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旅游翻译看“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被引量:2
1
作者 覃晓霞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75-78,共4页
翻译标准众说纷纭,各有千秋。本文尝试从旅游文本的翻译特点,通过例证来寻找旅游翻译的标准;并从旅游翻译的角度来思考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旅游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旅游文本 旅游翻译 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下载PDF
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在广告文体翻译中的实证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芝芹 《枣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广告文体是各种文体中最灵活多变的一种文体,同时具有语言风格独特、商业承载功能、文化负载功能,广告文体的翻译必须兼顾广告的这几大特点,因此,广告文体翻译的适用理论也最具代表性。本文以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为指导对广告文体... 广告文体是各种文体中最灵活多变的一种文体,同时具有语言风格独特、商业承载功能、文化负载功能,广告文体的翻译必须兼顾广告的这几大特点,因此,广告文体翻译的适用理论也最具代表性。本文以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为指导对广告文体的翻译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通过广告文体所适用的翻译理论分析证明了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广告文体的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文体 适用理论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下载PDF
浅谈西方译论的本土化和中国译论的现代化——以关联理论和多元互补论为例
3
作者 王秀花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第9期8-9,共2页
在知识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的西方译论涌入中国,推动了我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同时,许多国内学者借鉴国外译论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翻译主张,完善了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本文从引介、研究和应用三个阶段介绍了关联理论在中国的本... 在知识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的西方译论涌入中国,推动了我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同时,许多国内学者借鉴国外译论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翻译主张,完善了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本文从引介、研究和应用三个阶段介绍了关联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并从多元互补论的内涵、特征和对发展现代译论的贡献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译论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本土化 多元互补论 现代化
下载PDF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中国传统文化阐释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剑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55-160,共6页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其理论构建深受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当代西方理论不同,"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背后贯穿着一多相应、虚实相生、动静相...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其理论构建深受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当代西方理论不同,"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背后贯穿着一多相应、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并由此形成其鲜明的中国理论特色。其致思、运思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这正是该理论的精髓妙谛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中国翻译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一多相应 虚实相生 动静相宜
下载PDF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第一章节录) 被引量:30
5
作者 辜正坤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期70-78,共9页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纵观中外翻译史,标准之名目,可谓繁矣,标准之理论,可谓广矣,然而能集百家之言,折衷其间,彻底、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者,还从未有过.近年来翻译理论界种种观点层见叠出,海内海外的中国学者都在蕴酿创建...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纵观中外翻译史,标准之名目,可谓繁矣,标准之理论,可谓广矣,然而能集百家之言,折衷其间,彻底、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者,还从未有过.近年来翻译理论界种种观点层见叠出,海内海外的中国学者都在蕴酿创建中国式的翻译理论体系或云翻译学,这实在是一件大好事.然而翻译标准既然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若不先行解决,则翻译学的建立就大成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笔者将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简述如下,权作引玉之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具体标准 多元互补论 翻译理论 抽象标准 绝对标准 最佳近似 译作 翻译家 多元
下载PDF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迎春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3-45,共3页
本文就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作了一些研究,针对此论的历史意义、论点的特征及其对于建设翻译学的功用等问题,发表了一些见解,意在抛砖引玉,俾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这一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 多元互补 翻译标准 系统 辩证 翻译学
下载PDF
从科技翻译标准看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娟 李延林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78-179,共2页
从科技翻译特点,通过例证来寻找科技翻译的标准;并从科技翻译的角度来思考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科技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科技翻译 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下载PDF
从多元互补论和多元系统论谈译者的主体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文娟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也是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译者的作用理应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翻译一元标准的束缚,在中西方的文化多元系统中,译者的地位长期遭到遮蔽。本文分析了这一...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也是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译者的作用理应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翻译一元标准的束缚,在中西方的文化多元系统中,译者的地位长期遭到遮蔽。本文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借用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论和多元系统理论,分析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主体意识之必要性和译者在译入语的文化建构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得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可能、也不应该隐身的结论,指出译者主体意识的发挥,正是翻译的魅力之所在。本文最后提出了译者主体性研究是翻译学科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主体性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 多元系统论
下载PDF
从“信达雅”到“多元互补论”——兼谈诗歌翻译 被引量:4
9
作者 覃学岚 《山东外语教学》 1997年第2期33-38,共6页
从“信、达、雅”的提出到“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系统创立,我国翻译理论研究走过了约90年的历程.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
关键词 多元互补论 信达雅 翻译理论 翻译标准 诗歌翻译 历程 飞跃
下载PDF
从旅游广告语翻译看翻译原则多元互补论的不足之处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宗磊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3期78-79,共2页
旅游广告语本质上属于广告语范畴,在遣词造句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因其文本类型和功能,对翻译原则有其独特的要求。随着辜正坤的翻译原则多元互补论的提出和广泛应用,许多学者开始用其理论来指导旅游广告语翻译实践。试通过旅游广告语翻... 旅游广告语本质上属于广告语范畴,在遣词造句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因其文本类型和功能,对翻译原则有其独特的要求。随着辜正坤的翻译原则多元互补论的提出和广泛应用,许多学者开始用其理论来指导旅游广告语翻译实践。试通过旅游广告语翻译,探究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广告语 多元互补论 翻译原则
下载PDF
对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认识
11
作者 孙爱珍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42-43,共2页
针对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翻译即需要,提出了此标准存在的不足,并在多元互补论基础上提出关于翻译标准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 多元互补论 立体思维 绝对标准 最高标准 具体标准 忠实
下载PDF
浅谈对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认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少娟 《邢台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8-89,共2页
通过分析当代翻译实践活动和传统翻译理论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产生的必要性。并且针对此论的论点特征和实际意义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 翻译标准 多元互补
下载PDF
解读“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13
作者 黄中习 《红河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4-67,59,共5页
主要介绍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产生背景、思想渊源、研究层面、历史意义、论点特征及其对建设翻译学的贡献。该译论颇具特点,有中国学派气概,代表着我国译论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一种哲学认识方法论,适用... 主要介绍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产生背景、思想渊源、研究层面、历史意义、论点特征及其对建设翻译学的贡献。该译论颇具特点,有中国学派气概,代表着我国译论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一种哲学认识方法论,适用于各种文体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互补 翻译标准 系统 辩证 翻译学
下载PDF
唯物辩证法的胜利历程——从“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说开去
14
作者 韩家权 《百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2-75,共4页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提出 ,是唯物辩证法的胜利。要建设中国翻译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们还需要继续奋斗。
关键词 翻译标准 核心理论 多元互补
下载PDF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为例
15
作者 吕敏志 《英语教师》 2022年第24期88-91,共4页
阐述“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概念。以“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探究“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学生备考的指导意义。指出在辜正坤的翻译标准系统中,最佳近似度作为一个抽象标准,在翻译实... 阐述“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概念。以“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探究“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学生备考的指导意义。指出在辜正坤的翻译标准系统中,最佳近似度作为一个抽象标准,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要寻求与原作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最佳近似,即要达到最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翻译题
下载PDF
在“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视角下浅析语言迁移理论中的多元理论互补现象
16
作者 于晓燕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年第1期16-17,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辜正坤先生提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产生背景、研究内容、论点特征及实践意义。并在"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指导下,浅析母语迁移理论中多元理论的互补现象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翻译标准 多元互补 系统 母语迁移理论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多元互补与一体发展的历史意涵
17
作者 王建新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93,共3页
中华民族从一个历史上多元互补的松散整体,发展为当今高度一体化的共同体大家庭,曲折而严酷的历史经历使这个民族大家庭成员的自觉意识不断加强,内部团结也日趋巩固。但是,历史上的多元互补与近代以来不断加强的一体发展,二者之间辩证... 中华民族从一个历史上多元互补的松散整体,发展为当今高度一体化的共同体大家庭,曲折而严酷的历史经历使这个民族大家庭成员的自觉意识不断加强,内部团结也日趋巩固。但是,历史上的多元互补与近代以来不断加强的一体发展,二者之间辩证关系仍需要从共同体形成和演进的历史经验去论证拓展。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运作中,进一步提升全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一体发展的现实必要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互补 内部团结 大家庭成员 中华民族共同体 现实必要性 辩证关系 一体化 历史必然性
下载PDF
庄子哲学英译研究新发展与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序姜莉博士《〈庄子〉英译:审美意象的译者接受研究》 被引量:125
18
作者 辜正坤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6,共4页
我对庄子的兴趣始于少年时代对老子的兴趣。在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背诵完老子《道德经》之后,我转向庄子的书。我感到《庄子》比《老子》难懂,不是它所表述的思想,而是它的陈述方式。《老子》像是用大量水晶珠式的警语格言缀成的晶光... 我对庄子的兴趣始于少年时代对老子的兴趣。在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背诵完老子《道德经》之后,我转向庄子的书。我感到《庄子》比《老子》难懂,不是它所表述的思想,而是它的陈述方式。《老子》像是用大量水晶珠式的警语格言缀成的晶光闪烁的佛珠链,珠珠衔接而自成一个往复无端的哲理圆环。《庄子》却像一座瑰丽深邃、云遮雾障、让人流连忘返的迷宫。读《庄子》时,打动人的首先不是它的哲理,而是它那怪诞夸张、汪洋恣肆的审美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庄子哲学 审美意象 接受研究 英译 《老子》 译者 博士
原文传递
也谈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易经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105,共6页
自人们开始对翻译活动进行理论思考以来,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辜正坤为解决关于翻译标准、直译与意译、可译与不可译之争,提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该理论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不小震动,它使人们站在一个更高... 自人们开始对翻译活动进行理论思考以来,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辜正坤为解决关于翻译标准、直译与意译、可译与不可译之争,提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该理论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不小震动,它使人们站在一个更高点,以一种综合、全局的眼光审视翻译标准,因而有其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本文在肯定该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确定翻译标准参照因素的意见和操作模式的深层理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多元互补论 忠实 文体 科学性 艺术性
原文传递
浅谈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与“和谐说”
20
作者 王文娱 《内江科技》 2009年第7期164-164,156,共2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翻译研究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体系的观点,肯定了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论及"和谐说"在翻译研究上的现实意义和存在价值,同时也指出翻译研究仍存在的难题。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标准 多元互补论 “和谐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