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处理外科伤口感染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钱宏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3期122-123,共2页
对外科感染伤口的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和病人的治疗时间。感染伤口处理得当,则可缩短愈合时问,并可降低医疗费用。合理的换药方法、伤口用药,适当的敷料,恰当的换药问隔时间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创口尽快修... 对外科感染伤口的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和病人的治疗时间。感染伤口处理得当,则可缩短愈合时问,并可降低医疗费用。合理的换药方法、伤口用药,适当的敷料,恰当的换药问隔时间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创口尽快修复,使创口愈合,对疾病的治愈起到主导作用,从而缩短治疗周期。下面就一般伤口感染和特殊伤口感染在处理上谈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厌氧菌 伤口感染 中医外科 中西医结合外科
下载PDF
肝胆胰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兰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2034-2035,共2页
【目的】探讨肝胆胰腺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接受肝胆胰腺手术的94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SSI的1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948例中,发生SSI为162例,感染率为17.1%... 【目的】探讨肝胆胰腺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接受肝胆胰腺手术的94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SSI的1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948例中,发生SSI为162例,感染率为17.1%。院内感染占80.9%(131/162),出院后随访过程中发生感染占19.1%(31/162)。感染的部位分布:切口深部占13.6%(22/162);切口浅部占79.0%(128/162),脏器之间腔隙占7.4%(12/16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与SSI的发生没有相关性(P〉0.05)。手术相关因素,如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引流与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合并症和既往合并营养不良、糖尿病、贫血、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有感染及腹部手术史与发生SSI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糖尿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切口长度、是否引流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为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SI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前护理干预,术后注意无菌护理和病房消毒可降低患者SS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外科 肝/外科 胰腺/外科 外科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关节外科工类切口手术感染调查及干预评价
3
作者 邓银华 戴迎春 邓楠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降低感染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489例,分析术后感染病例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设计干预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本院关... 【目的】探讨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降低感染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489例,分析术后感染病例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设计干预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率为10.02%;高龄是术后感染最大的高危因素;不同手术类别及不同医生组间的感染率稍有差异;优化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后有助于降低手术后感染风险。【结论】应加强关节外科围术期的全方位监测工作;针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优化预防用抗菌药物方案从而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科 外科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干预性研究
下载PDF
复杂性肝胆结石外科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翁曦 汪新天 谌稀玮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783-1785,共3页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HIS)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行肝切除术治疗的HIs患者的I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HIS)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行肝切除术治疗的HIs患者的I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发生感染共22例(13.8%),其中伤口感染10例(45.5%),肺部感染5例(22.7%),尿路感染4例(18.2%),腹腔感染3例(1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不同年龄、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白蛋白(ALb)水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手术距急性胆管炎控制的时间间隔(ISAC)、肝切除范围、合并胆肠吻合术、术后结石残留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胆道手术史、合并胆汁性肝硬化、ISAC〈4周、合并胆肠吻合、手术时间是肝切除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切除治疗HIs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既往胆道手术史、合并胆汁性肝硬化、ISAC〈4周、合并胆肠吻合、手术时间是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胆结石/外科 外科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部外科学
5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1年第7期79-79,共1页
0124897 消化外科领域的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对策,尤其连续性血液过滤透析、PMX、肺泡表面活化剂的效果[日]/长沼达史//日消外会志.-1999,32(2).-P2~6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器官损害 血液过滤 表面活化剂 败血症 肠梗阻 综合对策 连续性 腹部外科 外科感染
下载PDF
小儿各生理系统外科学
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7期103-104,共2页
9925364 小儿云雾病复合 Burr-hole 手术的有用性[日,英摘]/山口哲郎//脑神外.-1998,26(3).-217~224 冀医情9925365
关键词 外科 小儿 胸部外科 反复感染 有用性 手术病例 生理系统 友谊 复合 脑神
下载PDF
腹部外科学
7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6期85-86,共2页
9920902 细胞因子抑制血清脂质浓度:在消化系统外科领域的临床意义[日]/藤田哲二//日消外会志.-1998,31(2).-448 冀医情9920903 甲状腺功能减退状态的消化系统外科手术的研究[日]/片桐义文//日消外会志.-1998,31(2).-446 冀医情9920904... 9920902 细胞因子抑制血清脂质浓度:在消化系统外科领域的临床意义[日]/藤田哲二//日消外会志.-1998,31(2).-448 冀医情9920903 甲状腺功能减退状态的消化系统外科手术的研究[日]/片桐义文//日消外会志.-1998,31(2).-446 冀医情9920904 中央静脉导管感染的现状:尤其以手术侵袭的影响为中心[日]/谷若弘一//日消外会志.-1997.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甲状腺功能减退 炎性细胞因子 导管感染 手术侵袭 友谊 血清脂质 临床意义 腹部外科 中央静脉
下载PDF
外科学
8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2005年第3期194-201,共8页
关键词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外科 硬膜联合麻醉 老年患者 手术部位感染 神经外科术后 腰穿治疗 前列腺电切 调查与分析
下载PDF
腹部外科学
9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10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波检查 腹部外科 脏器损伤 腹腔内出血 感染现状 外科术后 消化器官 腹腔内感染 医学 救急
全文增补中
二期缝合治疗感染伤口84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叙锋 郑智雄 全秀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2260-2260,共1页
关键词 伤口感染/外科 缝合技术
下载PDF
全胃肠外营养在胃肠外科患者护理应用中的体会
11
作者 井涛 陈月娥 +2 位作者 马美丽 杨彦 文君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目的:很多大手术后,恶性肿瘤、严重的营养不良,禁食、胃肠减压的患者,一般采用静脉营养液补充的方法,促进伤口愈合,增加患者的抵抗力,使其尽快康复。方法:从适用症、营养状况评定、药物的配制,药物的加入、输入、监测及过渡到肠内营养... 目的:很多大手术后,恶性肿瘤、严重的营养不良,禁食、胃肠减压的患者,一般采用静脉营养液补充的方法,促进伤口愈合,增加患者的抵抗力,使其尽快康复。方法:从适用症、营养状况评定、药物的配制,药物的加入、输入、监测及过渡到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结果: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体重减轻或无明显减轻,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导管相关性感染3例,发生静脉炎5例,经过及时处理给透明贴膜应用及硫酸镁局部应用得以治愈。有2例患者输一半出现输液反应,有1例患者出现心慌、气急,及时停止输液,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普外科患者中短期应用TPN简便、有效,既有利于操作与观察,还能促使患者较快恢复健康,同时也为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操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患者 合理应用 全胃肠营养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 促进伤口愈合 营养状况 体重减轻
下载PDF
开放手外伤术后感染8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梅育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4406-4407,共2页
关键词 手损伤/外科 外科伤口感染/病因学
下载PDF
外科目标教学方法应用初探
13
作者 杨竞先 黄小英 《西北医学教育》 1996年第3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目标教学法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 应用初探 统计学处理 教学质量 外科教学 外科感染 重点内容 外科
下载PDF
Ⅰ类切口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施远 石海平 +1 位作者 曾春 龙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481-483,48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Ⅰ类切口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Ⅰ类切口开颅手术的7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25例...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Ⅰ类切口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Ⅰ类切口开颅手术的7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25例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63例(8.6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体重指数(BMI)>27kg/m^(2)、手术时间>4h、糖尿病史、急诊手术、术中侧脑室开放、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留置引流管、脑脊液漏、术中使用显微镜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脑脊液漏、留置引流管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史、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留置引流管及脑脊液漏是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切开术/副作用 外科伤口感染/外科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LCDF在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胜 刘金 +2 位作者 喻军华 刘斌 袁学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腰大池持续引流(lumbar continous drainage of fluid,LCDF)技术在治疗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中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378例开颅手术并发颅内感染患者23例,均在给予抗生... 【目的】探讨改良腰大池持续引流(lumbar continous drainage of fluid,LCDF)技术在治疗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中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378例开颅手术并发颅内感染患者23例,均在给予抗生素的情况下联合改良LCDF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置管时间9.43(6~14)d,腰大池引流管未见置管失败或堵管现象,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均较佳。【结论】改良LCDF技术在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过程中,疗效确切,同时可方便鞘内给药,其堵管率低、并发症少,能有效的防止过度引流和逆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 引流术 颅骨切开术/副作用 外科伤口感染/外科学
下载PDF
断指再植与手外科新技术学习班
16
《现代实用医学》 2005年第2期98-98,共1页
主要专题报告内容:亚太地区手外科学进展;21世纪手外科展望;臂丛神经损伤诊治;上肢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治;腕部切开减压术;颈肩痛的最新进展;胸阔出口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断指再植与拇、手指再造;手部骨关节损伤的诊治;显微外科... 主要专题报告内容:亚太地区手外科学进展;21世纪手外科展望;臂丛神经损伤诊治;上肢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治;腕部切开减压术;颈肩痛的最新进展;胸阔出口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断指再植与拇、手指再造;手部骨关节损伤的诊治;显微外科术后监测及血管危象处理;手外科常用皮瓣;显微外科基本技能训练;手外科清创术和手部感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外科新技术 学习班 臂丛神经损伤 上肢神经损伤 基本技能训练 显微外科 切开减压术 诊断与治疗 骨关节损伤 亚太地区 专题报告 21世纪 手指再造 危象处理 术后监测 常用皮瓣 手部感染 外科 诊治 颈肩痛 综合征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惠 苏义刚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 监测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降低感染率。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目标性监测法,对260例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与分析。结果260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1例,感染率为8.1%,比国内报道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目的 监测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降低感染率。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目标性监测法,对260例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与分析。结果260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1例,感染率为8.1%,比国内报道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13%~18%低。结论 对手术部位进行目标性监测,将监测、预防和控制有效地结合起来,可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外科 外科伤口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止痛促愈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国策 郭明浩 +2 位作者 李宇飞 田瑞 李华山 《河北中医》 2021年第6期943-946,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止痛促愈的疗效。方法将68例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予中医外治综合疗法(中药熏洗、化腐清创及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3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28...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止痛促愈的疗效。方法将68例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予中医外治综合疗法(中药熏洗、化腐清创及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3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28 d,比较2组治疗1、4、7、14、28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疼痛持续时间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28 d创面组织愈合情况,比较2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4、7、14 d疼痛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2组治疗28 d疼痛VAS及疼痛持续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8 d创面组织愈合正常率97.06%(33/34),创面完全愈合时间(27.68±3.77)d,对照组分别为73.53%(25/34)、(36.94±4.57)d,治疗组愈合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愈合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减少疼痛持续时间,促进创面修复,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疼痛 手术后 外科伤口感染 治法
下载PDF
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斌 王文军 +2 位作者 胡文凯 朱一平 王程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629-1632,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体会。[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患者1l例,采用抗生素、常规清创引流、负压封闭引流(VSD)及腰大池置管间断引流并鞘内注射等方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体会。[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患者1l例,采用抗生素、常规清创引流、负压封闭引流(VSD)及腰大池置管间断引流并鞘内注射等方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并获得随访,随访平均时间8.41(6~24)个月。11例患者均行清创手术,清创后采用常规引流术6例,VSD引流术3例,常规引流术+腰大池置管并鞘内注射治疗2例。除1例迟发性感染患者因椎间隙植骨已融合,故取出内固定外,其它均未拆除内置物。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均证实已植骨融合。住院平均时间28.43(20~67)d。清创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及VAS评分均明显好转,术后3周及6个月其数值均在正常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见感染复发。[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经早期诊断、积极抗炎、及时清创以及充分引流,可以取得良好疗效,其内置物可以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外科 骨折固定术 外科伤口感染/治疗 引流术
下载PDF
1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薇 刘立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75-1075,共1页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伤口感染 复合补片 修补术后 外科常见病 腹腔内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