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勤 杨一峰 +8 位作者 徐新华 高雷 杨进福 王欣 谢立 熊炼 尹倪 金万存 赵天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2-609,共8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尤其是特殊难堵类型缺损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287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合适病例,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尤其是特殊难堵类型缺损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287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合适病例,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准确评估选定封堵器型号,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并评估封堵效果,术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评估近中期疗效。结果:287例房间隔缺损中276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6.17%,其中多孔型缺损37例,后下缘短残边者23例。随访过程中示封堵器位置固定满意,无轻量以上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无严重传导阻滞发生。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尤其是特殊难堵类型缺损有着重要且可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外科微创封堵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封堵
下载PDF
偏心型封堵器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勤 高雷 +8 位作者 徐新华 赵天力 杨进福 王欣 谢立 熊炼 尹倪 金万存 杨一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0-498,共9页
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适用的室间隔缺损类型及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术中对偏心型封堵器选型的作用、成功封堵的关键及操作中避免损伤的经验。方法:对179例采用偏心型封堵器成功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术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回顾性研... 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适用的室间隔缺损类型及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术中对偏心型封堵器选型的作用、成功封堵的关键及操作中避免损伤的经验。方法:对179例采用偏心型封堵器成功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术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适用偏心型封堵器的缺损类型、大小及形态,及通过随访评估偏心型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的疗效。结果:成功使用偏心型封堵器的179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中膜周型占86.59%,双动脉下型占13.41%。封堵器型号选择一般比缺损测量最大径大2-3mm。随访示封堵器位置正确,固定满意,无轻量以上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无严重传导阻滞发生。结论:偏心型封堵器的应用较好的扩大了外科微创封堵术的适用范围,超声心动图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能较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型封堵 室间隔缺损 外科微创封堵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任明明 韩振 +3 位作者 闵生辉 冯钢 许志锋 陈立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及分析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巨大房间隔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微创封堵治疗)20例和B组(常规手术治疗)20例,... 目的:研究及分析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巨大房间隔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微创封堵治疗)20例和B组(常规手术治疗)2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切口大小及手术前后的炎性因子、心脏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住院费用高于B组,切口小于B组,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炎性因子血清表达水平低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心脏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好于术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对于患者的炎症反应控制相对更好,更为适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 巨大房间隔缺损 临床效果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导管介入封堵与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小军 卢京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分析导管介入封堵与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接受导管介入... 目的 分析导管介入封堵与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接受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对照组(38例)接受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心功能等差异。结果 (1)观察组患者接受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中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LVEDD、LVEF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导管介入封堵与外科微创封堵均可治疗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其中导管介入封堵具有小创伤、恢复快、术后心功能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导管介入封堵 外科微创封堵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微创封堵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富栋 余明桔 +3 位作者 王文俊 曹园平 彭勇波 万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5期96-98,106,共4页
有关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微创封堵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超声心动图作为封堵操作中必不可少的监测仪器和技术手段,其应用贯穿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操作的始末,包括术前评估、引导封堵以及术中对手术效果的实时动态评价和术后的复查... 有关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微创封堵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超声心动图作为封堵操作中必不可少的监测仪器和技术手段,其应用贯穿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操作的始末,包括术前评估、引导封堵以及术中对手术效果的实时动态评价和术后的复查、随访等。文章就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外科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及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外科微创封堵 动脉导管未闭
下载PDF
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冯丽云 陈晓敏 黄家诚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33期191-195,共5页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治疗方法有体外循环(CPB)辅助心脏直视缺损修补术、内科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及外科微创经右心室穿刺封堵术,前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而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将传统外...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治疗方法有体外循环(CPB)辅助心脏直视缺损修补术、内科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及外科微创经右心室穿刺封堵术,前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而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将传统外科手术和内科介入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治疗模式,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此类手术的开展对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护理效率,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外科微创封堵 护理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外科微创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正春 马小静 +1 位作者 吴春霞 夏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5期925-930,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在室间隔缺损外科微创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3月通过 TTE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在室间隔缺损外科微创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3月通过 TTE 或(和)术前 TEE 检查筛选的31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前病例选择、术中超声监护情况及手术结果、术后随访结果。结果31例患者中30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6.8%,术中使用封堵器型号5-12mm ,平均(7.6±2.1)mm 。术前采用 T TE 和 TEE 两种方法对室间隔缺损口进行过评估,TTE 和 TEE 测量的室间隔缺损口内径、缺损口距三尖瓣隔瓣的距离以及缺损口距主动脉瓣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前 TTE 和 TEE 测量室间隔缺损口内径与术中所选用的封堵器型号进行回归分析,均有相关性,且两种方式测量的室间隔缺损口内径与封堵器型号相关性无区别。封堵成功的病例,术后3-5天及6个月随访,左心长轴测量左室前后径较术前均明显缩小,两组病例两次随访数据较术前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及 TEE 检查相关并发症。术后1-3天内出现不同程度胸腔积液共8例(8/30,26.7%),不同程度心包积液共5例(5/30,16.7%);封堵术后残余分流1例,改行外科修补。结论① TTE 在 VSD 封堵治疗术前的基础诊断、初步筛查、术后随访方面有重要价值;② TTE 与 TEE 在 VSD 的封堵治疗术前筛查方面效果无明显区别;③ TEE 在 VSD 外科微创封堵术中的实时监测引导、封堵器的选择和术后即刻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贯穿手术的全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缺损 微创外科封堵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袁心刚 梁维杰 +2 位作者 宋书波 董好举 范太兵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5期674-675,共2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纳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与对照组(体外循环手术)各33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心功能。结...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纳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与对照组(体外循环手术)各33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心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观察组有效率(96.96%)高于对照组(78.78%)(P<0.05)。结论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能提高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经食道超声 外科微创封堵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9
作者 匡永芳 陆世红 +5 位作者 朱海锋 罗晓瑜 郭远峰 冯梅枝 黎玉珠 吴丽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7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行外科手术微创封堵治疗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者58例,术前均行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2D-TEE)、RT...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行外科手术微创封堵治疗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者58例,术前均行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2D-TEE)、RT3D-TEE检查测量缺损口最大径、缺损口边缘情况,评估缺损大小与封堵器(ASO)吻合度及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2D-TEE、RT3DTEE检,房间隔缺损(ASD)患者52例术后即刻评估有12例出现残余分流,完全成功率76.92%;室间隔缺损(V SD)患者6例术后出现3例残余分流,完全成功率50.00%;RT3D-TEE测量ASD、VSD缺损口最大径与所选ASO型号相关性(r=0.96,P<0.05)高于2DE(r=0.91,P<0.05)。结论:RT3D-TEE可明确ASD、VSD大小及缺损口边缘情况,有助于术前选择合适的ASO型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外科微创封堵 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
下载PDF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经食管超声引导微创外科封堵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文波 翟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5期429-432,441,共5页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治疗是儿科心脏病、超声影像、麻醉、体外循环和重症监护等多学科协同合作的治疗系统,适时的手术干预是治疗VSD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VSD的方法主要包括:体外循环下...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治疗是儿科心脏病、超声影像、麻醉、体外循环和重症监护等多学科协同合作的治疗系统,适时的手术干预是治疗VSD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VSD的方法主要包括:体外循环下修补术、心导管介入封堵术以及食管超声引导外科微创封堵术等三大类。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VSD是将传统手术、超声辅助和内科介入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治疗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前二者创伤大、风险高、适应证窄、射线辐射和造影剂等诸多顾虑,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在临床得到日益关注。现对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婴幼儿VSD的发展方向、手术路径以及经验策略等做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外科微创封堵 食管超声
下载PDF
左腋下途径外科微创封堵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随访结果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司杰 范太兵 +7 位作者 宋书波 梁维杰 董好举 李斌 胡曼曼 赵力运 刘琳 彭帮田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93-9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左腋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外科封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筛选后适合封堵的干下型VSD患儿45例,男39例,女6例;年龄(2.2±2.1)岁(... 目的探讨经左腋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外科封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筛选后适合封堵的干下型VSD患儿45例,男39例,女6例;年龄(2.2±2.1)岁(0.5~8.0岁);体质量(13.8±7.1) kg(7.0~34.1 kg);缺损大小(4.5±1.0) mm(3.0~8.0 mm)。全身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经食管超声评估适合封堵,变换体位为右侧卧位,沿腋中线在第3肋间与第5肋间之间行2~3 cm垂直小切口,经第4肋间入胸,经右心室流出道穿刺建立输送轨道在食管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闭合VSD。结果41例(91.1%)患儿封堵成功,封堵器大小(6.0±1.5) mm(4~10 mm),均为非对称伞。2例(4.4%)因术中封堵器释放后明显残余分流转为体外循环直视手术,1例(2.2%)因封堵器释放后主动脉瓣明显反流转为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1例(2.2%)术后封堵器脱落至肺动脉,后体外循环下直视封堵器取出并直视修补。4例封堵失败,其中2例(4.4%)发生轻微残余漏,分别于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自行闭合。封堵成功患儿均于术后5~8 d出院。随访(10.4±5.0)个月(3~24个月),效果良好,无心包积液、封堵器脱落、房室传导阻滞、新增瓣膜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左腋下食管超声引导对干下型VSD进行外科微创封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术式创伤更小,术后渗出少,瘢痕小,切口更隐蔽、美观,但仍需长期随访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左腋下 外科微创封堵
原文传递
TEE在外科微创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翠翠 钟晓娇 +2 位作者 黄智华 黄志平 廖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31-534,共4页
目的 探讨TEE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价值。方法 58例ASD 和129例VSD患者接受TEE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术中行胸壁小切口暴露心脏,于TEE监测下选择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点,指引动脉止血鞘通过缺口... 目的 探讨TEE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价值。方法 58例ASD 和129例VSD患者接受TEE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术中行胸壁小切口暴露心脏,于TEE监测下选择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点,指引动脉止血鞘通过缺口后释放封堵装置,待TEE多切面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明显残余分流及瓣膜并发症后释放封堵器。结果 58例ASD均封堵成功,术后即刻TEE见8例封堵器周围微量残余分流。129例VSD中,114例VSD封堵成功,其中19例术后即刻TEE检查见残余分流,2例右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1例变更右心室壁穿刺点后导丝顺利进入缺口;15例转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结论 TEE可用于指导外科微创封堵治疗ASD和VSD,包括测量缺损大小和位置、选择封堵器型号、确定手术路径、引导封堵器释放和评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微创外科封堵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的微创外科封堵术 被引量:21
13
作者 萧明第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05-706,共2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微创外科封堵 手术器械 内窥镜 导管介入技术
下载PDF
浅析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闫毅博 伍千彪 +1 位作者 蔡金胜 雷宾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98-98,100,共2页
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工作,应用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微创封堵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3月接诊的20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微创封堵术式来展开治疗工作,在研究中... 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工作,应用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微创封堵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3月接诊的20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微创封堵术式来展开治疗工作,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微创封堵术式对患者展开治疗,手术难度比较低,手术所消耗的时长及封堵器安置时长都比较短,术中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大的伤害,在手术结束之后,使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的时长以及ICU入住时长和住院时长都控制在了较短的时间内,患者在术中没有出现应激反应,仅有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右侧皮下气肿和切口愈合不良这样的不良反应,但在经过处理之后很快便恢复健康,可见,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有198例患者的封堵器都处于正常使用的状态,在患者体内没有残余分流问题存在,而其余2例患者则存在这一问题。随访中发现剩余2例存在残余分流问题的患者这一症状也已消失,患者均恢复健康。结论: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应用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微创封堵术式的效果比较好,可以对患者的病情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有利于其健康的恢复,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腋下小切口 外科微创封堵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右心室室壁运动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丽华 米彦军 +3 位作者 王岩 刘爱琴 封淑文 黄建新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1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通过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监测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右心室室壁的运动变化并结合相应的功能评价,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在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5 d对65例选择进行微创外科继发孔房间... 目的通过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监测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右心室室壁的运动变化并结合相应的功能评价,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在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5 d对65例选择进行微创外科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组织多普勒频谱图测量右室侧壁基底部(三尖瓣环处)、中间部以及室间隔基底部(三尖瓣环处)、中间部的室壁分别在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峰值速度,并应用组织多普勒M型技术对左室长轴切面室间隔中部的运动变化情况进行封堵前后对照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右室侧壁及室间隔的收缩期室壁运动峰值速度(s')、舒张晚期组织运动峰值速度(a')均显著减低(P<0.01);右室侧壁及室间隔中间部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也较术前明显减低(P<0.01);术后所有患者室间隔中部与左室后壁的同向运动现象均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组织多普勒技术能够准确评价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室壁的运动变化,可为临床评价手术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 右心室室壁运动 房间隔缺损 微创外科封堵 评价
下载PDF
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护理
16
作者 王建华 孟爱荣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88-89,共2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患者术后均在ICU行心肺功能监测和护理,密切观察封堵伞脱落或移位征象,并观测术后间隔血栓形成的可能。结果:41例患者,封堵成功39例,2例封堵不成功,经对症治疗及护理,患者...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患者术后均在ICU行心肺功能监测和护理,密切观察封堵伞脱落或移位征象,并观测术后间隔血栓形成的可能。结果:41例患者,封堵成功39例,2例封堵不成功,经对症治疗及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精心护理可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微创外科封堵 护理
下载PDF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3种治疗技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曾文 孟旭 +3 位作者 张纯 孙凌波 许春雷 高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对外科微创封堵、导管介入封堵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3种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的技术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2006年1月至12月,116例继发孔ASD患者分别接受了外科微创封堵术(A组)、导管介入封堵术(B组)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 目的:对外科微创封堵、导管介入封堵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3种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的技术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2006年1月至12月,116例继发孔ASD患者分别接受了外科微创封堵术(A组)、导管介入封堵术(B组)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C组)的治疗。结果:3组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C组在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要明显大于A组和B组,后2组间则无明显差异。术后带气管插管时间,C组明显大于A组。住院费用方面,B组要明显高于A组和C组,而后2组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3种技术均是治疗继发孔ASD的有效方法。外科微创封堵术适应症广、无X线辐射、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及疗效可靠;而且操作简单并利于推广。在很大程度上要优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和导管介入封堵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外科微创封堵 导管介入封堵 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三种临床疗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景思 郑世营 +3 位作者 杨谦 孙勇 强海峰 蒋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5期603-605,共3页
目的对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导管介入封堵术与外科微创封堵术三种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方法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研究.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65例VSD患者分别接受了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A组)33例、导管介入封堵术(B组)21... 目的对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导管介入封堵术与外科微创封堵术三种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方法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研究.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65例VSD患者分别接受了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A组)33例、导管介入封堵术(B组)21例与外科微创封堵术(C组)11例的治疗.结果三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A组在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大于B组和C组,后2组间则无明显差异.术后带气管插管时间, A组明显大于C组.由于国产封堵器的应用,住院费用方面,三组间则无明显差异.B组和C组术后常规抗凝4-6个月,A组术后无需抗凝.结论外科微创封堵术优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和导管介入封堵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体 外循环直视修补术 导管介入封堵 外科微创封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