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外间质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秉慈 许增禄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细胞外间质由四大家族组成: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弹性蛋白和细胞外间质糖蛋白。细胞外间质成分不仅仅是细胞的惰性支持物,它具有活性的生物功能,例如细胞粘附及迁移,甚至涉及基因表达。细胞外间质研究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生物学领域。
关键词 细胞 细胞外间 细胞功能
下载PDF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及分子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伟 李艳红 +2 位作者 朱少君 巩丽 李爱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研究网膜和肠系膜胃肠道外问质瘤(EGIST)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特点,分析其克隆性,并探讨其组织来源、预后评价及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关系。方法运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CD117、CD34等)和克隆性分析技术研究12例... 目的研究网膜和肠系膜胃肠道外问质瘤(EGIST)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特点,分析其克隆性,并探讨其组织来源、预后评价及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关系。方法运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CD117、CD34等)和克隆性分析技术研究12例网膜和肠系膜胃肠道外间质瘤。结果共诊断12例EGIST,其中网膜5例,肠系膜6例。肿瘤大小3.5~29.0cm(平均12.4cm),另有1例为多发性(共34个肿瘤)。梭形细胞为主型7例,上皮样细胞为丰型2例,混合型3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结果:CDll7(12/12)、CD34(8/12)、平滑肌肌动蛋自(6/12)、S一100蛋白(7/12)、结蛋白均为阴性。克隆性分析结果提示EGIST为单克隆起源。结果5例网膜EGIST均无瘤生存;6例肠系膜EGIST中3例死于肿瘤,1例术后2年复发;1例多发性EGIST术后1年复发。结论EGIST与GIST为同一性质肿瘤,可能共同起源于多分化潜能的间叶干细胞或肿瘤向卡哈尔间质细胞分化。EGIST有独特的行为谱,预后评价不能完全套用GIST的评价指标。EGIST为单克隆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间质瘤 间质瘤 腹膜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克隆性分析
下载PDF
原发胃肠外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德巍 杨大业 +1 位作者 关维雨 李永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外间质瘤(EGISTs)的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与临床特点,研究胃肠外间质瘤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E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表达及预后。结果:8例EGISTs患者... 目的:探讨胃肠外间质瘤(EGISTs)的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与临床特点,研究胃肠外间质瘤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E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表达及预后。结果:8例EGISTs患者平均年龄59.9岁,临床上以腹部肿块伴疼痛为主,偶见胃肠道症状。肿瘤平均直径为16.2cm,细胞类型以梭形细胞多见。核分裂数4例﹤5个/50HPF,2例﹤10个/50HPF,2例﹥10个/50HPF,肿瘤中心坏死6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8例、CD34阳性5例、SMA阳性2例、S-100阳性1例。2例患者术后因肿瘤复发和转移死亡,1例患者带病生存,1例失访,余4例患者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EGISTs好发于中老年,具有胃肠间质瘤(GISTs类似的病理特征与免疫表型。恶性潜能高,预后差;瘤体直径>5 cm、核分裂数>2个/50HPF、瘤细胞密度高和坏死是诊断恶性的主要指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中、高风险患者术后应给予伊马替尼等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胃肠外间质瘤 CD117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榄香烯对Lewis肺癌小鼠基底膜及细胞外间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冯利 林洪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891-894,共4页
目的:研究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与肺癌浸润和转移的相互关系,以及中药榄香烯的抗癌作用机理。方法:以C57BL/6近交系小鼠建立Lewis肺癌模型,将4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TX组及榄香烯组,14天后以放免法及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 目的:研究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与肺癌浸润和转移的相互关系,以及中药榄香烯的抗癌作用机理。方法:以C57BL/6近交系小鼠建立Lewis肺癌模型,将4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TX组及榄香烯组,14天后以放免法及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HA、ColⅣ及移植瘤组织LN、FN。结果:榄香烯能降低血清HA、ColIV含量;维持FN在瘤细胞周围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中的线状表达,降低肿瘤细胞LN表达;与模型组及CTX组比较有显著差别。结论:中药榄香烯与化疗药CTX抗肿瘤作用机理不同,其抑制肺癌转移的部分作用机制是通过保护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屏障以及降低肿瘤细胞中细胞外基质成分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基底膜 细胞外间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细胞外间质-整合素在牵张刺激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兵 王德文 +1 位作者 何作云 罗惠兰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46-351,共6页
应用牵张刺激培养细胞的模型 ,观察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素对牵张刺激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探讨细胞外间质 -整合素受体在超负荷心肌肥大的跨膜信号传导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素明显有助于培养心肌... 应用牵张刺激培养细胞的模型 ,观察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素对牵张刺激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探讨细胞外间质 -整合素受体在超负荷心肌肥大的跨膜信号传导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素明显有助于培养心肌细胞的贴壁、伸展。牵张刺激后 ,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基质组心肌细胞的 3H -亮氨酸掺入率和心肌细胞表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而层粘连素组无显著变化 ;可溶性纤维连接蛋白、RGD肽均可显著抑制牵张刺激诱导的培养心肌细胞 (胶原为粘附基质 )的3H -亮氨酸掺入率升高和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 ,而层粘连素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 ,特异的细胞外间质 -整合素在超负荷心肌肥大机制中发挥了跨膜信号传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跨膜信号传导 细胞外间 整合素
下载PDF
淋巴结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微血管密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姚丽青 季天海 +1 位作者 余英豪 曾玲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目的 研究淋巴结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Ki -1EALCL)微血管密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12例Ki -1EALCL中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FⅧ -RAg和CD 3 1的表达 ,并通过形态学计量法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 目的 研究淋巴结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Ki -1EALCL)微血管密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12例Ki -1EALCL中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FⅧ -RAg和CD 3 1的表达 ,并通过形态学计量法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 Ki-1EALCL微血管密度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大小、发生部位和细胞表型无关 ,而与PCNA标记指数有关(P <0 .0 1)。Kaplan -Meier分析显示微血管计数 <2 0 .5的患者预后较好 ,而微血管计数≥ 2 0 .5的患者预后较差 ,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淋巴结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微血管密度与患者生存率相关 ,提示肿瘤血管生成分析和微血管密度计量是评价EALCL患者预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外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生物学 预后
下载PDF
细胞外间质与肝纤维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贾继东 王宝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2年第6期13-16,共4页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指各种致病因子所致的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其特点为肝脏中细胞外间质,特别是胶原的过度沉积,纤维化发展的后果是形成肝硬化。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肝纤维化不是简单的固定不变的组织学改变,...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指各种致病因子所致的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其特点为肝脏中细胞外间质,特别是胶原的过度沉积,纤维化发展的后果是形成肝硬化。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肝纤维化不是简单的固定不变的组织学改变,而是一种主动的动态病理过程。细胞外间质亦不仅仅起支架作用,它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这些新概念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理及诊断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间 肝纤维化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鱼鳃细胞外间质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洁明 郭峰 柳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1,共2页
作者将在水泥池中用井水暂养 4 0d后发病的日本锦鲤的鳃用波恩氏液固定 ,组织切片 ,埃利希氏 (Ehrlich’s)苏木精—暑红染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鳃组织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结果显示鳃组织的间充质异常。
关键词 环境因子 鱼鳃细胞 外间 水质 形态特征
下载PDF
阴道内原发性胃肠外间质瘤1例报道 被引量:2
9
作者 常峰 岳振营 +3 位作者 张龙云 邹存华 董艳光 李文雪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959-960,962,共3页
阴道内原发性胃肠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临床极其罕见,文献中未见相关报道。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阴道内的EGIST,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1材料与... 阴道内原发性胃肠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临床极其罕见,文献中未见相关报道。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阴道内的EGIST,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3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阴道内包块,近半年来增长加快,出现尿频症状;既往身体健康,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间质瘤 阴道内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胃肠外间质瘤二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彤 孔为民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1359-1360,共2页
关键词 胃肠外间质瘤 女性生殖系统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间α胰蛋白酶抑制剂与胞外间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明 米田雅彦 木全弘治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0-223,共4页
间α胰蛋白酶抑制剂 (ITI)家族是在人和动物的血液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蛋白质 .ITI由一条硫酸软骨素糖链将三条蛋白质肽链共价地结合在一起 ,其中两条肽链与硫酸软骨素链以氨基酸的羧基与糖链上的羟基形成酯键的形式相连 .在细胞外间质中 ... 间α胰蛋白酶抑制剂 (ITI)家族是在人和动物的血液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蛋白质 .ITI由一条硫酸软骨素糖链将三条蛋白质肽链共价地结合在一起 ,其中两条肽链与硫酸软骨素链以氨基酸的羧基与糖链上的羟基形成酯键的形式相连 .在细胞外间质中 ,这种酯键可以转移到透明质酸糖链上 ,进而调控细胞外间质的大小和细胞的性质 .另一条肽链具有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α胰蛋白酶 蛋白酶抑制剂 外间 间质调节
下载PDF
人胃肠道和胃肠外间质瘤microRNA表达谱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慧 张秀敏 李增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比较消化道原发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与胃肠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EGISTs)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其与肿瘤原发部位、突变类型等因素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西京... 目的:比较消化道原发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与胃肠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EGISTs)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其与肿瘤原发部位、突变类型等因素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西京医院病理科的8例石蜡样本(5例GISTs、3例EGISTs),利用安捷伦人miRNA表达谱芯片(芯片覆盖866个人miRNA)进行分析。同时通过PCR扩增后直接测序,明确8例样本的基因突变类型。结果:芯片数据经非监督层次聚类分析,显示8例样本分为3簇,具有相同突变类型的1例胃部GIST和1例EGIST构成第1簇,2例胃部GISTs构成第2簇,其余4例(2例小肠GISTs和2例EGISTs)构成第3簇。将5例GISTs按部位分成2组(胃部和肠道),3例EGISTs分别加入miRNA表型相似的组,2组比较后发现12个miRNA表达有显著差异;预测的靶基因多数参与KIT/PDGFRA的信号转导,其中有5个在肠道组显著下调,部分已有报道与肿瘤的演进相关。比较GISTs和EGISTs的表达谱,发现仅有3个mi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ISTs和EGISTs的miRNA表型相似,均与肿瘤部位及突变类型关系密切,因此miRNA表型的分析可能有助于GISTs在分子水平上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外间质瘤 微小RNA 基因突变 石蜡组织
下载PDF
804G细胞外间质对体外培养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渊 桂淑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外间质对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804G细胞外间质作为牛角膜内皮细胞培养的基础,用免疫荧光分析结合素α6的表达,并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结果生长于804G细胞外间质上的牛角膜内... 目的研究细胞外间质对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804G细胞外间质作为牛角膜内皮细胞培养的基础,用免疫荧光分析结合素α6的表达,并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结果生长于804G细胞外间质上的牛角膜内皮细胞结合素α6表达增加,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间 角膜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抗肺癌合剂对荷瘤小鼠基底膜及细胞外间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建义 周维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9期1997-2000,共4页
目的:观察抗肺癌合剂对荷瘤小鼠基底膜与细胞外间质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小鼠50只,雌雄各半,每只小鼠右侧腋窝皮下接种Lewis肺癌瘤细胞悬液0.2mL,24h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CTX组和抗肺癌合剂组,以1.2mg/kg的抗肺癌合... 目的:观察抗肺癌合剂对荷瘤小鼠基底膜与细胞外间质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小鼠50只,雌雄各半,每只小鼠右侧腋窝皮下接种Lewis肺癌瘤细胞悬液0.2mL,24h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CTX组和抗肺癌合剂组,以1.2mg/kg的抗肺癌合剂灌胃,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4天;CTX组予以20mg/kg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给药6次。每天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隔日称重,并观察各组小鼠皮下结节情况;给药结束24h后处死所有动物,处死前,各组小鼠行眼球取血,测血透明质酸、胶原蛋白-Ⅳ;处死剥离肿瘤组织,对接种部位肿瘤组织进行FN和L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FN和LN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结果:模型对照组Lewis荷瘤小鼠血清中HA及ColⅣ含量较正常小鼠显著增高(P<0.01);抗肺癌合剂组能显著降低Lewis荷瘤小鼠血清中HA及ColⅣ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而CTX对Lewis荷瘤小鼠血清中HA及ColⅣ含量有显著降低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对HA及ColⅣ未显示出明显的影响。结论:抗肺癌合剂能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和自发肺转移;能降低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HA和ColⅣ含量;能使FN在Lewis肺癌小鼠肿瘤周围脂肪组织、肿瘤包膜、血管壁及癌巢间呈断线状或连续线状表达。LN在模型组及CTX组中瘤细胞胞浆中有较高的表达,而抗肺癌合剂可显著降低其表达,显示抗肺癌合剂与CTX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中医药疗法 实验研究 抗肺癌合剂 基底膜 细胞外间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细胞外间质成分及其在疾病中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玉瑞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2年第6期1-4,共4页
细胞外间质成分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变化将导致衰老或发生病变。以往对这部分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比较模糊,也未予以足够的重视。随着生物学诸领域中新技术的进展,已对其内在结构,相互关系及在生理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有新的... 细胞外间质成分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变化将导致衰老或发生病变。以往对这部分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比较模糊,也未予以足够的重视。随着生物学诸领域中新技术的进展,已对其内在结构,相互关系及在生理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有新的认识。它与多种疑难疾病的发生都有密切关系。当今世界上许多学者已通过对细胞外间质成分的研究,提高了对胶原病,风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种纤维化疾病的诊治及病理特征的认识,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我国的学者也已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为此本期向读者介绍细胞外间质成分的主要内容,生理功能及在一些疾病中的变化,期望能引起我国生物学界及医学界的关注与兴趣;从而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间 疾病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胃肠外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晓晖 蒋松琪 +2 位作者 谢鹏飞 陈志刚 陈铁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5例E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肿瘤位于肠系膜8例,大网膜5例,后腹膜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3.1... 目的探讨胃肠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5例E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肿瘤位于肠系膜8例,大网膜5例,后腹膜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3.1cm,免疫组化CD117、CD34及α-SMA阳性率分别为100.0%、53.3%及33.3%,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定性诊断困难。本组均经手术治疗,9例完整切除,5例姑息切除,1例仅行活检术;联合脏器切除6例。经随访20~128个月,5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肝转移,3例带瘤生存,其余7例均存活且无复发。结论EGIST临床少见,生物学行为多变,预后和部位有关,位于大网膜者预后较好。手术是唯一能治愈的方法,格列卫可能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间质瘤 免疫组化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9例胃肠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军扩 纪媛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外间质瘤(EGIST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分析9例EGISTs的临床资料和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9例EGISTs中,男4例,女5例,年龄38~69岁,中位年龄55岁。3例发生于肠系膜,2例发生于大网膜,2例发生于食管胃交界处,食管... 目的探讨胃肠外间质瘤(EGIST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分析9例EGISTs的临床资料和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9例EGISTs中,男4例,女5例,年龄38~69岁,中位年龄55岁。3例发生于肠系膜,2例发生于大网膜,2例发生于食管胃交界处,食管和盆腔各1例。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包块、尿频、呕吐等。梭形细胞型4例,上皮细胞型3例,混合细胞型2例。免疫组化:7例CD117(+)、8例DOG1(+)、3例CD34(+)、2例SMA(+)、desmin和S-100均为阴性。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人,CD117、DOG1和CD34联合检测可提高GIST的诊断率,手术是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间质瘤 临床病理特点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胃肠外间质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世林 田君才 万玉珍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外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1例胃肠外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上腹部不适4个月、发现腹部包块20余天入院,实验室及相关医技检查均未明确诊断,拟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胃肠外... 目的探讨胃肠外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1例胃肠外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上腹部不适4个月、发现腹部包块20余天入院,实验室及相关医技检查均未明确诊断,拟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胃肠外间质瘤(高危险度),术后恢复顺利,未行靶向治疗。结论胃肠外间质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依据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人脑小动脉玻璃样变细胞外间质免疫组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微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3期1886-1887,F002,共3页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对8例老年脑小动脉玻璃样变病例的小动脉管壁结构进行了研究,探索老年微小血管玻璃样变性的发病机制。方法尸解材料来自8例经HE染色鉴别具有脑内小动脉玻璃样变的病例(Binswanger病3例,多发性脑梗死5例)。男6例,女2例,...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对8例老年脑小动脉玻璃样变病例的小动脉管壁结构进行了研究,探索老年微小血管玻璃样变性的发病机制。方法尸解材料来自8例经HE染色鉴别具有脑内小动脉玻璃样变的病例(Binswanger病3例,多发性脑梗死5例)。男6例,女2例,年龄66~99岁。对照组:8例,均无脑病理学改变,男5例,女3例,4例死于心脏病,4例死于恶性肿瘤,年龄28~80岁。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胶原I、II、IV、VI型,肌动蛋白,心中无层蛋白,VIII因子,CD-34,葡萄糖载体I抗体对8例病理证实脑小动脉玻璃样变的病例和8例无脑病的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脑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的病理特点为:I,III,V,VI型纤维胶原异常堆积在中层和外层,基底层成分胶原IV和层蛋白主要堆积在血管基底膜和中层平滑肌层。结论玻璃样变的小动脉由于中层平滑肌细胞变性和胶原沉积使血管对神经和代谢调节的反应降低,进而影响脑血流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动脉玻璃样变 细胞外间 免疫组织化学 老年人 发病机制 病例
下载PDF
牙髓组织中细胞外间质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牙髓组织中细胞外间质的研究汪平综述史俊南审阅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细胞外间质是牙髓组织细胞生存的外环境,也是牙髓组织和牙本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对牙髓细胞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是:①影响细胞形态;②控... 牙髓组织中细胞外间质的研究汪平综述史俊南审阅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细胞外间质是牙髓组织细胞生存的外环境,也是牙髓组织和牙本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对牙髓细胞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是:①影响细胞形态;②控制细胞的迁移;③调控细胞的增殖;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组织 细胞外间 外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