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5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择期心脏外科手术时机的选择: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王靖 王建 +8 位作者 王添隆 滕媛 刘刚 王茜 楼松 胡强 高国栋 于坤 吉冰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 评估近期新冠病毒感染后择期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并探讨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了2023年2月7日至3月9日接受择期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近期有新冠病毒感染成年患者。根据感染至手术的间... 目的 评估近期新冠病毒感染后择期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并探讨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了2023年2月7日至3月9日接受择期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近期有新冠病毒感染成年患者。根据感染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术前新冠病毒感染≤8周和> 8周两组,比较临床资料和术后结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亚组分析确定与患者结局相关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415例患者,其中79例(19.0%)术前新冠病毒感染≤8周。≤8周组的患者表现出较长的机械通气时间[7(5,11)h vs.6(5,8)h,P=0.02]、术后胸腔引流总量增加[961(680,1405)ml vs.800(533,1 102)ml,P=0.003]、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48(24,72)h vs.24(24,48)h,P=0.012]和住院时间[13(10,15)d vs.11(9,14)d,P=0.041]延长。对于60岁及以上患者的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长的影响更大。结论 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安全地进行择期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8周内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与患者延长的ICU时间和住院时间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预后 手术时机
下载PDF
基于网络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
作者 潘海邦 易剑锋 +4 位作者 李乐鹏 黄建梅 安勇 李军良 王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资源的翻转课堂资源建设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7月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本科2016级、2017级全科医学班的1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6级设为对照组,共90名;2017级设为试验组,共74...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资源的翻转课堂资源建设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7月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本科2016级、2017级全科医学班的1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6级设为对照组,共90名;2017级设为试验组,共7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以课堂训练为主的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基于网络资源的翻转课堂。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实践操作评分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6个单项方面评分、毕业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外科部分成绩及体现人文关怀、团队合作、无菌观念、爱伤意识等素质方面的综合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3.24%(69/74)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法”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95.95%(71/74)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90.54%(67/74)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表达和创新能力,提高自信心。结论基于网络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效果,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实施方便、可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资源 翻转课堂 外科手术 微课视频 实践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气管插管拔除后早期饮水的临床实践研究
3
作者 刘翠 朱福香 +5 位作者 张丛丛 宫慧 袁美玲 孔娜 崔振泉 魏丽丽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565-570,共6页
目的:评价早期经口饮水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3月1日—5月31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3例作为对照... 目的:评价早期经口饮水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3月1日—5月31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3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拔管后4 h经口饮水),选取于2022年6月1日—9月30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拔除气管插管后早期经口饮水干预方案)。记录两组病人口渴程度、口腔黏膜湿润程度,呛咳、恶心呕吐、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记录两组的平均饮水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口渴程度得分和口唇黏膜湿润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饮水呛咳、恶心呕吐、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3.01±6.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29±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饮水时间为(18.75±14.9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45.06±17.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安全评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立即评估并早期经口饮水有利于缓解术后口渴程度,增加口腔黏膜湿润程度,减轻口咽部不适感,改善病人舒适度,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且未增加相关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实践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早期饮水 口渴 气管插管 拔管 护理
下载PDF
阶梯式培训在外科手术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同鹏 周悦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培训在外科手术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2个阶段内参加外科手术机器人教学的手术室医护人员各30名,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阶梯式培训在外科手术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2个阶段内参加外科手术机器人教学的手术室医护人员各30名,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则采取阶梯式培训方法进行教学,就各项考核成绩、手术机器人各项操作完成时间、综合能力评分、教学满意度在2组之间展开对比。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在机器人理论知识、机器人手术物品准备、机器人开关机注意事项、术中机器人故障识别及处理等方面的考核成绩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机器人设置成像系统、安装机械臂、移动床旁机械臂至指定位置、套管支架与穿刺器对接、体位安置、故障识别及处理等操作项目的完成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外科教学的总满意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医护人员的手术机器人教学中,应用阶梯式培训方法可提高医护人员对手术机器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度,还可增强其综合能力,使其对教学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教学 机器人系统 阶梯式培训 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下载PDF
药学监护在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肖鹏飞 张海浩 +1 位作者 徐乃斌 蔡月英 《北方药学》 2024年第4期73-75,82,共4页
目的:探讨对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实施临床药学监护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院内在麻醉调节下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均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11月,常规监护)与观察组(2022年12月—2023年10月... 目的:探讨对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实施临床药学监护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院内在麻醉调节下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均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11月,常规监护)与观察组(2022年12月—2023年10月,开展药学监护)。比较组间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疗效指标、药学监护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自开展药学监护以来,观察组SAS评分(31.05±7.22)分、SDS评分(29.82±2.11)分均低于对照组;精神状态(58.29±2.68)分、劳动能力(54.45±1.87)分、睡眠质量(56.12±2.49)分、心理状态(54.02±3.82)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10.36±1.46)h、下床活动时间(2.91±1.16)d、住院时间(12.52±2.28)d均短于对照组;监护服务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的82%;并发症发生率为4%,远低于对照组的16%。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中开展药学监护的效果确切,不仅能大幅提升临床用药依从性和规范性,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监护 心脏外科手术 麻醉 应用
下载PDF
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宋微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4-36,40,共4页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根据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分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根据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分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析外科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56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切口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81%(20/2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贫血、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围手术期输血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6.316,95%CI=2.214~18.018,P=0.001)、合并糖尿病(OR=4.787,95%CI=1.877~12.209,P=0.001)、术前贫血(OR=4.756,95%CI=1.860~12.163,P=0.001)、手术时间≥3 h(OR=6.367,95%CI=2.458~16.491,P<0.001)、急诊手术(OR=6.574,95%CI=2.547~16.968,P<0.001)、围手术期输血(OR=5.441,95%CI=2.111~14.024,P<0.001)是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手术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因本身具有创伤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对于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贫血、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围手术期输血的患者,需重点管理,尽可能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术后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手术期输血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
7
作者 吴建强 王征 +2 位作者 邹正丽 文智 伍长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分析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发生组(52...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分析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发生组(52例)、未发生组(114例),采用PSM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匹配后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术前血钙水平预测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效能。结果PSM后,共得到47对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发生组、未发生组合并糖尿病比例、术后输注红细胞比例及白蛋白、血肌酐、血钙、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比例、手术类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1.790,95%CI 1.627~1.952)、白蛋白水平低(OR=1.804,95%CI 1.516~2.092)、血肌酐水平高(OR=1.844,95%CI 1.563~2.125)、血钙水平高(OR=1.835,95%CI 1.612~2.058)、NSE水平高(OR=1.840,95%CI 1.524~2.157)、术后输注红细胞(OR=1.808,95%CI 1.458~2.254)是影响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即上述指标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有关。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钙水平预测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7.50%、77.30%、0.906。结论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风险较高,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密切相关,且术前血钙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术后谵妄 老年 血钙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下载PDF
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宋微微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82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HAP分为HAP组(31例)和非HAP组(n=2793例),分析外科...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82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HAP分为HAP组(31例)和非HAP组(n=2793例),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后HAP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不同年龄、手术性质、麻醉方式、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手术时间>3 h与患者术后H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手术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合并高血压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HAP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β=0.899,OR=2.458,95%CI=1.205~5.011)、急诊手术(β=1.985,OR=7.279,95%CI=3.488~15.188)、全麻(β=2.739,OR=15.464,95%CI=2.106~113.569)、合并糖尿病(β=0.983,OR=2.672,95%CI=1.310~5.450)、吸烟史(β=1.150,OR=3.157,95%CI=1.537~6.484)、气管切开(β=1.043,OR=2.837,95%CI=1.331~6.047)、留置胃管(β=0.753,OR=2.123,95%CI=1.035~4.355)、手术时间>3 h(β=2.198,OR=9.006,95%CI=4.384~18.501)是外科手术患者术后HAP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易发生HAP,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临床可针对各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可减少HAP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获得性肺炎 外科手术 吸烟史 气管切开 留置胃管
下载PDF
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在肝胆胰脾外科手术应用现状及策略
9
作者 柯春连 刘媛 卢曼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17-0120,共4页
探讨在肝胆胰脾外科术后患者的加速康复理念在护理干预中的应用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本研究为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所接收治疗的肝胆胰脾疾病患者中选择85例。这些患者随机被划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 探讨在肝胆胰脾外科术后患者的加速康复理念在护理干预中的应用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本研究为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所接收治疗的肝胆胰脾疾病患者中选择85例。这些患者随机被划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在手术后采用加速康复的护理方法,再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手术后恢复进程、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整体治疗成效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在干预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评分差别明显,改善程度更加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组中,患者的住院期限、补液所需时间以及首次排气发生的时间都优于参照组,且这些差异非常显著(P<0.05);经过护理,与参照组相比,干预组出现的并发症数量显著减少,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整体效果和满意度均更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肝胆胰脾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对其实施以术后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情绪,可促进术后康复速度并减少并发症发生,让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脾外科手术 术后加速康复理念 心理情绪 术后康复情况 并发症发生情况
下载PDF
分析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刘光磊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33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神经外科手术)和研究组(33...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33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神经外科手术)和研究组(33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参照组基础上的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功能独立自主量表(Functional Indepence Measure,FIM)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并发症(持续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肾损伤)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参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4,P<0.05)。治疗前,两组FIM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FIM评分、GCS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持续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肾损伤)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提升、昏迷状态改善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方面,可以获得明显效果,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神经外科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疗效 功能独立自主量表评分 GLASGOW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中西医评估方法
11
作者 张晓彤 周永坤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6期122-126,共5页
该文主要对近年中西医评估术后胃肠功能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和前景展望,结合中医与西医诊断技术及方法,进一步认识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生理与病理,为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术后胃肠功能评估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腹部外科手术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微创性外科手术治疗妇科子宫肌瘤的临床体会
12
作者 王玉明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5期0075-0077,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性外科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并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疼痛、并发症、预后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25例接受微创性外科手... 目的:比较微创性外科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并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疼痛、并发症、预后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25例接受微创性外科手术(观察组),25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和妊娠结局,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疼痛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下降更为显著。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妊娠结局受孕率更高,流产率更低,更多患者选择阴道分娩。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性外科手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表现出明显优势,其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情况、提高妊娠结局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子宫肌瘤 微创性外科手术 临床体会
下载PDF
双腔气管导管和支气管封堵器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13
作者 钱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33-0035,共3页
比较双腔气管导管(DLTs)和支气管封堵器(BBs)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在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开展的胸外科手术中选择72名患者,其中36例术中应用DLTs,另36例应用BBs。观察比较2组手术情况和安全性。结果 BBs... 比较双腔气管导管(DLTs)和支气管封堵器(BBs)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在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开展的胸外科手术中选择72名患者,其中36例术中应用DLTs,另36例应用BBs。观察比较2组手术情况和安全性。结果 BBs组患者术中定位用时、插管用时均明显少于DLTs组,但BBs组肺萎陷时间长于DLTs组,p<0.05。BBs组OLV pp值显著低于DLTs组;单肺通气30min时PaO2、PaO2/FiO2明显高于DLTs组;A-aDO2低于DLTs组,p<0.05。BBs组术后低氧血症、发热、白细胞升高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78%明显少于DLTs组11.11%,p<0.05。结论 应用DLTs和BBs均能在胸外手术中起到很好的肺隔离作用,但BBs相较于DLT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管导管 支气管封堵器 外科手术 氧合指数 定位时间
下载PDF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刘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8-0181,共4页
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本文主要在于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分组,常规组(n=40)应用常规护理,优质组(n=40)应用全程优质护理,观察数据方面的... 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本文主要在于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分组,常规组(n=40)应用常规护理,优质组(n=40)应用全程优质护理,观察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 优质组负性情绪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满意率更高(P<0.05),优质组并发症率更低(P<0.05)。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推荐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干预模式,整体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应用价值相当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负性情绪
下载PDF
药师干预对外科手术人血白蛋白使用的影响
15
作者 穆晓攀 孙阿宁 +3 位作者 徐建 程凯 李茜茜 赵志刚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人血白蛋白(HSA)使用中药师干预的作用。方法依据国内外指南,并结合医院实际制订HSA点评标准,临床药师据此对HSA的使用进行干预。分别抽取干预前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外科手术病例1632例(2021年1月至7月)和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人血白蛋白(HSA)使用中药师干预的作用。方法依据国内外指南,并结合医院实际制订HSA点评标准,临床药师据此对HSA的使用进行干预。分别抽取干预前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外科手术病例1632例(2021年1月至7月)和3205例(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手术类别、切口愈合等级(≥2级)占比、HSA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并评估点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别(胸外科和骨科)、切口愈合等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1)。HSA人均用量由干预前的(64.5±43.8)g减至干预后的(54.1±50.7)g,使用率由70.77%降至26.83%,不合理使用率由95.67%降至4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HSA费用大幅降低[(2272±2132)元比(2709±1841)元,P<0.01],且排名由干预前的第5降至干预后的第18,总体费用、药费和药占比也随之减少。结论药师干预外科手术中HSA的使用,手术患者在住院时间减少的情况下,可减少HSA的平均用量,并降低其使用率和不合理使用率,以及减少患者的总费用、药费和药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 人血白蛋白 外科手术 合理用药 药品费用 药事管理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张奇梁 曹泽辉 +2 位作者 吴世群 王石雄 柳德斌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4-107,共4页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医师无法直视心脏和大血管,手术操作难度大,导致并发症增加、术者学习曲线延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评估循环系统,具有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基本功能,提高了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其在...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医师无法直视心脏和大血管,手术操作难度大,导致并发症增加、术者学习曲线延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评估循环系统,具有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基本功能,提高了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其在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不仅有助于明确术前诊断、辅助股动静脉插管、改进心脏停搏液输送和心腔内排气,而且能明显降低术中心血管并发症,为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 麻醉
下载PDF
头皮神经阻滞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张正辉 廖常莉 +4 位作者 冉鑫 曾东 周述芝 段声吉 陈卉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头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93例,按麻醉方式分成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 目的探讨头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93例,按麻醉方式分成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头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中镇痛药物使用量,住院时长,麻醉苏醒期躁动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采用中文版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 Scale,QoR)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7 d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 h的VSA评分及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的Qo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镇痛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神经外科手术 术后康复
下载PDF
预康复在癌症外科手术领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18
作者 刘言 朱蓝玉 +2 位作者 李佳 周王青 刘力硕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0期1795-1802,共8页
目的:对预康复在癌症外科手术领域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检索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预康复在癌症外科... 目的:对预康复在癌症外科手术领域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检索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预康复在癌症外科手术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6.1.R6版本)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国家、机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359篇,英文文献1943篇,2013—2019年预康复在癌症外科手术领域中,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持续增长,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外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麦吉尔大学;研究热点为胃癌、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等,发展趋势为随机对照试验、围手术期和快速康复理念。结论:预康复作为加速康复外科重要管理路径之一和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完善多模式、多阶段的预康复研究内容,提升医疗团队与研究对象认知水平,延伸预康复研究对象,积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以期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癌症外科手术领域预康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康复 癌症 外科手术 热点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精准胆道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侯龙辉 朱海林 马晓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72-75,共4页
目的比较精准胆道外科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的120例胆囊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精准胆道外科手术治疗。比较... 目的比较精准胆道外科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的120例胆囊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精准胆道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的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及癌胚抗原(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胆道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胆道外科手术 胆囊癌 预后
下载PDF
针对性优质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思凤 王沛 楚亚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优质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2月28日收治的102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优质护理;比较两... 目的:探讨针对性优质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2月28日收治的102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护理后Alb、PA、Hb水平均低于护理前(P<0.05),干预组护理后Alb、PA、Hb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性优质护理可减轻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科手术 针对性优质护理 疼痛 焦虑 抑郁 营养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