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丽丝·莱辛《爱的习惯》的批评话语分析
1
作者 杨天予 《今古文创》 2024年第8期20-22,共3页
《爱的习惯》是多丽丝·莱辛少数聚焦男性的作品之一,该小说向读者讲述了戏剧界名人主人乔治的婚姻变革,并重点着墨于其少妻波比从弱小顺从的妻子转变为遵从本心的独立女性的成长过程。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出发,基于Fairclough的三... 《爱的习惯》是多丽丝·莱辛少数聚焦男性的作品之一,该小说向读者讲述了戏剧界名人主人乔治的婚姻变革,并重点着墨于其少妻波比从弱小顺从的妻子转变为遵从本心的独立女性的成长过程。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出发,基于Fairclough的三维框架理论并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从文本层面,话语实践层面和社会实践层面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是对莱莘文学作品解读的一个全新视角,也是对批评话语分析工具应用的拓展。通过对在文本层面进行及物性分析、话语实践层面进行叙事策略和互文性分析和二战后女性主义浪潮的社会实践分析可以发现,莱辛通过对男女权利不均的刻画、女性在父权社会的困境描写和对平等自由的追求在《爱的习惯》中构建女性主义意识,表达女性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爱的习惯》 批评话语分析 Fairclough 三维理论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以《幸存者回忆录》为例
2
作者 马伊林 张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0-94,共5页
多丽丝·莱辛在其科幻小说《幸存者回忆录》中,通过一个中年女性主人公的视角,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女性问题进行了敏锐的审视。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作为支撑,探讨莱辛在《幸存者回忆录》中对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女性与自... 多丽丝·莱辛在其科幻小说《幸存者回忆录》中,通过一个中年女性主人公的视角,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女性问题进行了敏锐的审视。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作为支撑,探讨莱辛在《幸存者回忆录》中对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女性与自然这三组关系及其未来愿景的思虑,旨在凸显莱辛在该小说中所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莱辛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有望为解决当代社会中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缓解激化的性别矛盾提供一个参照,同时也预设了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关涉的生态要义和性别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幸存者回忆录》 生态女性主义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的科幻书写与人文关怀
3
作者 张琪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78-88,113,共12页
科幻小说是莱辛创作的重要部分,属于软科幻小说,关注科技隐患。莱辛通过幻想与神话及寓言等科幻形式刻画星空异域的边缘人群,选用科学实验与克隆等科技因素展示太空科技泛滥及其后患,沿袭战争与环境污染等科幻主题,呈现宇宙进化中的环... 科幻小说是莱辛创作的重要部分,属于软科幻小说,关注科技隐患。莱辛通过幻想与神话及寓言等科幻形式刻画星空异域的边缘人群,选用科学实验与克隆等科技因素展示太空科技泛滥及其后患,沿袭战争与环境污染等科幻主题,呈现宇宙进化中的环境破坏与星球末日图景。莱辛科幻作品展现了内心空间与外部太空中边缘群体的艰难生存、科技滥用与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隐射当今人类的生存状况、生存处境与世界未来的发展危机,表达出作者对技术化时代人的生存、生存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科幻小说 科幻书写 科幻元素 人文关怀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
4
作者 吴南辉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7期190-192,共3页
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因流散的个体经历而具有显著的空间意识,多元文化的滋育使其具备了前瞻性的视野,得以将生态维度超前引入小说的叙事中,使莱辛的小说因充满哲性的生态叙事而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因而本文即从寓意多元的空间意... 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因流散的个体经历而具有显著的空间意识,多元文化的滋育使其具备了前瞻性的视野,得以将生态维度超前引入小说的叙事中,使莱辛的小说因充满哲性的生态叙事而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因而本文即从寓意多元的空间意象、复杂多元的叙事结构和自然和谐的生态叙事三个向度出发,结合具体的文本探讨多丽丝·莱辛小说的叙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空间意象 叙事结构 生态叙事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小说《我们的朋友朱迪思》女性意识解读
5
作者 龚选艳 雷炎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73-177,共5页
多丽丝·莱辛是现代英国著名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著称,多以女性视角为切入点,通过描述颠覆传统的女性形象来表达其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入手,分析短篇小说中朱迪思这一女权主义先驱形象,... 多丽丝·莱辛是现代英国著名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著称,多以女性视角为切入点,通过描述颠覆传统的女性形象来表达其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入手,分析短篇小说中朱迪思这一女权主义先驱形象,通过解读莱辛对女性形象的建构,探析其女性主义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下载PDF
多元混杂性:多丽丝·莱辛《追寻英国性》中的族群身份认同
6
作者 章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1-102,共12页
《追寻英国性》是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自传性纪实作品,讲述了莱辛初到伦敦时期的一段移民生活经历。莱辛以房屋为表征,探讨了围绕英国性的族群冲突的本质,表达了她对族群身份认同的看法。这一看法对全球化时代族群混杂的当下社... 《追寻英国性》是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自传性纪实作品,讲述了莱辛初到伦敦时期的一段移民生活经历。莱辛以房屋为表征,探讨了围绕英国性的族群冲突的本质,表达了她对族群身份认同的看法。这一看法对全球化时代族群混杂的当下社会具有现实意义,而目前学界对此部作品的研究还较少,具有较大开拓空间。本文运用霍米·巴巴身份混杂性理论,阐释莱辛对本质主义的英国身份属性合理性的质疑,探究了作为建构移民身份的第三空间的多元混杂性特征。通过描写公寓中房客与房东的种种矛盾,莱辛形象地隐喻了英国的社会现实,从追寻个人的族群身份扩展至群体的族群身份,解构了英国人身份的本质主义属性,揭示了其历史渊源与核心特征,突出了多元混杂性在建构当代新型族群身份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身份认同 追寻英国性 族群 混杂性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科幻小说的生态思想研究——以《裂缝》为例
7
作者 唐玉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0-112,共3页
长期以来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裂缝》既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所面临生态危机的深忧,同时也彰显了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莱辛以其文字优美、思想深邃而又不失幽默的笔触风格传递了人... 长期以来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裂缝》既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所面临生态危机的深忧,同时也彰显了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莱辛以其文字优美、思想深邃而又不失幽默的笔触风格传递了人类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生态家园的殷切期望。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刻剖析作品中史前女性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想关系、男性与自然对立冲突的矛盾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关系,全面理解莱辛科幻小说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科幻小说 生态思想 《裂缝》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科幻小说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研究
8
作者 刘晶晶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9期203-205,共3页
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对人类困境、文明走向及人类社会未来前景的深度忧思和展望,表达其渴望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种族与种族共同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通过对几部科幻小说的文本细读,以去人类... 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对人类困境、文明走向及人类社会未来前景的深度忧思和展望,表达其渴望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种族与种族共同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通过对几部科幻小说的文本细读,以去人类中心化、颠覆男权女权文化二元论和解构种族区域优越论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后人文主义思想以及莱辛希望种族与种族、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共生的强烈愿望和建构“天人合一”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科幻小说 后人文主义思想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生态思想的现实关照
9
作者 唐玉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5期1-4,共4页
文学作品观照现实,反哺现实,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英国当代文学家多丽丝·莱辛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之一,在其《裂缝》《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幸存者回忆录》等系列科幻小说中,以寓言式手法讲述了人类所... 文学作品观照现实,反哺现实,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英国当代文学家多丽丝·莱辛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之一,在其《裂缝》《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幸存者回忆录》等系列科幻小说中,以寓言式手法讲述了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生态危机。这既是对当前全球生态状况的真实写照,又展现了她对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危机的深忧之情,而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法,即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我国正大力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西双方应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人类美好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裂缝》 《玛拉和丹恩历险记》 《幸存者回忆录》 生态思想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边缘人的哀鸣——浅析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忠霞 王琳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4-57,共4页
多丽丝·莱辛一生笔耕不辍,成就享誉世界文坛。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贴近生活、多处边缘,可以说,"边缘人"的精神困境一直是她在文学界申诉的重点。基于对多丽丝·莱辛小说中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女性进行分析,进一步阐释&qu... 多丽丝·莱辛一生笔耕不辍,成就享誉世界文坛。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贴近生活、多处边缘,可以说,"边缘人"的精神困境一直是她在文学界申诉的重点。基于对多丽丝·莱辛小说中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女性进行分析,进一步阐释"边缘人"的内涵及存在方式,以期从整体上把握其小说的意义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边缘人 漂泊 自由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的文化身份与小说创作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卢婧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0-156,共7页
多丽丝.莱辛具有"边缘人"与"流亡者"的文化气质,这一独特的文化身份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她的小说具有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丰富的主题意趣与独特文化意象,并致力于对社会边缘阶层的关注,显示出当代知识分子... 多丽丝.莱辛具有"边缘人"与"流亡者"的文化气质,这一独特的文化身份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她的小说具有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丰富的主题意趣与独特文化意象,并致力于对社会边缘阶层的关注,显示出当代知识分子追求精神独立的品格。莱辛小说的创作特点与作家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以及思想情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文化身份 小说创作 边缘人 流亡者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幻想小说中的真幻意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欣晔 王纯菲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在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幻想小说中,她的真幻意识时刻体现在作品的各个角落。正是莱辛对真与幻的鲜明意识构成了她对文学真幻问题的根本态度。从莱辛的意识表现中可以看到,真与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对这二者进... 在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幻想小说中,她的真幻意识时刻体现在作品的各个角落。正是莱辛对真与幻的鲜明意识构成了她对文学真幻问题的根本态度。从莱辛的意识表现中可以看到,真与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对这二者进行辩证地拆解与阐释;真与幻之间的联系通过经验想象和先验想象的共同作用建立起来,并以螺旋式的叙事结构表现在其作品中,这些都体现了莱辛对现实与文学之间真幻界限的看法,以及她的作品对文学类型划分的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真幻意识 对立统一 先验想象
下载PDF
困惑后的顿悟——从《金色笔记》和《天黑前的夏天》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艳 屈荣英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68-170,共3页
《金色笔记》和《天黑前的夏天》是莱辛作品中最为典型的展现女性在现代生活中的处境的两部小说,从两部小说所共有的鲜明的女性主题入手,以女性理论为指导,分析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多丽丝.莱辛不同的女性主义思想,探讨莱辛从青年步入中... 《金色笔记》和《天黑前的夏天》是莱辛作品中最为典型的展现女性在现代生活中的处境的两部小说,从两部小说所共有的鲜明的女性主题入手,以女性理论为指导,分析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多丽丝.莱辛不同的女性主义思想,探讨莱辛从青年步入中晚年过程中女性主义思想的变化,进而更加深刻地揭示莱辛对于女性人生和女性命运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主义 《金色笔记》 《天黑前的夏天》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的读解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玉萍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杰出的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莱辛的创作中,女性是她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表现女性命运方面,最负盛名的就是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在文学创作、爱情与信仰危机的三重困惑...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杰出的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莱辛的创作中,女性是她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表现女性命运方面,最负盛名的就是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在文学创作、爱情与信仰危机的三重困惑下展现了西方社会中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与人生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 知识女性
下载PDF
恶托邦世界的一抹温情——论多丽丝·莱辛预言小说中的生存悖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洁玉 黄波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28,共4页
英国文坛大师多丽丝·莱辛后期创作了一系列带有幻想性质的预言小说,绘制了一个个被严重污染、充满邪恶而又濒临灭绝的"恶托邦"世界。然而作品中在对"恶"进行描绘的同时又展现了充满希望的美好新世界。这种破... 英国文坛大师多丽丝·莱辛后期创作了一系列带有幻想性质的预言小说,绘制了一个个被严重污染、充满邪恶而又濒临灭绝的"恶托邦"世界。然而作品中在对"恶"进行描绘的同时又展现了充满希望的美好新世界。这种破碎的世界与新世界共存,民不聊生的"恶托邦"与美好幻象的乌托邦同在的生存悖论恰好地体现了作家预言小说的主旨和作者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预言式小说 恶托邦 生存悖论
下载PDF
分裂的自我与存在的困境——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莱恩式”解读 被引量:5
16
作者 陶瑞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156,共5页
出版于1950年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虽然该书的出版早了莱恩的生存论心理学经典作品《分裂的自我-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整整10年,但是《野草在歌唱》作为莱辛的处女作,不但触及了莱辛... 出版于1950年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虽然该书的出版早了莱恩的生存论心理学经典作品《分裂的自我-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整整10年,但是《野草在歌唱》作为莱辛的处女作,不但触及了莱辛创作中一再表现的主题,如妇女的社会地位及生存状态、种族歧视制度等,还审视了"人类的生存",凸显了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深刻的精神危机。在这点上,莱辛和莱恩的思想不谋而合。可以说,从《野草在歌唱》开始,莱辛就像好朋友莱恩一样对人类生存和命运赋予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R.D.莱恩 存在性不安 自我分裂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论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中的“女性奥秘”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100,共5页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女权主义运动领袖弗里丹从社会学角度揭示了实质为女权主义蜕变的"女性奥秘"旧式价值观的回潮。莱辛的《第五个孩子》即反映了同时代英国社会中旧式家庭观回潮的普遍现象,作者以文学手法描述了女性如何落入...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女权主义运动领袖弗里丹从社会学角度揭示了实质为女权主义蜕变的"女性奥秘"旧式价值观的回潮。莱辛的《第五个孩子》即反映了同时代英国社会中旧式家庭观回潮的普遍现象,作者以文学手法描述了女性如何落入"女性奥秘"所宣扬的幸福生活之陷阱,表达了莱辛对后现代时期女性地位倒退的忧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第五个孩子 女性奥秘 幸福家庭主妇 反女权主义
下载PDF
畸零的孩子,浮世的镜子——解读多丽丝·莱辛的《浮世畸零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颖 杨巍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105-110,共6页
《浮世畸零人》讲述了一个被家人抛弃的畸形儿在社会上饱受愚弄和欺骗,最后因对生活彻底绝望而自杀的故事。作者多丽丝·莱辛以畸形儿为叙事主体,通过他在异化的社会中短暂而悲惨的生活经历,折射出了20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 《浮世畸零人》讲述了一个被家人抛弃的畸形儿在社会上饱受愚弄和欺骗,最后因对生活彻底绝望而自杀的故事。作者多丽丝·莱辛以畸形儿为叙事主体,通过他在异化的社会中短暂而悲惨的生活经历,折射出了20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自私冷漠的人性,日渐滑坡的社会伦理道德,脆弱不堪的家庭亲情,以及广大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儿 多丽丝·莱辛 人性 亲情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边缘人阐释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琳琳 李忠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7-88,共2页
多丽丝·莱辛自身多变的人生经历,使她自身具有了"边缘人"的文化气质,而这一特质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对不同社会边缘阶层以及边缘人群精神品格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对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自身多变的人生经历,使她自身具有了"边缘人"的文化气质,而这一特质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对不同社会边缘阶层以及边缘人群精神品格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对多丽丝.莱辛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阐释了"边缘人"的形态与精神内涵,从整体上把握其小说的创作形式以及意义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边缘人 现实 精神
下载PDF
论多丽丝·莱辛的都市书写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庆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0-187,共8页
作为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是一位重要的都市书写的女作家。但评论界从都市书写的角度研究多丽丝.莱辛则完全是一个空白。在多丽丝.莱辛的都市书写方式中,在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张力结构中,莱辛的都市创作的积极... 作为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是一位重要的都市书写的女作家。但评论界从都市书写的角度研究多丽丝.莱辛则完全是一个空白。在多丽丝.莱辛的都市书写方式中,在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张力结构中,莱辛的都市创作的积极意义昭然若揭。她的都市书写有三个主要特征:独特的叙事模式,文本交织的结构及社会学的漫游性。同时,莱辛的都市书写对中国的都市小说创作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都市书写 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