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维生素D和骨转换标志物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单发骨折和多发骨折的关系
1
作者 张伟 樊宇宇 方秀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961-5964,共4页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骨转换标志物(BTMs)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单发骨折和多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43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其中350例是单发椎体骨折,80例是多发椎体骨折。分析两组血清成骨细胞N端/中间...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骨转换标志物(BTMs)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单发骨折和多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43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其中350例是单发椎体骨折,80例是多发椎体骨折。分析两组血清成骨细胞N端/中间区(N-MID)水平、破骨细胞指标-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CTX)及血清25(OH)D水平。结果在单发椎体骨折患者中,平均25(OH)D水平显著高于多发椎体骨折患者(P<0.05);25(OH)D是多发椎体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骨质疏松性单发椎体骨折患者和多发椎体骨折与无骨折患者年龄、β-CTX和25(OH)D水平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5(OH)D水平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骨折显著相关。BTMs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单发或者多发骨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D 骨转换标志物 骨质疏松性单发骨折 骨质疏松性多发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6
2
作者 贺旭 马鹏飞 +2 位作者 马雪峰 刘恺 阮烨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40-142,1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31例多发性OVCF的老年患者(106个椎体)行PVP治疗。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1例患者因术中透视不佳未能完成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31例多发性OVCF的老年患者(106个椎体)行PVP治疗。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1例患者因术中透视不佳未能完成手术,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30例均随访3个月。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4例术后复查CT发现骨水泥椎管少许渗漏,均未见神经压迫症状; 1例出现肋间神经痛,给予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1个月后症状消失; 3例出现骨水泥向椎间隙少许渗漏,6例出现骨水泥向椎旁软组织少许渗漏,术后均未见明显症状。结论 PVP治疗多发性OVCF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多发压缩骨折 经皮成形术
下载PDF
改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褚定坤 陶晓冰 +3 位作者 郜顺兴 杨中华 王军 田伟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 目的 探讨改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85节椎体)采用改良PVP方法,对照组30例(81节椎体)采用传统PVP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PVP技术操作成功率均为100%。治疗组手术时间为(18.23±3.49)min,对照组为(43.58±5.72)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骨水泥注入量为(2.36±0.92)mL,对照组为(3.83±0.46)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的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I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PVP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而且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节约治疗费用,风险较传统手术方式降低,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多发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 技术改良
下载PDF
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9
4
作者 冯飞 邓介超 唐海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的诊断与鉴别要点。方法分析36例(196个骨折椎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骨密度以及X线片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特点。结果本组患者骨质疏松症...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的诊断与鉴别要点。方法分析36例(196个骨折椎体)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骨密度以及X线片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特点。结果本组患者骨质疏松症较严重,骨密度平均为-3.26,病史平均为13.7个月,多无外伤或仅轻微外伤史,疼痛特点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或突然加重,X线特点为多椎体高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显示模糊。新鲜骨折椎体139个(包括急性骨折椎体82个、亚急性骨折椎体40个和隐性骨折椎体17个),临床表现为突然加重或进行性加重的疼痛,10个(7.2%)椎体棘突压痛、叩击痛定位准确,X线片可见骨折线;MRI上T1WI、T2WI、抑脂像(即STIR)表现为异常信号。陈旧骨折椎体57个(包括49个已愈合椎体和8个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椎体),已愈合椎体不再出现临床症状,X线片显示压缩程度较严重,前缘及两侧多有骨质增生或椎体终板硬化。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椎体引起的疼痛与体位变化有关,腰背部疼痛弥散,X线可见椎体内出现低密度透亮裂隙,MRI上T1WI为极低信号,T2WI上为明显高信号透亮带,周围有低信号带包绕。结论有外伤史,伤后疼痛,棘突叩压痛且与影像检查发现的骨折相符时,应高度考虑新鲜骨折;X线片、MRI检查有清晰骨折线可确认新鲜骨折;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或X线检查发现椎体形态改变时应行MRI检查,鉴别新鲜或陈旧骨折;对于陈旧骨折,需确认骨折是否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新鲜骨折 陈旧骨折
下载PDF
单边穿刺PKP治疗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云杉 张锦洪 +1 位作者 夏绍祥 马双双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单边穿刺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MOVCFs)的效果及风险。方法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01—2018-12间对30例MOVCFs患者实施单边穿刺PKP。统计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比较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VAS及ODI评分... 目的分析单边穿刺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MOVCFs)的效果及风险。方法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01—2018-12间对30例MOVCFs患者实施单边穿刺PKP。统计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比较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VAS及ODI评分、椎体高度。结果(1)本组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6±19.95)min,除去椎体数影响,单个椎体手术时间为(32.33±19.95)min。(2)每例注射骨水泥量3~6 mL,平均4.43 mL,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4例,但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术后复查摄片无肺栓塞。(3)术后第1天、3个月、12个月的VAS、ODI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的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伤椎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伤椎高度较术后第1天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边穿刺PKP治疗MOVCFs,安全、有效,但易发生伤椎高度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穿刺 PKP 多发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探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晓奇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6期2316-2316,共1页
目的对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26例,对其采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 目的对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26例,对其采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该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发生明显降低,且(P【0.05);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P【0.05)。结论采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影像导航 后凸成形术 多发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拓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3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试验组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试验组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指标、血清睾酮(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Ⅰ型胶原交联的水平C-末端肽(CTX-1)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明,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IGF水平高于对照组,CTX-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椎体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提高脊柱功能,降低骨水泥渗漏对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骨质疏松相关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凸成形术 多发性骨质疏松脊柱骨折 老年 临床疗效 效果
下载PDF
骨扫描确定多发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责任椎
8
作者 孙璇 朱海 +1 位作者 季峰 王守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评价骨扫描在诊断多发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multipl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MOVCFs)有磁共振(MRI)禁忌的患者中确定责任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14例MOVCFs... [目的]评价骨扫描在诊断多发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multipl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MOVCFs)有磁共振(MRI)禁忌的患者中确定责任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14例MOVCFs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CT和骨扫描成像检查,依据骨扫描成像确定责任椎,行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评估临床效果。[结果]X线及CT显示14例患者共有32个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扫描显示有1例椎体核素摄取正常;另外13例患者中X线及CT所见共有30个椎体楔形变,但只有17个楔形变椎体在骨扫描成像中显示出摄取浓聚,骨扫描成像检出阳性率53.1%。认定为责任椎。13例患者接受PVP,其中,9例为单节段,4例为双节段。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 d和末次随访时VAS[(7.9±2.4),(3.6±1.8),(4.1±1.2),P<0.001]和ODI[(42.4±6.8),(12.5±3.1),(14.7±2.9),P<0.001]评分均显著下降。[结论]对于有MRI禁忌证的多发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骨扫描成像是定位责任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骨扫描成像 成形术
原文传递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特殊类型椎体骨折 被引量:1
9
作者 宓士军 高景春 +4 位作者 周广军 刘长林 田小芳 高万旭 孙敬宇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第9期988-990,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特殊类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12月至2008年8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症状性无压缩骨折、椎体骨折合并囊性变、多发椎体骨折等特殊骨折病例93例,根据骨折类型,应用以椎体成形术为基础的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特殊类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12月至2008年8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症状性无压缩骨折、椎体骨折合并囊性变、多发椎体骨折等特殊骨折病例93例,根据骨折类型,应用以椎体成形术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并对缓解疼痛和神经功能恢复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0.5—5年的随访,疼痛缓解率92.5%(86/93),无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产生,脊髓神经损伤全部恢复。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特殊类型骨折常规检查容易发生漏诊或延迟诊断;治疗应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骨质疏松 症状性无压缩骨折 骨折合并囊性变 多发椎体骨折
原文传递
女性哺乳期多发性椎体骨折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盛坤 任绍山 +1 位作者 刘涛 何文奎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4年第5期25-25,共1页
患者女32岁,来我院骨科门诊,主诉:生产小孩二个月、处于哺乳期。十几火前因感觉下腹部疼痛、双下肢无力、而到当地县医院就诊,经CT检查诊断为:L4、5之问椎间盘突出。经推拿治疗后,症状加重感腰部疼剧烈。又到我院门诊行X线检查拍... 患者女32岁,来我院骨科门诊,主诉:生产小孩二个月、处于哺乳期。十几火前因感觉下腹部疼痛、双下肢无力、而到当地县医院就诊,经CT检查诊断为:L4、5之问椎间盘突出。经推拿治疗后,症状加重感腰部疼剧烈。又到我院门诊行X线检查拍胸、腰椎正侧位片。X线表现:T11—12、L1、2、4椎体呈楔状变形、压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哺乳期 多发骨折 推拿 原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