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质体H_2O_2和木质素积累在镍诱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系统抗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海华 谭新中 +4 位作者 彭喜旭 胡耀军 唐新科 周平兰 冯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9-956,共8页
【目的】植物外质体是病原入侵的结构和生理性屏障。本文研究外质体反应在镍诱导的、对白叶枯病系统抗性中的作用,以探讨植物对病原和重金属交叉抗性的生理机制。【方法】以0.5、1.0和2.0mmol·L-1硝酸镍喷施三叶期水稻幼苗的第二... 【目的】植物外质体是病原入侵的结构和生理性屏障。本文研究外质体反应在镍诱导的、对白叶枯病系统抗性中的作用,以探讨植物对病原和重金属交叉抗性的生理机制。【方法】以0.5、1.0和2.0mmol·L-1硝酸镍喷施三叶期水稻幼苗的第二叶及以下部位,3d后在未处理的第三叶接种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接种后12d调查病情。测定了2.0mmol·L-1镍处理或/和Xoo接种的幼苗第三叶外质体中愈创木酚POD(G-POD)、NADH-POD、二胺氧化酶(DAO)活性、H2O2和木质素含量。【结果】镍诱导了幼苗对白叶枯病的系统抗性,其中2.0mmol·L-1镍的诱导效果最佳。镍处理下,第三叶外质体液(AWF)中和细胞壁结合的G-POD、NADH-POD,以及AWF中DAO的活性和H2O2水平快速上升,木质素含量显著提高;镍诱导且接种组中,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未诱导但接种组。另外,产生H2O2的POD的抑制剂NaN3降低了镍诱导的H2O2积累水平和对白叶枯病的系统诱抗效应,而NADPH氧化酶抑制剂(diphenyleneiodonium chloride)预处理则无明显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NADH-POD和DAO活性上升是镍诱导外质体H2O2产生的原因;外质体H2O2和木质素在细胞壁中的积累可能参与了镍诱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系统抗性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质体 过氧化物酶 H2O2 系统抗性 白叶枯病 水稻(Oryza sativa)
下载PDF
抗原呈递细胞外质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勤 侯伟 刘克洲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26-230,共5页
抗原呈递细胞(APC)在胞吐过程中,向细胞外分泌一种称为exosome的膜性小泡,含有丰富的MHC 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等,可以作为MIHC-肽复合物的运输工具,在细胞间传递抗原信息。经肿瘤抗原冲击树突细胞所 释放的外质体能直接或间接地刺激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APC)在胞吐过程中,向细胞外分泌一种称为exosome的膜性小泡,含有丰富的MHC 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等,可以作为MIHC-肽复合物的运输工具,在细胞间传递抗原信息。经肿瘤抗原冲击树突细胞所 释放的外质体能直接或间接地刺激T细胞,从而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望成为新的非细胞免疫治疗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呈递细胞 APC 细胞外质体 抗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外质体及其源性微RN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向东 吴小候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69-1271,共3页
外质体(exosomes)因携带有蛋白质、RNA及信号分子,能够在细胞间穿梭,具有生物标记物、信号传导及靶向治疗载体等作用。微RNA (microRNA ,miRNA )为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 RN A 分子,通过与靶基... 外质体(exosomes)因携带有蛋白质、RNA及信号分子,能够在细胞间穿梭,具有生物标记物、信号传导及靶向治疗载体等作用。微RNA (microRNA ,miRNA )为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 RN A 分子,通过与靶基因3′端非编码区结合从而促进靶基因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目前,对exosomes中的miRNA的研究表明,其能影响很多靶细胞功能,鉴定正常人群血液中exosomes的miRNA ,可为人类疾病提供具有预测性的miRNA ,也可探究出特定的miRNA所调节的生物学功能[1],Koh 等[2]发现 miRNA 也存在于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环境中,在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内与细胞外环境中检测到的 miRNA有明显的不同,且let-7 miRNA家族在人类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外与细胞内都高表达。先进的 miRNA 检测技术在exosomes中的miRNA检测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对其研究也逐渐便利。exosomes中包含了一系列的miRNA ,但是与供体细胞相比,很少核糖体 RNA被检测到[3]。然而,在某些exosomes中的miRNA并没有反映出母细胞中的miRNA谱。在T细胞、B 细胞、树突装细胞中分离出的 exosomes 所含miRNA谱有别于母细胞[4]。相比于细胞内的RNA ,exosomes中的RN A更为稳定,而且在储存及冰冻环境中具有更好地抵抗降解的优势。exosomes膜结构增强了内容物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作为一种癌或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外质体 提取法 鉴定 生物标志物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外质体(Exosomes)与肾脏疾病 被引量:2
4
作者 柏云 郑春霞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0-374,383,共6页
外质体(Exosomes)是起源于多泡体的微小囊泡,由细胞内吞途径中的多泡体外膜和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环境或体液中。Exosomes含有多种蛋白、mRNAs、microRNAs、信号分子等,能够反映来源细胞的生物学状态,因而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 外质体(Exosomes)是起源于多泡体的微小囊泡,由细胞内吞途径中的多泡体外膜和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环境或体液中。Exosomes含有多种蛋白、mRNAs、microRNAs、信号分子等,能够反映来源细胞的生物学状态,因而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目前,exosomes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免疫学和肿瘤学,并已经成为一种免疫治疗的新手段,应用于肿瘤治疗和免疫耐受等方面。近年人们才关注exosomes与肾脏疾病的关系,研究表明几乎所有肾脏上皮细胞包括肾小球足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道上皮细胞均可分泌exosomes,因此尿液来源的exosomes可能成为寻找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志物。本文着重从exosome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质体 肾脏疾病尿液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脱落酸 ABA)对组织培养中草莓果实外质体和花盘组织吸收蔗糖的影响
5
作者 Archb.,D 何文安 《吉林农业大学译丛》 1989年第3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脱落酸 草莓 果实 外质体 花盘组织
下载PDF
类紫杉醇脂质体体外释放的桨膜结合分析法研究
6
作者 郑玉婷 洪涛 +5 位作者 徐柯卉 温明皓 杨吉雪 伍梦莹 杭太俊 宋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3-748,共6页
体外释放度是评价脂质体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各国药典中均未收载脂质体体外释放度评价方法,致使脂质体质量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和无法提供安全性保障。本研究以自制类紫杉醇脂质体为例,通过优化外部释放条件建立的桨膜结合法模拟了在... 体外释放度是评价脂质体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各国药典中均未收载脂质体体外释放度评价方法,致使脂质体质量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和无法提供安全性保障。本研究以自制类紫杉醇脂质体为例,通过优化外部释放条件建立的桨膜结合法模拟了在生理条件下类紫杉醇药物12 h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以0.5%SDS-HEPES作为释放介质,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 kD的透析袋对脂质体水溶液进行释放的结果满足要求,且具有区分能力,为载药脂质体体外释放方法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体释放 透析法 类紫杉醇脂质体 桨膜结合法
下载PDF
植物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 被引量:8
7
作者 石永春 刘卫群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154,共4页
文章简要介绍植物中抗坏血酸氧化酶的结构、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参与的生理反应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 氧化还原状态 质体环境 生理响应
下载PDF
胞外体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阎贝贝 卢宪梅 邓景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3-145,共3页
胞外体(exosome,EXO)起源于多种真核细胞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MVBs)的内部小囊泡,MVBs与细胞膜融合后即释放出EXO,其功能决定于来源的细胞。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新方式,EXO逐渐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EXO的功能及作用做... 胞外体(exosome,EXO)起源于多种真核细胞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MVBs)的内部小囊泡,MVBs与细胞膜融合后即释放出EXO,其功能决定于来源的细胞。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新方式,EXO逐渐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EXO的功能及作用做一综述,着重在病毒感染方面。在病毒感染的过程中,EXO不仅可以作为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在介导病毒的免疫逃逸和免疫耐受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质体 来体 病毒 感染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循环miRNA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家康 王枭雄 +4 位作者 陈鑫 杨光 张大明 钟晨 赵世光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年第3期213-215,共3页
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难题。从1985~1991年统计的年发病率为116~219/100 000,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75%。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 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难题。从1985~1991年统计的年发病率为116~219/100 000,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75%。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的总称,分为动脉血栓性脑梗死21.5%、栓塞性脑梗死7.5%、腔隙性脑梗死40.6%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梗死或TIA。可出现不同的功能缺失表现,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体积 致死性疾病 栓塞性 供血动脉 脑卒中早期 脑血管病 脑功能 神经保护作用 外质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