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一期重建外踝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瑞祥 付智民 张霄雁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55-56,共2页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一期重建外踝刘瑞祥,付智民,张霄雁(包钢医院骨科,包头014010)1990年4月我们收治了一位全身多发骨软骨瘤的患者,肿瘤广泛生长在四肢长骨,尤以左踝部肿瘤为重为大,患者因左踝部疼痛、肿胀、活动不...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一期重建外踝刘瑞祥,付智民,张霄雁(包钢医院骨科,包头014010)1990年4月我们收治了一位全身多发骨软骨瘤的患者,肿瘤广泛生长在四肢长骨,尤以左踝部肿瘤为重为大,患者因左踝部疼痛、肿胀、活动不便而就诊。经术前准备我们为患者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腓骨移植 外踝重建 血管吻合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腓骨头段游离移植重建外踝2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东 柳潜欧 +1 位作者 高爱萍 李立红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吻合血管 腓骨头 移植 外踝重建
下载PDF
外踝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技术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镇国 叶小宾 +2 位作者 李培 罗元章 吴金淼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superior peroneal retinaculum,SPR)技术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泉州滨海医院应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SPR技术治疗的9例慢性腓骨肌腱脱位患者,男... 目的探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superior peroneal retinaculum,SPR)技术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泉州滨海医院应用外踝前侧钻孔重建SPR技术治疗的9例慢性腓骨肌腱脱位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5~28(18.9±3.3)岁。术后随访时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9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9例全部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13~28(13.9±15.7)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86~95(90.5±4.3)分。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脱位复发。结论外踝前侧钻孔重建SPR技术治疗腓骨肌腱脱位的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侧钻孔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技术 腓骨肌腱脱位 修复重建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踝毁损骨折初探
4
作者 杨维和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3-94,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初步探讨和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踝毁损骨折这一少见骨科创伤的作用和疗效,从而选择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3例外外踝毁损骨折采用手术自体髂骨移植重建外踝及中药外洗、康复锻炼。结果:优1例,良2例。结论:...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初步探讨和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踝毁损骨折这一少见骨科创伤的作用和疗效,从而选择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3例外外踝毁损骨折采用手术自体髂骨移植重建外踝及中药外洗、康复锻炼。结果:优1例,良2例。结论:手术自体髂骨移植重建外踝及中药外洗、康复锻炼是治疗外踝毁损骨折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损骨折 中西医结合 自体髂骨移植重建 中药 康复锻炼
下载PDF
计算机软件模拟腓骨近端楔形截骨重建外踝的研究
5
作者 阎晓丽 朱泽兴 +5 位作者 周密 孙嘉锴 郝岩 朱方正 王晓宇 张树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10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腓骨近端楔形截骨,调整其关节面方向,观察及测量截骨后腓骨近端与原始外踝关节面的解剖学相似度,评估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潜在价值。方法收集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40例健康成人单侧下肢CT扫描数据,通过Mimics ... 目的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腓骨近端楔形截骨,调整其关节面方向,观察及测量截骨后腓骨近端与原始外踝关节面的解剖学相似度,评估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潜在价值。方法收集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40例健康成人单侧下肢CT扫描数据,通过Mimics 20.0软件及3-matic 12.0软件构建腓骨模型,测量腓骨远近端关节面横径、纵径、面积、倾斜角、最长坡径,分析数据差异确定腓骨近端楔形截骨方案。采用计算机软件模拟腓骨近端截骨及外踝重建过程,观察截骨后腓骨近端关节面与外踝关节面拟合满意后,测量截骨后腓骨近端关节面倾斜角及最长坡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腓骨三维模型中腓骨近端关节面与腓骨远端关节面的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远端关节面纵径、面积、倾斜角、最长坡径大于近端关节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近、远端关节面的面积差值为(107.67±55.55)mm2,面积比值为(63.87±17.50)%;腓骨近、远端关节面的倾斜角差值为(34.69±6.28)°,倾斜角比值为(50.92±8.16)%;腓骨近、远端关节面的最长坡径差值为(4.30±2.76)mm,最长坡径比值为(84.11±9.56)%。截骨后腓骨近端关节面倾斜角为(69.10±4.53)°,而原始腓骨远端关节面倾斜角(70.65±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骨后腓骨近端关节面最长坡径为(27.63±2.33)mm,而原始腓骨远端关节面最长坡径为(26.78±2.2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带关节面腓骨头移植重建外踝是可行的手术方案,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腓骨近端楔形截骨可以确定截骨线的位置,修正腓骨近端关节面方向,消除腓骨近端关节面以远的隆起,更有利于腓骨近端移植重建距腓关节,并且更接近解剖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重建 带关节面腓骨头移植 腓骨近端楔形截骨 距腓关节面匹配
原文传递
踝关节重建手术前后的步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崔大平 赵德伟 +1 位作者 孙强 于小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运动捕捉步态分析的生物力学方法研究踝关节韧带损伤及重建手术后步态运动学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应用三维运动捕捉步态分析系统(东方新锐DVMC-8801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对单侧外踝韧带损伤应用腓骨短肌腱进行重建的39... [目的]通过三维运动捕捉步态分析的生物力学方法研究踝关节韧带损伤及重建手术后步态运动学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应用三维运动捕捉步态分析系统(东方新锐DVMC-8801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对单侧外踝韧带损伤应用腓骨短肌腱进行重建的39例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外踝韧带损伤患者自受伤到接受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6个月(2周~16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6、12、18、24个月采集步态数据,同期采集58名健康人的步态数据并与之比较。受试对象按恒定速度(1.9 km/h)在运动平板上行走120 s,测量0°和15°时的步态数据,测量时空参数包括:步长、步宽;运动学数据包括:踝关节运动角度、踝关节角加速度。[结果]本组39例外踝韧带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出现恐惧步态,术后6个月0°运动平板的时空参数与正常比较无显著性差别,术后12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时空参数与正常比较无显著性差别,术后18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运动学指标与正常比较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应用腓骨短肌腱进行外踝韧带重建能够恢复踝关节正常的步态模式并表现出一种时间相关趋势。运用步态分析的运动学数据对踝关节损伤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为准确的了解踝关节外踝韧带损伤及重建术后的生物力学变化,为评定术后疗效、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及评定康复疗效提供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分析 韧带重建 三维运动学 腓骨短肌腱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