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代外销银器赏析
1
作者
吴丽侬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10期25-27,共3页
银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在清代“一口通商”政策下对外贸易频繁,大量银器外销到西方,这些银器深受西方人喜爱和追捧,当时的上流社会将其奉为时髦之物。广州匠人为了迎合西方贵族的喜好和品位,秉着传承和创新精神,制作出具有中国风...
银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在清代“一口通商”政策下对外贸易频繁,大量银器外销到西方,这些银器深受西方人喜爱和追捧,当时的上流社会将其奉为时髦之物。广州匠人为了迎合西方贵族的喜好和品位,秉着传承和创新精神,制作出具有中国风的奢侈和华丽的银制品,体现了传统匠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银制品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实物载体,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银器
工艺
纹饰
中国风
文化交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销银器研究刍议——“白银芳华:从外销银器看晚清民初社会和商贸变迁展”策展学术手记
2
作者
李永歌
《国家航海》
2023年第1期55-71,共17页
外销银器发轫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广州一口通商之际,高峰于五口通商之后,式微于抗日战争前夕。学界对晚清民国时期既内销又外销的银器制品是否应纳入外销银器的概念范畴仍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对于这类银器制品,从其工艺和形制传承、商贸...
外销银器发轫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广州一口通商之际,高峰于五口通商之后,式微于抗日战争前夕。学界对晚清民国时期既内销又外销的银器制品是否应纳入外销银器的概念范畴仍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对于这类银器制品,从其工艺和形制传承、商贸属性及为了学术研究之方便,将其纳入广义的外销银器研究范畴,也并无不可。从《粤海关志》文献记载、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清代早中期(1840年代以前)外销银器看,累丝银器是这一时期外销银器的主流。此外,还有少量使用锤揲工艺的银器茶具。不同时期外销银器器形、形制、工艺和纹饰的嬗变正是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反映。在银器上戳印标识的传统,中西均古已有之,反映了行业的不断繁荣、壮大,其主要目的都是为防伪和广告效应。18~19世纪外销银器上仿英国银器标识的出现是中国银器店铺学习和模仿西方银器款识,并增加自己店铺元素以区别于同行的一种体现,反映出这一时期外销银器工商业的不断繁荣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外销银器
《粤海关志》
风格嬗变
仿英国
银器
标识
原文传递
清代广州外销银器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3
作者
刘斌
《中国港口》
2018年第A02期10-17,共8页
清代广州的外销银器,按照发展风格及特点而言,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1780年代以前是发轫期,产品以累丝银器为特色;1780年代至鸦片战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产品大量仿造西方日用器皿,并引入了西方银器打款的传统;鸦片战争后进入繁荣期,广州...
清代广州的外销银器,按照发展风格及特点而言,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1780年代以前是发轫期,产品以累丝银器为特色;1780年代至鸦片战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产品大量仿造西方日用器皿,并引入了西方银器打款的传统;鸦片战争后进入繁荣期,广州外销银器制造和销售商快速增长,并借助外国人大量涌入和"西器东传"成为潮流之机,迅速向其他通商口岸城市扩张,至20世纪20年代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广州大量生产中西融合特征的银器,逐渐形成了以拉丁字母销售商标识、汉字制造商标识和阿拉伯数字成色标识为组合的广东式的外销银器款识。进入30年代,受美国"白银法案"影响,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措施强化对白银的控制,其中包括对生产的银制品及其出口课以重税,外销银器走向衰落。不久抗战爆发,至建国后中国外销银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广州
外销银器
特点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外销银器赏析
1
作者
吴丽侬
机构
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
出处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10期25-27,共3页
文摘
银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在清代“一口通商”政策下对外贸易频繁,大量银器外销到西方,这些银器深受西方人喜爱和追捧,当时的上流社会将其奉为时髦之物。广州匠人为了迎合西方贵族的喜好和品位,秉着传承和创新精神,制作出具有中国风的奢侈和华丽的银制品,体现了传统匠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银制品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实物载体,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
外销银器
工艺
纹饰
中国风
文化交融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销银器研究刍议——“白银芳华:从外销银器看晚清民初社会和商贸变迁展”策展学术手记
2
作者
李永歌
机构
中国港口博物馆藏品管理部
出处
《国家航海》
2023年第1期55-71,共17页
文摘
外销银器发轫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广州一口通商之际,高峰于五口通商之后,式微于抗日战争前夕。学界对晚清民国时期既内销又外销的银器制品是否应纳入外销银器的概念范畴仍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对于这类银器制品,从其工艺和形制传承、商贸属性及为了学术研究之方便,将其纳入广义的外销银器研究范畴,也并无不可。从《粤海关志》文献记载、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清代早中期(1840年代以前)外销银器看,累丝银器是这一时期外销银器的主流。此外,还有少量使用锤揲工艺的银器茶具。不同时期外销银器器形、形制、工艺和纹饰的嬗变正是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反映。在银器上戳印标识的传统,中西均古已有之,反映了行业的不断繁荣、壮大,其主要目的都是为防伪和广告效应。18~19世纪外销银器上仿英国银器标识的出现是中国银器店铺学习和模仿西方银器款识,并增加自己店铺元素以区别于同行的一种体现,反映出这一时期外销银器工商业的不断繁荣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关键词
晚清民国
外销银器
《粤海关志》
风格嬗变
仿英国
银器
标识
Keywords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period
Export Silver
Gazetteer on the Guangdong Customs
Design Evolution
Imitation British Silverware Stamps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F832.54 [经济管理—金融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广州外销银器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3
作者
刘斌
机构
广州博物馆
出处
《中国港口》
2018年第A02期10-17,共8页
文摘
清代广州的外销银器,按照发展风格及特点而言,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1780年代以前是发轫期,产品以累丝银器为特色;1780年代至鸦片战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产品大量仿造西方日用器皿,并引入了西方银器打款的传统;鸦片战争后进入繁荣期,广州外销银器制造和销售商快速增长,并借助外国人大量涌入和"西器东传"成为潮流之机,迅速向其他通商口岸城市扩张,至20世纪20年代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广州大量生产中西融合特征的银器,逐渐形成了以拉丁字母销售商标识、汉字制造商标识和阿拉伯数字成色标识为组合的广东式的外销银器款识。进入30年代,受美国"白银法案"影响,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措施强化对白银的控制,其中包括对生产的银制品及其出口课以重税,外销银器走向衰落。不久抗战爆发,至建国后中国外销银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关键词
清代
广州
外销银器
特点
Keywords
Qing Dynasty
Guangzhou
Export Silver
Peculiarity
分类号
F752.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代外销银器赏析
吴丽侬
《收藏与投资》
20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外销银器研究刍议——“白银芳华:从外销银器看晚清民初社会和商贸变迁展”策展学术手记
李永歌
《国家航海》
2023
0
原文传递
3
清代广州外销银器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刘斌
《中国港口》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