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覃成林 李红叶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功能及其边界不断扩张,城市区域日益取代城市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多中心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发展的新形态,它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或者工具在欧盟的空间规划中得到了应用。目前,关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功能及其边界不断扩张,城市区域日益取代城市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多中心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发展的新形态,它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或者工具在欧盟的空间规划中得到了应用。目前,关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城市和区域空间研究的一大热点。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都对多中心城市区域进行了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多中心城市区域内涵和定义、多中心城市区域测度方法、多中心城市区域演进,以及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功能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多中心城市区域 城市 区域
下载PDF
从多中心城市到15分钟城市城市设计和交通的标度:步行、等待和骑行
2
作者 崔敏榆(译) 《时代建筑》 2023年第2期14-21,共8页
城市设计的任务是通过个体努力和中央控制相结合来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避免不良后果.在快速城市化、气候变化和人口转型的时代,这一设计任务尤其具有挑战性.人们为了创造有韧性、可持续、凝聚力强且宜居的城市环境,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要... 城市设计的任务是通过个体努力和中央控制相结合来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避免不良后果.在快速城市化、气候变化和人口转型的时代,这一设计任务尤其具有挑战性.人们为了创造有韧性、可持续、凝聚力强且宜居的城市环境,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要求,特别是为了促进积极的变革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提出了一系列城市设计和交通发展理念,例如多中心城市发展、网络城市主义、交通导向型发展、立体城市主义和15分钟城市等.文章首先对这些概念进行背景梳理与内涵界定,强调概念中结构与空间存在重叠与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从行程时间的角度重新思考城市设计与交通规划的目标与价值取向,以及城市多中心发展趋势下所隐含的多元化交通标度.作为多层次立体城市主义整合策略的一部分,步行、等待和骑行是需要网络城市主义和景观生态主义关注的城市设计和交通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网络城市主义 交通导向型发展 立体城市主义 15分钟城市 城市设计
下载PDF
多中心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空间特征解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一洲 赖世刚 吴次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31,共9页
"多中心"是当前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的一般特征和趋势。本研究通过对大量国内外多中心城市相关研究的分析,首先梳理了多中心城市研究的历史脉络,从理论推导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总结提出了多中心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其次,分别从空... "多中心"是当前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的一般特征和趋势。本研究通过对大量国内外多中心城市相关研究的分析,首先梳理了多中心城市研究的历史脉络,从理论推导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总结提出了多中心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其次,分别从空间形态特征、规模等级特征、功能体系特征、"互动流"特征、区域协同特征和空间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方面,详细解析了多中心城市在各表现维度上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对于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与借鉴,并针对当前大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实践中的困惑,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本研究旨在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大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引导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概念 空间特征 空间演化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多中心城市区域与多层次管治 被引量:53
4
作者 张京祥 罗小龙 殷洁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2008年第1期65-69,共5页
多中心城市区域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在这一城市区域空间内也出现了多层次的管治,以应对全球化环境下愈演愈烈的城市竞争。本研究对长江三角洲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长三角正在呈现多中心的发展态势。同时由于... 多中心城市区域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在这一城市区域空间内也出现了多层次的管治,以应对全球化环境下愈演愈烈的城市竞争。本研究对长江三角洲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长三角正在呈现多中心的发展态势。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的非理性发展,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投资争夺、基础设施建设冲突和产业结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从国家到县(市)的不同层面,出现了各种管治新形式,相互交织,并正在逐渐形成多层次的区域管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区域 多层次营治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空间联系视角的沈阳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魏冶 修春亮 王绮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8,共6页
以沈阳市为研究案例,借鉴国际著名团队POLYNET的研究经验并加以改良,进行了空间联系视角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分析。分别从人口密度分布、就业—居住空间联系网络与企业空间组织网络三个维度来识别沈阳市的人口中心、就业中心与产业中... 以沈阳市为研究案例,借鉴国际著名团队POLYNET的研究经验并加以改良,进行了空间联系视角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分析。分别从人口密度分布、就业—居住空间联系网络与企业空间组织网络三个维度来识别沈阳市的人口中心、就业中心与产业中心,综合分析这些"中心",得出四点结论:①城市核心区就业与居住中心构成十字交叉的内循环结构;②浑南新区次中心特征颇具雏形;③外围人口中心、就业中心与产业中心错位发展;④沈阳市呈现不均衡的多中心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联系 多中心城市结构 流空间 沈阳
下载PDF
克鲁格曼的多中心城市空间自组织模型评析 被引量:34
6
作者 刘安国 杨开忠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5-322,共8页
在传统的空间经济格局研究中 ,以杜能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和以克里斯塔勒与廖什为代表的近代区位论将经济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规则性视为理所当然的 ,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规则性 ,人们却不得而知。 1990年代 ,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人... 在传统的空间经济格局研究中 ,以杜能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和以克里斯塔勒与廖什为代表的近代区位论将经济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规则性视为理所当然的 ,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规则性 ,人们却不得而知。 1990年代 ,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克鲁格曼将对自组织系统的跨学科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运用于经济学研究之中 ,建立起多中心城市的空间自组织模型。他以对厂商之间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为基础 ,向我们清楚地阐明了经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形成大范围内的有规则的经济空间格局的内在机理 ,即“从不稳定产生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鲁格曼 多中心城市空间 边缘城市 自组织模型 空间经济格局
下载PDF
欧洲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 被引量:22
7
作者 马学广 李贵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3-1429,共7页
以"多中心城市区域"(PUR)为代表的城市群体空间的发展已经成为欧洲空间发展与规划的重要特征,以"多中心发展"为目标、"城市区域"为单位的欧洲"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和规划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以"多中心城市区域"(PUR)为代表的城市群体空间的发展已经成为欧洲空间发展与规划的重要特征,以"多中心发展"为目标、"城市区域"为单位的欧洲"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和规划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PUR的研究以城市密集地区形态—功能的多中心性之间的契合关系为重点,探讨这一类型区域的动态发展模式及其多中心性、互补性、连通性、协同性和外部性等属性特征,并且在PUR的定量测度上进行了较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在以ESDP为代表的欧洲空间规划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但由于PUR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原型区域的局限性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地方性问题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一理论概念和规划策略的研究尚需进一步的深入,其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对西方尤其是欧洲PUR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所存在问题的反思构成了主要研究内容。在对欧洲PUR的研究基础、属性特征、定量测度和研究应用等多个方面引介和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城镇密集地区的研究、强化PUR各种属性的定量实证分析以及借鉴和吸收欧洲PUR研究与规划思想等一些适用于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与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区域 进展 测度 规划
下载PDF
2000―2010年广州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测度 被引量:45
8
作者 蒋丽 吴缚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5,共9页
基于广州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常住人口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法、单中心密度模型和多中心密度模型分析法对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广州人口空间动态变化表现为"内圈层(近郊区)... 基于广州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常住人口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法、单中心密度模型和多中心密度模型分析法对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广州人口空间动态变化表现为"内圈层(近郊区)快速增长、外圈层慢速增长、核心圈层(核心区)和外圈低速增长",核心圈层的人口继续增长并向四周扩散,表明广州人口变动的郊区化现象明显,已呈现多中心特征,由2000年的"1个中心(人民公园)2个次中心(白云区的新景街和海珠区的凤阳街)"演变至2010年的"1个中心(人民公园)4个次中心(白云区的同德街、海珠区的凤阳街、天河区的棠下街和沙河街)",次中心的人口集聚功能逐渐增强,对城市人口分布影响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分布 多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广州
下载PDF
2000-2010年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对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蒋丽 吴缚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21,共7页
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中国大都市常住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大都市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本文基于广州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外来人口数据,运用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茨曲线、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0-2010外来... 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中国大都市常住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大都市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本文基于广州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外来人口数据,运用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茨曲线、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0-2010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规律是由核心圈层的人口继续缓慢增长并向四周扩散(即郊区化,但只是近郊),与人口空间分布规律雷同,是形成广州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人口空间分布 多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广州
下载PDF
多中心城市的内生形成与政府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少华 范红忠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21,共7页
用主流经济学的工具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有两个难点,即对规模经济和不同地区不同生产、消费和价格体系难以模型化。本文的贡献之一是通过界定合成实物资本和产量的真实货币价值两个概念,赋予了柯-道生产函数新的内涵,使其可以直接比较厂商... 用主流经济学的工具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有两个难点,即对规模经济和不同地区不同生产、消费和价格体系难以模型化。本文的贡献之一是通过界定合成实物资本和产量的真实货币价值两个概念,赋予了柯-道生产函数新的内涵,使其可以直接比较厂商和工人在不同地区的收益,而不必考虑价格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内生演变及政府政策的影响,发现对中心城市的倾斜性投资政策阻碍了大城市向多中心城市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聚集经济 离散经济
下载PDF
市场、政府的力量及多中心城市的形成 被引量:8
11
作者 范红忠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53,共7页
我国备大都市区的郊区和所辖县尚未形成城市亚中心,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区迁移可以成为东部大都市区向多中心城市转变的重要市场力量。政府的力量和上述市场的力量协同发挥作用,既能加快东部大都市区形成多中心城市,又... 我国备大都市区的郊区和所辖县尚未形成城市亚中心,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区迁移可以成为东部大都市区向多中心城市转变的重要市场力量。政府的力量和上述市场的力量协同发挥作用,既能加快东部大都市区形成多中心城市,又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充分发挥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池功能,使人口、土地资源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多中心城市 大都市区
下载PDF
基于多中心城市结构的保障性住房价格测算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宇 《工程管理学报》 2010年第1期73-77,共5页
由廉租住房和成本销售型住房构成的政府供给型保障性住房,其价格在维持较低水平的同时,还应体现出住房品质的差异,从而实现合理的定价。论文针对政府供给型保障性住房,以区位因素为定价依据,将同心圆城市结构住宅租金测算模型进行拓展,... 由廉租住房和成本销售型住房构成的政府供给型保障性住房,其价格在维持较低水平的同时,还应体现出住房品质的差异,从而实现合理的定价。论文针对政府供给型保障性住房,以区位因素为定价依据,将同心圆城市结构住宅租金测算模型进行拓展,建立扩展性多中心城市结构的住宅租金测度模型。同时基于多层次灰色系统建立区位差异指数测算模型,从而实现对不同区位的保障性住房的差别定价,为政府供给型保障性住房价格水平确定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供给型保障性住房 多中心城市结构 同心圆城市结构 区位差异 灰色系统
下载PDF
多中心城市视角下的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研究
13
作者 朱俊成 张敏 +1 位作者 宋成舜 汤进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65,共5页
多中心与板块经济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特征,中部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枢纽作用。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群,多中心城市与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崛起与协调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成... 多中心与板块经济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特征,中部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枢纽作用。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群,多中心城市与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崛起与协调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成为影响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与软实力的重要因子。要实现多中心互动、共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须以城市群经济体为载体,建立多中心互动与共赢机制,实现多中心协调发展;科学规划与布局,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统筹城乡关系,走新型城市化之路;坚持产业集中式发展,培育区域性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构建广域性产学研平台,着力培育自主创新;发挥通道优势,大力发展"廊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关联 多中心城市 中部地区
下载PDF
转轨体制国家中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发展模型——以长三角为例的逻辑推演
14
作者 陈前虎 周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14,共7页
经济地理空间的多中心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现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受长期计划体制与思想的影响,城市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呈现出相对滞后性。文章以长三角为假想案例,以西方标准的区域空间理论为原型,从制度经济学视角... 经济地理空间的多中心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现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受长期计划体制与思想的影响,城市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呈现出相对滞后性。文章以长三角为假想案例,以西方标准的区域空间理论为原型,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审视多中心化的经济地理空间现象,通过理论逻辑推演,建立起一个立足于中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区域空间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模型对理论研究的启示,提出了长三角构建成熟发达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的一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区域 交易成本 地方化经济 空间分析模型 中心—外围 长三角
下载PDF
构建双核多中心城市网络
15
作者 叶立梅 《前线》 2003年第7期47-49,共3页
打破单中心模式,构筑全新的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已成为北京向国际城市功能跃迁、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减轻市区发展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建设一座百万人口规模的新城,将使北京的城市空间大幅度扩展,是北京从单中心模式向双核... 打破单中心模式,构筑全新的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已成为北京向国际城市功能跃迁、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减轻市区发展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建设一座百万人口规模的新城,将使北京的城市空间大幅度扩展,是北京从单中心模式向双核多中心模式演变的关键步骤。 以卫星城为基础建设多个城市分中心,是当前北京多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战略中较为现实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城市功能 卫星城 多中心城市 城市发展 国际功能 城市空间 军事功能 中心 行政管理中心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多中心城市地价空间结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东卉 刘勇 刘秀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0-135,共6页
"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被认为是可持续的城市形态,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典型的多中心城市重庆为例,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市组团(主中心、次中心、外围组团)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对地价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 "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被认为是可持续的城市形态,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典型的多中心城市重庆为例,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市组团(主中心、次中心、外围组团)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对地价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庆组团的地价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多中心、镶嵌式分布特征,与城市形态一致.这说明,在城市地价分布和模拟时,除了繁华度、临近度、可达性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此外,引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分析组团间相互作用对地价的影响,被证明是研究地价空间结构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多中心城市 空间相互作用 地价空间结构
下载PDF
21世纪城市规划的新思维--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案例与优化策略》
17
作者 赖世刚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我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代:现在全球的人口大约有一半居住在城市中,到2050年,估计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会迁移到城市居住。随着全球的快速城镇化,出现了1000万人以上规模的超大城市,它们的步调比较快而且结构也比较复杂,尤其是多核心的空间... 我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代:现在全球的人口大约有一半居住在城市中,到2050年,估计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会迁移到城市居住。随着全球的快速城镇化,出现了1000万人以上规模的超大城市,它们的步调比较快而且结构也比较复杂,尤其是多核心的空间结构。全球快速城镇化以及其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俨然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面对这样的挑战,对(超)大城市的理解以及对规划的思维必须有所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超大城市 城市规划 多中心城市 快速城镇化 21世纪 优化策略 新思维
下载PDF
多中心城市结构论与东京的再开发 被引量:11
18
作者 川上秀光 吕斌 《城市规划》 1988年第6期27-30,共4页
川上秀光先生是日本东京大学都市工学科教授,日本都市计划学会会长,日中技术交流协会理事。川上秀光先生是日本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对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开发、大城市结构和城市史等方面均有不少论著。 本文是川上秀光先生为本刊撰写的专... 川上秀光先生是日本东京大学都市工学科教授,日本都市计划学会会长,日中技术交流协会理事。川上秀光先生是日本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对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开发、大城市结构和城市史等方面均有不少论著。 本文是川上秀光先生为本刊撰写的专稿。文章就东京都城市结构的演变以及交通发展与城市结构的关系作了深入的考察和论述。本文提出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理论对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东京 城市结构 结构论 土地利用 日本 城市中心 城市功能 交通发展 特大城市
下载PDF
从“温州模式”到多中心城市群发展模式——以浙中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智清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31-34,43,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浙中地区在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已逐步发展成以多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城乡融合的浙中城市群。通过分析浙中城市群的特征、问题、背景和机制,明晰在强县扩权体制背景下、在"温州模式"的经济模式下,县域强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浙中地区在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已逐步发展成以多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城乡融合的浙中城市群。通过分析浙中城市群的特征、问题、背景和机制,明晰在强县扩权体制背景下、在"温州模式"的经济模式下,县域强中心、区域多中心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的优越性。指出应将"小的是美好的"作为未来浙中城市群空间引导的核心理念,在浙江人多地少的宏观条件下引导城市空间的有机集聚,通过"TOD模式与串珠状发展空间、绿核与优质生活圈"等战略措施实现"城乡融合、整体融合"的空间引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城乡融合 小的是美好的 绿核与优质生活圈 TOD模式 串珠状发展空间
下载PDF
基于Webmap的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评估方法——以上海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映雪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6期96-102,共7页
多中心化是发达国家城市发展到城市化中后期应对单中心结构负外部性的重要空间策略。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尝试以多中心引领空间发展,亟需探索一套可监测和评估其演化动态的支撑方法,网络新数据的应用为此提供了可行性。以上海主城区... 多中心化是发达国家城市发展到城市化中后期应对单中心结构负外部性的重要空间策略。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尝试以多中心引领空间发展,亟需探索一套可监测和评估其演化动态的支撑方法,网络新数据的应用为此提供了可行性。以上海主城区为例,借助百度地图的海量时空数据,着眼于服务可及性和要素建成情况,引入可达性格局分析、等时圈分析和基于POI分类的统计分析,从服务范围、服务时效和服务能力3个维度定量考察多中心空间发展特征,探索了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评估的新方法。实证结果印证了该方法较旧有基于经济、人口等视角的评估既有延续性又更为丰富、直观,也为特大城市以及城市连绵区的可持续空间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空间发展 Webmap 动态评估 上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