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8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WI在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季镛 包亚红 +1 位作者 成钢 郭永华 《交通医学》 2018年第6期626-628,63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转移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影像学特征,分析ADC值、r ADC值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14例和脑转移瘤17例,观察...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转移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影像学特征,分析ADC值、r ADC值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14例和脑转移瘤17例,观察其常规MRI表现和DWI表现,同时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 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14例35个病灶中,DWI图像上25个病灶呈高信号,8个病灶表现为稍高信号,2个病灶呈等信号,ADC平均值为(0.60±0.13)×10-3 mm2/s,r ADC值为0.95±0.14。脑转移瘤17例选取的52个病灶中,DWI图像上27个病灶呈低信号,14个病灶呈等信号,7个病灶呈稍高信号,4个病灶呈高信号,ADC平均值为(0.80±0.17)×10-3 mm2/s,r ADC值为1.15±0.24。两者ADC值(P=0.001)和r ADC值(P=0.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弥散加权成像通过观察DWI图像以及ADC值及r ADC值的测定,为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多发性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可减少诊断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 转移
下载PDF
脑脊液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多发性脑胶质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姜华 张丽敏 +7 位作者 王丹 韩平 孙越红 李玉文 张晨曦 姜文灿 李虓 赵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64-1868,1873,共6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和血常规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多发性脑胶质瘤(MCG)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2017年1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MCG患者和56例PCNSL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和血常规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多发性脑胶质瘤(MCG)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2017年1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MCG患者和56例PCNSL患者临床资料、CSF及血常规检测指标,并分析有意义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鉴别诊断MCG与PCNSL的临床价值。结果MCG组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数、CSF蛋白(CSF:pro)、乳酸、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高于PCNSL组(P<0.05);PCNSL组CSF糖(CSF:Glu)、CSF氯(CSF:cl)、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显著高于MCG组(P<0.05)。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CSF:pro、乳酸、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鉴别诊断MCG和PCNSL的AUC为:0.900、0.899、0.797、0.867、0.828、0.772;灵敏度为:72.4%、77.6%、63.8%、67.2%、72.4%、82.8%;特异度为:97.1%、100.0%、88.2%、91.2%、88.2%、64.7%。此外,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CSF:pro、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指标联合检测鉴别诊断MCG和PCNSL的AUC为0.919,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7.6%和100.0%。结论脑脊液学指标CSF细胞总数、CSF白细胞、CSF:pro及血常规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鉴别诊断MCG和PCNSL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胶质 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脊液 血常规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来那度胺致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何晓玉 马薇 +7 位作者 荣爱红 田文灏 闫洪超 王冲 邢彩霞 刘爱琪 尹亚南 石凤芹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但使远期并发症相对增多,其中第二原发肿瘤已经成为新的临床难题。本文报道1例来那度胺致MM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停止服用来那度胺4个月后完全缓解,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来那度胺 第二原发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脑脊液抗GFAP抗体阳性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报告
4
作者 殷翔 关鸿志 +2 位作者 任海涛 范思远 崔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9-122,F0002,共5页
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亚急性起病,病情迁延8月余,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头痛及头晕,头部核磁影像提示脑室扩张、脑积水,脑膜强化;早期脱水降颅压后头痛症状可缓解;脑脊液中抗GFAP抗体阳性,... 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亚急性起病,病情迁延8月余,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头痛及头晕,头部核磁影像提示脑室扩张、脑积水,脑膜强化;早期脱水降颅压后头痛症状可缓解;脑脊液中抗GFAP抗体阳性,经激素治疗后症状一度好转,然而激素减量后头痛症状再次加重;最终经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得以明确诊断PCN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脊液细胞学 GFAP抗体
下载PDF
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0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孙慧 高赛 +1 位作者 武雷 黄德晖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作者医院2019-3-1—2022-12-31就诊并确诊的15例PCNSL患者、3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 目的探讨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作者医院2019-3-1—2022-12-31就诊并确诊的15例PCNSL患者、3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 of the CNS,IDDs)患者和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vasculitis,PCNSV)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采用多组秩和检验分析组间血清和脑脊液IL-6、IL-10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CNSL患者脑脊液IL-10与患者性别、病变部位、年龄、病灶数目、病程、病灶的最大径、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之间的关系。结果与IDDs组和PCNSV组比较,PCNSL患者脑脊液IL-10水平升高(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IL-10鉴别诊断PCNSL的曲线下面积为1,以11.45 pg/mL为临界值,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NSL患者脑脊液IL-10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灶数目、病程、病灶的最大径、SUVmax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针对无法取得脑活检且疑诊PCNSL的患者于治疗前进行IL-10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脑脊液IL-10升高强烈提示PCNS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脊液 白细胞介素10 组织活检
下载PDF
MR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多发性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志成 冷珊珊 段文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观察并评价MRI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多发性脑胶质瘤(MCG)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影像科收治的23例PCNSL患者(P组)和29例MCG患者(M组)的MRI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 目的观察并评价MRI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多发性脑胶质瘤(MCG)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影像科收治的23例PCNSL患者(P组)和29例MCG患者(M组)的MRI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学证实,MRI扫描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部位与数目、MRI平扫信号特点与病灶形态、MRI增强扫描影像学特点和病理学特征。结果 P组患者中共检出病灶71个,位于额叶、顶叶、颞叶和岛叶共计43个(占60. 6%),位于海马和海马旁回共计28个(占39. 4%); M组患者中共检出病灶79个,位于中线旁深部脑实质者62个(占78. 5%),位于脑实质表面者17个(占21. 5%)。病灶MRI平扫信号特点:P组患者中,均匀54个、不均匀17个; M组患者中,均匀31个、不均匀48个。病灶MRI平扫形态:P组患者中,呈团块状(结节状) 62个、斑片状9个、囊状0个; M组患者中,呈团块状48个、斑片状23个、囊状8个。MRI增强扫描:P组患者中,63个病灶呈团块状(其中47个病灶形态呈"握拳征""尖角征")、6个病灶呈"环状"或不规则强化、2个病灶无显著强化征; M组患者中,57个病灶呈"环"状强化、12个病灶呈"团块"状或"片"状强化、9个病灶呈无显著强化征。结论 PCNSL和MCG的病灶位置、平扫信号特点以及增强扫描后影像学特点都分别有较大的特异性,其中增强扫描后影像学特点差异较大,建议作为鉴别诊断PCNSL和MCG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多发性胶质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MRI在多发性脑胶质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玉梅 范炜 +2 位作者 鲁君 张林 王成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索MRI在多发性脑胶质瘤(multiple gliomas,MCG)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了60例MCG患者和36例PCNSL患者,均为经手术病理确诊患者,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探索MRI在多发性脑胶质瘤(multiple gliomas,MCG)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了60例MCG患者和36例PCNSL患者,均为经手术病理确诊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对MCG和PCNSL病例的MRI图像的特点作比较分析。结果60例MCG患者共有180个病灶,其中93个(51.67%)位于额叶、顶叶、颞叶和岛叶,42个病灶(占23.33%)位于海马及海马旁回,45个(25.0%)位于其他部位(丘脑、脑干和小脑);36例PCNSL患者共100个病灶,78个病灶(78.00%)位于中线旁深部白质,22个(22.0%)分别位于胼胝体、额叶、顶叶、枕叶、小脑。两者MRI信号特征分析结果:MRI平扫MCG病灶大都呈团块或斑块状,其信号基本欠均匀,呈长T1WI、长T2WI信号,具有占位效应;PCNSL病灶大都呈实性团块或结节状,呈等长或稍长T1WI、T2WI信号,占位效应较MCG病灶轻微。MRI增强扫描MCG病灶之间和病灶内呈不相一致的强化程度;PCNSL病灶则强化程度较为均匀一致;MCG病灶伴囊变、出血者多于PCNSL病灶(P<0.05、P<0.01)。结论MRI显示,MCG和PCNSL的病灶位置、信号特征和强化程度各具特点,特别是两种病变的强化特征的差异可作为二者之间更准确可靠的影像学鉴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胶质 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鉴别 诊断 MRI 病灶分布
下载PDF
原发性肋骨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丁顺清 王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肋骨淋巴瘤(PLR)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加强对于该疾病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PLR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定期随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右季肋部疼痛不... 目的:探讨原发性肋骨淋巴瘤(PLR)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加强对于该疾病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PLR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定期随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右季肋部疼痛不适2月来本院就诊。胸部CT及增强扫描示:右侧第9后肋正常形态消失,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可见沿肋骨长轴走行的围骨性软组织肿块,最大横截面约1.8 cm×5.1 cm,范围大于骨质破坏区。病灶边界尚清,密度不均,其内见斑片状残存骨质,骨皮质不连续,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肋骨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术后定期随访,第7个月于本院行胸腹部CT检查,肿瘤没有复发迹象,也未见远处转移征象。结论:PLR是非常罕见的恶性淋巴瘤。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临床表现较轻但影像学表现较重,实验室检查及肿瘤标志物多为阴性。CT表现主要表现为“浮冰征”。该病对放化疗敏感。PLR最终确诊需综合临床病史、影像及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 发性肋骨淋巴 肋骨肿 骨肿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影像特征及误诊分析
9
作者 权建华 刘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3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20例PCNSL患者,其中10例误诊,通过分析误诊、未误诊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探讨PCNSL患者易误诊的影像学原因。结果本组头痛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20例PCNSL患者,其中10例误诊,通过分析误诊、未误诊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探讨PCNSL患者易误诊的影像学原因。结果本组头痛15例、肢体无力11例、视力视野受损7例、头晕6例。20例共检出30个病灶,位于浅部脑组织19个,深部脑组织7个,脑室内4个;单发病灶14例,多发病灶6例;合并坏死6例。10例首诊误诊者纳入误诊组,误诊为转移瘤5例、脑胶质瘤5例。误诊时间10 d~2个月。诊断正确组和误诊组在多发病灶、出血、合并坏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经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对MRI增强扫描明显增强部位取材行病理检查后,确诊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予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随访1年,病情稳定,无死亡病例。结论接诊PCNSL患者时,当MRI增强扫描未发现典型征象时,易误诊颅内其他疾病;颅内占位性多发病灶、出血、合并坏死是PCNSL影像学误诊的因素,仔细观察、认真鉴别,必要时多学科协作会诊并及早行手术病理检查有利于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发性 误诊 转移 胶质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DWI结合ADC值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芳 邱建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3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诊治的2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A组)及28例高级别脑胶质瘤(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进行MRI、DW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特点、ADC值。结果:A组T_(1)WI、T_(2)WI信号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MRI强化均匀检出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瘤体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区ADC值均显著低于B组,K^(trans)、V_(e)及MVD值显著低于B组(P<0.01)。经绘制ROC曲线,ADC值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AUC为0.921,约登指数为0.840,灵敏度为89.29%,特异度为84.00%。结论:DWI结合ADC值可准确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高级别脑胶质瘤,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I ADC 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高级别胶质
下载PDF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误诊2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钟云 谢超 +1 位作者 曹建舟 于田强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1期42-44,共3页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AL)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占恶性肿瘤的0.9%[1]。临床医师对PAL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的了解有限,导致误诊率较高。PAL有高度恶性,患者预后常较差,而误诊是影响预后与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早...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AL)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占恶性肿瘤的0.9%[1]。临床医师对PAL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的了解有限,导致误诊率较高。PAL有高度恶性,患者预后常较差,而误诊是影响预后与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延长PAL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至关重要[2]。笔者于2020年收治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PAL患者2例,确诊后均经治疗无效死亡,现将其诊治过程总结如下,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肾上腺淋巴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误诊 文献复习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复发或进展模式的回顾性、单中心分析:是否可以替换全脑放疗?
12
作者 秦悦 刘蓉萍 +3 位作者 张效楠 张湾 任陈 吴德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9-506,共8页
目的回顾我院未经全脑放疗(WBRT)治疗的原发性中枢性淋巴瘤(PCNSL)患者的复发/进展模式,评估WBRT在PCNSL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确定了2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CNSL患者。通过比较患者初诊时和复发/进展时强化病灶的解剖位... 目的回顾我院未经全脑放疗(WBRT)治疗的原发性中枢性淋巴瘤(PCNSL)患者的复发/进展模式,评估WBRT在PCNSL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确定了2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CNSL患者。通过比较患者初诊时和复发/进展时强化病灶的解剖位置,分析不同治疗反应和不同病灶初始状态患者的复发/进展模式。结果基于MRI影像学资料对PCNSL患者化疗后复发模式的探索性分析显示,16例(16/27,59.26%)患者复发/进展部位为野外但在WBRT靶区内,11例(11/27,40.74%)患者的复发/进展部位为野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颅外播散。在未经WBRT但初治后达到完全缓解(CR)的11例患者中,9例(81.82%)复发位于野外但在WBRT靶区内。在13例单个初始病灶的患者中,11例(84.62%)复发/进展出现在野外但在WBRT靶区内。结论全身治疗联合WBRT仍是PCNSL患者的治疗标准,尤其是对于治疗后达到CR或只有单一初始病灶的患者。有必要进行更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讨低剂量WBRT在PCNSL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放射治疗 放疗 复发/进展模式
下载PDF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I诊断 被引量:30
13
作者 陈长青 陈晨 +2 位作者 陈常勇 廖伟华 王小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 (其中 4例同时进行CT、MRI扫描 ,1例仅有CT资料 ,6例仅有MRI资料 ) ,并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 (其中 4例同时进行CT、MRI扫描 ,1例仅有CT资料 ,6例仅有MRI资料 ) ,并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1例中 10例为单发 ,1例多发 ,共有 12个病灶 ,其中位于脑室旁深部白质的病灶 4个 ,占 33.3% ,位于脑表面及灰白质交界区有 7个 ,占 5 8.3% ,位于小脑部 1个 ,占 8.4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 ,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 5例病变CT平扫表现为等或略高于脑组织密度影 ,无出血和钙化 ,注射对比剂后呈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性强化 ;10例MR平扫中 ,T1WI上 9个病灶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 ,其余 2个病灶呈低信号 ;在T2 WI上 ,8个病灶呈等信号 ,3个呈略高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性明显强化。病理上肿瘤细胞均呈弥漫密集分布 ,瘤细胞大小较一致 ,胞质及水分少 ,核大 ,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 ,未见明显的出血及坏死 ,亦未见钙化 ,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纤维结构较丰富 ,此种病理组织学特点决定了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结论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CT、MRI表现特征 ,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恶性淋巴 CT MRI 诊断 病理学
下载PDF
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和MRS诊断 被引量:23
14
作者 曹代荣 王弘岩 +2 位作者 李银官 游瑞雄 李秀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和MRS影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和6例MRS影像表现。结果:36例单发21例,多发15例,共检出72个病灶,65个呈实性团块状肿块,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多见,...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和MRS影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和6例MRS影像表现。结果:36例单发21例,多发15例,共检出72个病灶,65个呈实性团块状肿块,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多见,增强后明显均匀增强。3例颅骨受累者均表现为颅骨破坏轻微伴颅板两侧大的软组织肿块。6例MRS表现为Cho明显升高,Cr及NAA消失或明显降低,出现高耸的Lip峰,4例可见Lac峰。结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S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非霍奇金淋巴 MRI MRS
下载PDF
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邱士军 张雪林 昌仁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70-871,共2页
目的 探讨MRI对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内恶性淋巴瘤患者的MR表现。结果 MRI表现为 :①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灶 ,T2 WI为等或稍高信号 ,多数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 ;②Gd DTPA... 目的 探讨MRI对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内恶性淋巴瘤患者的MR表现。结果 MRI表现为 :①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灶 ,T2 WI为等或稍高信号 ,多数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 ;②Gd 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 DTPA应用有助于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有助于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原发性恶性淋巴 淋巴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颅内肿 MR表现
下载PDF
原发性颅脑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东 贾维维 +5 位作者 刘明 杜凡 扬明贵 刘飞 马小义 徐书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7期1135-1137,1141,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9例,MRI平扫和增强,CT平扫和增强,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结果 9例中单发6例,多发3例,共检出14个病灶,11个病灶位于中线两旁的深部脑组织内,3个...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9例,MRI平扫和增强,CT平扫和增强,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结果 9例中单发6例,多发3例,共检出14个病灶,11个病灶位于中线两旁的深部脑组织内,3个病灶位于脑实质表面,7个病灶呈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周围水肿中到重度,占位效应较明显。CT平扫病灶全均表现为稍高密度,6例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MRI平扫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多见,增强时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淋巴I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多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敏 陈彦斌 高强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794-1795,共2页
目的分析MRI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多发性脑胶质瘤(MCG)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CNSL患者为PCNSL组,MCG患者为MCG组,各35例。两组患者MRI影像资料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对两组患者病灶部位、病灶... 目的分析MRI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多发性脑胶质瘤(MCG)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CNSL患者为PCNSL组,MCG患者为MCG组,各35例。两组患者MRI影像资料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对两组患者病灶部位、病灶数目、MRI平扫特点、MRI增强扫描特点及手术病理进行比较。结果MCG组患者病灶部位主要集中在海马、顶叶、额叶及胼胝体,PCNSL组患者病灶部位主要集中在颞叶、丘脑及基底核区(P<0.05)。MCG组团块状病灶少于PCNSL组,病灶斑片状及囊状MCG组多于状PCNSL组(P<0.05)。两组患者平扫信号特点,MCG组不均匀明显高于PCNSL组,均匀MCG组明显低于PCNSL组(P<0.05)。两组患者增强扫描信号特点,MCG组团块状明显低于PCNSL组,MCG组不规则强化及无明显强化明显高于PCNSL组(P<0.05)。结论通过MRI成像技术,PCNSL与MCG的病灶部位、病灶形态、平扫特点及增强扫描特点能够鉴别其特异性,MRI能够为临床诊断PCNSL与MCG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多发性胶质 MRI
下载PDF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8
18
作者 梁有禄 陈琪 赵时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其CT、MRI表现。结果:12例患者中有5例单发,7例多发共31个病灶,分别位于额叶、颞...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其CT、MRI表现。结果:12例患者中有5例单发,7例多发共31个病灶,分别位于额叶、颞叶、顶叶深部脑白质、胼胝体、基底节。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楚,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轻。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实质性肿块,无出血及钙化;MRI表现为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多为稍高或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呈明显均匀强化。病理上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细胞核大,细胞质少,染色质颗粒粗,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未见明显出血、坏死及钙化,病理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基础决定其CT、MRI的增强形态、占位程度以及肿瘤发生部位具有一定特征,认真分析其影像表现,在多数情况下可以作出术前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 磁共振成像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附11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光雯 郝志 +2 位作者 杜金梁 刘梅力 解中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96-296,305,共2页
关键词 发性恶性淋巴 影像学表现 诊断 治疗 少见肿
下载PDF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立德 马吉伟 赵湘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3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发性恶性淋巴 影像诊断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