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丛俊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604-605,共2页
目的 :观察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胸腔引流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胸导管闭式引流治疗,... 目的 :观察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胸腔引流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胸导管闭式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住院治疗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结论:单腔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青少年气胸与传统硅胶胸导管闭式引流疗效相当,但置管方便、组织创伤小、置管时间更短、且并发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单腔多侧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术 青少年
下载PDF
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改良穿刺引流联合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自发性气胸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绍华 陈德俊 林悦涛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对探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改良穿刺引流联合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疗效。方法:研究组采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患侧腋前线第3~4肋间胸腔置管引流后注入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观察注药后治愈及... 目的:对探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改良穿刺引流联合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疗效。方法:研究组采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患侧腋前线第3~4肋间胸腔置管引流后注入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观察注药后治愈及并发症。对照组为单纯无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胸腔置管引流。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4.9%,对照组为51.2%;平均住院天数研究组10.23±1.88天,对照组为13.21±2.20天,堵管等并发症研究组较对照组少。结论:本方法安全、依从性高、经济实惠、易操作、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侧中心静脉导管 气胸 改良穿刺引流 高渗葡萄糖 凝血酶
原文传递
四肢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附12例报告)
3
作者 孙兴旺 崔进国 +4 位作者 潘秋民 张戌周 田惠琴 陈付勇 冯艳姣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117-118,162,共3页
关于四肢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近几年有些报道,对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血栓形成,其疗效可与外科手术相媲美,但对血栓性脉管炎的治疗尚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于1991.9-1992.12间对12例四肢动脉狭窄患者分别进行了介入治疗,现... 关于四肢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近几年有些报道,对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血栓形成,其疗效可与外科手术相媲美,但对血栓性脉管炎的治疗尚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于1991.9-1992.12间对12例四肢动脉狭窄患者分别进行了介入治疗,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治疗对象:四肢缺血性疼痛、皮温下降、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32-78岁,病程3-40天7例,2个月-3年5例;右下肢5例,左下肢5例,左上肢2例。1.2所用设备和造影方法:血管造影设备为日本岛津DAR-100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及1250mA Puck连续换片机。动脉穿刺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导管先端置于病变上方约2cm处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以下简称DSA),将76%泛影葡胺稀释为38%浓度,每次注入总量为15ml,速率6ml/秒。Puck大片造影采用76%泛影葡胺,其用量和速率同DSA 造影。由于四肢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应激性高,造影时易产生肢体剧烈的疼痛,故我们常规造影时血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5-10ml,以减少造影反应和保证造影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血栓性脉管炎 动脉穿刺 造影方法 急性血栓 皮温 外科手术 多侧孔导管 常规造影
下载PDF
肢体动脉造影AOT连续摄片程序设计的探讨
4
作者 赵雁鸣 王景林 王彦民 《黑龙江医药》 CAS 1989年第5期51-51,共1页
动脉造影对于诊断肢体血管性病变和肢体肿瘤等疾病,已被广泛采用。随着放射诊断机械的发展,导管技术的进步,导管法选择性动脉造影,AOT连续摄片已成为造影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
关键词 动脉造影 AOT 血管性病变 导管技术 放射诊断 导管尖端 导管 多侧孔导管 靶血管 导管型号
下载PDF
气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小坚 李成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9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7例行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导致气管或主支气管严重狭窄,呼吸困难患者的方法。结果局部麻醉下,共释放支架25枚,其中主气管支架16枚,主支气管支架9枚,手术成功率100%,...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7例行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导致气管或主支气管严重狭窄,呼吸困难患者的方法。结果局部麻醉下,共释放支架25枚,其中主气管支架16枚,主支气管支架9枚,手术成功率100%,患者中位生存期4个月,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利用新方法在支架释放前先放入一根带侧孔造影导管,作为供氧通道,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气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显效快,安全方便,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气道狭窄 气管支架 植入术 多侧孔导管 供氧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