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9
1
作者 冯飞 邓介超 唐海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的诊断与鉴别要点。方法分析36例(196个骨折椎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骨密度以及X线片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特点。结果本组患者骨质疏松症...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的诊断与鉴别要点。方法分析36例(196个骨折椎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骨密度以及X线片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特点。结果本组患者骨质疏松症较严重,骨密度平均为-3.26,病史平均为13.7个月,多无外伤或仅轻微外伤史,疼痛特点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或突然加重,X线特点为多椎体高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显示模糊。新鲜骨折椎体139个(包括急性骨折椎体82个、亚急性骨折椎体40个和隐性骨折椎体17个),临床表现为突然加重或进行性加重的疼痛,10个(7.2%)椎体棘突压痛、叩击痛定位准确,X线片可见骨折线;MRI上T1WI、T2WI、抑脂像(即STIR)表现为异常信号。陈旧骨折椎体57个(包括49个已愈合椎体和8个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椎体),已愈合椎体不再出现临床症状,X线片显示压缩程度较严重,前缘及两侧多有骨质增生或椎体终板硬化。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椎体引起的疼痛与体位变化有关,腰背部疼痛弥散,X线可见椎体内出现低密度透亮裂隙,MRI上T1WI为极低信号,T2WI上为明显高信号透亮带,周围有低信号带包绕。结论有外伤史,伤后疼痛,棘突叩压痛且与影像检查发现的骨折相符时,应高度考虑新鲜骨折;X线片、MRI检查有清晰骨折线可确认新鲜骨折;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或X线检查发现椎体形态改变时应行MRI检查,鉴别新鲜或陈旧骨折;对于陈旧骨折,需确认骨折是否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新鲜骨折 陈旧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6
2
作者 贺旭 马鹏飞 +2 位作者 马雪峰 刘恺 阮烨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40-142,1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31例多发性OVCF的老年患者(106个椎体)行PVP治疗。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1例患者因术中透视不佳未能完成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31例多发性OVCF的老年患者(106个椎体)行PVP治疗。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1例患者因术中透视不佳未能完成手术,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30例均随访3个月。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4例术后复查CT发现骨水泥椎管少许渗漏,均未见神经压迫症状; 1例出现肋间神经痛,给予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1个月后症状消失; 3例出现骨水泥向椎间隙少许渗漏,6例出现骨水泥向椎旁软组织少许渗漏,术后均未见明显症状。结论 PVP治疗多发性OVCF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多发性压缩骨折 经皮成形术
下载PDF
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预防性椎体强化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毕博 宋洁富 +2 位作者 荆志振 陈斌 胡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553-556,共4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身体运动量减少、钙的摄入量减少、维生素D不足等,发生骨质疏松(OP)的概率逐渐增大,老年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脊柱压缩骨折和髋部骨折最为常见,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椎体压缩...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身体运动量减少、钙的摄入量减少、维生素D不足等,发生骨质疏松(OP)的概率逐渐增大,老年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脊柱压缩骨折和髋部骨折最为常见,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椎体压缩骨折,也可因咳嗽、打喷嚏、弯腰提物等诱发椎体压缩骨折,每年约180万人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强化 预防 多发性 老年女患者 脊柱压缩骨折 激素水平 维生素D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后骨水泥外漏原因及治疗策略
4
作者 陈小光 刘福全 张德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11-3317,共7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骨水泥外漏作为...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骨水泥外漏作为该手术的一个潜在风险,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后骨水泥外漏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骨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分为骨水泥外漏组(n=27)和无骨水泥外漏组(n=73)。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筛选术后骨水泥外漏的影响因素,用以构建术后骨水泥外漏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行骨水泥外漏治疗后,观察术前、术后3 d、术后12个月时,27例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①27例骨水泥外漏患者中,24例均为椎间盘终板内渗漏,无明显症状及不适,无需特殊处理;1例发生肺栓塞,请呼吸科协助处理得以好转;2例有症状,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骨水泥取出术;②CT值、骨折严重程度、骨水泥黏度、皮质断裂、骨水泥注入量是术后发生骨水泥外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③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区分度均较好,且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④对于27例术后骨水泥外漏患者,术后3 d、术后12个月时,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低于术后3 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黏度、皮质断裂、CT值、骨折严重程度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骨水泥外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成形术 骨水泥外漏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李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7-0060,共4页
本次旨在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中的效果。使用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院的60例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并分为两组,每组30例。接受保守治疗的是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椎体后凸成形术,并明... 本次旨在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中的效果。使用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院的60例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并分为两组,每组30例。接受保守治疗的是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椎体后凸成形术,并明确记录治疗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的后凸角、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和后缘高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也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将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于多发性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促进其骨折的康复和预后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凸成形术 脊柱骨折 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皮弯角椎体骨水泥注射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上1/3压缩骨折
6
作者 李唐波 张楠 +4 位作者 郝国兵 刘昆 乔林 朱泽兴 宋迪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5977-5984,共8页
背景:经皮弯角椎体成形具有创伤小、骨水泥弥散分布均匀等优点,但用于治疗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是否安全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经皮弯角椎体骨水泥注射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上1/3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 背景:经皮弯角椎体成形具有创伤小、骨水泥弥散分布均匀等优点,但用于治疗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是否安全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经皮弯角椎体骨水泥注射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上1/3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6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上1/3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2例采用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双侧垂直错位穿刺法”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Cobb角,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射量及骨水泥弥散分布评分。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均未发生骨水泥过敏、骨水泥栓塞、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②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末次随访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优于术后第1天(P<0.05);③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间骨水泥注射量及骨水泥弥散分布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经皮弯角椎体骨水泥注射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维持椎体高度,且能减少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弯角成形 经皮成形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上1/3压缩骨折 骨水泥 疗效
下载PDF
椎体骨皮质强化差异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生物力学的影响
7
作者 方伟 黄兴桦 +1 位作者 屈波 杨红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430-4438,共9页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骨皮质强化区域对脊柱生物力学及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但以往研究大多局限于二维层面。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探讨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骨水泥在椎体三维层面内骨皮质强...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骨皮质强化区域对脊柱生物力学及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但以往研究大多局限于二维层面。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探讨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骨水泥在椎体三维层面内骨皮质强化差异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邻近椎间盘及终板生物力学分布的影响,以评估其效果。方法:建立T12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有限元模型,从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对骨水泥有无皮质强化情况进行分组分析,研究不同体位变化下,骨皮质强化对T12椎体松质骨、皮质骨、T11/T12椎间盘、T12/L1椎间盘、T11下终板、L1上终板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在垂直压缩力作用下,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有或无骨水泥皮质强化在不同体位变化下除伤椎皮质骨以外结构应力变化均不明显;(2)伤椎皮质骨Von Mises应力值在人体前屈、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时差异显著,同一平面内骨皮质完全强化组较无骨皮质强化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明显变小,随着骨皮质强化越广泛Von Mises应力值整体呈下降趋势;(3)提示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时,横断面内骨水泥应尽量广泛对称水平分布于椎体骨皮质边缘,矢状面内骨水泥应广泛纵向分布且靠近上下终板及前后壁,冠状面内骨水泥应广泛分布于中线两侧同时对称接触上下终板及侧壁,可有效避免伤椎再骨折风险且不增加邻椎骨折、残留盘源性疼痛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 骨皮质强化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邻近间盘 终板 三维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治疗不同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8
作者 潘泓宇 李红桃 +1 位作者 肖常明 李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773-5784,共12页
背景:个体化精准穿刺入路是近年来提出椎体强化治疗的新型入路方式,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仍缺少相关生物力学研究。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终板以及椎间盘生物... 背景:个体化精准穿刺入路是近年来提出椎体强化治疗的新型入路方式,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仍缺少相关生物力学研究。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终板以及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使用3例已完成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前和术后的CT影像资料,建立楔形型、双凹型、塌陷型术前和术后共6个模型。在椎体垂直方向加载500 N力矩和10 N/m旋转力矩,模拟正常椎体的生理活动,包括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和右旋转,观察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治疗后不同类型骨折椎体终板、邻近终板以及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结果与结论:①成功建立了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术前和术后脊柱功能单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②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术后,楔形型、双凹型及塌陷型骨折椎体终板和邻近椎体终板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楔形型邻近椎体T_(10)下终板和塌陷型邻近椎体L1上终板的术后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增加;③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术后,3种有限元模型的相邻椎间盘整体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均减小;④结果表明,个体化精准穿刺椎体强化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楔形型、双凹型和塌陷型椎体终板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降低术后椎体再骨折的风险;此外,还可减轻椎间盘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理论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段压缩骨折 强化 终板 间盘 化穿刺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骨科植入物
下载PDF
经“O”点穿刺与传统单侧入路治疗L_(5)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9
作者 徐雨果 黄家虎 +2 位作者 王清 徐双 王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65-3170,共6页
背景:单侧穿刺入路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优于双侧穿刺入路,由于L_(5)特殊解剖形态和位置特殊,传统单侧穿刺入路治疗L_(5)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适用性差,因此提出“O”点穿刺入路来解决该问题... 背景:单侧穿刺入路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优于双侧穿刺入路,由于L_(5)特殊解剖形态和位置特殊,传统单侧穿刺入路治疗L_(5)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适用性差,因此提出“O”点穿刺入路来解决该问题。目的:比较经横突基底部-椎弓根后上部-关节突外侧交点(“O”点)入路与传统单侧入路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L_(5)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4例L_(5)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经“O”点入路或传统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O”点入路组(A组)29例,传统入路组(B组)25例。术前在X射线正位片测量A组“O”点与髂棘位置及穿刺角度;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第2天、末次随访的局部Cobb角、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骨水泥分布情况;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采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与结论:①A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射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且A组降低比B组更明显(P<0.05);③“O”点位于双侧髂棘最高点连线之下平均距离1.23 cm;“O”点到髂棘平均横向距离2.89 cm;④两组患者末次随访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术后骨水泥分布,A组分布良好占97%(28/29),B组分布良好占88%(22/25),A组明显优于B组(P<0.05);⑥提示经“O”点穿刺入路与传统入路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L_(5)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满意,但“O”点穿刺入路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水泥分布更满意,还可避免高髂棘对L_(5)椎体穿刺入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后凸成形 “O”点 L_(5) 骨水泥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高清英 黎志超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邵武市立医院骨二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唑来膦酸组和钙骨化醇组,每组38例。唑来膦...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邵武市立医院骨二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唑来膦酸组和钙骨化醇组,每组38例。唑来膦酸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采用唑来膦酸治疗,钙骨化醇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采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1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3个月疼痛评分,治疗前后骨密度,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骨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唑来膦酸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钙骨化醇组(P<0.05或P<0.01)。治疗后1周、3个月,2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且唑来膦酸组低于钙骨化醇组(P均<0.01)。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腰椎、髋部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且唑来膦酸组高于钙骨化醇组(P均<0.01)。治疗后3个月、1年,2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且唑来膦酸组低于钙骨化醇组(P均<0.01)。结论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减轻患者腰椎疼痛,提高血清钙水平和骨密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胸腰压缩骨折 唑来膦酸 经皮成形术 骨碱磷酸酶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谭斌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BCL)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BCL)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VP治疗,术后1周内接受CT检查,根据是否发生BCL分为发生BCL组(18例)与未发生BCL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发生BC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BCL组患者重度椎体压缩程度整体高于未发生BCL组,椎体CT值低于未发生BCL组,骨水泥注射量高于未发生BCL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椎体压缩程度为重度、椎体CT值降低、骨水泥注射量多均是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发生BCL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发生BCL受椎体压缩程度、椎体CT值、骨水泥注射量影响,临床应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成形术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唑来磷酸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骨转换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刘权 吴林 赵九龙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 探讨唑来磷酸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煤矿建总医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探讨唑来磷酸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煤矿建总医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唑来磷酸联合PVP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转换指标[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NTX)、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NTX、CTX及TRA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ODI评分、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均低于术后1周,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磷酸联合PVP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骨转换指标,缓解疼痛,促进脊柱功能状态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 经皮穿刺成形术 唑来磷酸 骨转换指标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治疗进展及穿刺并发症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亮 赵刘军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发病率也在上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腰背部疼痛及活动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1])。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发病率也在上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腰背部疼痛及活动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1])。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治疗OVCFs患者的常用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微创、有效、简便,能迅速改善腰背部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成形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针灸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慧 白玉 +2 位作者 郑伟 时晓华 何剑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67-1174,共8页
【目的】探析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肝肾不足、阴血亏虚型OVC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2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包括经... 【目的】探析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肝肾不足、阴血亏虚型OVC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2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包括经皮穿刺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或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接受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2周(共3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不同观察时点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DI评分、骨密度[腰椎第2~4节椎体(L2~4)、股骨颈、Wards三角、全髋]、骨代谢指标[人Ⅰ型胶原C端肽(CTX-1)、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钙]血清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47/47),对照组为87.23%(41/47),组间比较(Fisher精确检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疼痛程度及胸腰椎功能评分方面,术后第7天及1个月和3个月,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胸腰椎ODI评分均较前一观察时点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术后第7天及1个月和3个月对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胸腰椎ODI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骨密度方面,治疗后(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L2~4、股骨颈、Wards三角、全髋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L2~4、股骨颈、Wards三角、全髋骨密度值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骨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血清CTX-1、BALP和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CTX-1、BALP和血钙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肝肾不足、阴血亏虚型OVCF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促进胸腰椎功能恢复,有效提升其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VCF) 手术 芍药甘草汤 针灸 骨密度 骨代谢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才平 高中伟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0期45-45,47,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多发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66个椎体在C型臂X线透视下经皮椎体穿刺并注入骨水泥成形,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分...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多发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66个椎体在C型臂X线透视下经皮椎体穿刺并注入骨水泥成形,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分级。结果 66节椎体穿刺全部成功,1例1节椎体有造影剂进入相邻椎间盘,无椎管内渗漏和肺栓塞等并发症;PVP后各期疼痛缓解率均>80%;PVP后各期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PVP后随访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与PVP前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PVP具有止痛和稳定椎体,具有微创、并发症低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胸腰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16
作者 李红桃 潘泓宇 +1 位作者 雷杨 肖常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89-3094,共6页
背景:椎弓根内骨水泥灌注联合椎体成形已被用于治疗Kummell病和椎弓根溶骨性转移瘤等疾病,但该手术方式对相邻椎体及椎间盘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对邻近... 背景:椎弓根内骨水泥灌注联合椎体成形已被用于治疗Kummell病和椎弓根溶骨性转移瘤等疾病,但该手术方式对相邻椎体及椎间盘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对邻近节段椎体以及椎间盘相关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位已完成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术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L1)女性患者,并提取其术前及术后的CT文件,研究范围为T_(12)-L_(2)(包括伤椎、邻近椎体和椎间盘)。通过Mimics、SolidWorks和Geomagic等软件分别建立了术前、术后三维脊柱功能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在T_(12)上终板垂直方向加载500 N力矩和10 N·m旋转力矩,模拟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方位,分析手术前后相邻节段椎体终板和椎间盘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成功建立了术前和术后脊柱功能单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②通过计算得出,在模拟载荷下,术后T_(12)下终板应力分布更均匀且最大应力值减小,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L_(2)上终板应力分布更均匀且最大应力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同样,术后T_(12)/L_(1)、L_(1)/L_(2)椎间盘应力分布也更均匀且最大应力值均显著减小(P<0.05);③因此,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相邻椎体终板和椎间盘的应力分布,并能够减小应力,最终降低术后再骨折风险以及显著延缓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强化 骨质疏松骨折 成形 应力 有限元模型 骨水泥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戚文元 缪世昌 孙丽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例,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例,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分为疼痛组(n=15)和无痛组(n=8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97例患者VAS>4分有15例(15.46%),VAS≤4分有82例(84.54%)。术后12 h、1周和1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术后1周、1个月疼痛组VAS评分显著高于无痛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筋膜损伤、手术入路方式、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和术前骨密度等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筋膜损伤、有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椎OVCF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与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有关,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来降低残留腰背部疼痛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残留腰背部疼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对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营 李宝田 +1 位作者 李骁腾 潘玉林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对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76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侧PKP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单侧PKP结合对侧PV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对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76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侧PKP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单侧PKP结合对侧PV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6个月,两组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伤椎体前缘高度均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侧PKP结合对侧PVP治疗OVCF的手术用时短,骨水泥用量少,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后凸成形术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下载PDF
益肾强骨化瘀汤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19
作者 程联智 陈珍 俞志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应用益肾强骨化瘀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2022年2月于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就诊的OVCF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PVP治...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应用益肾强骨化瘀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2022年2月于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就诊的OVCF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PVP治疗,对照组术后予阿法骨化醇胶囊+碳酸钙片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益肾强骨化瘀汤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胸腰背部功能、椎体前缘高度、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骨密度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肾强骨化瘀汤联合PVP治疗OVCF,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缓解痛苦,加速胸腰部功能恢复进程,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痿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益肾强骨化瘀汤 经皮成形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逸群 吴昊 向奎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行PVP治疗的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行PVP治疗的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术前骨密度(BMD)、骨折椎体数、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手术入路方式、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有无骨水泥渗漏、术后是否规范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等资料,并根据PVP术后1个月的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效果满意组和效果不佳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PVP治疗效果不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2例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PVP术后1个月治疗效果满意67例(81.71%),设为效果满意组;治疗效果不佳15例(18.29%),设为效果不佳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效果不佳组患者年龄明显大于效果满意组(t=3.745,P<0.001),术前BMD明显小于效果满意组(t=2.914,P=0.005),骨折椎体数≥2个、有骨水泥渗漏以及术后未规范行抗骨质疏松治疗者比例均明显高于效果满意组(χ^(2)=9.019、13.988、13.566,P=0.003、P<0.001、P<0.001),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效果满意组(t=6.15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术前BMD低、骨折椎体数≥2个及有骨水泥渗漏是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PVP治疗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为1.517~12.797、2.298~16.314、1.774~19.234、1.328~17.859,P=0.006、0.000、0.004、0.017)。结论PVP治疗老年胸腰椎OVCF的效果可受患者年龄、术前BMD、骨折椎体数及有无骨水泥渗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胸腰骨折 经皮成形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