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外科迷宫术射频消融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中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秀丽 杨平珍 +3 位作者 刘磊 宋旭东 周贻军 王先宝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仿外科迷宫术消融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LS-AF)的疗效。方法仿外科迷宫术消融术式:双侧肺静脉隔离、左房顶部线、二尖瓣、三尖瓣峡部线消融,随访近两年来在本中心仿外科迷宫消融术的51例LS-AF患者,LS-AF持续时间:(67.9±66.5... 目的探讨仿外科迷宫术消融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LS-AF)的疗效。方法仿外科迷宫术消融术式:双侧肺静脉隔离、左房顶部线、二尖瓣、三尖瓣峡部线消融,随访近两年来在本中心仿外科迷宫消融术的51例LS-AF患者,LS-AF持续时间:(67.9±66.5)个月。结果 51例LS-AF患者术后即刻成功率96%(49/51),随访时间(21.2±5.4)个月,成功率75%。除消融术后即刻未维持窦性心律2例,其余49例术后左房直径明显缩小,射血分数明显升高[(34.8±6.0)ms vs(41.6±6.4)mm,0.58±0.04 vs 0.48±0.04,P均<0.05]。结论仿外科迷宫消融术治疗LS-AF术后即刻成功率较高,中短期随访成功率高。消融术后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心房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 仿外科迷宫术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原文传递
导管消融治疗迷宫术后复发房性心动过速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素琳 詹贤章 +9 位作者 薛玉梅 方咸宏 廖洪涛 邓海 魏薇 廖自立 刘方舟 刘洋 梁远红 吴书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7期372-378,共7页
目的评价导管消融治疗迷宫术后复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中、远期疗效,探讨房速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4月至2015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迷宫术后复发房速患者59例。应用三维标测系统进行高密度电解剖标测,结... 目的评价导管消融治疗迷宫术后复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中、远期疗效,探讨房速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4月至2015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迷宫术后复发房速患者59例。应用三维标测系统进行高密度电解剖标测,结合拖带标测指导导管消融。术后定期随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导管消融治疗迷宫术后房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记录到88种房速,其中1例患者房速为短阵性发作,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难以进行电解剖标测及拖带标测。平均每例患者有(1.49±0.75)种房速,以折返性房速多见,占76.1%(67/88),局灶性房速占22.7%(20/88)。59例患者中,56例(94.9%)即时消融成功。术后平均随访(30.8±17.7)个月,首次导管消融治疗后3例患者即时消融失败,12例复发,术后复发时间为3.5(1.3,12.0)个月,消融成功率为74.6%(44/59)。6例患者接受再次导管消融治疗,二次导管消融治疗后总体成功率为79.7%(47/59)。多因素分析提示左心房内径为预测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08,95%CI 1.002~1.226,P=0.045)。结论迷宫术后复发房速患者行导管消融治疗安全、有效,左心房内径是房速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外科迷宫术 房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3
作者 胡永争 朱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8期10-11,共2页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患者临床心电图表现为节律杂乱,心室率出现较快或较慢等不规则的节奏,心房颤动的发病与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临床治疗以恢复患者窦性心律、控制快速心室率、防止患者...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患者临床心电图表现为节律杂乱,心室率出现较快或较慢等不规则的节奏,心房颤动的发病与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临床治疗以恢复患者窦性心律、控制快速心室率、防止患者发生血栓或者脑卒中等不良现象为主,其中临床采用药物或者非药物手段治疗,以此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目前,针对心房颤动疾病症状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下面针对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分析,为心房颤动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外科迷宫术 微创迷宫 联合手
下载PDF
心脏外科术联合迷宫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电解剖机制及射频消融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薇 卢凤民 +4 位作者 何乐 吴冬燕 张帆 樊少博 许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6期555-559,共5页
目的评价导管消融心脏外科联合迷宫术后复发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电解剖基质及射频消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心脏外科联合迷宫术后复发房速消融病例,所有房速应用三维标测于双房电解剖标测,结合拖带标测,明确... 目的评价导管消融心脏外科联合迷宫术后复发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电解剖基质及射频消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心脏外科联合迷宫术后复发房速消融病例,所有房速应用三维标测于双房电解剖标测,结合拖带标测,明确房速机制后进行线性及基质消融。结果共入选27例,诱发出33种心动过速。右房起源房速7例,所有右房起源房速均与切口和/或三尖瓣环大折返相关;左房房速26例,大折返机制15例,微折返机制11例。首次消融手术成功率93.9%(31/33)。平均随访(31±18)个月,有5例患者复发。2例进行二次消融,总体手术成功率81.5%(22/27)。结论心脏外科联合迷宫术后房速患者行导管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瓣膜病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迷宫术 房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肺静脉电传导恢复在外科导管迷宫术后房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储慧民 黄鹤 +1 位作者 Karl-Heinz Kuck Feifan Ouyang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评估心房颤动(房颤)经外科导管迷宫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经双Lasso导管技术行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后的疗效。方法在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Carto)下结合双lasso导管同侧肺静脉标测技术下行经皮射频导管消融术完成。消融术终点:(1)... 目的评估心房颤动(房颤)经外科导管迷宫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经双Lasso导管技术行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后的疗效。方法在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Carto)下结合双lasso导管同侧肺静脉标测技术下行经皮射频导管消融术完成。消融术终点:(1)明确同侧肺静脉传导的缝隙并消融致所有肺静脉电位的消失;(2)临床房性心律失常不能诱发。结果对8例经外科导管迷宫术后药物仍无法控制的症状性房颤患者进行了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术,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62±5)岁,左心房内径(50±6)mm,病史时间(9.1±6.3)年。7例患者经双lasso导管技术证实存在肺静脉传导恢复。其中3例患者进行了2次导管消融术,1例患者进行了3次导管消融术。平均随访(5.9±47)个月,7例患者无房颤复发。无消融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科迷宫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与术中肺静脉未完全电隔离和肺静脉传导恢复相关。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应用双lasso导管技术行同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能使大部分病例维持窦性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迷宫术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肺静脉
原文传递
运用超高密度标测方法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及消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希 张劲林 +1 位作者 陈艳红 赵安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运用Rhythmia系统对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性心律失常进行超高密度激动标测及消融。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二尖瓣置换瓣术后出现持续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术中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发作时运用Rhythmia系统网篮电极... 目的运用Rhythmia系统对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性心律失常进行超高密度激动标测及消融。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二尖瓣置换瓣术后出现持续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术中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发作时运用Rhythmia系统网篮电极标测导管进行激动标测(左房和/或右房),确定并消融房扑折返关键峡部或局灶房性心动过速最早激动区域。结果共入选43例患者中,男性22例,年龄(55±9)岁,共标测出持续性房性心律失常数量为50种,标测时间(13.1±4.2)min,其中三尖瓣峡部相关房扑13例,二尖瓣峡部房扑10例,肺静脉gap相关房扑11例,房间隔切口相关房扑9例,右房游离壁切口1例,左房疤痕相关3例,右房疤痕相关1例,局灶房性心动过速2例。单一心律失常患者28例。围手术期无消融相关并发症,随访(23±11)个月。术中即时成功率100%,术后总成功率88%,5例患者复发,均再次行射频消融(心律失常机制与首次消融心律失常机制不同),术中均成功终止心动过速。结论运用超高密度标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复杂持续性房性心律失常进行标测及消融,并有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超高密度标测 导管消融 心房扑动 心脏瓣膜病 外科迷宫术 房性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