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及术前外科改良Apgar评分、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遆军锋 温陈 +1 位作者 张小云 姜丹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513-1516,共4页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HCCA)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术前外科改良Apgar评分(mSAS)、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HCCA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资料(并发症组)及同期142例行HCCA术治疗且术后未发生...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HCCA)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术前外科改良Apgar评分(mSAS)、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HCCA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资料(并发症组)及同期142例行HCCA术治疗且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资料(无并发症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及术前mSAS评分、血清TBIL水平,分析影响HCCA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mSAS评分、血清TBIL对HCCA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血清TBIL、血清白蛋白(ALB)、疾病分型、mSAS评分、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BIL、mSAS评分、肿瘤大小是HCCA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mSAS评分、血清TBIL单项及联合预测HCCA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826、0.915,两者联合预测效能更高。结论:血清TBIL、mSAS评分、肿瘤大小是影响HCCA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SAS评分联合血清TBIL对HCCA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外科改良apgar评分 总胆红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改良外科Apgar评分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俊鹏 苏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5-859,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外科Apgar评分(mSAS)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9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因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患者188例,分为有并发症组(n=125)和无并发症组(n=6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改良外科Apgar评分(mSAS)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9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因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患者188例,分为有并发症组(n=125)和无并发症组(n=6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CEA、CA19-9、Bismuth-Corlett分型、术前黄疸及Alb水平、外科Apgar评分(SAS)、手术方式等。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188例患者中125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66.5%。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间mS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685,P<0.001)。mSAS高分组(n=1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6%,而mSAS低分组(n=8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6%;对并发症进一步分析显示,菌血症、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并发症、腹腔出血以及肝衰竭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196、52.245、48.409、5.556、11.087、17.772,P值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SAS[优势比(OR)=0.026,95%可信区间(95%CI:0.007~0.099,P<0.001)、手术方式(OR=2.195,95%CI:1.070~4.500,P=0.032)、术前黄疸水平(OR=2.470,95%CI:1.376~4.434,P=0.002)]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mSAS与SAS预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AUC分别为0.830(95%CI:0.768~0.880)和0.776(95%CI:0.710~0.834)。mSAS的最佳临界值为6.5,敏感度为96.6%,特异度为59.4%,准确度为76.6%。结论mSAS有助于预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外科apgar评分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提高神经外科病情观察时效性及有效性的作用
3
作者 杨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分析在神经外科患者治疗中采取改良版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于提升病情观察时效性与有效性的价值。方法 从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选取了10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平均分配到两个小组中,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改良版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观察二者... 分析在神经外科患者治疗中采取改良版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于提升病情观察时效性与有效性的价值。方法 从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选取了10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平均分配到两个小组中,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改良版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观察二者间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和对照组的指标相比,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与转入ICU率较低,救治成功率、GC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且救治时间较短,P<0.05。结论 通过升级改进的初期警报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增强护士对于患者病情实时监控能力,而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就医体验感,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改良 病情观察时效性 治疗有效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校正改良预警评分在外科术后作用的对比 被引量:7
4
作者 罗丽娜 刘力婕 张倩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与校正MEWS在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170例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后入病房为观察起点,以转出病房为观察终点,对患者分别进行MEWS、校正MEWS评分。结果以转入ICU为预测指标,MEWS的ROC曲...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与校正MEWS在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170例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后入病房为观察起点,以转出病房为观察终点,对患者分别进行MEWS、校正MEWS评分。结果以转入ICU为预测指标,MEW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0.031),界值为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4.3%、90.3%;校正MEW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0.023),界值为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9.1%、89.3%。结论相比于MEWS评分,校正MEWS评分更能反映外科手术后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值得在外科病房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校正改良预警评分 外科手术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力婕 张倩倩 +2 位作者 刘硕 薛志芳 武雪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及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泌尿外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2016年8月2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及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泌尿外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2016年8月2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向医生汇报病情及护士交接班。观察组用MEWS评分评估患者,应用SBAR沟通方式向医生汇报病情及护士交接班。比较两组患者负性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负性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及SBAR联合应用可降低负性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提升护士的职业价值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标准化沟通模式 泌尿外科 护理安全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胸外科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房金芳 孙秀云 +4 位作者 姚燕 杨燕 王兰 韦小翠 谢靓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3期877-87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胸外科手术后618例病人的MEWS评分结果,筛选出≥4分的病人及转入ICU的病人,分析MEWS评分与病人转归的关系。[结果]618例中146例MEWS评...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胸外科手术后618例病人的MEWS评分结果,筛选出≥4分的病人及转入ICU的病人,分析MEWS评分与病人转归的关系。[结果]618例中146例MEWS评分≥4分;转入ICU病人12例,MEWS评分均≥5分,11例血氧饱和度(SpO2)<90%;死亡1例,转ICU前MEWS评分6分,SpO272%。[结论]MEWS评分可以帮助胸外科护士判断手术后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但必须同时关注病人的SpO2。建议以评分≥4分为提高监护级别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外科 手术病人 护理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消化外科老年住院病人病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杨莉 张咏梅 +3 位作者 陈飞 卢美玲 周廷梅 刘艾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5期1633-1635,共3页
[目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消化外科住院老年病人生命体征及意识进行早期预警,寻找MEWS评分高低与病情变化规律,为早期发现老年病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12月消化外科住院老年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意识进行M... [目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消化外科住院老年病人生命体征及意识进行早期预警,寻找MEWS评分高低与病情变化规律,为早期发现老年病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12月消化外科住院老年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意识进行MEWS评分,分析MEWS最高值与其病情程度的关系,应用ROC曲线获得潜在危重及危重老年病人的MEWS最佳截断值。[结果]不同病情程度老年病人之间的MEWS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WS分值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05,P<0.001);ROC曲线图显示,MEWS早期识别潜在危重及危重老年消化外科病人的预警触发值分别为3分和4分,AUC分别为0.919和0.939。[结论]早期采用MEWS评分对住院老年消化外科病人病情进行预警,有利于医务人员提前发现其病情并及时给予治疗措施,有效降低病情恶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预警 老年病人 风险管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危重病人 曲线下面积 消化外科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校正改良预警评分在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晨 田丽 《天津护理》 201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校正MEWS在外科病房手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病房收治的171例外科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后入病房时即刻作为观察起点,通过查阅病例记录对每一例患者分别进行MEWS和校正M...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校正MEWS在外科病房手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病房收治的171例外科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后入病房时即刻作为观察起点,通过查阅病例记录对每一例患者分别进行MEWS和校正MEWS评分,以转出病房为观察终点,资料收集完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WS与校正MEWS评分分值段越高,患者自动出院/死亡、转入ICU比例明显增加,与低分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收入ICU为预测指标时,MEWS界值是4,敏感度是54.5%,特异度是90.6%,其ROC曲线下面积(0.878士0.030)(95%:0.848~0.908,P=0.000);校正MEWS界值是5,敏感度是59.1%,特异度是89.3%,其ROC曲线下面积(0.907士0.023)(95%:0.884~0.930,P=0.000).结论:校正MEWS比MEWS评分更能反映外科术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是提高监护级别的扳机点;观察数据护士易于获得,值得在外科病房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外科病房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外科Apgar评分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风险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养岁 张昕辉 +1 位作者 李欢送 齐敦峰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Apgar评分在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患者术后风险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性手术的HCCA患者90例,分析外科Apgar评分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的相关性及不同术式术后并发症与Apga... 目的探讨外科Apgar评分在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患者术后风险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性手术的HCCA患者90例,分析外科Apgar评分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的相关性及不同术式术后并发症与Apgar评分的关系。根据Apgar评分分为低分组和高分组,手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对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黄疸水平,白蛋白水平,Child肝功能分级和TMN分期对Apgar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结果 90例患者中60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死亡1例,并发症与无并发症患者间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2.4%,高分组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单个并发症来看,肝功能衰竭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部感染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式的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风险的对比,发现行根治性切除术和姑息性手术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患者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间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外科Apgar评分可以预测HCCA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肝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外科apgar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君 史小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3期2313-2314,共2页
目的研究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200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对照组围手... 目的研究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200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对照组围手术期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术中体位护理及MEWS。对比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道压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摆放后15min,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道压力水平均高于摆放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8.00%(P<0.05)。结论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有效减小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呼吸道压力波动,降低压力性损伤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 术中体位护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外科Apgar评分与脑胶质瘤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海涛 王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apgar评分 术后并发症 脑胶质瘤 外科 发生情况 2009年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心胸外科“潜在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艳红 黄伦芳 于露斯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心胸外科"潜在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2014年6月在心胸外科住院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2014年12月在心胸外科住院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心胸外科"潜在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2014年6月在心胸外科住院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2014年12月在心胸外科住院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护理评估,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和再次转回心胸外科监护室(ICU)的机率,并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再次转回心胸外科ICU的机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患者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病情观察,有利于评价心胸外科"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效避免患者病情恶化,从而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和再次转回心胸外科ICU的机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调查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心胸外科 潜在危重症患者 护理 ICU满意度
下载PDF
改良Autar评分表在心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喻丹 胡双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Autar评分表)在心外科手术住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高危患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该院心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 目的探讨改良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Autar评分表)在心外科手术住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高危患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该院心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VTE评估及护理,研究组采用改良Autar评分表进行VTE危险程度预见性评估,根据评分结果采取分级预防策略。并对350名护士进行改良Auta评分表多元化培训。实施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DVT合并PE]发生率,以及培训前后350名护士VTE理论知识得分和VTE预防正确率(从风险评估、物理治疗、药物治疗、VTE护理4个方面进行评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预警后VTE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0名护士培训后VTE理论知识得分和VTE预防正确率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原有Autar评分表的改良、培训和实施,降低了DVT、PE、DVT合并PE发生率,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控制 危险性评估 改良Autar评分
下载PDF
外科Apgar评分对胰腺癌手术术后风险评估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英明 郑斯鑫 +2 位作者 陈文超 丁国平 曹利平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8期1494-1496,1525,共4页
目的研究外科Apgar评分在胰腺癌患者手术术后风险评估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全胰或胰体尾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共80例,分析外科Apgar评分与患者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问的相关性。结果80例患者中死亡3... 目的研究外科Apgar评分在胰腺癌患者手术术后风险评估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全胰或胰体尾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共80例,分析外科Apgar评分与患者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问的相关性。结果80例患者中死亡3例,病死率为3.75%,死亡组与生存组间外科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尸>0.05)。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共30例(37.50%),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患者间外科Apgar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从单个并发症来看,肺炎并发症与无肺炎并发症患者间外科Apgar评分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胸腔积液和胰漏并发症与无相应并发症患者间外科Apgar评分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不同手术方式分组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式的患者中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间外科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行全胰或胰体尾切除术式的患者中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问外科Apgar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外科Apgar评分有助于预测全胰或胰体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肺炎,但对患者病死率的预测帮助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apgar评分 胰腺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发病率 病死率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全慧君 曾谷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第10期77-80,共4页
院内转运是指在医院内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1,2]。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通常伴有意识障碍,病情危急且变化快,因诊断及治疗的需要常需多次外出行CT、MRI检查或进行科室间转运。转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变化、SpO2下降、血压下降、非... 院内转运是指在医院内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1,2]。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通常伴有意识障碍,病情危急且变化快,因诊断及治疗的需要常需多次外出行CT、MRI检查或进行科室间转运。转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变化、SpO2下降、血压下降、非计划性拔管、电源不足、氧气不足、物品遗漏、管道堵塞等不良事件,甚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死亡等严重并发症[3,4],转运风险系数高。徐建芳[5]报道,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国外文献报道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可达68%[6]。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是由Subbe等提出的一种病情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简单易行,可指导医务人员在转运前进行风险评估,合理实施转运人力资源配备[7,8]。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对危重患者进行分级转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外科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评分系统 非计划性拔管 不良事件 呼吸心跳骤停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ERAS护理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闪闪 杨艳秋 +1 位作者 杨根荣 赵明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3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94例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外科干预措施,E...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3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94例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外科干预措施,ERAS组采用MEWS联合ERAS护理理念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应激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ERA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EWS联合ERAS护理理念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改良MEWS评分在脑血管外科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佩 唐云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以改良MEWS评分为基础的程序化监护方案在脑血管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5~8月收治的380例患者,统计MEWS最高分各分数段的患者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出院时患者预后情况,了解MEWS评分高低与术后并发症发生和预后的... 目的探讨以改良MEWS评分为基础的程序化监护方案在脑血管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5~8月收治的380例患者,统计MEWS最高分各分数段的患者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出院时患者预后情况,了解MEWS评分高低与术后并发症发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经比较分析,MEWS评分最高分>5分组与≤5分组相比,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WS评分最高分>5分组,预后恢复不良的例数明显增加,与≤5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EWS评分能较准确地识别脑血管外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预后好坏,可提高脑血管外科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MEWS评分 脑血管外科疾病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颅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翠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颅脑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接诊护士对颅脑外科新收住的204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并根据医嘱同时记录入院处置方式(收住ICU和收住普通病房),30 d内追踪预后终点(出院和死亡)。分析MEWS评分...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颅脑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接诊护士对颅脑外科新收住的204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并根据医嘱同时记录入院处置方式(收住ICU和收住普通病房),30 d内追踪预后终点(出院和死亡)。分析MEWS评分各分数段患者不同处置方式的构成比和预后终点的构成比,了解MEWS评分高低与颅脑外科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用ROC曲线分评价MEWS评分对判断是否入住ICU的价值和预测出院或死亡的价值。结果 MEWS评分7分以上,危重患者(收住ICU)的构成比明显增加,MEWS评分10分以上死亡构成比显著增加(均P<0.05)。MEWS评分对患者是否应收住ICU的评估能力和对患者病死危险性的预测能力两方面,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3和0.805(均P<0.05),说明具有很好的分辨能力,最佳截断点分别为7分和9分。但MEWS评分在分辨是否30 d内治愈或好转出院(还是继续在院治疗)方面,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P>0.05),欠缺很好的预测能力。结论MEWS评分能较准确地识别颅脑外科危重患者和预测死亡,可提高颅脑外科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EWS评分 病情危重 颅脑外科 护理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外科患者病情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骏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3期82-84,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外科患者病情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急诊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评分管理...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外科患者病情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急诊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评分管理,比较两种评分方式对患者病情以及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转良率64.44%较对照组42.22%高(P<0.05),且转ICU率、死亡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知识技能、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医务人员知识技能掌握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外科患者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评估其病情及预后状况,不仅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知识以及技能水平,同时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外科 预后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提高神经外科病情观察时效性及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丽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对提高神经外科病情观察时效性及有效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34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MEWS评分系统...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对提高神经外科病情观察时效性及有效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34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MEWS评分系统,对比两组患者病情观察的时效性及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进入ICU例数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进入ICU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P<0.05),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EWS评分系统可提高神经外科护士病情观察时效性及有效性,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神经外科 病情观察 时效性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