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预防子宫多发肌瘤复发 被引量:36
1
作者 周琴 杨润峰 +1 位作者 李莎 栗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7-1219,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GnRH-a)预防子宫多发肌瘤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子宫多发肌瘤剔除术患者148例,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术...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GnRH-a)预防子宫多发肌瘤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子宫多发肌瘤剔除术患者148例,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或曲谱瑞林或亮丙瑞林3.75 mg,间隔28 d,3~6次。随访2年观察其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子宫体积在术后12,18,24个月均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术后18,24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用GnRH-a治疗对抑制子宫多发肌瘤复发有确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 子宫多发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多发肌瘤活检后双极等离子选择性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高丽萍 刘莉 张小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6期2104-2106,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多发肌瘤活检后双极等离子选择性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多发肌瘤活检后双极等离子选择性切除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多发肌瘤活检后双极等离子选择性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多发肌瘤活检后双极等离子选择性切除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基础护理之上配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月经改善情况、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瘤蒂残端出血、手术效果满意度相接近(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黏膜下多发肌瘤,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多发肌瘤活检后双极等离子选择性切除术患者配合综合手术护理,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宫腔镜 子宫黏膜 多发肌瘤 双极等离子 选择性切除术 影响
下载PDF
妊娠合并子宫多发肌瘤剖宫产术中处理方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薛红艳 景琦 李爱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期61-62,65,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多发肌瘤的剖宫产术中最佳的处理方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剖宫产妊娠合并子宫多发肌瘤病例196例,术中行单纯剖宫产术34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多发肌瘤剥除术13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多发肌瘤的剖宫产术中最佳的处理方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剖宫产妊娠合并子宫多发肌瘤病例196例,术中行单纯剖宫产术34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多发肌瘤剥除术13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32例,比较3组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产褥感染发生率等。结果 3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组的年龄较其他两组大(P〈0.05);单纯性剖宫产术组手术时间较其他两组短(P〈0.05);单纯性剖宫产组及同时行子宫多发肌瘤剥除术组术后24 h出血量较同时行次全切除术组多(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多发肌瘤剖宫产术中手术方式不固定,应根据肌瘤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生育要求等情况决定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子宫多发肌瘤 剖宫产
下载PDF
MRI诊断阴道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多发肌瘤一例
4
作者 郭永梅 黄力 +1 位作者 王永安 刘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7-437,共1页
关键词 MRI 诊断 阴道平滑肌瘤 子宫多发肌瘤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预防子宫多发肌瘤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宋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对预防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疾病复发价值。方法选择进行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76例病患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组均38例的常规组以及实验组,常规组病患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对预防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疾病复发价值。方法选择进行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76例病患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组均38例的常规组以及实验组,常规组病患手术治疗后不采取其他任何疾病预防措施,手术后使用醋酸戈舍瑞林对实验组进行皮下注射,对比两组病患手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以及第24个月时子宫体积情况、子宫肌瘤复发情况;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前后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以及雌二醇水平。结果手术后第6个月复查时实验组与常规组子宫体积比较差异较小(P>0.05),实验组在手术后第12个月、第18个月以及第24个月时子宫体积均小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在手术后复查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以及第24个月时子宫肌瘤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在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以及雌二醇方面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病患采用促性腺激素激动剂治疗可降低子宫肌瘤复发率,改善病患机体生殖激素水平,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多发肌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子宫单发与多发肌瘤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差异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明珠 祁秀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8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多发、单发肌瘤与周围正常肌层在周期性变化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46例子宫单发肌瘤、50例子宫多发肌瘤组织与周围正常肌层组织的ER、PR在周期性变化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多发、单发肌瘤与周围正常肌层在周期性变化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46例子宫单发肌瘤、50例子宫多发肌瘤组织与周围正常肌层组织的ER、PR在周期性变化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肌瘤ER、PR表达水平高于其周围正常肌层。子宫多发肌瘤ER、PR表达水平高于单发肌瘤。结论子宫多发肌瘤较单发肌瘤ER、PR表达水平高,对子宫单发、多发肌瘤患者,应用激素类药物或抑制剂时不能统一用量,治疗时尽量减慢或抑制子宫肌瘤生长,从而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子宫多发肌瘤 子宫单发肌瘤
下载PDF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多发肌瘤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秦玲 汪莉 +2 位作者 魏春清 张志安 戴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9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多发肌瘤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次... 目的:研究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多发肌瘤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卵巢功能、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整体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雌二醇(E)水平、卵巢体积、窦卵泡数量优于对照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QOL)、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能有效缩短子宫多发肌瘤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损伤更小,远期生活质量与性生活质量更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多发肌瘤 卵巢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HMGA2基因在子宫单发肌瘤、多发肌瘤及其正常肌壁间表达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薛璐琪 杨娥 李征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HMGA2基因在子宫单多发肌瘤及其相应正常肌壁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旨在探究子宫单多发肌瘤及其相应肌壁是否存在生物分子学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单发子宫肌瘤患者... 目的:探讨HMGA2基因在子宫单多发肌瘤及其相应正常肌壁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旨在探究子宫单多发肌瘤及其相应肌壁是否存在生物分子学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单发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组织及其相应正常肌壁组织、46例多发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组织及相应正常肌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HMGA2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整体分析,进一步针对不同分组方式采用配对t检验或非配对t检验分析统计学差异来源。结果:HMGA2在子宫单发肌瘤相较于其正常肌壁中的上调水平明显高于多发肌瘤相较于其正常肌壁(P<0.05)。HMGA2在子宫单发肌瘤与多发肌瘤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A2在子宫单发肌瘤肌壁与多发肌瘤肌壁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结论:HMGA2作为一个功能基因,其差异性的调节模式可能影响单、多发肌瘤间在生长直径、个数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单发肌瘤 子宫多发肌瘤 子宫正常肌壁 HMGA2基因
下载PDF
阴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多发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楚贺敏 李素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6期2583-2584,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多发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阴...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多发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相比,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多发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子宫全切术 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多发肌瘤
下载PDF
双侧卵巢切除15年腹膜及子宫多发肌瘤1例
10
作者 李其香 冀志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5-245,共1页
关键词 双侧卵巢切除术 腹膜 子宫多发肌瘤 病例报告 肿瘤
下载PDF
超声诊断子宫巨大恶性肿瘤并多发肌瘤破裂1例
11
作者 盛桂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并发症 子宫多发肌瘤 超声诊断
下载PDF
GnRH-a预防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多发肌瘤复发的效果
12
作者 黄金兰 黄惠英 柯昌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4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应用GnRH-a预防子宫多发肌瘤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腹腔镜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促性腺...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应用GnRH-a预防子宫多发肌瘤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腹腔镜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GnRH-a)治疗,术后18个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激素水平、复发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LH、FSH、E2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18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GnRH-a)临床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激素水平,有效降低子宫多发肌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GnRH-a) 雌激素 多发肌瘤 复发率
下载PDF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ANGPTL2、VASH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芳 张茜 +2 位作者 陈培芳 李彩虹 段小云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43-347,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和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多发性子宫肌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31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分析血清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和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多发性子宫肌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31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期来本院体检的312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对多发性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性子宫肌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70、9.935,P<0.05);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与阴道不规则出血、肌瘤数量、最大肌瘤直径以及平均肌瘤体积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月经情况、绝经情况、妊娠史、流产史、ER、PR以及肿瘤部位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呈正相关(r=5.44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联合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曲线下面积(AUC),效果较ANGPTL2和VASH1单一指标更好(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GPTL2、VASH1是多发性子宫肌瘤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显著升高,两者联合可辅助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子宫肌瘤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下载PDF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现状及其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14
作者 刘艳 王文君 张瑞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 调查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现状,并分析其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oP-Q-... 目的 调查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现状,并分析其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oP-Q-SF)、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术后复发恐惧、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情况。Pearson检验分析FoP-Q-SF评分和CD-RISC、SSRS评分的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结果 9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FoP-Q-SF评分为(32.72±3.34)分、CD-RISC评分为(60.74±7.58)分、SSRS评分为(41.58±4.75)分。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韧性评定量表中文简化版(FRAS-C)评分的患者术后FoP-Q-S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FRAS-C评分<80分是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FoP-Q-SF评分与CD-RISC、SSR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主要与年龄、家庭韧性、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等有关,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子宫肌瘤 术后复发恐惧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下载PDF
红金消结浓缩丸联合米非司酮对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
15
作者 王冰玉 胡俊攀 +1 位作者 孙艳敏 傅金英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283-1288,共6页
目的探讨红金消结浓缩丸联合米非司酮对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后疗效和患者血清性激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 目的探讨红金消结浓缩丸联合米非司酮对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后疗效和患者血清性激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治疗,其中观察组于术后联合使用红金消结浓缩丸和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术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_(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及TGF-β1、IGFBP-3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12个月的追踪随访,比较两组术后6、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9%(61/62),与对照组的87.10%(54/62)相比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_(2)、FSH、LH、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IGFB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_(2)、FSH、LH、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FBP-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61%、4.84%,对照组分别为6.45%、16.13%;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14.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多发性子宫肌瘤LM术后联合应用红金消结浓缩丸和米非司酮治疗能有效调节血清性激素及TGF-β1、IGFBP-3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金消结浓缩丸 米非司酮 多发性子宫肌瘤 腹腔镜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下载PDF
表现为复发性多发子宫肌瘤的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临床病案讨论
16
作者 豆于雅 姚远洋 +1 位作者 蒋璐频 王延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4-446,共3页
1 病历摘要患者,39岁,因两次子宫肌瘤剔除术后9年,经量增多1年,于2020年11月23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平素月经周期28~30天,经期3~5天,整个经期需要10~15片卫生巾。11年前(2009年),患者因不孕、子宫肌瘤于外院行开腹... 1 病历摘要患者,39岁,因两次子宫肌瘤剔除术后9年,经量增多1年,于2020年11月23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平素月经周期28~30天,经期3~5天,整个经期需要10~15片卫生巾。11年前(2009年),患者因不孕、子宫肌瘤于外院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较大者7 cm左右。术后恢复可,避孕1年后自然妊娠。9年前(2011年),患者因孕39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外院行剖宫产术,同时再次因多发性肌瘤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约5~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肾细胞癌 多发肌瘤 临床病案 平滑肌瘤 自然妊娠 军医大学 月经周期
下载PDF
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再次复发风险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殷平平 张岩 邵小姣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构建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再次复发风险评估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间安徽省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收治的102例行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剔除术后是否再次复发分为复发组(n=37)和未复发... 目的构建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再次复发风险评估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间安徽省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收治的102例行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剔除术后是否再次复发分为复发组(n=37)和未复发组(n=65)。记录并比较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各指标与术后再次复发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影响术后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再次复发的风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年龄、体重指数、子宫肌瘤长径、肌瘤数目、术后药物治疗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者年龄、术后药物治疗、体重指数、子宫肌瘤长径、肌瘤数目与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再次复发呈显著相关性(P<0.05);低龄、高体重指数、长子宫肌瘤长径、多肌瘤数目及未采用术后药物治疗是影响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再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年龄、体重指数、子宫肌瘤长径、肌瘤数目、术后药物治疗作为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再次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参数可有效构建预测模型,其预测再次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P<0.05)。结论采用年龄、体重指数、子宫肌瘤长径、肌瘤数目、术后药物治疗构建的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再次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术后再次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 术后再次复发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宫腔镜和开腹多发子宫壁间内突肌瘤剔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邹顺鸿 徐改香 +1 位作者 马艳鸽 申爱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比较多发壁间内突肌瘤患者宫腔镜电切与开腹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宫腔镜电切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12例多发子宫壁间内突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49例... 目的:比较多发壁间内突肌瘤患者宫腔镜电切与开腹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宫腔镜电切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12例多发子宫壁间内突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49例、开腹63例。比较其围手术期特点、术后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宫腔镜手术患者与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剔除最大肌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血红蛋白降低程度、术后残留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手术患者及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术后妊娠患者均未发生妊娠中子宫破裂。结论:对于<6 cm的多发壁间内突肌瘤,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疗效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壁间内突肌瘤 多发肌瘤 开腹 宫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指探法在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虹 施如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5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指探法在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的325例多发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指探法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术中腹腔镜下指探前剔除肌瘤1249个,指探法后发现并剔除肌瘤414个,指探...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指探法在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的325例多发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指探法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术中腹腔镜下指探前剔除肌瘤1249个,指探法后发现并剔除肌瘤414个,指探后剔除的肌瘤平均直径(1.2cm)明显小于指探前剔除肌瘤(3.2cm)(P〈0.005),手术平均时间(95.2±28.1)min,血红蛋白浓度降低(1.5±0.7)g/dl,术中没有患者输血。术后住院时间(4.3±0.8)d。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下指探法剔除多发性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可减少术后肌瘤残留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指探法 多发肌瘤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疗效及预后研究
20
作者 寇明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616-1618,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剔除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剔除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7例)和全切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47例)。分析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前、术后第1个卵泡期卵巢功能(采用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以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指标变化评价),并查阅两组患者术后资料,统计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剔除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全切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全切组(P<0.05)。较术前,两组术后第7 d的E2水平显著下降,FSH、LH水平均显著升高,但剔除组的E2水平显著高于全切组,FSH、LH均显著低于全切组(P<0.05)。剔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切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子宫全切术相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创伤性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小,且术后并发症少,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全切术 卵巢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