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核钌(II)多吡啶配合物与酵母R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尚达 王科志 +2 位作者 刘芙蓉 张永安 高丽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83-786,共4页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稳态荧光淬灭和反向盐滴定实验研究了双核钌(II)配合物[(bpy)2Ru(ebipcH2)Ru(bpy)2](ClO4)4 {bpy=2,2'-联吡啶; ebipcH2=N-乙基-4,7-二(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基)咔唑}与酵母RNA 的...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稳态荧光淬灭和反向盐滴定实验研究了双核钌(II)配合物[(bpy)2Ru(ebipcH2)Ru(bpy)2](ClO4)4 {bpy=2,2'-联吡啶; ebipcH2=N-乙基-4,7-二(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基)咔唑}与酵母RNA 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该双核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酵母RNA 作用, 在生理盐浓度下(≈150 mmol/L NaCl)该配合物与RNA 的相互作用明显强于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配合 酵母 RNA 插入作用 双螺旋结构
下载PDF
钌(II)联吡啶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杰颖 胡寒梅 田玉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63-72,共10页
评述了钌 (II)联吡啶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主要从光敏化剂、电致化学发光、多核配合物、超分子型配合物。
关键词 吡啶配合 衍生 光敏化剂 电致化学发光 光电功能材料 非线性光学
下载PDF
新型不对称三齿多吡啶配体及其混配钌(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蒋才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92-696,共5页
合成了两个新型不对称三齿多吡啶配体 ,3 ( 1,10 菲咯啉基 2 ) 1,2 ,4 三唑 (PHT) ,3 ( 1,10 菲咯啉基 2 ) 5 甲基 1,2 ,4 三唑 (PHMT) ,及其混配配合物 [Ru(tpy) (PHT) ] 2 + (Ru1)和 [Ru(tpy) (PHMT) ] 2 + (Ru2 ) ,通过元... 合成了两个新型不对称三齿多吡啶配体 ,3 ( 1,10 菲咯啉基 2 ) 1,2 ,4 三唑 (PHT) ,3 ( 1,10 菲咯啉基 2 ) 5 甲基 1,2 ,4 三唑 (PHMT) ,及其混配配合物 [Ru(tpy) (PHT) ] 2 + (Ru1)和 [Ru(tpy) (PHMT) ] 2 + (Ru2 ) ,通过元素分析、FAB MS ,ES MS ,1HNMR ,IR ,UV vis ,发射光谱和电化学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运用电子吸收光谱、竞争性结合实验和粘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理 ,结果显示它们均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结合 ,且Ru2与DNA的作用比Ru1与DNA的作用更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三齿多吡啶配体 混配配合 配合 合成 表征 DNA 相互作用 核酸
下载PDF
钌(II)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4
作者 杨光 王雷 +2 位作者 邹永德 吴建中 计亮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6期19-22,共4页
以(bpy)2Ru(AFO)2+,(phen)2Ru(AFO)2+(bpy=2,2′-联吡啶;phen=1,10-邻菲口罗啉;AFO=4,5-二氮杂芴酮)为先驱体,与苯肼,2,4-二硝基苯肼反应分别制得4种新的钌(Ⅱ... 以(bpy)2Ru(AFO)2+,(phen)2Ru(AFO)2+(bpy=2,2′-联吡啶;phen=1,10-邻菲口罗啉;AFO=4,5-二氮杂芴酮)为先驱体,与苯肼,2,4-二硝基苯肼反应分别制得4种新的钌(Ⅱ)多吡啶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 配合 合成
下载PDF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RNA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宏 邓洪 +4 位作者 胡红雨 刘建忠 巢晖 刘杰 计亮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A new ruthenium polypyridine complex, [Ru(phen) 2(pMIP)] 2+(phen=1,10-phenanthroline, pMIP=2-(4-methylphenyl)imidazo phenanthrol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MS and 1H NMR. Spectrosco... A new ruthenium polypyridine complex, [Ru(phen) 2(pMIP)] 2+(phen=1,10-phenanthroline, pMIP=2-(4-methylphenyl)imidazo phenanthrol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MS and 1H NMR. Spectroscopic method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he Ru (Ⅱ) complex with yeast tRNA systematical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lex binds to yeast tRNA with an intercalative mode possibly, and interacts with yeast tRNA enantiosel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spectroscopic method is effective on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Ru (Ⅱ) complexes with RNA.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study is potentially useful in the design of new RNA-targeting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光谱学研究 多吡啶(Ⅱ)配合 RNA 相互作用 设计
下载PDF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海滔 胡婷婷 +5 位作者 张黔玲 刘剑洪 任祥忠 李翠华 王芳 张培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65-1571,共7页
设计合成含多个配位中心的多吡啶配体ODCIP(3,4-二氯基苯并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及其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bpy)2ODCIP]2+.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谱和质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 设计合成含多个配位中心的多吡啶配体ODCIP(3,4-二氯基苯并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及其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bpy)2ODCIP]2+.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谱和质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Ru(bpy)2ODCIP]2+与DNA(脱氧核糖核酸)的作用机制、与Co2+配位后与DNA的作用机制及其荧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Ru(bpy)2ODCIP]2+与DNA通过部分插入模式作用,[Ru(bpy)2ODCIP]2+与Co2+配位形成的双核配合物[Ru(bpy)2(ODCIP)Co]4+也能与DNA插入结合.进一步利用稳态荧光发射光谱、荧光淬灭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单核配合物[Ru(bpy)2ODCIP]2+和双核配合物[Ru(bpy)2(ODCIP)Co]4+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DNA 多吡啶配合 双核 插入 荧光
下载PDF
不同配体对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和荧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黔玲 刘剑洪 +5 位作者 任祥忠 魏波 徐宏 张培新 刘建忠 计亮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5-649,共5页
Two polypyridyl ligands DCHIP (2 hydro 3,5 dichlorophenyl imidazo phenanthroline),MDHIP(2,4 dihydrophenyl imidazophenanthroline) and their ruthenium?complexes [Ru(phen)2 MDHIP]2+and [Ru(phen)2DCHIP]2+were prepared. Th... Two polypyridyl ligands DCHIP (2 hydro 3,5 dichlorophenyl imidazo phenanthroline),MDHIP(2,4 dihydrophenyl imidazophenanthroline) and their ruthenium?complexes [Ru(phen)2 MDHIP]2+and [Ru(phen)2DCHIP]2+were prepared. Their DNA binding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viscosity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lexes both bound to DNA by partial intercalation mode, but [Ru(phen)2DCHIP]2+exhibited stronger binding affinity for DNA than [Ru(phen)2 MDHIP]2+due to the different planarities and steric effects of ligands. On the other hand, after binding to DNA,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Ru(phen)2MDHIP]2+decreased, while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Ru(phen)2 DCHIP]2+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配合 配体 DNA 作用机制 荧光性质 八面体构型 插入模式
下载PDF
钌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结合DNA的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吴建中 王雷 +2 位作者 杨光 曾添贤 计亮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010-1015,共6页
合成了咪唑并[f]邻菲咯啉(IP)和2-苯基咪唑并[f]邻菲咯啉(PIP)两种新的配体及[Ru·(bp)2(IP)] ̄(2+)(简称b2IP)、[Ru(bpy)2(PIP)] ̄(2+)(简称b2PIP)、[Ru(... 合成了咪唑并[f]邻菲咯啉(IP)和2-苯基咪唑并[f]邻菲咯啉(PIP)两种新的配体及[Ru·(bp)2(IP)] ̄(2+)(简称b2IP)、[Ru(bpy)2(PIP)] ̄(2+)(简称b2PIP)、[Ru(phen)2(IP)] ̄(2+)(简称p2IP)和[Ru(phen)2(PIP)] ̄(2+)(简称p2PIP)4种新混配物。用电子吸收、稳态发光、圆二色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情况。总的结合强度顺序为:b2IP<b2PIP≤p2IP<p2PIP,这与配体的平面大小、π电子扩展程度和疏水性顺序(bpy<<phen<IP<PIP)是一致的。证明了配合物与DNA存在插入结合。CD谱表明这种结合有对映体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PIP 多吡啶 配合
下载PDF
配体的空间构型及疏水性对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邓洪 李红 +1 位作者 徐宏 计亮年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159-2166,共8页
合成了 4 氰基苯基咪唑并[5,6 f]邻菲咯啉(CYIP)和 2 羧基苯基咪唑并[5,6 f]邻菲咯啉(COIP)两种新配体及它们的钌混配配合物[Ru(bpy)2 CYIP](ClO4 )2 ·2H2 O(Ru1)(bpy =2,2′ 联吡啶),[Ru(phen)2 CYIP](ClO4 )2 ·H2 O(Ru2 )(... 合成了 4 氰基苯基咪唑并[5,6 f]邻菲咯啉(CYIP)和 2 羧基苯基咪唑并[5,6 f]邻菲咯啉(COIP)两种新配体及它们的钌混配配合物[Ru(bpy)2 CYIP](ClO4 )2 ·2H2 O(Ru1)(bpy =2,2′ 联吡啶),[Ru(phen)2 CYIP](ClO4 )2 ·H2 O(Ru2 )(phen =1,10 邻菲咯啉),[Ru(bpy)2 COIP](ClO4 )2 ·3H2 O(Ru3 )和 [Ru(phen)2 COIP](ClO4 )2 ·H2 O(Ru4),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和质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采用电子吸收光谱、稳态荧光、圆二色谱和粘度测定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Ru1和Ru2通过CYIP配体以插入的方式与DNA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构型 疏水性 合成 多吡啶配体 (Ⅱ)配合 DNA 相互作用 分子探针 分子识别
下载PDF
联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翠莲 吴悦 +2 位作者 周益明 李一志 郑和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71-1776,共6页
制备了一个多吡啶钌(Ⅱ)配合物[Ru(bipy)2(Pyap)](PF6)2(1)(bipy=2,2′-联吡啶,Pyap=4-(2-吡啶亚甲氨基)-苯酚),研究了它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UV-Vis、PL、XRD、CV、IV等表征。将配合物1的水... 制备了一个多吡啶钌(Ⅱ)配合物[Ru(bipy)2(Pyap)](PF6)2(1)(bipy=2,2′-联吡啶,Pyap=4-(2-吡啶亚甲氨基)-苯酚),研究了它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UV-Vis、PL、XRD、CV、IV等表征。将配合物1的水溶液自然蒸发,得到配合物[Ru(bipy)2(Pyap)](PF6)2·H2O(2)的晶体,我们测定了它的单晶结构,配合物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1的乙腈溶液在410~490nm处有较宽的对应于MLCT跃迁的紫外吸收峰。在波长为400nm光的激发下,分别在436、463、490nm处各出现了1个荧光发射峰。其CV曲线表明1有2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在-0.158V处有1个不可逆的氧化峰。用配合物1作为光敏染料组装成电池,测得最大输出功率Pmax为0.025mW,短路电流Isc为0.142mA,开路电压Voc为402mV,填充因子ff为0.444,光电转化效率η为0.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Ⅱ)配合 敏化染料 太阳能电池 晶体结构 光电性质
下载PDF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巢晖 高峰 计亮年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44-1851,共8页
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生物无机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简要评述了钌(Ⅱ)多吡啶配合物在DNA识别、断裂及拓扑异构酶抑制方面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Ⅱ)多吡啶配合 DNA识别 DNA断裂 拓扑异构酶抑制
下载PDF
含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秀欣 刘艳 +3 位作者 赵海波 孙世玲 刘春光 仇永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5-32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含有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RuII(NH3)5L]2+(L为含噻吩环的有机基团)中,配位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但存在较强...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含有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RuII(NH3)5L]2+(L为含噻吩环的有机基团)中,配位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但存在较强的供体-受体(D-A)相互作用;NH3被羰基(CO)取代后,Ru-C间形成了稳定的σ-π配键,降低了受体的空轨道能级.噻吩环的增加增大了体系的共轭程度,有利于分子内电荷转移,使配合物的极化率α和一阶超极化率β明显增加.结合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分析发现,电荷转移过程中,对体系二阶NLO系数贡献较大的是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和配体间电荷转移(LLCT)跃迁,羰基引入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LMCT)使配合物[RuII(CO)5L]2+比对应的配合物[RuII(NH3)5L]2+的β值增大约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吡啶Ru(ii)配合 电子结构 非线性光学性质
下载PDF
配体结构对钌(Ⅱ)联吡啶配合物的电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俞马宏 靳松 +2 位作者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6-280,共5页
本文用CNDO/2方法计算获得了钌(Ⅱ)联吡啶配合物[Ru(bpy)2(LL)]2+的电子结构参数(其中LL为二齿螯合配体,2-(3-硝基苯基)吡啶阴离子,3-甲基-5-(2′-吡啶基)-1,2,4-三唑阴离子,5,... 本文用CNDO/2方法计算获得了钌(Ⅱ)联吡啶配合物[Ru(bpy)2(LL)]2+的电子结构参数(其中LL为二齿螯合配体,2-(3-硝基苯基)吡啶阴离子,3-甲基-5-(2′-吡啶基)-1,2,4-三唑阴离子,5,5′-二甲基-2,2′-二-1,3,4-硫代吡咯,2,3-二(2-吡啶基)喹喔啉,邻苯醌二亚胺,邻苯醌。讨论了配体LL的结构对该系列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光谱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体现的规律性也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 配合 CNDO 电子结构 化学键
下载PDF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才武 巢 晖 +2 位作者 李 红 李润华 计亮年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70,共6页
合成了三种含咪唑并[4,5-f]邻菲咯啉(IP)的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FAB-MS、1H NMR、UV-vis和电化学对它们进行了表征.运用Z-扫描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钌(Ⅱ)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n22和非线性吸收系数 α2,并由此计算出它们... 合成了三种含咪唑并[4,5-f]邻菲咯啉(IP)的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FAB-MS、1H NMR、UV-vis和电化学对它们进行了表征.运用Z-扫描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钌(Ⅱ)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n22和非线性吸收系数 α2,并由此计算出它们的三阶非线性系数χ(3)和分子超极化率 γ.分析了分子结构对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配合 多吡啶配体 Z-扫描 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合成 表征 非线性光学材料
下载PDF
新型三齿多吡啶钴(Ⅱ)、钌(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浩 陈文涛 +3 位作者 邱东方 包晓玉 行文茹 刘珊珊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959-2964,共6页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Ⅱ)和钌(Ⅱ)的混配配合物[Co(TolylTPy)(H2Bzimpy)]Cl2[TolylTPy=4'-对甲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H2Bzimpy=2,6-二(苯并咪唑-2)吡啶](A)和Ru(TolylTPy)(Bzimpy)(B).用元素分析,IR,...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Ⅱ)和钌(Ⅱ)的混配配合物[Co(TolylTPy)(H2Bzimpy)]Cl2[TolylTPy=4'-对甲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H2Bzimpy=2,6-二(苯并咪唑-2)吡啶](A)和Ru(TolylTPy)(Bzimpy)(B).用元素分析,IR,1HNMR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pBR322DNA的断裂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A和B与CTDNA的作用属静电结合,凝胶电泳实验说明配合物A在310nm光辐射15min,可使超螺旋pBR322DNA断裂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齿多吡啶配体 钴(Ⅱ) (Ⅱ)配合 DNA 电子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化学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鹤友 何治柯 曾云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513-1518,共6页
详细研究了Ru(bpy)32+,Ru(bpy)2(dppx)2+,Ru(bpy)2(dppz)2+,Ru(phen)32+,Ru(phe)2(dppx)2+和Ru(phen)2(dppz)2+六个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化学发光性质,筛选出Ru(bpy)32+和Ru(phen)32+两种性能优良的化学发光试剂;并探讨了它们发光的可... 详细研究了Ru(bpy)32+,Ru(bpy)2(dppx)2+,Ru(bpy)2(dppz)2+,Ru(phen)32+,Ru(phe)2(dppx)2+和Ru(phen)2(dppz)2+六个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化学发光性质,筛选出Ru(bpy)32+和Ru(phen)32+两种性能优良的化学发光试剂;并探讨了它们发光的可能机理和影响因素,为钌(Ⅱ)配合物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多吡啶(Ⅱ)配合 三联吡啶(Ⅱ) 三邻菲咯啉(Ⅱ) 硫酸铈(Ⅳ) 化学发光分析
下载PDF
多吡啶钌配合物作为DNA结构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劲刚 计亮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5-203,共9页
本文对多吡啶钌配合物作为DNA荧光或结构探针的研究背景、研究技术及其特点、钌配合物与DNA的键合模式及其结合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钌配合物与DNA键合的异构选择性及不同键合速率。
关键词 多吡啶配合 DNA探针 键合模式
下载PDF
联吡啶钌配合物[Ru(Htcterpy)X_3]^(3-)[X=NCS,CN,Cl]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明霞 周欣 +3 位作者 潘清江 张红星 付宏刚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77-2380,共4页
利用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3个联吡啶钌配合物[Ru(Htcterpy)X3]3-[tcterpy=4,4′,4″-tricar-boxy-2,2′∶6′,2″-terpyridine,X=NCS(1),CN(2),Cl(3)]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采用TD-DFT方法,得到了配合物... 利用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3个联吡啶钌配合物[Ru(Htcterpy)X3]3-[tcterpy=4,4′,4″-tricar-boxy-2,2′∶6′,2″-terpyridine,X=NCS(1),CN(2),Cl(3)]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采用TD-DFT方法,得到了配合物1~3在气态和溶液(乙醇溶液和水溶液)中的激发态电子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利用SCRF方法中的CPCM模型来模拟溶剂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3在气态和溶液中的吸收跃迁性质相似,低能吸收均被指认为MLCT和LLCT的混合跃迁,高能吸收均被指认为三联吡啶配体内的π→π*跃迁.溶剂化效应使配合物1~3在溶液中的吸收光谱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配合 电荷转移 吸收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钌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光 吴建中 +2 位作者 王雷 曾添贤 计亮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5-49,共5页
以(dmp)2RuAFO2+(dmp为2,9-二甲基邻菲口罗啉,AFO为4,5-二氮杂芴酮)为中间体,分别与对苯二胺、邻苯二胺和苯肼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钌(Ⅱ)多吡啶配合物[(dmp)2RuL]2+(L为二氮杂芴酮的... 以(dmp)2RuAFO2+(dmp为2,9-二甲基邻菲口罗啉,AFO为4,5-二氮杂芴酮)为中间体,分别与对苯二胺、邻苯二胺和苯肼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钌(Ⅱ)多吡啶配合物[(dmp)2RuL]2+(L为二氮杂芴酮的衍生物),并用元素分析、电子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用吸收光谱法,平衡透析和圆二色谱等方法对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配合 结合模式 合成 DNA
下载PDF
吲哚咪唑基钌(Ⅱ)联吡啶配合物与酵母R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怀霞 刘艳菊 +1 位作者 赵琳 王科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稳态荧光猝灭和溴化乙啶竞争键合实验研究了Ru(Ⅱ)配合物[Ru(bpy)(H2iip)2](ClO4)2{bpy=2,2′-联吡啶,H2iip=2-(吲哚-3-基)-咪唑[4,5-f][1,10]-邻菲罗啉}的酵母RNA键合性质.结果表明,二者键合模式为...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稳态荧光猝灭和溴化乙啶竞争键合实验研究了Ru(Ⅱ)配合物[Ru(bpy)(H2iip)2](ClO4)2{bpy=2,2′-联吡啶,H2iip=2-(吲哚-3-基)-咪唑[4,5-f][1,10]-邻菲罗啉}的酵母RNA键合性质.结果表明,二者键合模式为嵌入键合,其键合常数为7.09×106L/mol,比小牛胸腺DNA的键合常数大,且比同类配合物[Ru(bpy)2(H2iip)](ClO4)2的酵母RNA键合常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 配合 酵母RNA 吲哚 吡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