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艺改造期间评弹艺人之多元面相研究——以“反行为”表达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庆鸿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1,共11页
20世纪50-60年代评弹界文艺改造中,评弹艺人的“反行为”表达无处不在,呈现了艺人多元、复杂的面相。他们通过顺从与应付,兼顾改造与生存;通过观望与拖延,在新旧书目之间游移,择利而动;在组织化过程中,通过抱怨与退团表达利益诉求。艺... 20世纪50-60年代评弹界文艺改造中,评弹艺人的“反行为”表达无处不在,呈现了艺人多元、复杂的面相。他们通过顺从与应付,兼顾改造与生存;通过观望与拖延,在新旧书目之间游移,择利而动;在组织化过程中,通过抱怨与退团表达利益诉求。艺人的“反行为”表达在改造者与被改造者之间提供了弹性空间,国家与文化干部对其表达的合理方面做出了积极回应,促进了评弹文艺改造的稳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改造 评弹艺人 多元面相 “反行为” 表达
下载PDF
作为文明象征的矿冶及中国青铜的多元“面相”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启耀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3-23,共21页
青铜器及其铸造技术曾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在数千年时间里,金属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被控制,矿冶和铸造成为青铜器时代文明支撑的核心技术,而青铜器的拥有情况,也成为权力分配,社会分层,控制国家政治、军事和经济命脉的物质基础。当... 青铜器及其铸造技术曾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在数千年时间里,金属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被控制,矿冶和铸造成为青铜器时代文明支撑的核心技术,而青铜器的拥有情况,也成为权力分配,社会分层,控制国家政治、军事和经济命脉的物质基础。当然,正如中国文明的多元脉向一样,由于空间分布和族群文化的差异,中国青铜器的形制呈现几种器物类型及造型纹饰风格:中原夏、商、周青铜礼器、祭器及饕餮纹饰,巴蜀三星堆、金沙遗址大眼纵目青铜面具,滇、越青铜贮贝器和铜鼓,北方草原鄂尔多斯式(斯基泰式)青铜牌扣饰及兵器。这说明中国的青铜时代,既没有一个一统天下的模式,也并非各文化孤立发展。在不同的文化空间,不同族群的青铜器各有其文化胎记,形成不同的青铜文化"面相";同时,或基于经济文化交往,或来自战争和政治统摄行为,不同的青铜文化在资源、形制等方面产生互动,出现杂交的"面相"及其混融的艺术风格。这是多元文化空间中不同族群长期交融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冶 青铜器 多元面相 青铜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