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2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主体间的有效协商: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
1
作者 李凌艳 李铭尧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
多元主体间的有效协商对于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具有关键性作用,是学校治理中公共价值整合的关键。它在实践中表现为校内小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各小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商,由此形成贯穿学校各层级的协商网络。推进多元主体间的有效协商,需... 多元主体间的有效协商对于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具有关键性作用,是学校治理中公共价值整合的关键。它在实践中表现为校内小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各小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商,由此形成贯穿学校各层级的协商网络。推进多元主体间的有效协商,需要借助控制组织成员数量、注重集体效益评价、开展不同形式及范围的协商、创设交流互助的平台与机制等策略来实现;同时要通过坚守多元主体共在信念、落实分布式领导、完善师生意见建议的反馈和宣传机制、深化学校评价改革等为其提供相应的机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治理现代化 多元主体 有效协商 公共价值 学校组织变革 分布式领导
下载PDF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2
作者 左玲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3期40-42,共3页
乡村作为国家基层政权的“神经末梢”和最基本的治理单元,其治理效果事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与质量。多元主体参与是推动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此,政府需转变角色,由主导转向引导;鼓励企业依托市场机制创新治理;提升社会... 乡村作为国家基层政权的“神经末梢”和最基本的治理单元,其治理效果事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与质量。多元主体参与是推动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此,政府需转变角色,由主导转向引导;鼓励企业依托市场机制创新治理;提升社会组织作为主力推动者的地位;同时增强村民自治意识,明确各方责任,共同构建乡村治理新模式,从而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乡村治理 现代化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研究
3
作者 宁亚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民族事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既是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缩影,也是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立足于中国民族事务治理实践,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 民族事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既是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缩影,也是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立足于中国民族事务治理实践,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方向,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根本目标,国家权力机构与各类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体结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关系格局的进程。中国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吸收了多元主体协作治理的优势,但摒弃了西方治理理论“去中心化”“去国家化”的理念,与西方治理理论强调政府与非政府、公共与私人的二元对立与分离存在根本不同。党的领导、政府的统筹和组织,在构建稳定有序和谐高效的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关系现代化对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强调,为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民族事务治理 主体关系 共同性 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导向的市域社会治理及多主体协同的路径优化研究
4
作者 吴昌林 张泽政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市域社会治理包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系框架之下,后者之于前者具有战略和实践层面的引领意义。从理论逻辑看,市域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战略地位,对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建立合作共赢的开放治理... 市域社会治理包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系框架之下,后者之于前者具有战略和实践层面的引领意义。从理论逻辑看,市域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战略地位,对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建立合作共赢的开放治理格局具有推动作用。从实践逻辑看,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离不开多元主体协同,要求在推进治理要素、治理方式、治理机制等方面取得更加务实的成果。在理顺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本研究梳理出市域社会治理的客观诉求,认为实现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需要以多主体协同为切入点,并针对性提出了市域社会治理多主体协同的路径优化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市域社会治理 主体协同
下载PDF
数据赋能与多元共治:基于大数据应用的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灏 钟锦宸 林润田 《南海学刊》 2024年第1期69-81,共13页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应用则是加强和创新乡村多元共治的必然要求。综合数字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构建“数据赋能-多元共治”的分析框架,提出大数据应用能够驱动乡村多元共治从各自为战转向流程再造、...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应用则是加强和创新乡村多元共治的必然要求。综合数字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构建“数据赋能-多元共治”的分析框架,提出大数据应用能够驱动乡村多元共治从各自为战转向流程再造、从分散治理转向协同治理、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数据,具有高效化、协同化以及精准化的鲜明导向。目前,从大数据应用驱动乡村多元共治过程的“前-中-后”来看,其保障支撑需要强化、统筹协调需要深化、监管规制需要细化。有必要进一步夯实乡村多元共治大数据基础保障的“支点”,打通乡村多元共治大数据集成平台的“堵点”,聚焦乡村多元共治大数据安全监管的“难点”,从而通过多方发力、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赋能 多元共治 大数据应用 乡村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区多元治理路径研究
6
作者 韩思雨 《中国市场》 2024年第8期32-35,共4页
近年来,社区治理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单元,需要社会各主体共同参与。文章从治理现代化视域出发,发现在当前社区多元治理过程中,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但取得的成果有限,依然存在缺少针对性治理条例、多元主体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基... 近年来,社区治理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单元,需要社会各主体共同参与。文章从治理现代化视域出发,发现在当前社区多元治理过程中,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但取得的成果有限,依然存在缺少针对性治理条例、多元主体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从完善社区多元治理运行机制、提高主体参与能力、数字赋能社区建设等方面出发,提出社区多元治理的优化路径,为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社区治理 多元共治 数字治理
下载PDF
交往联动:生态治理的多元主体共治研究——评《生态治理现代化》
7
作者 柯艺 王宪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0-230,F0003,共2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愈发严峻,以往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生态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生态治理现实,多元主体共治正在被学界和实务界所认可和采纳。生态环境领域的多元主体共治,既能有效破解当前生态治理中政府单打独斗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愈发严峻,以往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生态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生态治理现实,多元主体共治正在被学界和实务界所认可和采纳。生态环境领域的多元主体共治,既能有效破解当前生态治理中政府单打独斗的困境,也能有效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在生态治理多元主体共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大量环保公益组织成立,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日益强烈,但同时多元主体间权责分离、行动协同力差等问题也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生态治理 全球生态环境 公众环保意识 协同力 环境治理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权责分离
下载PDF
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主体自觉研究
8
作者 谭正航 尹珊珊 《教育评论》 2024年第4期40-46,共7页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效果持续趋好,但面临高校难以全面支撑办学自主权落实、政府过度干预办学自主权行使、社会对办学自治权运行支持功能有限的难题。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难题的...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效果持续趋好,但面临高校难以全面支撑办学自主权落实、政府过度干预办学自主权行使、社会对办学自治权运行支持功能有限的难题。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难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主体自觉不足。强化主体自主是提升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效果的基本路径。为此,应以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目标为指引,促进主体价值认同、增进主体互信、培养主体责任精神及完善主体自觉保障机制,以优化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的主体自觉,全面提升落实效果,助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治理现代化 主体自觉 办学自主权
下载PDF
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发挥农民主体性的思考
9
作者 黄世旺 高金龙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治理现代化。农民作为乡村生活的主角,理应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主体性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源泉与动力,乡村也为农民发展提供了空间。然而,农民在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也面临动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治理现代化。农民作为乡村生活的主角,理应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主体性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源泉与动力,乡村也为农民发展提供了空间。然而,农民在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也面临动力不足、组织结构功效受阻、乡村文化式微和乡村“空心化”等问题,使得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农民主体性呈现一种弱态势。为此,应充分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完善乡村组织治理结构,构建符合农民文化需求的供需体系,提高乡村社会的吸引力,以更好地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现代化 农民主体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中国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多元主体共治探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吕文飞 王英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132,共6页
随着中国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乡村生态破坏加剧,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基层政府、企业单位、乡村居民作为主要治理主体,存在着治理意识淡薄和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的治理状... 随着中国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乡村生态破坏加剧,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基层政府、企业单位、乡村居民作为主要治理主体,存在着治理意识淡薄和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的治理状态,这就要求治理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权责作用,构建治理主体的整体性结构,不断形成多元协同共治的治理主体格局。在乡村生态治理过程中,认识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共治逻辑不仅要明晰治理主体间是利益共同体,还要通过人与自然互为主体性来把握人与自然也是利益共同体,让中国乡村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治理 多元主体 协同治理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民办高校多元主体治理的价值目标、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向
11
作者 刘惠玲 陈啸 陈玉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3-58,共6页
民办高校已从传统的自上而下、单一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多元参与、上下互动的依法民主治理模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多元主体治理机制得以建立,突显了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社会参与、学术自治、产教融合等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 民办高校已从传统的自上而下、单一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多元参与、上下互动的依法民主治理模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多元主体治理机制得以建立,突显了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社会参与、学术自治、产教融合等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民办高校的多元治理主体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框架内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激发了办学活力,推进了治理现代化,并实现了治理效率的最大化,从而促成了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民办高校 多元主体 治理模式
下载PDF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尊天 张家飞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18-24,共7页
全面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深入探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民性”特质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 全面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深入探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民性”特质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困境和难题的突破。而协同意识与规范意识不强、传统管理思维下导致的治理主体地位不平等和各治理主体间的权责界限不清晰正成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重塑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理念、整体提升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能力及优化协同共治的结构体系,为消解困境难题提供新思路和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多元主体 协同共治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突发事件背景下多元主体应急协同治理:问题与优化——基于“内蒙古阿拉善‘2·22’煤矿坍塌事故”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飞 景萍梅 《城市与减灾》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一部分第三节,针对我国公共安全事业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安全生产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一部分第三节,针对我国公共安全事业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安全生产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治理 人的生命 预防为主 多元主体 事前预防 坍塌事故 公共安全体系 突发事件
下载PDF
双重聚合: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协同的实现路径——基于50个基层治理创新案例的文本分析
14
作者 周振超 郭炜萍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60-75,共16页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多元主体协同经常存在动力不足、总体分散、局部协作的问题。通过把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多重动因与过程性特征,建立“动因推动-过程推进”分析框架,选取50个基层治理创...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多元主体协同经常存在动力不足、总体分散、局部协作的问题。通过把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多重动因与过程性特征,建立“动因推动-过程推进”分析框架,选取50个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案例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战略要求、党建统领、需求驱动、问题推动、资源配备、权力配置是影响多元主体协同效能提升的主要因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表现为“双重聚合”:第一重聚合指战略要求、党建统领、需求驱动、问题推动下多元主体形成共同治理目标,实现“目标聚合”;第二重聚合指以资源配备、权力配置织成主体协同网,实现“主体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协同治理 多元主体 基层治理创新
下载PDF
基于多元治理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主体协同整合模式研究
15
作者 王萍 凌茗 宋婧馨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整合面临资源异构、数量庞大、保存分散的问题。以多元治理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参与主体协同整合模式,解决主体分散割裂问题。对参与多元治理的主体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归纳了政府部门主导模式、文化机构主导模式、社会... 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整合面临资源异构、数量庞大、保存分散的问题。以多元治理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参与主体协同整合模式,解决主体分散割裂问题。对参与多元治理的主体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归纳了政府部门主导模式、文化机构主导模式、社会组织主导模式、社会公众参与模式四种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主体整合模式,在深入分析和比较四者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后,构建了动态性、场景化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多元主体协同整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档案 多元治理 主体协同整合模式
下载PDF
生态环境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博弈互动、内在意愿与实现机制
16
作者 孙壮珍 何绮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等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和协同合作。在生态环境合作治理过程中,各主体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更多的是通过主体间的互动行为进行动态博弈以激发各主体参与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的初... 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等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和协同合作。在生态环境合作治理过程中,各主体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更多的是通过主体间的互动行为进行动态博弈以激发各主体参与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的初始意愿、动态意愿与治理意愿。通过设计促进合作的规则、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寻求利益共容、构建多元主体利益共同体机制,加强主体间互动、构建信任机制,进一步强化各主体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合作意愿,以形塑多元化公共行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合作治理 多元主体 博弈互动 内在意愿
下载PDF
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空间尺度
17
作者 叶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共1页
我国的城镇化转型面临国土空间布局的重构及其带来的深层次治理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 我国的城镇化转型面临国土空间布局的重构及其带来的深层次治理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结束时指出:“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用得好就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更大优势,用不好也可能成为掣肘。”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城乡空间发展日益复杂,城市治理的核心指向了空间治理。空间治理蕴含着深刻的组织方式和权力架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空间治理单元的变革和重构体现了尺度的特性,涉及不同层级间的制度安排、政策制定以及治理模式之间多元化主体的行为特征与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布局 生产力布局 区域协同发展 新型城镇化战略 多元主体 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尺度 空间治理
下载PDF
城镇化和流动中国背景下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18
作者 孙祥和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我国进入大流动社会。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提升流动社会治理水平意义重大。按照“主体—机制—规则—目标”的框架搭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机制,回答好谁来治理,如何治理,为谁治理及其治理目标等问...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我国进入大流动社会。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提升流动社会治理水平意义重大。按照“主体—机制—规则—目标”的框架搭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机制,回答好谁来治理,如何治理,为谁治理及其治理目标等问题,有效协调好人的流动性、活跃性和政府职能的相对稳定性、计划性要求之间的冲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助推共同富裕,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需要政府统筹兼顾,激发社会组织功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吸引个体广泛参与,灵活应用行政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手段,形成多元主体共治善治、内生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流动社会 多元主体 共同治理 机制
下载PDF
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主体研究
19
作者 李哲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期43-45,共3页
现代乡村治理的法治现代化,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这些主体包括基层党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及新乡贤。要使这些多元主体能够配合良好实现乡村法治治理现代化,首先需要建设法治型乡村基层党组织和法治型乡镇政府,健全... 现代乡村治理的法治现代化,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这些主体包括基层党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及新乡贤。要使这些多元主体能够配合良好实现乡村法治治理现代化,首先需要建设法治型乡村基层党组织和法治型乡镇政府,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重视社会组织和新乡贤等主体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法治现代化 治理主体多元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优化路径探索
20
作者 韩清雪 《住宅与房地产》 2024年第16期69-71,共3页
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文章以数字化为背景,分析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探讨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优化路径,其中包括壮大专业队伍,提高数字服务能力,全过程强... 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文章以数字化为背景,分析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探讨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优化路径,其中包括壮大专业队伍,提高数字服务能力,全过程强化参与,实现共建共治,以及加强数字安全共享,提升组织效能,以期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参考,推动社区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多元主体 基层社区 社区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