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内外部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动态关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艺璇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
出处
《经济师》
2018年第2期159-162,185,共5页
-
文摘
文章将影子银行分为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分别测算各自的规模和增长率,并量化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数。在对内部影子银行、外部影子银行、银行体系稳定性三者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VE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部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有负向影响,外部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有正向影响;长期外部影子银行和内部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均为负向,但是内部影子银行的影响更显著。最后分别针对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的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
关键词
内部影子银行
外部影子银行
银行体系
稳定性
VEC模型
-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内外部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2
-
-
作者
尹秀静
-
机构
潍坊科技学院
-
出处
《商展经济》
2021年第22期19-22,共4页
-
文摘
根据影子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本文将影子银行系统划分为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两部分,一方面,更加全面、准确地对影子银行规模作出统计;另一方面,旨在研究内外部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有所不同。由于外部影子银行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相较内部影子银行更为短暂。同样,经济增长对资金需求的扩大,更多地体现在内部影子银行规模的增加。
-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内部影子银行
外部影子银行
经济增长
-
分类号
F832.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外影子银行体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姚敏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
出处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0-16,共7页
-
文摘
随着金融市场体系多样化发展和全社会对资金需求的增长,中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且规模迅速膨胀,引起了中国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系统梳理影子银行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分别分析国外影子银行体系和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与发展、界定、构成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从广义角度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分为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和外部影子银行体系,以期科学、准确界定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及其构成。同时,对中外影子银行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发展具有明确的定位和判断,为影子银行体系的有效监管提供参考和依据。
-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内部影子银行
外部影子银行
-
分类号
F8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对银行业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罗玉冰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92,共10页
-
文摘
作者系统梳理影子银行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实际,以期科学、准确界定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及其构成。从广义角度,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分为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和外部影子银行体系,并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测算进行了积极尝试。在理论分析和数据模拟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银行业稳定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和银行业稳定性之间呈现负相关且存在倒"U"型关系,即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存在适宜规模的阈值(或最优规模)。从实际测算结果来看,中国内部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外部影子银行体系规模以及影子银行体系总规模在2000—2011年间基本都处于阈值以内,到2012年则全部超过其阈值,这表明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迅猛发展的弊端开始显现。
-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银行业
内部影子银行
外部影子银行
-
分类号
F79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测度
被引量:4
- 5
-
-
作者
李星敏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晋城市中心支行
-
出处
《华北金融》
2017年第2期65-69,共5页
-
文摘
在综合国内外对影子银行定义和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子银行概念进行界定,并将影子银行分外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两部分,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测度,得出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规模都在不断扩张的结论。为控制影子银行风险必须完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控制影子银行资金流向,循序渐进引导影子银行发展。
-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内部影子银行
外部影子银行
测度
-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