不密切,HPV16/18感染可能只与某些EGSCC的发生有关。PTEN在EGSCC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明显降低,PTEN蛋白表达率下降可能是EGSCC发生、发展和演进过程的机制之一,可作为EGSCC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细胞(egscc) 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 PTEN
下载PDF
外阴鳞状细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端粒酶和生存素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云 涂亚庭 +5 位作者 杨小英 陈善娟 吴艳 陈思远 张丽霞 陈金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在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rsquamouscellcarcinoma,VSCC)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HPV6/11、16/18在31例VSCC及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在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rsquamouscellcarcinoma,VSCC)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HPV6/11、16/18在31例VSCC及13名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同时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T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生存素蛋白的表达。结果:①HPV6/11、16/18在VSCC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25.81%和38.17%,正常对照者为阴性。VSCC患者与正常对照者HPV16/18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SCC患者hTERTmRNA、生存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SCC患者hTERTmRNA表达与生存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③hTERTmRNA在HPV16/18阳性组中的表达明显强于HPV16/18阴性组,生存素蛋白在HPV16/18阳性组中的表达低于其在HPV16/18阴性组中的表达。结论:HPV感染及hTERT、生存素表达在VSCC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VSCC中hTERT与生存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生存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