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侧孔超细引流管与普通超细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大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4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究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超细引流管与普通超细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超细引流管类... 目的探究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超细引流管与普通超细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超细引流管类型不同分为研究组(使用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10F超细引流管)与对照组(使用普通12F超细引流管),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术后需调整胸腔引流管及术后需再次行胸腔穿刺置管占比、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间晚于对照组,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站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肺漏气、心律失常、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超细引流管相比普通超细引流管,可降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经济等负担,使患者得到加速康复。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超细引流管可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癌微创手术 多侧孔超细引流管
下载PDF
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丛俊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604-605,共2页
目的 :观察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胸腔引流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胸导管闭式引流治疗,... 目的 :观察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胸腔引流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胸导管闭式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住院治疗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结论: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青少年气胸与传统硅胶胸导管闭式引流疗效相当,但置管方便、组织创伤小、置管时间更短、且并发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术 青少年
下载PDF
多侧孔塑管针的改制及应用
3
作者 殷伟洪 杜汪燕 +2 位作者 付俊峰 曹小丽 刘瑞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囊性肿物 穿刺抽吸术 囊液 多侧孔塑管针
下载PDF
留置尿道带多侧孔支架管在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朱遵伟 黎源 +1 位作者 孟栋良 何洁卿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110-111,共2页
目的评价留置尿道带多侧孔支架管在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患者分别行Y-V成形术、底板纵行切开卷管成形术、矩形皮瓣成形术及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术中放置留置尿道带多侧孔支架管... 目的评价留置尿道带多侧孔支架管在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患者分别行Y-V成形术、底板纵行切开卷管成形术、矩形皮瓣成形术及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术中放置留置尿道带多侧孔支架管,术后保留留置尿道带多侧孔支架管自主排尿。观察17例患者术后尿瘘修复的临床疗效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1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17例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1年。术后排尿通畅,尿线粗,尿流正常。无术后创面感染、尿瘘复发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瘘患者术中放置留置尿道带多侧孔支架管有较好的疗效。且自主排尿能及时清除尿道分泌物,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修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复杂性尿瘘 留置尿道带多侧孔支架管 术后 自主排尿 修复
下载PDF
多侧孔硬膜外麻醉导管用于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肖珍科 王保 +3 位作者 周仆 陈陈燕 尧新华 张立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3期15-16,20,共3页
目的比较多侧孔硬膜外麻醉导管与普通硬膜外麻醉导管在阑尾炎切除术行硬膜外麻醉时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阑尾切除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置入多侧孔硬膜外麻醉导管,B组置入普通硬膜外麻醉导管,两组均选择T11... 目的比较多侧孔硬膜外麻醉导管与普通硬膜外麻醉导管在阑尾炎切除术行硬膜外麻醉时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阑尾切除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置入多侧孔硬膜外麻醉导管,B组置入普通硬膜外麻醉导管,两组均选择T11-12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平卧后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首量3mg/kg。记录两组的麻醉平面、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评估麻醉效果。结果A组麻醉平面出现明显较B组快,阻滞平面较B组高,肌松效果明显优于B组,牵拉反应及辅助用药B组较A组明显增多,A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好于B组。结论用多侧孔硬膜外麻醉导管行阑尾切除术的硬膜外麻醉比用普通硬膜外麻醉导管起效快,阻滞效果佳,肌松好,牵拉反应轻,辅助用药少,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侧孔 硬膜外麻醉导管 阑尾炎 硬膜外阻滞
下载PDF
锥形单腔多侧孔加长肌肉注射针头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6
作者 韦翠英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2期69-70,74,共3页
目的探讨减轻肌肉注射时针头对局部组织的损伤方法。方法采用研制锥形单腔多侧孔加长肌肉注射针头与传统注射针头,单盲法试验比较,选择注射药物参数完全相同。操作护士相对固定,实验组每日8:00用锥形单腔多侧孔加长针头进行肌肉注射;对... 目的探讨减轻肌肉注射时针头对局部组织的损伤方法。方法采用研制锥形单腔多侧孔加长肌肉注射针头与传统注射针头,单盲法试验比较,选择注射药物参数完全相同。操作护士相对固定,实验组每日8:00用锥形单腔多侧孔加长针头进行肌肉注射;对照组选择右侧臀部,每日16:00用传统针头进行肌肉注射,在同一病人的左、右侧臀部进行注射对照试验。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硬结出现率。所获数据采用X2检验。结果 60例患者624次肌肉注射配效果比较:应用锥形单腔多侧孔加长针头行肌肉注射后局部疼痛、硬结发生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P<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锥形单腔多侧孔加长肌肉注射针头疼痛感减轻,硬结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单腔多侧孔针头 生产和制备
下载PDF
改进的多侧孔YL-1型穿刺针及冲洗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30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新文 唐铭泽 +1 位作者 刘晓男 房汉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1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进的多侧孔微创穿刺针及冲洗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YL-1型颅内血肿粉碎微创穿刺针,末端加以多孔改进后,高温高压消毒后一次性使用。根据CT片行血肿靶点定位,对430例血肿量在25~120 ml进行穿刺引流,等量盐水... 目的探讨改进的多侧孔微创穿刺针及冲洗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YL-1型颅内血肿粉碎微创穿刺针,末端加以多孔改进后,高温高压消毒后一次性使用。根据CT片行血肿靶点定位,对430例血肿量在25~120 ml进行穿刺引流,等量盐水反复冲洗,术后第2天注入尿激酶,旋转穿刺针并反复冲洗进行穿刺引流。结果穿刺针在脑内留置时间1~4 d,无一例头皮及颅内感染。拔针前及拔针后再出血36例,再出血率8.3%(36/430)。死亡29例,病死率6.7%(29/430),其中4例死于再出血脑疝,11例死于肺炎、心力衰竭,6例死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8例死于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Ⅰ级85例,Ⅱ级189例,Ⅲ级77组,Ⅳ级17例,总有效率85.5%(368/430)。结论改进的多侧孔微创穿刺针直径相对增大,不易堵塞,冲洗引流通畅,能较快速清除血肿,降低脑内感染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多侧孔 YL-1型穿刺针 冲洗引流
下载PDF
椭圆形多侧孔胃管在急诊洗胃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慧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8期115-115,103,共2页
目的探讨经改良的椭圆形多侧孔胃管在洗胃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用16号标准胃管经鼻置入后洗胃;实验组用改良的椭圆形多侧孔胃管置入后洗胃。比较2组胃管置入后洗胃的时间、侧... 目的探讨经改良的椭圆形多侧孔胃管在洗胃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用16号标准胃管经鼻置入后洗胃;实验组用改良的椭圆形多侧孔胃管置入后洗胃。比较2组胃管置入后洗胃的时间、侧孔堵管率及不良反应(腹痛、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后的椭圆形多侧孔胃管首次吸出胃内液体快,总洗胃时间短,侧孔堵管率低,能有效减少洗胃后因灌洗液潴留引起的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结论椭圆形多侧孔胃管在洗胃过程中侧孔堵管率低,洗胃时间短,洗胃彻底,洗胃后腹痛、腹胀等并发症少,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胃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形 多侧孔 胃管 急诊洗胃
下载PDF
多侧孔零件冲孔模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宇 俞弘伯 徐启定 《模具技术》 2005年第4期22-23,55,共3页
介绍了一副典型的多侧孔冲孔模的设计分析和模具结构。由于多侧孔冲压件,大多数是侧孔布置在冲压件的周围,因而冲孔凹模只能放在冲压件的内部,往往受到冲压件体积的限制,这样冲孔凹模的强度和刚度都受到极大影响,该文介绍了两种方法解... 介绍了一副典型的多侧孔冲孔模的设计分析和模具结构。由于多侧孔冲压件,大多数是侧孔布置在冲压件的周围,因而冲孔凹模只能放在冲压件的内部,往往受到冲压件体积的限制,这样冲孔凹模的强度和刚度都受到极大影响,该文介绍了两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可供同行在类似产品设计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侧孔 中压件 冲压 模具结构
下载PDF
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改良穿刺引流联合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自发性气胸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绍华 陈德俊 林悦涛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对探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改良穿刺引流联合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疗效。方法:研究组采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患侧腋前线第3~4肋间胸腔置管引流后注入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观察注药后治愈及... 目的:对探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改良穿刺引流联合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疗效。方法:研究组采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患侧腋前线第3~4肋间胸腔置管引流后注入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观察注药后治愈及并发症。对照组为单纯无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胸腔置管引流。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4.9%,对照组为51.2%;平均住院天数研究组10.23±1.88天,对照组为13.21±2.20天,堵管等并发症研究组较对照组少。结论:本方法安全、依从性高、经济实惠、易操作、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 气胸 改良穿刺引流 高渗葡萄糖 凝血酶
原文传递
对称件一模四腔四面抽芯注射模具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毅 屈保中 董嫔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37,共5页
在一模多腔的多向抽芯注射模中,相邻型腔间的对向抽芯机构会需增加安装空间,使模具总体尺寸变大,成本增加。针对产品四方向的侧向凸凹特点,采用4个斜导柱外侧抽芯机构,设计了一模四腔的热流道注射模。通过对抽芯距进行分析,将抽芯距最... 在一模多腔的多向抽芯注射模中,相邻型腔间的对向抽芯机构会需增加安装空间,使模具总体尺寸变大,成本增加。针对产品四方向的侧向凸凹特点,采用4个斜导柱外侧抽芯机构,设计了一模四腔的热流道注射模。通过对抽芯距进行分析,将抽芯距最小的方向放在了模具内侧,以减小滑块的安装空间;对相邻型腔的内侧对向滑块使用了共用楔紧块,使型腔间距缩小了41.5%,共用楔紧块两个方向受到相等的型腔压力,受力平稳;单个产品布置了25个推杆,推出平衡,设计了循环式的冷却水路,模具温度均匀。通过实践验证,该模具结构紧凑,抽芯机构运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件 多侧孔 抽芯距 斜导柱 滑块 共用楔紧块
下载PDF
阴囊纵膈皮瓣在先天性尿道下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建昌 柳建军 许志坚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阴囊纵膈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53例,均行阴囊纵膈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首先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带以松解伸直阴茎,再采用阴囊纵膈皮瓣形成新尿道,并随访6个月~4年... 目的探讨阴囊纵膈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53例,均行阴囊纵膈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首先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带以松解伸直阴茎,再采用阴囊纵膈皮瓣形成新尿道,并随访6个月~4年。结果 53例患者中,一期尿道成形手术41例(77.4%),二期尿道成形术12例(22.6%)。手术时间2.5~4.5 h,平均3.5 h;术中出血20~100 mL,平均50 mL;阴囊纵膈皮瓣最小为2.0 cm×1.5 cm,最大为8.0 cm×2.0 cm;术后分别留置气囊尿管或自制多侧孔硅胶支架管7~21 d,平均12 d。53例患者获得随访6个月~4年。术后7例出现尿瘘须再次手术治疗,5例出现尿道狭窄行3~5次尿道扩张后正常排尿。年龄较大患者术后阴茎勃起正常,阴茎无明显弯曲,外观基本正常。结论阴囊纵膈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材料充裕,血供丰富,手术成功率高。阴囊纵隔皮瓣是治疗尿道下裂尿道成形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阴囊纵膈皮瓣 尿道成形术 多侧孔硅胶支架管 自制 疗效
下载PDF
预防性留置引流降低开腹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王自明 林伶 张阳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手术后留置多侧孔硅胶引流管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12月562例接受择期开腹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留置多侧孔硅胶引流管将两组患者分为留置引流组(A组)和未留置引流...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手术后留置多侧孔硅胶引流管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12月562例接受择期开腹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留置多侧孔硅胶引流管将两组患者分为留置引流组(A组)和未留置引流组(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和术后未留置引流组患者比较,术后留置引流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明显较低(P<0.01),切口愈合情况较好,住院总时间较少(P<0.01)。结论开腹手术后预防性留置多侧孔硅胶引流管可明显减少开腹手术后切口感染,有利患者切口恢复,并可减少住院时间,但仍有待深入探讨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多侧孔硅胶引流管 预防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改进输尿管导管治疗分房型胸腔积液
14
作者 陈秀山 闫海涛 +1 位作者 吴桂莲 康彦斌 《疑难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胸腔积液内网状分隔形成后导致胸水分隔包裹,给穿刺抽液及内科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尤其是胸腔积液量大,引起心肺功能障碍需紧急排液处理者,由于胸腔穿刺抽液效果不佳,无法缓解症状.1997年2月~2001年2月,我院采用经胸膜活检套管针置入... 胸腔积液内网状分隔形成后导致胸水分隔包裹,给穿刺抽液及内科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尤其是胸腔积液量大,引起心肺功能障碍需紧急排液处理者,由于胸腔穿刺抽液效果不佳,无法缓解症状.1997年2月~2001年2月,我院采用经胸膜活检套管针置入多侧孔输尿管导管打通网状分隔的方法治疗分房型胸腔积液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房型胸腔积液 输尿管导管 多侧孔引流
下载PDF
四肢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附12例报告)
15
作者 孙兴旺 崔进国 +4 位作者 潘秋民 张戌周 田惠琴 陈付勇 冯艳姣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117-118,162,共3页
关于四肢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近几年有些报道,对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血栓形成,其疗效可与外科手术相媲美,但对血栓性脉管炎的治疗尚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于1991.9-1992.12间对12例四肢动脉狭窄患者分别进行了介入治疗,现... 关于四肢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近几年有些报道,对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血栓形成,其疗效可与外科手术相媲美,但对血栓性脉管炎的治疗尚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于1991.9-1992.12间对12例四肢动脉狭窄患者分别进行了介入治疗,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治疗对象:四肢缺血性疼痛、皮温下降、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32-78岁,病程3-40天7例,2个月-3年5例;右下肢5例,左下肢5例,左上肢2例。1.2所用设备和造影方法:血管造影设备为日本岛津DAR-100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及1250mA Puck连续换片机。动脉穿刺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导管先端置于病变上方约2cm处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以下简称DSA),将76%泛影葡胺稀释为38%浓度,每次注入总量为15ml,速率6ml/秒。Puck大片造影采用76%泛影葡胺,其用量和速率同DSA 造影。由于四肢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应激性高,造影时易产生肢体剧烈的疼痛,故我们常规造影时血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5-10ml,以减少造影反应和保证造影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血栓性脉管炎 动脉穿刺 造影方法 急性血栓 皮温 外科手术 多侧孔导管 常规造影
下载PDF
肢体动脉造影AOT连续摄片程序设计的探讨
16
作者 赵雁鸣 王景林 王彦民 《黑龙江医药》 CAS 1989年第5期51-51,共1页
动脉造影对于诊断肢体血管性病变和肢体肿瘤等疾病,已被广泛采用。随着放射诊断机械的发展,导管技术的进步,导管法选择性动脉造影,AOT连续摄片已成为造影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
关键词 动脉造影 AOT 血管性病变 导管技术 放射诊断 导管尖端 导管法 多侧孔导管 靶血管 导管型号
下载PDF
气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小坚 李成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9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7例行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导致气管或主支气管严重狭窄,呼吸困难患者的方法。结果局部麻醉下,共释放支架25枚,其中主气管支架16枚,主支气管支架9枚,手术成功率100%,...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7例行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导致气管或主支气管严重狭窄,呼吸困难患者的方法。结果局部麻醉下,共释放支架25枚,其中主气管支架16枚,主支气管支架9枚,手术成功率100%,患者中位生存期4个月,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利用新方法在支架释放前先放入一根带侧孔造影导管,作为供氧通道,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气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显效快,安全方便,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气道狭窄 气管支架 植入术 多侧孔导管 供氧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