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多代家庭情感联结的类型和结构特征——基于对50个城乡家庭网络样本的观察
1
作者 吴帆 闫本超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3,共13页
在社会现代化和少子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乡家庭的形态、结构、关系和功能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多代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拓展家庭定义的基础上,基于对50个城乡多代家庭网络的调查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多代家庭的情感... 在社会现代化和少子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乡家庭的形态、结构、关系和功能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多代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拓展家庭定义的基础上,基于对50个城乡多代家庭网络的调查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多代家庭的情感联结类型和结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主要有三个发现:一是多代家庭的情感联结具有网络化结构形态,并以多中心和双中心为主;二是情感联结中心的数量、代际分布均衡性、性别分布均衡性与情感联结紧密程度具有正向关联;三是大多数家庭的情感联结紧密程度较高,在情感地位上具有更高程度的代际平等、性别平等和父系母系平等。这些特点反映出当代中国家庭关系的历史性进步,也代表了多代家庭关系发展的主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联结 家庭网络 多代家庭关系
下载PDF
家庭教养实践选择与多代教育传递——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丛金洲 吴瑞君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49-62,87,共15页
现有关于家庭教养实践的两代研究范式可能忽视了对教育代际传递的持续性影响。文章将家庭教养实践纳入多代教育传递框架中,借用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场域、惯习、资本的概念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青少年能力获得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家庭... 现有关于家庭教养实践的两代研究范式可能忽视了对教育代际传递的持续性影响。文章将家庭教养实践纳入多代教育传递框架中,借用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场域、惯习、资本的概念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青少年能力获得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父-母”双系的“祖-父-孙”三代成员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直接体现教养惯习的家庭内部教养行为是教育流动的结果,仅与父代教育成就相关;然而在惯习之外,受经济资本约束的家校之外的培养策略还受到父系祖代教育成就的直接影响,进而维系了教育优势的多代再生产。研究结论表明,依赖经济资本的家庭教养实践成为父系家族教育优势多代延续的直接途径,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研究需要关注祖代尤其是父系祖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成就 教育流动 教养实践 多代教育传递 社会实践理论
下载PDF
基于多代参考文献的单篇论文学科分类方法研究
3
作者 黄颖 虞逸飞 +1 位作者 孙蓓蓓 张琳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35,共17页
[目的/意义]论文学科分类是科学计量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科研评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代参考文献的单篇学术论文学科分类方法,其核心是基于对目标文献多代参考文献信息的挖掘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 [目的/意义]论文学科分类是科学计量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科研评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代参考文献的单篇学术论文学科分类方法,其核心是基于对目标文献多代参考文献信息的挖掘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结构,进而为目标文献分配1~3个学科类别。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以1999—2018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录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单篇论文的学科分类效果进行比较,并从学科领域和期刊层面展开应用场景的探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利用多代参考文献的学科类别信息可以降低目标文献中学科分类的熵值,有效提升单篇学术论文的学科分类效果;通过运用不同的权重设置规则和多学科科学处理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多学科期刊文献的学科分类问题,并且可以为跨学科学术论文的识别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参考文献 学科分类 学科结构 引文分析 多学科期刊 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代际学习何以重塑多代工作场所:国际研究进展与思考
4
作者 袁舟 李会荣 欧阳忠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72-84,95,共14页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劳动力老龄化的加剧,代际学习作为实践共同体和组织框架内发展起来的一个社会化过程,为多代组织减少知识流失、增强其可持续性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国外相关数据库的文献检索,从工作场所代际学习的概念内涵、实践...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劳动力老龄化的加剧,代际学习作为实践共同体和组织框架内发展起来的一个社会化过程,为多代组织减少知识流失、增强其可持续性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国外相关数据库的文献检索,从工作场所代际学习的概念内涵、实践形式、影响因素、过程模型、作用效果等五个维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呈现如下特征:一是研究视角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二是研究场域以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企业三类组织为重点;三是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流研究范式。未来,我国代际学习研究应当强化工作场所代际学习的理论建构,拓展工作场所代际学习的研究场域并进一步凸显工作场所代际学习的中国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 际学习 多代劳动力 人口老龄化
下载PDF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多代共居住宅空间设计研究
5
作者 欧阳欣畅 许继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针对生育政策调整所引发的多代共居住户对住宅空间的需求变化,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从空间和行为的双视角,深入调研典型多代共居住宅的实际样态,分析代际群体的行为特征,构建层级需求的空间场景,旨在探索新时代多代共居情境下新的生... 针对生育政策调整所引发的多代共居住户对住宅空间的需求变化,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从空间和行为的双视角,深入调研典型多代共居住宅的实际样态,分析代际群体的行为特征,构建层级需求的空间场景,旨在探索新时代多代共居情境下新的生活模式,进而从宏观——套型布局的优化设计、中观——功能场景的营造设计和微观——模块细节的增设提升三个层面,提出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多代共居住宅空间的设计策略,并为现代住宅空间的全龄化转型与包容性优化提供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共居 际需求 住宅空间设计 环境行为学 设计策略
下载PDF
三孩政策下多代居适老化空间设计研究
6
作者 卢娜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6期104-107,共4页
目的:在我国积极推行三孩政策的宏观背景下,文章深入且系统地剖析在多代居住宅空间内,老年人呈现的特定需求。随着家庭结构的逐步演变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创新性的空间规划与设计理念能为多世代共同居住的养老模式打造具有示范意义... 目的:在我国积极推行三孩政策的宏观背景下,文章深入且系统地剖析在多代居住宅空间内,老年人呈现的特定需求。随着家庭结构的逐步演变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创新性的空间规划与设计理念能为多世代共同居住的养老模式打造具有示范意义与实用价值的空间范例,从而推动家庭养老模式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多代居案例以及我国多代居家庭人口模型类型及现状的分析,得出多世代共同生活的空间功能需求。同时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主线,以独栋同居型多代居家庭模型为研究对象,深入解析适老化需求下的理想家庭空间,构建理想的共养空间结构模型,探索共养型家庭空间的多元可能性。结果:通过空间的利用划分满足各世代人的需求,有效助力老年人达成居家养老的传统心愿,并在多世代人共同居住的住宅空间内,获得适老化需求下的理想家庭空间以及共养空间结构模型等成果。结论:在三孩政策背景下对老年人共养家庭住宅空间需求进行剖析是有价值且可行的,多代居适老化空间设计对居家养老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构建的模型及探索的多元可能性可为共同居住养老模式提供范例与参考,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家庭养老模式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孩政策 居家养老 多代 适老化 空间设计
下载PDF
“多代同楼”陪伴式养老的意义、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
7
作者 葛家健 《区域治理》 2024年第28期0251-0253,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面临着庞大的养老压力。近年来,“多代同楼”陪伴式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开始兴起,其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解决老年人的现实问题、实现代际互惠、调动社会资源等具有积极意义。但是,...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面临着庞大的养老压力。近年来,“多代同楼”陪伴式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开始兴起,其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解决老年人的现实问题、实现代际互惠、调动社会资源等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多代同楼”陪伴式养老也存在着年轻人稳定性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可以从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培训、强化考核监管等方面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年轻人 多代同楼 陪伴式养老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理念下“互助—共生”多代同楼模式研究
8
作者 严子茗 韩雅玥 汪高俊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9期13-17,共5页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较高的住房价格也加大了年轻人的生活成本。在东部地区的较发达城市中,老龄化和年轻人住房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涌现出一些旨在解决两大难题的“互助—共生”模式。文章对多代同楼模式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对...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较高的住房价格也加大了年轻人的生活成本。在东部地区的较发达城市中,老龄化和年轻人住房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涌现出一些旨在解决两大难题的“互助—共生”模式。文章对多代同楼模式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对老年人自身价值的挖掘可以更好地满足多样化与多层次化的养老需求,“变老为宝”从而更好地阐释积极老龄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多代同楼 社区共享空间 互助—共生
下载PDF
多代居研究评述及“颐老型”模式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温芳 王竹 裘知 《新建筑》 2015年第4期80-83,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建筑学领域多代居相关研究的较为全面的梳理,在释义并辨析"多代居"这一概念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共居""邻居""近居"三种类型,并图解、归纳三者的特点,研究其彼此间演变的相关性... 通过对国内外建筑学领域多代居相关研究的较为全面的梳理,在释义并辨析"多代居"这一概念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共居""邻居""近居"三种类型,并图解、归纳三者的特点,研究其彼此间演变的相关性。基于对我国一直以来多代居发展脉络的阐释,以及总结当前我国国情下多代居建设的形势与需求,进一步探讨出适宜未来推行的以"颐老"为导向的多代居适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 共居 邻居 近居 多代互助
下载PDF
德国“多代屋”项目发展评述与启示 被引量:9
10
作者 温芳 王竹 裘知 《华中建筑》 2015年第3期59-64,共6页
该文通过对德国联邦政府推出的"多代屋"项目较为系统的介绍,探究了此项目的背景、成因、发展与操作过程,阐释在德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该项目中所蕴含的"多代互助"核心理念。同时,分析且讨论了"多代屋"概... 该文通过对德国联邦政府推出的"多代屋"项目较为系统的介绍,探究了此项目的背景、成因、发展与操作过程,阐释在德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该项目中所蕴含的"多代互助"核心理念。同时,分析且讨论了"多代屋"概念在德国所具的现实意义,并揭示其对中国老龄化背景之下社区公共空间构建的启示,提出应基于我国国情,评估与采用"多代屋"的成功经验,建设适用于我国社区的多代互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 多代互助 居家养老 社区公共空间
下载PDF
德国合作居住下的多代居模式解析——以多特蒙德市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温芳 王竹 裘知 《华中建筑》 2015年第5期20-25,共6页
该文从合作居住的源起以及德国老龄化背景出发,从住区分布、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介绍了德国合作居住下多代居的发展现状。进一步以多特蒙德市为例,从建筑学的角度解读了四个多代居社区的规划和设计特点,阐述了其所具备的邻里特性... 该文从合作居住的源起以及德国老龄化背景出发,从住区分布、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介绍了德国合作居住下多代居的发展现状。进一步以多特蒙德市为例,从建筑学的角度解读了四个多代居社区的规划和设计特点,阐述了其所具备的邻里特性及所激发的社会学效应。客观评价了德国合作居住型多代居的积极意义,讨论了其对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营建以及重塑邻里关系的启示作用,提出应基于国情,合理采用其成功经验,建设适用于我国的多代居或老年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居住 多代 多代互助 邻里关系 居家养老
下载PDF
连续多代UV-B照射对麦长管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冬 杜一民 +4 位作者 杨杰 张丽 赵惠燕 胡祖庆 胡想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2-768,共7页
【目的】为探明中波紫外线(UV-B)连续多代处理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的作用机制,发现在UV-B环境压力下害虫进化动力。【方法】用强度为0.25 W/m2的UV-B对每代麦长管蚜进行6 h照射,以处理后成蚜当天产的仔蚜为继代饲养材... 【目的】为探明中波紫外线(UV-B)连续多代处理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的作用机制,发现在UV-B环境压力下害虫进化动力。【方法】用强度为0.25 W/m2的UV-B对每代麦长管蚜进行6 h照射,以处理后成蚜当天产的仔蚜为继代饲养材料,连续饲养18代,提取第1,4,8,12,15和18代的对照组和处理组无翅孤雌成蚜的保护酶液,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3种保护酶活性。【结果】不同世代的对照组间3种保护酶活性均无差异(P>0.05),处理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UV-B胁迫世代增加,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活性高峰出现在第15代。POD活性呈下降趋势,处理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在第1和4代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CAT活性先下降后升高,在第8,12和15代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至第18代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又恢复为极显著(P<0.01)。【结论】麦长管蚜受到短期UV-B胁迫时,其体内SOD,POD和CAT 3种保护酶活性均升高,以抵御UV-B胁迫引起的自由基伤害;而经过到长期UV-B胁迫后,主要依靠SOD和CAT 2种保护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蚜 UV-B辐射 多代饲养 抗氧化酶 酶活性
下载PDF
环境相关浓度下的药物对大型蚤的多代慢性毒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晓凡 陆光华 +1 位作者 刘建超 闫振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8-545,共8页
选择无脊椎动物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供试水生生物,以磺胺甲恶唑、氧氟沙星和布洛芬作为目标污染物,在环境相关浓度下,对大型蚤进行6代慢性毒性研究.磺胺甲恶唑在0.8,8.0,80.0μg/L下,对大型蚤生殖和生长指标均没有发现明显的影响.20... 选择无脊椎动物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供试水生生物,以磺胺甲恶唑、氧氟沙星和布洛芬作为目标污染物,在环境相关浓度下,对大型蚤进行6代慢性毒性研究.磺胺甲恶唑在0.8,8.0,80.0μg/L下,对大型蚤生殖和生长指标均没有发现明显的影响.200.0μg/L的氧氟沙星显著降低了F3(孤雌生殖第三代)和F4代的产卵数.900.0μg/L布洛芬明显延长了F3和F4代第一次产卵时间,并显著降低了F3、F4和F5代第一胎产卵数.在6代培养中,复合暴露M1处理(最低浓度药物混合物)没有表现明显效应,M2和M3处理在后面世代中明显延长产卵时间,降低产卵数量.相对于3种药物的单一暴露,复合暴露M2和M3处理增强了对大型蚤产卵时间和产卵数量的影响,提前表现出世代差异.2.0μg/L及20.0μg/L的氧氟沙星和9.0μg/L及90.0μg/L的布洛芬在连续6代的孤雌繁殖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影响,200.0μg/L的氧氟沙星和900.0μg/L的布洛芬在前几代对大型蚤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或耐受性,而在后几代中,大型蚤出现产卵时间延后或产卵数量减少的现象,对大型蚤繁殖的影响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和世代差异性.在目前检测环境浓度(MEC)下,3种药物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对大型蚤生态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 慢性毒性 大型蚤 磺胺甲恶唑 氧氟沙星 布洛芬
下载PDF
基于Norton-Bass模型的多代创新产品扩散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胡知能 邓欢 +1 位作者 张弛 徐玖平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本文基于多代创新产品的扩散特点,首先建立了三代产品扩散的基本模型,然后,结合实际的产品营销活动,将免费赠送商品、产品定价策略和商品的重复购买等因素分别引入该基本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扩展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免费商品赠送率为重点... 本文基于多代创新产品的扩散特点,首先建立了三代产品扩散的基本模型,然后,结合实际的产品营销活动,将免费赠送商品、产品定价策略和商品的重复购买等因素分别引入该基本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扩展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免费商品赠送率为重点考察对象,分别对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重复购买者的出现会导致产品的销售峰值上升,总利润增加和销售周期的延长,且会促使生产厂商采取更大比例的赠品率来促进总利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扩散 多代产品 赠品 价格策略
下载PDF
多代流动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桂金 张东 周文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6-240,共25页
多代流动是社会流动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调查2012年数据,检验了不同世代社会流动的多代效应模式。研究发现,1980年以前出生的世代累积性的优势或劣势主要表现在两代之间,多代的效应并不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累积性... 多代流动是社会流动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调查2012年数据,检验了不同世代社会流动的多代效应模式。研究发现,1980年以前出生的世代累积性的优势或劣势主要表现在两代之间,多代的效应并不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累积性不平等的效应从两代之间扩展到三代之间,即在控制了父代的阶层地位后,祖代—孙代的影响效应仍显著存在,祖代职业阶层越高,孙代进入高职业阶层的可能性越大。此外,研究发现教育是个体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变量,但教育获得本身受家庭背景的影响。文章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的论述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社会流动与代际不平等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多代效应 效应 对数线性模型
下载PDF
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多代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桑伟 田笑明 +3 位作者 魏亦农 穆培源 韩新年 邹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64-267,共4页
以11个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ICC配置杂交组合,分析了F1、F2品质性状(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降落值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杂种优势和亲子关系及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探讨杂种F1、F2优势利用的可行性及培... 以11个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ICC配置杂交组合,分析了F1、F2品质性状(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降落值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杂种优势和亲子关系及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探讨杂种F1、F2优势利用的可行性及培育优质杂种小麦的选配规律。结果表明:F1、F2代杂种优势显著,各品质性状指标与亲本呈正相关,选择高值亲本可获得较高的F1、F2组合,杂种小麦F1及F2代在生产中具有利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质性状 杂种优势 多代利用
下载PDF
盐酸四环素对秀丽线虫(C.elegans)的急性与多代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于振洋 张晶 +1 位作者 张洪昌 尹大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20-326,共7页
环境中抗生素的生态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盐酸四环素(TCH)为对象、秀丽线虫(C.elegans)为模式生物,开展了急性与多代毒性研究.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盐酸四环素对秀丽线虫的LC50为167.5mg·L-(112h)、82.9mg·L-(124h),与现... 环境中抗生素的生态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盐酸四环素(TCH)为对象、秀丽线虫(C.elegans)为模式生物,开展了急性与多代毒性研究.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盐酸四环素对秀丽线虫的LC50为167.5mg·L-(112h)、82.9mg·L-(124h),与现有四环素毒性数据相比,秀丽线虫对TCH的毒性更为敏感.分别对虫卵和成虫进行多代毒性的研究表明,盐酸四环素环境水平(μg·L-1)下的暴露,对秀丽线虫母代(P0)、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的逆向运动抑制率(RMI)、身体弯曲频率(BBFI)、Omega运动抑制率(OMI)3个行为学指标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行为学指标比死亡率更加敏感,虫卵比成虫更加敏感.多代毒性作用的结果表明,盐酸四环素对P0、F1和F2产生的毒性存在差异,对于RMI和BBFI,其毒性作用强度为P0>F2>F1;对于OMI,其毒性作用强度为P0>F1≈F2.代际之间没有显示世代毒性逐代恶化或逐代修复的一般规律,可能与行为学指标的敏感性差异、盐酸四环素自身的降解、生物抗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线虫 盐酸四环素 环境浓度 急性毒性 多代毒性
下载PDF
花岗岩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的多代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祥庆 康述海 +2 位作者 黄勇 林开敏 范少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9-294,共6页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的闽北林区 ,选择花岗岩母质发育的不同栽植代数 ( 1、2、3代 )、不同立地 ( 1 4、1 6、1 8地位指数 )、不同发育阶段 (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 )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不同栽植代数及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效...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的闽北林区 ,选择花岗岩母质发育的不同栽植代数 ( 1、2、3代 )、不同立地 ( 1 4、1 6、1 8地位指数 )、不同发育阶段 (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 )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不同栽植代数及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效应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存在明显的多代效应 ,栽植代数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生长具有明显影响 .在不同立地和不同发育阶段的杉木人工林中 ,杉木胸径、树高及蓄积量生长均随栽植代数的增加呈逐代下降趋势 ,表现为 1代 >2代 >3代 .在 1 6地位指数条件下 ,2、 3代各发育阶段杉木胸径分别比 1代杉木下降 9.72 %~ 1 7.62 %和 1 8.85 %~ 2 6.90 % ,树高下降 4.2 6%~ 1 2 .5 6%和 8.5 1 %~ 1 5 .96% ,3代杉木胸径及树高分别比 2代杉木下降 1 .49%~ 1 9.0 2 %和 3.88%~ 4.5 9% ;同时连栽杉木胸径及树高生长速生期推迟 ,速生期变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杉木 人工林 多代效应
下载PDF
一种多代路径通量分析化学机理简化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苟小龙 王卫 +1 位作者 桂莹 施万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2-417,共6页
基于路径通量分析,在考虑组分间直接和间接多代相关反应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型化学机理简化方法。以预选组分为基础,通过计算预选组分直接参与,以及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间接参与的所有生成反应与消耗反应中其它组分相对于预选组分... 基于路径通量分析,在考虑组分间直接和间接多代相关反应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型化学机理简化方法。以预选组分为基础,通过计算预选组分直接参与,以及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间接参与的所有生成反应与消耗反应中其它组分相对于预选组分的路径通量之和,以此决定相关组分及其所参与反应的取舍。用该多代路径通量分析简化法对甲烷及正庚烷反应机理进行了简化,计算结果与详细化学机理、直接关系图简化法简化结果、二代路径通量分析简化法简化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了该多代路径通量分析简化法具有更高的简化精度。多代路径通量分析简化法为反应流模拟中大型化学机理的精确简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通量分析法 多代 机理简化
下载PDF
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多代竞争遗传算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邓连波 史峰 莫辉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79,共5页
针对遗传算法在解决车辆路径问题时效率较低的缺点,将寿命和年龄的概念引入遗传算法,提出了多代竞争遗传算法。每次通过遗传或变异更新一定数量的个体,对于个体按其年龄和寿命决定其是否留在下一代种群中,或终止其生命。通过这种方式,... 针对遗传算法在解决车辆路径问题时效率较低的缺点,将寿命和年龄的概念引入遗传算法,提出了多代竞争遗传算法。每次通过遗传或变异更新一定数量的个体,对于个体按其年龄和寿命决定其是否留在下一代种群中,或终止其生命。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较优秀个体在种群中的存活时间,加大了其繁殖几率和优秀基因被子代个体继承的概率。并应用算法对实际算例进行了测算,取得较满意结果。多代竞争遗传算法对其他优化问题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配送 车辆路径 多代竞争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