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膜下剥脱术治疗9例颈动脉体瘤的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宏宇 章希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8-289,共2页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化学感受器肿瘤,生长在颈动脉分叉处.我科自1988~2000年共收治颈动脉体瘤9例,均行外膜下剥脱术,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动脉 外膜下颈动脉体瘤剥脱术 治疗 化学感受器肿
下载PDF
多参数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合并对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中的应用
2
作者 闫宏旭 安乾 +3 位作者 王梦宇 胡昕涛 殷向阳 王兵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索残端压(stump pressure,SP)、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 目的探索残端压(stump pressure,SP)、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合并对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6例行CEA治疗合并对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中均行SEP、EEG、SP和TCD监测并设定预警标准,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结果26例患者发生多参数监测预警34次,其中SEP预警7次、EEG预警8次、SP预警10次、TCD预警9次。3例患者在升压后未解除预警而使用转流管。术后发生症状性脑梗死1例,过度灌注综合征2例,颅神经损伤1例。术后3个月复查影像学显示术侧颈动脉均通畅,均无新发脑血管事件和死亡。患者术后mRS评分0分21例,1分4例,2分1例。结论对于合并对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患者,CEA术中多参数监测可更准确地评估术中脑血流状态,指导转流管的合理使用,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 残端压 感诱发电位 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转流
下载PDF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改善混合型脑瘫儿童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8
3
作者 许健 逯霞 +4 位作者 艾克拜尔 买尔阿芭 闫宝峰 木塔力甫 栾新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4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对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脑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术的混合型脑性瘫痪患儿78例(手术组)和进行康复治疗的混合型脑瘫患儿46例(对照组)的CT/MRI、脑电图、发育商(DQ)、SPECT的改变。结... 目的:探讨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对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脑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术的混合型脑性瘫痪患儿78例(手术组)和进行康复治疗的混合型脑瘫患儿46例(对照组)的CT/MRI、脑电图、发育商(DQ)、SPECT的改变。结果:2组入院时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或入院2周的DQ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D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外膜剥脱术能改善混合型脑瘫儿童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脑瘫 动脉外膜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联合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于斌 王云珍 韩如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评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与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联合监测的方案对于预防术中脑缺血发生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因颈动脉... 目的评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与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联合监测的方案对于预防术中脑缺血发生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因颈动脉狭窄择期拟行CEA患者90例,男71例,女19例,年龄18~80岁,ASAⅡ或Ⅲ级。术中监测SSEP和MEP,记录颈内动脉阻断前、颈动脉阻断时、阻断期间及开放后直至术毕SSEP和MEP波幅和潜伏期。评估术后5d内神经功能缺失情况,以发生神经功能缺失作为评判术中脑缺血发生的金标准。结果本研究中14例(15.6%)患者发生术后神经功能缺失。SSEP预测脑缺血发生的灵敏度79%、特异度92%;MEP预测脑缺血发生的灵敏度86%、特异度89%、SSEP+MEP联合监测的灵敏度为79%、特异度99%。结论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体感诱发电位预测脑缺血发生的特异度高,运动诱发电位灵敏度高;二者联合监测可提高监测的特异性,弥补单一监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 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脑缺血
下载PDF
1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并发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煜 王淑芹 张春艳 《护理学报》 2018年第10期64-66,共3页
目的总结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并发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在团队配合下,为患者建立体外膜肺氧合,实施院内安全转运;给予体外膜肺氧合管道安全管理,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加强抗凝指标监测,以及血管活... 目的总结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并发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在团队配合下,为患者建立体外膜肺氧合,实施院内安全转运;给予体外膜肺氧合管道安全管理,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加强抗凝指标监测,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管理,观察并发症,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于体外膜肺氧合第2天,肝素抗凝5 d后出现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及时调整新型抗凝药,术后第9天,给予成功撤离体外膜肺氧合,术后第24天康复出院。结论本例患者病情危重,治疗、护理难度大,院内安全转运,低氧血症的观察,出血/溶血的护理,抗凝指标的监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等是护理需注意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栓内膜 严重低氧血症 外膜肺氧合 护理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袁应川 栾新平 闫宝锋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2期1808-1812,共5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于经颈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的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术的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65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阻滞...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于经颈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的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术的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65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阻滞组(34例).对照组术后每周进行康复功能训练;阻滞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周进行1次对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2组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进行患侧局部脑血流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检查,并评估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阻滞组患侧PWI检查额叶、中央前回、基底核、丘脑区域脑血流值明显高于对照组[(68.6±4.3)ml/(min·100 g)比(64.7±5.2)ml/(min·100 g)、(54.9±3.4)ml/(min·100 g)比(46.2±2.4)ml/(min·100 g)、(22.3±5.0)ml/(min·100 g)比(19.7±5.4)ml/(min·100 g)、(36.1±4.3)ml/(min·100 g)比(33.4±3.7)ml/(min·100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阻滞组患侧基底核和丘脑MRS代谢物峰高比率测定结果提示,阻滞组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化合物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峰高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70±0.09)比(0.60±0.09)、(1.13±0.17)比(1.0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阻滞组FMFM评分和GMFM-6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12)分比(74±11)分、(88±7)分比(8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能够改善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后患侧大脑部分脑区血液供应情况,缓解患儿肢体痉挛,进一步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单侧脑瘫 动脉外膜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关明 邢家林 +6 位作者 杨晓芳 谢海秀 杜中涛 江瑜 江春景 杨峰 侯晓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4年第2期89-91,10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行血栓内膜剥脱术(PTE)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自2008年9月至2014年1月,因PTE术后不能顺利脱离体外循环(CPB)或出现PTE术后相关并发症而应用ECMO辅助治疗的...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行血栓内膜剥脱术(PTE)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自2008年9月至2014年1月,因PTE术后不能顺利脱离体外循环(CPB)或出现PTE术后相关并发症而应用ECMO辅助治疗的7例患者,均采用静脉-动脉ECMO模式进行支持,以患者生存和死亡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辅助原因,辅助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7例患者中成功脱机6例,存活4例,死亡3例。结论对PTE术后伴有严重并发症或PTE术后脱机困难的危重症患者,应用ECMO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肺氧合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动脉内膜
下载PDF
脑瘫鼠行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后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逯霞 许健 +5 位作者 闫宝锋 张晶晶 栾新平 木塔里甫 艾克拜尔 买尔阿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对脑性瘫痪(脑瘫)鼠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5日龄(P5)Wistar大鼠8窝制作为脑瘫鼠模型,并行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观察手术前后脑瘫鼠左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总动脉和颈内动...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对脑性瘫痪(脑瘫)鼠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5日龄(P5)Wistar大鼠8窝制作为脑瘫鼠模型,并行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观察手术前后脑瘫鼠左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术后脑瘫鼠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血流平均速度均较术前升高(P<0.01),阻抗指数均较术前下降(P<0.001);经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及血流平均速度均较术前加快,脑血流量增加,阻抗指数下降(P<0.01)。结论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能够持续有效地增加脑瘫鼠脑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动脉外膜 交感神经系统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同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9
9
作者 林慧 何晓娣 邹琳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8期735-738,共4页
目的总结13例同期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有效训练术后配合要点;术后早期维持患者理想的心率、心律、血压、氧合、酸碱... 目的总结13例同期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有效训练术后配合要点;术后早期维持患者理想的心率、心律、血压、氧合、酸碱平衡、血电解质,密切观察和预防出血、心肌梗死、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脑卒中等并发症;协助患者个体化早期活动、健康宣教。结果 13例手术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结论围术期护理的有效落实,能促进同期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动脉内膜 外循环 心肌梗死 护理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闫学强 何连交 +4 位作者 李晓龙 孙祯卿 侯小川 朱丹 吴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CEA术中采用TCD和SEP联合监测,用TCD监测术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记录同时段SEP波幅的...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CEA术中采用TCD和SEP联合监测,用TCD监测术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记录同时段SEP波幅的变化。根据术中TCD和SEP的变化综合判断是否实施转流术,并判断开放颈动脉后有无出现脑血流高灌注。结果本组患者经术中应用TCD和SEP联合监测均顺利完成手术;3例TCD监测MCA Vm及SEP波幅下降均达到转流标准的患者,术中行转流术。SEP(10.3%,3/29)和TCD(44.8%,13/29)监测达到转流标准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8,P=0.002)。5例患者TCD监测示术中出现脑血流过度灌注,但此时SEP并无阳性表现,通过适当降血压及压迫颈动脉处理,其中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本组患者术后1周内复查CTA或DSA显示颈动脉狭窄均消失。术后随访3~18个月,仅1例患者在术后第10 d出现术侧手功能区小片状脑梗死,其他患者均无出现并发症。结论TCD与SEP联合监测在CEA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SEP在判断术中是否使用转流方面更有优势,TCD在判断CEA术中高灌注方面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 经颅多普勒超声 感诱发电位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下载PDF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混合型脑瘫疗效及对术后康复效果
11
作者 王博 冯宪发 +1 位作者 冯锁立 雷广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301-304,共4页
分析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混合型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混合型脑瘫患儿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和研究组(n=2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 分析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混合型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混合型脑瘫患儿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和研究组(n=2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结果:治疗前二组患儿GMFM-66评分、肌张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MFM-66评分显著升高,肌张力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GMFM-66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混合型脑瘫疗效确切,降低肌张力,改善肢体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 动脉外膜 混合型脑瘫 疗效 后康复效果
下载PDF
19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配合
12
作者 冯会云 宋玲 +1 位作者 许斌 刘元春 《护理学报》 2013年第4期62-64,共3页
总结1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实行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颈动脉内膜剥脱的手术配合。术前做好手术间和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维护患者皮肤完整性避免压力伤;术中注意保温,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及保护正... 总结1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实行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颈动脉内膜剥脱的手术配合。术前做好手术间和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维护患者皮肤完整性避免压力伤;术中注意保温,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及保护正常组织器官,以降低术后感染及预防医源性栓塞。患者均在常温条件下施行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顺利,无围术期死亡,无严重神经及心脏并发症。随访16~35(27.7±6.9)个月,无死亡、无心肌缺血及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动脉内膜 护理
下载PDF
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颈动脉剥脱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金松 黄方炯 +1 位作者 吴强 张晋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评价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同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0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资料,共计44例... 目的:评价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同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0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资料,共计44例,男性36例,女性8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64±8)岁。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例心肌梗死。32例合并高血压,16例合并糖尿病,4例并发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合并陈旧性脑梗死病史。冠状动脉造影显示:4例2支病变,40例3支病变。颈动脉超声提示:27例双侧病变,17例单侧严重变,术中均先行CEA再行OPCABG。结果: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为术后心肌梗死;1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死亡原因不明;2例术后1年内再次行CEA,均为双侧重度狭窄患者;2例术后随访1~2年内发生脑梗死。余39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6年,复查无神经系统事件及心肌梗死事件。结论:同期行OPCABG和CEA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疾病安全、有效,近期及中期随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动脉内膜
下载PDF
多参数监测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秦海林 徐国政 +2 位作者 胡军民 秦汉 黄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983-98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监测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多参数联合监测下实施CEA治疗的75例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颈内动脉返流压及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结果72例返流压... 目的探讨多参数监测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多参数联合监测下实施CEA治疗的75例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颈内动脉返流压及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结果72例返流压≥25 mmHg,3例<25 mmHg;58例体感诱发电位无明显变化,2例轻度降低复通后好转,6例下降超过50%但恢复,5例下降超过50%未恢复,4例下降超过75%未恢复。术中5例使用转流管。术后发生脑卒中2例,未发生栓塞事件。术后1周内复查颈动脉CTA显示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均通畅,1例颈外动脉闭塞,1例颈外动脉血栓形成并管腔重度狭窄。术后随访3个月~5年,末次随访GOS评分5分74例,3分1例。结论CEA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术中联合监测颈动脉返流压、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是可行的、有效的,可提高CEA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斑块 动脉返流压 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疗效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椎管狭窄 一次手术治愈
15
作者 褚晓明 焦力群(医学指导) 吴浩(医学指导)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3年第3期63-63,共1页
生活实例 一位67岁的女患者两年内曾发生两次脑梗死,遗留左上肢活动受限、持续性麻木、乏力及发作性头晕等后遗症。CT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球部重度狭窄、颈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向后突出致硬膜囊和颈髓受压患者接受了颈动脉... 生活实例 一位67岁的女患者两年内曾发生两次脑梗死,遗留左上肢活动受限、持续性麻木、乏力及发作性头晕等后遗症。CT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球部重度狭窄、颈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向后突出致硬膜囊和颈髓受压患者接受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颈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后患者全身麻木、乏力、头晕、双下肢踩棉花样感觉伴黑噱现象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椎管狭窄 动脉内膜 间植骨融合 椎间盘切除 发作性头晕 治愈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明 陈绪军 +2 位作者 陈鑫 蒋英硕 汪黎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经验,探讨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121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经验,探讨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121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同期行OPCAB和CEA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1例,女40例;年龄62~72岁(67.2±4.5岁)。均为3支冠状动脉病变,左主干病变3例。单侧颈动脉狭窄(≥50%)95例,双侧狭窄(≥50%)26例。术后观察围手术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单侧CEA,其中左侧71例,右侧50例,颈动脉阻断时间20.5±7.0 min。在OPCAB中,每例远端吻合口数为2.9±0.3个。围术期无死亡,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手术前后自觉神经精神症状好转87例,无明显变化32例,加重2例。随访121例,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7.5±12.5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良好,无脑卒中、新发生的心肌梗死和新发生的神经精神症状。结论同期行OPCAB和CEA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是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显著减少OPCAB术后脑卒中的发生,而远期疗效尚待积累手术经验、远期随访观察,并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动脉内膜 冠心病 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非体外循环同期手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强 孙东 +5 位作者 杨禁非 于建波 蔡克强 刘岳 韩博 黄方炯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6-257,共2页
我院2004年4月至2005年11月对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同期实施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取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动脉内膜 外循环 同期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ARTERY 动脉狭窄 中期疗效
原文传递
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脑缺血监测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星 刘海洋 +4 位作者 何颖 刘莉 乔慧 李建国 韩如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tial,MEP)监测脑缺血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9月-2014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tial,MEP)监测脑缺血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9月-2014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患者84例资料。每例患者术中常规监测SSEP和MEP,并记录麻醉前、颈内动脉阻断后以及颈内动脉开放后SSEP和MEP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以术后影像学榆查发现新发脑缺血为诊断标准,评估术后神经功能障碍与术中诱发电位监测变化的相关性。结果SSEP监测成功的患者81例,而MEP监测成功的患者为68例。SSEP监测阳性的患者11例,MEP监测阳性的患者29例。SSEP监测阳性的患者中,有5例术后影像学检查发现手术侧新发脑缺血灶。通过连续校正χ2检验分析,与颈动脉临时阻断前比较,颈动脉开放后对侧上肢和下肢SSEP波幅下降大于50%和/或潜伏期延长大于10%与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有关(P〈0.05)。但是术中对侧MEP的变化与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无关。结论SSEP波幅下降50%和/或潜伏期延长大于10%与CEA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有关。MEP的变化与CEA患者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 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神经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健兵 姜兆磊 +4 位作者 梅举 汤敏 刘浩 沈赛娥 丁芳宝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0-1724,共5页
目的分析“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联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联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一站式”CEA+OP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常规行冠状动脉及颈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及颈动脉狭窄。所有患者术中均先行CEA,再同期行OPCABG。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58~69(63.7±3.4)岁。颈动脉狭窄均为单侧重度狭窄,狭窄程度为70%~90%,病变位置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或颈内动脉起始段。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一站式”CEA+OPCABG,术中移植桥血管2~4(2.8±0.6)支,CEA手术时间16~35(25.7±5.6)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围术期及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无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40个月,随访期间动脉桥血管通畅率为100.0%(12/12),静脉桥血管通畅率为95.5%(21/22);颈部血管超声显示颈动脉血流通畅,无明显狭窄。结论“一站式”CEA+OP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早中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动脉内膜 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一站式”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栓内膜剥脱术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家欣 丁一 +3 位作者 陈成 陈涛 陆立冲 葛敏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血栓内膜剥脱术(PTE)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PTE术后即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应用ECMO辅助治疗的患者,均采用静...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血栓内膜剥脱术(PTE)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PTE术后即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应用ECMO辅助治疗的患者,均采用静脉-动脉ECMO模式进行辅助。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CMO辅助方式选择,上机指征、过程和辅助效果,以及辅助期间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插管,顺利撤除ECMO辅助,全部存活,康复出院。结论对PTE术后伴有严重并发症的危重症患者,应用静脉-动脉ECMO可以有针对性地缓解并发症,具有非常规治疗可比拟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肺氧合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动脉内膜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