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踝术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本斯 王凡 +2 位作者 王松 杨开明 邓世山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2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外踝术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损伤的风险 ,并分析损伤后感觉缺失情况。方法 在解剖显微镜下对 5 0侧常规防腐固定成年尸体的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及其分支作解剖 ,观测和绘图。结果  2 4 % (12侧 )的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 目的 探讨外踝术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损伤的风险 ,并分析损伤后感觉缺失情况。方法 在解剖显微镜下对 5 0侧常规防腐固定成年尸体的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及其分支作解剖 ,观测和绘图。结果  2 4 % (12侧 )的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浅出点在外踝前缘水平 ,10 % (5侧 )的腓肠神经横切过外踝尖 ,78% (39侧 )的标本可识别来自这两条神经的踝支 (其中 2 8%同时具有两个来源 ) ,腓肠神经管理 38% (19侧 )标本的足及足趾的外侧半。结论 外踝术中很容易损伤来自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踝支 (可能性为 78% ) ,损伤神经主干的风险较小 ,但有 2 4 %的可能损伤在外踝前缘浅出的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 ,10 %的可能损伤外踝尖处的腓肠神经 ,而且损伤后感觉缺失范围差异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术 腓肠神经 腓浅神经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对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后踝-内踝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涵 马金辉 张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对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后踝-内踝切开复位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至2017年期间宝鸡市金台医院收治的102例三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51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外踝-后踝... 目的:探讨对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后踝-内踝切开复位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至2017年期间宝鸡市金台医院收治的102例三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51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外踝-后踝-内踝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后踝-内踝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进行后踝复位的次数、骨折愈合的时间和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术中进行后踝复位的次数更少,其骨折愈合的时间更短,其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后踝-内踝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其术中进行后踝复位的次数,缩短其骨折愈合的时间,促进其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切开复位内固定 -后-内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外踝钢板后侧固定治疗A、B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体会
3
作者 杨泽宇 陈兰芳 +2 位作者 李培源 刘志军 张广申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5期51-51,53,共2页
目的:探讨外踝钢板后侧固定治疗Danis-Weber A、B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Danis-Weber A、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86例,外踝使用后侧钢板固定。结果: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无切口感染,无钢板外露,骨折均临床愈合。踝关节功能按... 目的:探讨外踝钢板后侧固定治疗Danis-Weber A、B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Danis-Weber A、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86例,外踝使用后侧钢板固定。结果: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无切口感染,无钢板外露,骨折均临床愈合。踝关节功能按Baird-Jadcson评分优65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95.1%。结论:对于Danis-Weber A、B型踝关节骨折,外踝钢板后侧固定,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切口感染率低,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钢板后侧固定 稳定性
下载PDF
改良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对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根杰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9期652-655,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对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跟骨骨折术后需行皮瓣修复术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及手术适应证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皮瓣修复术,观察组48例采用改良外踝... 目的:分析改良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对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跟骨骨折术后需行皮瓣修复术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及手术适应证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皮瓣修复术,观察组48例采用改良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术。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跟骨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创面愈合评分、局部瘢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功能、疼痛及足部对线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术后采用改良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可改善患者跟骨功能和外形,缩短肿胀及疼痛时间,且并发症少,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改良后穿支皮瓣修复 传统皮瓣修复 跟骨功能
下载PDF
肌腱镜下腓骨外踝窝加深术治疗腓骨肌腱慢性半脱位
5
作者 陆志剀 黄承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8期883-884,共2页
目的 评价肌腱镜下腓骨外踝窝加深术治疗腓骨肌腱慢性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9-03—2014-01在肌腱镜下采用腓骨外踝窝加深术治疗腓骨肌腱慢性半脱位6例,应用30°直径2.9 mm广角关节镜,上止血带后建立经腓骨肌腱镜的标准入路... 目的 评价肌腱镜下腓骨外踝窝加深术治疗腓骨肌腱慢性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9-03—2014-01在肌腱镜下采用腓骨外踝窝加深术治疗腓骨肌腱慢性半脱位6例,应用30°直径2.9 mm广角关节镜,上止血带后建立经腓骨肌腱镜的标准入路。近端入路位于后踝,在腓骨尖近端2.0-2.5 cm,远端入路位于外踝尖远端1.5-2.0 cm。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平均55(45-68)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6例平均随访14(10-20)个月后,均未复发。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平均92(83-100)分。患者术后平均3.7(3-5)个月完全恢复体育运动。结论 肌腱镜下腓骨外踝窝加深术是治疗腓骨肌腱慢性半脱位的有效方法,具有切口小、无需广泛切开腱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腱 半脱位 肌腱镜 腓骨窝加深
原文传递
基于磁共振成像外踝韧带修复术腓骨内钉道角度测量
6
作者 邱佳明 王毅 +4 位作者 李微 胡海威 危一飞 温冠楠 程桯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 基于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患者术后磁共振成像,探索外踝韧带修复术钉道角度的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3月至2023年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接受外踝韧带修复术的52例CLAI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术... 目的 基于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患者术后磁共振成像,探索外踝韧带修复术钉道角度的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3月至2023年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接受外踝韧带修复术的52例CLAI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术后磁共振成像,采集腓骨及钉道各定位点的空间坐标,通过向量法计算钉道与腓骨长轴及距骨外侧面的夹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例患者均使用双锚钉,上位钉道与腓骨长轴成角(48.35°±12.45°),变异系数25.7%,与矢状面成角(9.73°±7.26°),至内侧面最短距离为(2.82±2.70)mm;下位钉道与腓骨长轴成角(47.41°±12.44°),变异系数26.2%,与矢状面成角(9.89°±7.16°),至内侧面最短距离为(3.29±2.25)mm。钉道平均轴角(47.88°±12.39°),变异系数25.9%,平均面角(9.81°±7.17°),至内侧面平均最短距离为(3.05±2.49)mm。结论 双锚钉修复方案中,两组钉道与腓骨长轴成角均呈正态分布,与理论安全角度(45°)无统计学差异,但总体分布离散程度较大,提示手持器械置钉操作存在一定误差,术中钉道角度控制准确性可以进一步提高,以避免肌腱摩擦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损伤 慢性关节侧不稳 韧带修复 带线锚钉 影像学测量
下载PDF
踝关节镜辅助外踝韧带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60例
7
作者 邱佳明 白天宇 +4 位作者 李紫阁 王宏杰 危一飞 温冠楠 程桯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Brostrom-Gould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CLA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1月接受踝关节镜辅助Brostrom-Gould手术6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Brostrom-Gould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CLA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1月接受踝关节镜辅助Brostrom-Gould手术6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40.45±11.89)岁。术后定期随访,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量表评分、行走及不负重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踝关节疼痛、功能、稳定性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6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31.40±14.39)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韧带修复失效,查体前抽屉试验及内翻应力试验均为(-),磁共振影像显示距腓前韧带愈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83.67±6.67)分,较术前(51.52±14.51)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行走VAS评分为(2.03±1.01)分,较术前(5.42±1.11)分显著降低,非负重VAS评分为(1.51±0.95)分,较术前(2.88±0.88)分也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像学评分为(1.48±0.81)分,与术前(1.23±0.7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区皮肤及皮下组织情况统计显示,18%的患者存在术后瘢痕,45%的患者存在皮下瘢痕硬结,仅有3例术区皮肤轻微感觉异常、5例手术切口轻微疼痛的报告。结论:踝关节镜辅助Brostro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临床效果较为满意,且手术技术仍有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韧带损伤 慢性关节侧不稳 韧带修复
原文传递
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 被引量:23
8
作者 施忠民 张驰 +2 位作者 顾文奇 张长青 曾炳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1-784,共4页
目的总结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6月,收治18例踝关节疾病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36~67岁,平均48岁。创伤性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骨关节炎5例,距骨创伤后坏死2例。... 目的总结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6月,收治18例踝关节疾病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36~67岁,平均48岁。创伤性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骨关节炎5例,距骨创伤后坏死2例。病程1~6年,平均3年。主要临床症状为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合并踝关节内翻4例,外翻2例。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分为(43.5±10.2)分。采用腓骨外侧入路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结果术后出现1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切口边缘坏死,经对症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16例患者获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6个月。X线片示植骨均于术后8~16周达骨性融合,平均12周。末次随访时患者关节疼痛完全缓解,无内固定失败、畸形愈合、融合失败等并发症发生。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3.0±6.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0,P=0.00)。结论采用腓骨外侧入路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强度可靠,融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融合 截骨 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Clinical study of reconstructing the medial malleolus with free grafting of fibular head composite tendon bone flap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水培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new surgical procedure for repairing and reconstructing medial malleolus and soft tissue defec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medial malleolus and composite soft tissue defect, vascular f... Objective: To explore new surgical procedure for repairing and reconstructing medial malleolus and soft tissue defec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medial malleolus and composite soft tissue defect, vascular fibular bead composite tendon bone flap free wafting using anterior tibial recurrent vessel as the perforating branch was designed to reconstruct the medial malleolar saddle and triangular ligament, and composite back broadest muscle flap free grafting was designed to repair the medical malleolar wound surface.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06, the technique was used in 5 male patients who were injured by machine or in traffic accidents, causing bone and soft tissue defect. The size of wound surface ranged from 19 cm×12 cm to 24 cm×12 cm. Results: The wound surface was healed at the first stage in 4 cases, and the other case had infection and was cured in 6 months with anti infection therapy. Postoperative foUow-ups from 6 months to 6 years showed that grafted bones and free cutaneous flaps were healed well, malleolar joints were stable, joint movement was normal, and the appearance was satisfactory. The overall outcome was good. Conclusion : Fibular head composite tendon bone flap free grafting is effective for repairing medical malleolar de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le joint Surgical flap Triangular liga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