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信使时代下中子星状态方程的贝叶斯模型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芮星宇 缪志强 夏铖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4-790,共7页
当前中子星的观测为其状态方程提供了严格的约束条件。基于双中子星并合事件GW170817对潮汐形变的约束,以及NICER合作组对PSR J0030+0451和PSR J0740+6620的质量和半径的测量,本文对CompOSE数据库中基于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统一得到的16组... 当前中子星的观测为其状态方程提供了严格的约束条件。基于双中子星并合事件GW170817对潮汐形变的约束,以及NICER合作组对PSR J0030+0451和PSR J0740+6620的质量和半径的测量,本文对CompOSE数据库中基于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统一得到的16组中子星状态方程开展了贝叶斯模型选择。发现最理想的物态模型是DD2,它预测1.4倍太阳质量中子星的半径为13.19 km,潮汐形变为687。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筛选出最符合观测的物态模型依次为DD2、TW99、DD-LZ1、DD-ME2、TM1e、FSU2H、DDME-X、PKDD、FSU2R和MTV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物质状态方程 贝叶斯模型选择 多信使时代
下载PDF
黑洞——开启“多信使”天文学的新时代
2
作者 李骢 《自然杂志》 2019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黑洞是宇宙中最为神秘的天体,很长时间内它只存在于理论假设当中。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如今已经获得了很多关于黑洞存在的相关证据。特别是随着引力波和中微子探测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电磁辐射,而且可以通过其他“信使”来了... 黑洞是宇宙中最为神秘的天体,很长时间内它只存在于理论假设当中。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如今已经获得了很多关于黑洞存在的相关证据。特别是随着引力波和中微子探测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电磁辐射,而且可以通过其他“信使”来了解黑洞,从而真正开启多信使天文学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 引力波 宇宙线 中微子 多信使天文学
下载PDF
在月球开展多信使天文学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梓鉴 刘剑宇 张帆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3-83,共21页
随着多信使天文学时代的到来,如今可以使用电磁波、引力波、中微子以及宇宙线的手段对天体进行联合观测,日益增进了对宇宙的认知潜能.月球是一个开展多信使天文学的极佳地点.利用射电宁静的月球背面可以部署大规模甚低频射电阵列;真空... 随着多信使天文学时代的到来,如今可以使用电磁波、引力波、中微子以及宇宙线的手段对天体进行联合观测,日益增进了对宇宙的认知潜能.月球是一个开展多信使天文学的极佳地点.利用射电宁静的月球背面可以部署大规模甚低频射电阵列;真空、地震强度低的条件有利于建造可长期运行的引力波探测器;低重力的稳定台址为未来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的部署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为我们打开观测黑暗时代(Dark Ages)的窗口,帮助开展分赫兹(Deci-Hz)引力波探测以及寻找宜居的系外行星与高等地外文明.此外月球同样具备探测超高能宇宙线起源的潜力.这些设想在探测技术更加成熟的未来是很有希望实现的,而月基科学平台的建立对探索宇宙起源至关重要甚至不可或缺.本文主要介绍了开展月球多信使天文学在观测设备、科学目标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观测站 多信使天文学 甚低频射电 引力波天文学 系外行星
原文传递
分赫兹引力波探测助推双中子星并合的多信使研究
4
作者 康亚城 刘畅 +1 位作者 朱锦平 邵立晶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8-180,共13页
作为目前唯一一例人类明确探测到引力波信号及成协电磁对应体的双中子星并合事件,GW170817的发现提供了诸多天体物理过程与现象的关键信息,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新时代的开启.但地基引力波探测设备的探测灵敏频段较高,为双中子星并合事件... 作为目前唯一一例人类明确探测到引力波信号及成协电磁对应体的双中子星并合事件,GW170817的发现提供了诸多天体物理过程与现象的关键信息,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新时代的开启.但地基引力波探测设备的探测灵敏频段较高,为双中子星并合事件提供引力波预警信号的能力有限.因此,我们考虑利用空间分赫兹引力波探测器为人们提供足够长时标的引力波信号预警,以实现后随电磁搜寻设备对并合事件的及时响应.在假定四年任务运行周期的条件下,本文重点展示了两类空间分赫兹引力波探测器(B-DECIGO和DO-Conservative)定位双中子星并合事件天区及并合时间的能力.对于在探测器开始运行后1–4年内并合的事件,探测器提供的空间、时间定位的预期结果最好,分别可达ΔΩ~10^(–2)deg^(2)和Δt_(c)~0.2 s.围绕因双中子星并合而产生的各类电磁暂现事件,我们针对高能辐射、紫外-光学-近红外辐射、射电辐射等举例讨论了可能的天体物理过程,以及利用空间分赫兹引力波探测器实现多信使预警探测的独特优势与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中子星 多信使天文学 辐射过程
原文传递
认识和探测宇宙的基本方法介绍
5
作者 李泽琴 宁长春 +1 位作者 杨瑞 冯有亮 《物理与工程》 2024年第1期16-29,共14页
人类对宇宙最早的认识和观测始于可见光,之后由于有1865年麦克斯韦对电磁波的预言,1887年赫兹的证实,以及1933年杨斯基发现银河系的射电辐射,可见光观测自此扩展到电磁波多波段观测,出现了多波段天文学。1912年,赫斯发现宇宙线,使得天... 人类对宇宙最早的认识和观测始于可见光,之后由于有1865年麦克斯韦对电磁波的预言,1887年赫兹的证实,以及1933年杨斯基发现银河系的射电辐射,可见光观测自此扩展到电磁波多波段观测,出现了多波段天文学。1912年,赫斯发现宇宙线,使得天文观测在电磁波观测之外多了一种手段,拉开了多信使天文学的序幕。1987年,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发现了来自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信号,这也是人类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宇宙的中微子,至此又多了一种认识和观测宇宙的信使。此后,2016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LIGO探测到引力波,在补齐对于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最后一块拼图的同时,也使得引力波成为多信使天文学中最新引入的一种信使。本文介绍了电磁波、宇宙线、中微子、引力波这四种信使的基本概念、发现历史以及探测宇宙的基本原理,对其代表性的实验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就其中的一个典型实验进行了简要介绍。期望能够就多波段多信使天文学的发展历程给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描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宇宙线 中微子 引力波 多信使天文学
下载PDF
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核心功能需求调查分析
6
作者 许允飞 樊东卫 +39 位作者 崔辰州 何勃亮 李长华 于策 肖健 李珊珊 米琳莹 韩军 陶一寒 王传军 张海龙 刘梁 李正 韩叙 杨丝丝 杨涵溪 和兰 张磊 崔顺 王川中 苏丽颖 陈力 乔翠兰 许谦 李乡儒 杨海峰 曹子皇 王俊峰 强振平 白春海 周卫红 袁国武 柏正尧 李冀 郑子鹏 和寿圣 屈彩霞 孙继先 逯登荣 赵永恒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0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已成为支撑天文学观测、研究、教学的重要技术和资源平台。随着多信使天文学和时域天文学时代的到来,虚拟天文台也需要升级自身的核心能力,给天文工作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技术支...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已成为支撑天文学观测、研究、教学的重要技术和资源平台。随着多信使天文学和时域天文学时代的到来,虚拟天文台也需要升级自身的核心能力,给天文工作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技术支撑。为此,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结合天文学的发展方向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梳理了一份核心技术需求清单,并以问卷的形式针对领域内专家和用户开展了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努力方向和目标,计划采用平台化开发模式,并开放第三方开发接口,以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开发者基于虚拟天文台资源做出实用的工具,更好地实现资源与技术向服务的快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天文台 功能需求 多信使天文学 时域天文学
下载PDF
超高能宇宙线从何而来?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红波 王祥玉 刘四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440-2449,共10页
宇宙线是来自外太空的唯一物质样本,携带着粒子物理、高能天体物理、宇宙物质组成及其演化的丰富信息.已知的宇宙线粒子最高能量约为3×10^(20) eV."宇宙线是如何被加速的?""其起源天体是什么?""在这样的... 宇宙线是来自外太空的唯一物质样本,携带着粒子物理、高能天体物理、宇宙物质组成及其演化的丰富信息.已知的宇宙线粒子最高能量约为3×10^(20) eV."宇宙线是如何被加速的?""其起源天体是什么?""在这样的高能情况下,已知的物理学规律是否还能适用?"等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为此人们通过多种实验手段在空间和地上开展宇宙线的多信使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宇宙线、伽马射线和中微子观测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宇宙线能谱、成分和各向异性的测量精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极高能宇宙线的偶极各向异性表明这些粒子来自银河系之外;(2)空间实验发现了3000多个GeV伽马源,地面实验发现了近200个TeV源,它们大多为高能电子源,有几个已被认证为强子源;(3)冰立方实验发现了近百个高能中微子,它们的各向同性分布暗示着河外起源.这些新结果为解决宇宙线的起源问题和发展相关的粒子加速理论奠定了基础.新一代更高灵敏度的实验装置的建设和运行正在开启宇宙线粒子天体物理研究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伽马射线 高能中微子 激波加速 多信使
原文传递
如何理解高能伽玛射线暴?
8
作者 戴子高 吴雪峰 梁恩维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450-2464,共15页
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或gamma ray burst,GRB)是来自宇宙深处的、短时标的伽玛射线突然增强的现象,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最猛烈的爆发现象.伽玛暴可分为长暴(持续时间T_(90)>2 s)和短暴(T_(90)<2 s).观测发现,长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 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或gamma ray burst,GRB)是来自宇宙深处的、短时标的伽玛射线突然增强的现象,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最猛烈的爆发现象.伽玛暴可分为长暴(持续时间T_(90)>2 s)和短暴(T_(90)<2 s).观测发现,长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的塌缩,而短暴起源于双致密星的并合.除了瞬时伽玛辐射,伽玛暴分别在暴后周、月和年时间量级上还会产生X射线、光学和射电余辉.理论上,伽玛暴的瞬时辐射被认为产生于相对论喷流内部的能量耗散过程,而多波段的余辉则产生于相对论喷流与外部介质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外激波.因此,伽玛暴是研究致密天体(恒星级质量黑洞和中子星)诞生、引力波辐射、相对论激波、极高能宇宙线、高能中微子等极端物理现象以及高精度检验基本物理原理的天文实验室,也是早期宇宙恒星形成和演化、高红移星系、高红移宇宙学的重要探针.伽玛暴的研究横跨当今天文学、宇宙学、物理学等学科,是当前国际竞争最激烈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之一.2017年8月17日,LIGO(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Virgo引力波天文台和Fermi卫星同时分别探测到引力波事件GW170817和短时标伽玛暴GRB170817A,开辟了多信使天文学的新时代.本文结合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评述了伽玛暴和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基于伽玛暴学科领域的发展态势和我国现有的研究基础,讨论如何抓住机遇、布局跨学科的重大研究计划,促进国内与伽玛暴相关科学设备成果的最大化,全面提升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射线暴 高能天体物理 引力波 多信使 基本物理
原文传递
从月球背面到深邃宇宙——2018年太空探索主要进展评述
9
作者 郑永春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9,共5页
2018年,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着陆点位于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之后,中国探月工程将在完成月球采样返回后,朝着建设月球科... 2018年,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着陆点位于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之后,中国探月工程将在完成月球采样返回后,朝着建设月球科研站的方向前进。在火星探测方面,重点是回答火星上是否曾经有过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及其持续时间,而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已在研制中,将于下一发射窗口发射升空。在引力波探测方面,中国启动以地面观测为主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以及以空间观测为主的天琴计划和太极计划,有望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多信使探测宇宙、寻找太阳系外的宜居行星是天文和天体物理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背面 火星生命 引力波 多信使 宜居行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