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迭部多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振国 《甘肃林业》 2010年第3期30-32,共3页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孑遗动物,是和平友谊的纽带,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和广泛关注。我国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西秦岭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岷山山脉北麓包括四川西部、陕西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狭小地带,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资源调...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孑遗动物,是和平友谊的纽带,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和广泛关注。我国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西秦岭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岷山山脉北麓包括四川西部、陕西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狭小地带,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资源调查表明:甘肃省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文县和迭部县,其次是舟曲县和武都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建设 大熊猫 保护措施 孑遗动物 青藏高原 四川西部 甘肃南部 西秦岭
下载PDF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大熊猫主食竹种群及营养特征差异分析
2
作者 肖梅 郑维超 +6 位作者 何芳 蔡丽君 谌利民 李明富 晋蕾 邹立扣 刘金平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8-316,共9页
以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主食竹(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和糙花箭竹F.scabrid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种群及营养特征。结果表明,(1)各龄级占比均为多年生>二年生&... 以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主食竹(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和糙花箭竹F.scabrid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种群及营养特征。结果表明,(1)各龄级占比均为多年生>二年生>一年生>当年生>死亡竿,一年生的差异最大。(2)各龄级竿的基径和株高、叶和茎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种间差异。(3)木质素种间含量差异最大,纤维素差异最小,巴山木竹木质素含量最高,缺苞箭竹纤维素含量最高。(4)脂肪含量种间无显著差异,巴山木竹脂肪和黄酮含量均为最低,巴山木竹和缺苞箭竹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大于糙花箭竹。(5)还原糖、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存在种间差异,巴山木竹竹叶中的还原糖含量最高,缺苞箭竹竹叶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6)糙花箭竹和缺苞箭竹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大于巴山木竹,16种氨基酸中仅甲硫氨酸、脯氨酸和谷氨酸有显著种间差异。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大熊猫主食竹的基础资料,可为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价、栖息地恢复竹种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主食竹 生物量 营养成分 大熊猫国家公园
下载PDF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特征分析
3
作者 刘兴明 常亚鹏 +2 位作者 汪红 赵传燕 杨文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52,共8页
【目的】以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GIS和RS技术,量化分析研究区大熊猫的生境特征。【方法】通过大熊猫痕迹点与研究区地形因子、植被类型、主食竹和河流分布图叠加,得出大熊猫分布区与物理环境因素和生物环境因素的关系.将居... 【目的】以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GIS和RS技术,量化分析研究区大熊猫的生境特征。【方法】通过大熊猫痕迹点与研究区地形因子、植被类型、主食竹和河流分布图叠加,得出大熊猫分布区与物理环境因素和生物环境因素的关系.将居民点进行缓冲分析,与大熊猫痕迹点叠加,分析大熊猫与人类活动因素(居民点)的关系。【结果】研究得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活动范围多在海拔1 600~2 900 m之间,痕迹点在坡度较缓(<5°)和无坡向的区域出现较多,生境中的主要植被类型是针阔叶混交林,该类型占全区域总面积的30.09%,主食竹为缺苞箭竹和青川箭竹.92.14%的痕迹点落在距水源地700 m以内的范围中,明显回避有干扰的区域,远离居民点(>3 500 m的缓冲区)。【结论】研究结果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境 大熊猫痕迹点 叠加分析
下载PDF
茂县宝顶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及管理措施
4
作者 张文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8期46-48,共3页
宝顶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茂县,是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重要区域。该文首先阐述了茂县宝顶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紧接着分析了茂县宝顶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对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该保护区发... 宝顶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茂县,是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重要区域。该文首先阐述了茂县宝顶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紧接着分析了茂县宝顶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对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该保护区发展的管理措施,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顶沟 大熊猫 自然保护区 管理措施
下载PDF
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冬居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5
作者 杨柳 张麦琴 +1 位作者 张姣 周勇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5-60,共6页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秦岭大熊猫保护的重点区域。为了解保护区大熊猫冬居地的植物群落特征,改善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本研究采用样地调查法和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秦岭大熊猫保护的重点区域。为了解保护区大熊猫冬居地的植物群落特征,改善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本研究采用样地调查法和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冬季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特征以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青保护区大熊猫冬居地植物群落以锐齿栎林为主,其次是锐齿栎+油松林。植物群落以幼龄林木为主,径阶分布和树龄分布基本一致,平均胸径在12 cm以上,平均高度在10 m以上。锐齿栎林灌木盖度约为50%,草本盖度约为10%,草本盖度随着灌木盖度的增大而减小。在不同林分内,锐齿栎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高。冬居地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亚乔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而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变化大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冬居地 植物群落特征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外来植物入侵现状——以陕西长青、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兴江 陈晓艳 +5 位作者 张社朝 赵纳勋 李先敏 张文刚 叶新平 刘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08,116,共14页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对濒危物种保育和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多,外来物种获得了更多进入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机会,可能会威胁到濒危物种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的...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对濒危物种保育和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多,外来物种获得了更多进入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机会,可能会威胁到濒危物种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的陕西长青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以及人为活动对外来植物扩散的潜在影响等。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有外来植物156种,分属于42科、122属,其中外来入侵种共48种,隶属于17科、37属,占外来种总数的30.77%。恶性入侵类和严重入侵类分别有9种和14种;外来植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数均与本地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外来种的种类数与海拔、离人类活动中心点的距离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暗示随着人为活动等干扰的加剧,研究区域已经遭受到较高程度的外来植物入侵,且这些外来植物已对本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产生了显著负效应。综上所述,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控外来入侵生物,以减少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保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入侵植物 分布格局 人类活动 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国家公园
下载PDF
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综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慧 张淑娟 +1 位作者 董永义 张丽娟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为探究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筛选出适合当地城市绿化的野生球根花卉种类。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的方法,调查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价值、适应性、开发价值... 目的:为探究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筛选出适合当地城市绿化的野生球根花卉种类。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的方法,调查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价值、适应性、开发价值3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球根花卉37种,隶属12科,28属,其中,百合科种类最多,14种。根据综合评价结果,37种野生球根花卉分为4个等级:综合价值高的Ⅰ级(R>4.0)5种;综合价值较高的Ⅱ级(3.7<R≤4.0)10种;综合价值一般的Ⅲ级(3.5<R≤3.7)12种;综合价值较低的Ⅳ级(R≤3.5)10种。结论: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丰富,建议加强资源保护并优化开发利用方式,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球根花卉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野生球根花卉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燕 王平 +2 位作者 孟月 李伟 尹正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51,共9页
【目的】探究国家Ⅰ级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揭示珙桐林生态系统养分元素状况和生长限制因子。【方法】在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段设置4个样地,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等方法... 【目的】探究国家Ⅰ级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揭示珙桐林生态系统养分元素状况和生长限制因子。【方法】在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段设置4个样地,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等方法研究珙桐林叶片-凋落物-土壤3种组分C、N、P含量及其比值的差异性、相关性,用冗余分析方法探究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响应因子。【结果】珙桐叶片C、N、P平均含量分别为520.97、22.73、1.43 g/kg,凋落物C、N、P平均含量分别为459.87、10.96、1.35 g/kg,土壤C、N、P平均含量分别为74.81、7.94、0.79 g/kg,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平均含量表现为叶片>凋落物>土壤。不同样地同一组分间土壤C、N、P含量差异显著,表现为Ⅳ>Ⅲ>Ⅱ>Ⅰ(Ⅰ:58.47±1.88、5.73±0.41、0.06±0.02 g/kg;Ⅱ:64.45±2.29、6.82±0.19、0.61±0.08 g/kg;Ⅲ:75.94±1.32、7.88±0.16、1.11±0.06 g/kg;Ⅳ:100.39±1.24、11.32±0.25、1.36±0.10 g/kg),叶片、凋落物差异不显著;同一样地不同组分间C含量差异显著,表现为叶片>凋落物>土壤,N、P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样地同一组分、同一样地不同组分间C∶N、C∶P、N∶P存在显著差异。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比值间相关性显著;海拔、非毛管孔隙度和坡度、毛管孔隙度、粉砂粒含量是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的关键环境因子。【结论】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林不同海拔样地间土壤C、N、P含量及其比值存在显著差异,叶片、凋落物差异不明显,根据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表明样地Ⅳ珙桐生长受P元素限制,海拔、非毛管孔隙度、坡度、毛管孔隙度、粉砂粒含量是影响珙桐林土壤养分循环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生态化学计量 叶片-枯落物-土壤 环境因子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梅 樊恩源 +1 位作者 沈体雁 沈城 《中国渔业经济》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是发现保护区管理问题,分析成因,寻求解决方案和提升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广东省两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案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半结构访谈,研究分析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是发现保护区管理问题,分析成因,寻求解决方案和提升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广东省两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案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半结构访谈,研究分析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类、事业单位类、企业类、非政府组织类和居民类等,通过管理有效性评价发现案例保护区存在执法权缺失、人员编制不足、规划协调不够以及保护与渔民生产生活相冲突等问题,需保护区管理者与各利益相关者协同解决。建议完善保护区管理者评价与奖惩机制;将保护区管理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考评体系;完善科研机构与保护区科技合作和数据共享机制;促进社区公众等利益主体与保护区形成海洋保护利益共同体。通过推动多种利益主体相互协作,共同提升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保护区 渔业资源养护 管理有效性 评价指标
下载PDF
黄河流经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
10
作者 张晶晶 臧振华 +2 位作者 赵磊 徐卫华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684-9694,共11页
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是实现保护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现有管理评估多集中于单一、同类型、同省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对中大型尺度多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的评估较少。黄河流经省域分布着许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 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是实现保护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现有管理评估多集中于单一、同类型、同省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对中大型尺度多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的评估较少。黄河流经省域分布着许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屏障的重要基础,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为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构建5类共26项的管理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基于证据的专家打分法,评估了黄河流经省域内8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2020年间的管理成效,在识别影响管理成效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2016年以来,黄河流经省域8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总体较好,优秀率达26.83%,良好率达64.63%,主要体现在管理主体、本底调查、保护对象等指标的平均得分较高。②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管理级别越高、建立越早,公共服务、规章制度、经费保障等方面越完善的保护区管理成效越好;此外,基础设施与日常巡护,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信息化建设,社区关系与生态修复、保护对象指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③管理成效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人才建设、综合执法、社区发展、人类干扰等方面,建议有关单位在人才队伍、行政执法、生态补偿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提升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经省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指标体系 管理成效评估
下载PDF
江西峤岭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特点及其指示意义
11
作者 蔡奇英 许依铭 +3 位作者 罗红梅 管毕财 李恩香 刘以珍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2期166-172,共7页
苔藓植物拥有优异的环境指示功能,是评价保护地生境条件和保护价值的重要指标。收集鉴定江西峤岭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186种,其中:真藓门33科,66属,142种;地钱门19科,25属,43种;角苔门1种。真藓门/地钱门物种比3.30,显示保护区整体环境... 苔藓植物拥有优异的环境指示功能,是评价保护地生境条件和保护价值的重要指标。收集鉴定江西峤岭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186种,其中:真藓门33科,66属,142种;地钱门19科,25属,43种;角苔门1种。真藓门/地钱门物种比3.30,显示保护区整体环境稍干。划分苔藓植物分布类型13种,其中东亚分布(32.80%)、热带亚洲分布(19.35%)和北温带分布(17.74%)为3种主要分布类型。温带分布类型物种在优势科中居多;一些典型热带分布物种在局部微生境中得以保存,其中无边匐灯藓在世界范围仅零星记录,显示这类中亚热带低海拔生境具潜在重要保护价值。基于区系谱数据的聚类分析,建议将峤岭与江西省内大部分保护区划归入新“华中区”,而赣东北的桃红岭并入“华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区系 峤岭自然保护区 聚类分析 指示功能
下载PDF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
12
作者 胡昌平 姜健发 +2 位作者 王有兵 李亚楠 王生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4-30,共7页
目的:了解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及特征,掌握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为保护区整合优化及后期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GIS技术,对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景观格局及矛盾冲突进... 目的:了解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及特征,掌握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为保护区整合优化及后期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GIS技术,对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景观格局及矛盾冲突进行分析。结果:苍山片区以林地和草地为主(面积占比96.43%),洱海片区以水体为主(面积占比98.02%);研究区域林地、水域和草地景观形状较为规整,景观破碎度较低,受人为干扰较少;保护区的景观多样性较丰富,但分布不均;保护区各类矛盾冲突图斑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4%,矛盾冲突地块主要分布于缓冲区和实验区,以耕地和集体人工商品林为主,采矿用地、城镇建成区和村庄对保护区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保护区土地结构较为合理,苍山片区管理上要以森林防火、生物多样性保护、地质遗迹保护为主;洱海片区要以湿地保护,特别是水体质量维护和提升,以及水生动植物保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矛盾冲突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福建省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研究
13
作者 王河山 范世明 +2 位作者 卢敏勇 苏全贵 林锦德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目的:为明确福建省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状况及其药用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保护兰科植物。方法: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为基础,通过野外标本采集及鉴定,对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及药用价值进行调查... 目的:为明确福建省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状况及其药用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保护兰科植物。方法: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为基础,通过野外标本采集及鉴定,对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及药用价值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调查到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兰科野生植物24属45种,栽培2属2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18属32种,国家重点保护4属9种,属种的分布区类型有6个,以热带分布为主,中国特有兰科植物8种。结论:云中山自然保护区的兰科资源较为丰富,强化认识和保护有助于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为区域兰科植物的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药用价值 资源普查 云中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14
作者 张秀华 钟益鑫 彭东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9-1508,共10页
【目的】探讨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从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地理特征,以期为两类植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应用开发及系统演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整理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分析... 【目的】探讨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从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地理特征,以期为两类植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应用开发及系统演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整理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分析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结果】(1)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23科60属129种,其中石松类有2科5属15种,蕨类植物有21科55属114种。(2)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有3科,优势属有1属;单种科、属和寡种科、属是构成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科、属的主体。(3)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和热带分布为主;属、种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为主,同时呈现温带性质;中国特有种有15种。(4)该区与梁野山保护区的地理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多样,特有现象明显,生物多样性较低,植物区系成分在水平梯度上呈现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源自然保护区 石松类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下载PDF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
15
作者 李亚楠 王生 +2 位作者 王有兵 姜健发 胡昌平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1-37,共7页
目的:了解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森林资源近20年的动态变化特征,为保护区编制经营管理方案提供指导。方法:以2005、2015年森林资源调查矢量数据、2021年森林、草原、湿地监测数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 目的:了解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森林资源近20年的动态变化特征,为保护区编制经营管理方案提供指导。方法:以2005、2015年森林资源调查矢量数据、2021年森林、草原、湿地监测数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基于GIS技术,分析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结果: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中,有林地面积最大,并逐年增加;林地中,3个调查年度均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0.82%以上;保护区森林覆盖率2005—2015年间逐年增加,2015—2021年间增加值逐步趋于稳定;蓄积量以有林地蓄积为主,并逐年增加;乔木林地面积和蓄积量以栎类、云南松、华山松和苍山冷杉为主,且逐年增加;乔木林地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比重相对均衡,过熟林面积较少;各年度郁闭度等级均以中为主,且郁闭度等级为中和密的乔木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均逐年增加。结论:保护区森林质量和生态防护功能逐年提高,后期森林资源管理以增加栎类等阔叶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动态分析 森林质量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16
作者 冯云利 孙达锋 +7 位作者 郭相 刘绍雄 罗熙 高章会 方媛 马明 张琳 华蓉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5期13-17,24,共6页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内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丰富,但未见相关报道。通过对该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进行系统研究,共发现6纲16目48科91属184种大型真菌,其中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鹅膏菌科(Amanitaceae)和...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内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丰富,但未见相关报道。通过对该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进行系统研究,共发现6纲16目48科91属184种大型真菌,其中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鹅膏菌科(Amanitaceae)和牛肝菌科(Boletaceae),优势属依次为枝瑚菌属(Ramaria)、乳菇属(Lactarius)、红菇属(Russula)、鹅膏菌属(Amanita)、口蘑属(Tricholoma)、丝膜菌属(Cortinarius)。调查中共发现食用菌64个种、药用菌13个种、食(药)用菌9个种、毒菌43个种,我国特有真菌18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优势类群
下载PDF
近30年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演化研究
17
作者 吕俊娥 马露 +1 位作者 高会军 谢昆军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根据1990、2000、2010和2020年卫星遥感资料和近30年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候资料分析研究藏北高原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演化。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泊数量呈增多—减少—增多的趋势,湖泊面积呈扩张—加速扩张—扩张减缓的阶段性... 根据1990、2000、2010和2020年卫星遥感资料和近30年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候资料分析研究藏北高原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演化。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泊数量呈增多—减少—增多的趋势,湖泊面积呈扩张—加速扩张—扩张减缓的阶段性增长趋势。近30年湖泊总面积扩大88 676.49 hm^(2),其中,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面积分别增长23 897.12、57 176.60和7 602.77 hm^(2),增长幅度分别为5.63%、12.75%和1.50%。通过对保护区1 000 hm^(2)以上湖泊面积分析,西区湖泊以色林错、仁错面积变化率较大,东区湖泊以错愕、乃日平错以及蓬错变化显著。近30年色林错保护区气候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多和蒸发量减少,气候呈现出暖湿化发展趋势。冰川萎缩速率、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与色林错保护区湖泊阶段性变化规律相关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面积 遥感监测 气候因素 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竹类植物资源调查
18
作者 郭惠珠 蔡长福 +2 位作者 郭艺松 张毅 蔡邦平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根据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并结合查阅文献,对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竹类植物资源多样性与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竹类植物共有7属20种(含变型),其中新分布种2种;自然分布状况分析表明复轴型及单轴型竹种为自然分布优势类群。
关键词 竹类植物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 资源 新记录
下载PDF
三湖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葬甲科昆虫多样性
19
作者 赵红蕊 王佳生 +5 位作者 由国志 李金龙 杨航 佟佳琦 姚秀芝 赵士臣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通过固定样地,采用地表陷阱法与拦截式诱捕器诱捕法相结合的方式连续采集葬甲科昆虫,了解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三湖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葬甲科昆虫多样性特征,对葬甲科昆虫群落与林型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 通过固定样地,采用地表陷阱法与拦截式诱捕器诱捕法相结合的方式连续采集葬甲科昆虫,了解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三湖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葬甲科昆虫多样性特征,对葬甲科昆虫群落与林型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在三湖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葬甲科昆虫6属17种,其中,覆葬甲属(Nicrophorus)为优势属,优势种有5种;四星覆葬甲(Nicrophorus quadripunctatus)、尼覆葬甲(Nicrophorus nepalensis)和红带花葬甲(Nicrophorus investigator)对不同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葬甲科昆虫的物种数、个体数和α多样性特征指数在不同林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阔叶红松林>白桦林>阔叶混交林;阔叶红松林和白桦林中葬甲科昆虫的相似性最高,其他各林型间相似性较低。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葬甲科昆虫对阔叶红松林和白桦林的选择倾向性高于阔叶混交林,不同种类对林型的选择倾向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湖自然保护区 林型 葬甲科 多样性
下载PDF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木本彩叶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20
作者 郭海霞 李亦可 +1 位作者 杨长青 王谢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3期253-257,共5页
为了解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现状,为其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线法,调查分析了九寨沟木本彩叶植物种类、叶色、生活型等特征。结果表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木本彩叶植物共有29科43属62种,其中槭属物种数量最... 为了解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现状,为其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线法,调查分析了九寨沟木本彩叶植物种类、叶色、生活型等特征。结果表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木本彩叶植物共有29科43属62种,其中槭属物种数量最多;乔木树种有49种,灌木有25种,藤本仅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1种;秋色叶植物有52种,春色叶及新叶有色植物5种,春、秋叶片均会变色的植物5种;29种植物已成为常见园林植物,18种已被大量栽培,12种已引种未大量栽培,尚有3种未查询到引种信息;45种植物可用作绿化观赏,34个物种可作药用资源,28个物种可作用材树木,19个物种可用于提取油脂(精油/树胶/鞣质)。62种木本彩叶植物中,1个为近危种,3个为易危种,1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3个中国特有种。九寨沟木本彩叶植物种类丰富,观赏以落叶乔木、秋色叶为主,资源利用潜力大,在园林利用上仍存在较大开发空间。另外,九寨沟木本彩叶植物中珍稀保护物种数量较少,引种栽培后资源利用是一种有效的保护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彩叶植物 观赏色 生活型 保护物种 资源利用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