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1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的效果以及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31
1
作者 劳芝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836-838,共3页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炔雌醇环...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体质指数(BMI)、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IN)、排卵率、月经恢复率、妊娠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BMI、LH、FSH、T、E2以及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除了FSH外,其余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月经恢复率(97.14%)、排卵率(87.14%)、妊娠率(3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月经恢复率(67.64%)、排卵率(61.76%)、妊娠率(19.12%),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2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疗效显著,并发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 炔雌醇环丙孕酮 二甲双胍
下载PDF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杨煜霞 柯昌禄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2069-2071,共3页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单一药物...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单一药物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代谢水平、排卵情况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水平分别为(8.24±2.10)IU/L和(1.3±0.4)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8±2.77)IU/L和(1.9±0.5)nmol/L,空腹胰岛素(FINS)值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值分别为(7.2±2.4)m IU/ml和(1.68±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2.6)m IU/ml和(2.69±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可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显著改善患者不孕情况,提高妊娠率,控制流产率,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炔雌醇环丙孕酮 不孕症 二甲双胍
下载PDF
中药滋阴补阳方剂治疗肾气亏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对患者超声动态多参数的影响评价
3
作者 王茵 周欣 +3 位作者 朱申茵 梁艳 汤冬梅 彭莉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67-71,共5页
目的评价中药滋阴补阳方剂治疗肾气亏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对患者超声动态多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肾气亏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 目的评价中药滋阴补阳方剂治疗肾气亏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对患者超声动态多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肾气亏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滋阴补阳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卵泡发育情况、激素水平、子宫动脉血流灌注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卵泡及优势卵泡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均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药滋阴补阳方剂应用于肾气亏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治疗中,可积极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及子宫动脉血流灌注情况,同时能够促进卵泡发育,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滋阴补阳方剂 肾气亏虚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 治疗效果 超声动态多参数
下载PDF
脐周八穴埋线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
4
作者 富宏怡 杜海胜 +2 位作者 宋兴瑰 马建新 卢娜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脐周八穴埋线治疗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肥胖型PCOS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IVF-ET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脐周八穴... 目的:探讨脐周八穴埋线治疗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肥胖型PCOS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IVF-ET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脐周八穴埋线联合IVF-ET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抑制素B(INHB)、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白脂素(Asprosin)、瘦素(LEP)、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17(IL-17)、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卵巢基质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最大流速(PSV)、阻力指数(RI),记录患者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获取卵泡个数、MⅡ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NHB、T、LH、TC、TG、Asprosin、RBP-4、LEP、IL-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FSH、APN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NHB、T、LH、TC、TG、Asprosin、RBP-4、LEP、IL-17水平较对照组低,FSH、APN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EDV、RI水平均降低,PSV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EDV、RI水平较对照组低,PSV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Gn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获取卵泡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受精率、MⅡ卵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周八穴埋线治疗肥胖型PCOS不孕症行IVF-ET患者,可改善患者性激素指标,调节卵巢储备功能与基质血流动力学,改善糖脂代谢与胰岛素敏感性,抑制机体炎症,有利于获取卵泡,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周八穴埋线 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储备功能 糖脂代谢
下载PDF
吴作君从气血水火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经验
5
作者 张琼 吴作君 +3 位作者 徐留燕 王春晖 范洪桥 裴晓华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18-422,共5页
吴作君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与气血水火关系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相关,与肾、肝、脾关系密切。治疗上,从肾调水火,育卵促排;从肝脾调气血,养膜助孕。在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症治疗上,以活化清疏为总则,认为活即理血,化即治水,清即平火... 吴作君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与气血水火关系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相关,与肾、肝、脾关系密切。治疗上,从肾调水火,育卵促排;从肝脾调气血,养膜助孕。在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症治疗上,以活化清疏为总则,认为活即理血,化即治水,清即平火,疏即调气,将利湿祛浊、滋阴清热、疏肝行气、益气活血、温阳化痰等治法综合应用于合并症治疗中。并结合临床验案对吴作君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气血水火 脏腑功能 吴作君
下载PDF
中医三联疗法对脾肾两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血清INHB水平及妊娠情况的影响
6
作者 张晓娟 耿静然 +1 位作者 贾姗姗 薛淼淼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三联疗法对脾肾两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血清抑制素B(INHB)水平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72例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于河北生殖妇产医院进行治疗的脾肾两虚型PCOS不孕症患者... 目的探究中医三联疗法对脾肾两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血清抑制素B(INHB)水平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72例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于河北生殖妇产医院进行治疗的脾肾两虚型PCOS不孕症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激素水平和血清INHB水平、妊娠率。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成熟卵泡数均比治疗3个月后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成熟卵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卵泡刺激素(FSH)和血清INHB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升,且观察组LH水平降低幅度、FSH和血清INHB水平升高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联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脾肾两虚型PCOS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提高其血清INHB水平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三联疗法 脾肾两虚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卵泡发育 血清抑制素B 妊娠
下载PDF
血清lncRNA-XIST、lncRNA-MALAT1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研究
7
作者 雷金梅 冯玉环 +2 位作者 张鸥 高商 陈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901-906,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XIST、lncRNA-MALAT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招募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促排卵治疗的125例PCOS不孕症患者(PCOS不孕症组),另选取同期体... 目的探讨lncRNA-XIST、lncRNA-MALAT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招募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促排卵治疗的125例PCOS不孕症患者(PCOS不孕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女性125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ncRNA-XIST、lncRNA-MALAT1水平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lncRNA-XIST、lncRNA-MALAT1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COS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不孕症组血清lncRNA-XIST水平及HOMA-IR较高,lncRNA-MALAT1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血清lncRNA-XIST水平呈正相关(r=0.689,P<0.001),与血清lncRNA-MALAT1水平呈负相关(r=-0.771,P<0.001)。PCOS不孕症患者经促排卵治疗后累积临床妊娠率为43.20%(54/1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OR(95%CI)=1.121(1.005~1.278)]和血清lncRNA-XIST水平[OR(95%CI)=1.252(1.014~1.449)]是促进PCOS不孕症患者治疗后未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较高的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OR(95%CI)=0.518(0.348~0.771)]、lncRNA-MALAT1水平[OR(95%CI)=0.394(0.238~0.652)]是促进PCOS不孕症患者治疗后获得妊娠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PCOS不孕症患者血清lncRNA-XIST呈高表达,lncRNA-MALAT1呈低表达,且两个指标水平与胰岛素抵抗、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胰岛素抵抗 妊娠结局 lncRNA-XIST lncRNA-MALAT1
下载PDF
通元针法联合补肾活血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8
作者 文慧华 杨婉芳 黄瑞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98-406,共9页
【目的】观察在促排卵基础上应用通元针法联合补肾活血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的方法及可能的疗效机制。【方法】将120例肾虚血瘀型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 【目的】观察在促排卵基础上应用通元针法联合补肾活血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的方法及可能的疗效机制。【方法】将120例肾虚血瘀型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膏方组、针灸组和联合组4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来曲唑片促排卵治疗,在此基础上,西药组不加用其他干预措施,膏方组给予补肾活血膏方治疗,针灸组给予通元针法治疗,联合组给予通元针法联合补肾活血膏方治疗,共治疗6个月经周期。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AMH)、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和睾酮(T)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各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类型,计算排卵率和妊娠率,评价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综合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25/30),西药组为43.33%(13/30),膏方组为66.67%(20/30),针灸组为50.00%(15/30),组间比较,联合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1)。(2)临床综合疗效方面,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25/30),西药组为46.67%(14/30),膏方组为60.00%(18/30),针灸组为70.00%(21/30),组间比较,联合组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3)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联合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4)性激素方面,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血清AMH、L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血清FSH、E2、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联合组对血清AMH、LH、T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5)卵泡发育方面,联合组对卵泡发育情况包括优势成熟卵泡数量、排卵期最大卵泡直径、卵泡期天数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6)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类型方面,联合组的子宫内膜明显厚于其他3组(P<0.05),A型子宫内膜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7)排卵率和妊娠率方面,联合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方面,研究过程中,各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在促排卵基础上应用通元针法联合补肾活血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调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肾虚血瘀 通元针法 补肾活血膏方 妊娠成功率
下载PDF
热敏灸疗法联合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9
作者 李俊波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52-55,58,共5页
目的:评价热敏灸疗法联合加减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枸橼酸氯米芬片(CC)+注射用绒促性素(HCG)治疗,... 目的:评价热敏灸疗法联合加减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枸橼酸氯米芬片(CC)+注射用绒促性素(HC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敏灸疗法和口服加减苍附导痰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及卵巢体积,性激素水平及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血清脂联素(AP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均增加(P<0.05),PI和RI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HCG日子宫内膜类型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卵巢体积、Rosenfield评分、多毛评分、痰湿证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总睾酮(T)、血清黄体生成素(LH)和AMH水平均降低(P<0.05),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APN均升高,FINS、FPG和HOMA-IR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疗法联合加减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型PCOS不孕症患者,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内分泌激素指标和卵巢储备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痰湿证 热敏灸 加减苍附导痰汤 内膜容受性
下载PDF
炔雌醇环丙孕酮与地屈孕酮联合戊酸雌二醇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帆 王小明 +1 位作者 赵慧君 段予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与地屈孕酮联合戊酸雌二醇片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疗效、性激素水平、卵巢彩超指标、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 目的 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与地屈孕酮联合戊酸雌二醇片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疗效、性激素水平、卵巢彩超指标、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接诊的94例PCOS不孕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7)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研究组(n=47)给予地屈孕酮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孕激素(P)、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卵巢彩超指标[卵巢体积(V)、卵泡数目(FN)、卵巢总面积(TA)与卵巢间质面积(SA)]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3.62%vs 78.72%),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V、SA/TA降低,FN增加(P<0.05);研究组治疗后FN比对照组高,V、SA/TA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E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FSH及LH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FSH、LH水平比对照组低,T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PI、RI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高,PI、RI比对照组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7%vs 4.26%),两组相当(P>0.05)。结论 地屈孕酮联合戊酸雌二醇片用药方案应用于PCOS不孕症中效果较佳,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与性激素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炔雌醇环丙孕酮 戊酸雌二醇片 地屈孕酮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下载PDF
定经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宋省省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定经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 目的分析定经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定经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性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卵泡数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最大卵泡直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卵率89.47%、妊娠率55.26%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7.89%、31.58%(P<0.05)。结论定经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提升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定经汤 肾虚肝郁 针刺
下载PDF
针灸序贯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33例
12
作者 纪峰 王宝莲 +2 位作者 杨娟 徐沙丽 梁佳慧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5期56-58,共3页
目的 观察针灸序贯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10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及妇科门诊就诊的PCOS不孕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和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 目的 观察针灸序贯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10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及妇科门诊就诊的PCOS不孕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和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口服来曲唑片,每个月经周期连服5 d;观察组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针刺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合谷、肾关,每次留针30 min,留针15 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30 s,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不同分期予相应配穴治疗。2组于排卵后15 d,若月经尚未来潮者,检测血清β-HCG水平,临床确诊妊娠者则停止后续治疗;未妊娠者,下次月经周期重复上述治疗方案,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B超监测排卵情况,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束后,统计2组累计排卵周期数、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周期数,计算排卵率、≥2个卵泡周期率和LUFS周期率;观察治疗期间妊娠情况并计算总妊娠率;分别统计2组确认妊娠患者足月分娩例数,计算足月分娩率;统计分娩1年半后的再次自然妊娠例数,计算再次自然妊娠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UFS周期率和≥2个卵泡周期率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妊娠率明显提高(P<0.05)。2组足月分娩率、再次自然妊娠率和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序贯疗法可促进PCOS不孕症卵泡发育及排卵,提高妊娠率和自然妊娠率,远期效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针灸 序贯疗法 排卵障碍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案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效果
13
作者 李琼 冯兰青 +1 位作者 陈翠娜 王敏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9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案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东莞东华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PCOS致不孕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在促排卵治疗... 目的: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案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东莞东华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PCOS致不孕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在促排卵治疗前,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进行预处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肌醇进行预处理。比较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睾酮、黄体生成素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期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03)。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02)。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肌醇预处理在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中的疗效较好,相比联合二甲双胍预处理效果更佳,可降低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促排卵 肌醇 二甲双胍
下载PDF
细化生活方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高胆固醇血症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Betatrophin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司凡 孙萌 +3 位作者 陈妍 陆宏燕 寇伟鑫 许丽丽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细化生活方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高胆固醇血症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Betatroph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8月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确诊的30例PCOS合并高胆... 目的探讨细化生活方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高胆固醇血症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Betatroph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8月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确诊的30例PCOS合并高胆固醇血症不孕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和B组,各15例。A组给予平衡膳食、运动管理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和二甲双胍治疗,B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和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性激素及血清Betatrophin水平、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黄体生成素、雄烯二酮、Betatrophin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排卵、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化生活方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二甲双胍治疗PCOS合并高胆固醇血症不孕症患者,可有效改善脂代谢紊乱,降低黄体生成素、雄烯二酮、血清Betatrophi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化生活方式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胆固醇血症 不孕症 Betatrophin水平 妊娠情况
下载PDF
枸橼酸氯米芬+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疗效及其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李霞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3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联合疗法,分析枸橼酸氯米芬、二甲双胍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滕州市妇幼保健院于2022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30,枸橼酸氯米芬治疗)、...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联合疗法,分析枸橼酸氯米芬、二甲双胍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滕州市妇幼保健院于2022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30,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观察组(n=30,枸橼酸氯米芬+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性激素、血糖及胰岛功能、排卵率、妊娠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性激素、血糖及胰岛功能、排卵率、妊娠率、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vs 1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688)。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联合应用枸橼酸氯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血糖、胰岛功能、排卵情况及妊娠情况,保障临床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 枸橼酸氯米芬 二甲双胍 性激素 胰岛功能 治疗有效率
下载PDF
养阴舒肝胶囊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王延春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养阴舒肝胶囊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沈阳维康医院收治的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 目的:探讨养阴舒肝胶囊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沈阳维康医院收治的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枸橼酸氯米芬治疗,治疗组给予养阴舒肝胶囊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雄性激素(MH)]水平,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妊娠成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治疗后,两组患者LH、MH水平低于治疗前,FSH、E_(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FSH、LH、E_(2)、MH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I高于治疗前,RI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PI、RI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随访,治疗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养阴舒肝胶囊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卵巢功能、激素水平,提高妊娠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养阴舒肝胶 枸橼酸氯米芬
下载PDF
夏天教授针刺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临床经验
17
作者 张允芝 窦真 +1 位作者 王宝娟 夏天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41-245,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为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以不孕、月经稀发、高雄激素相关症状[1]为主要临床表现,有15%~20%[2]的女性受其困扰,约占无排卵性不孕的80%[3],且被认为是自然流产的高危因素[4...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为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以不孕、月经稀发、高雄激素相关症状[1]为主要临床表现,有15%~20%[2]的女性受其困扰,约占无排卵性不孕的80%[3],且被认为是自然流产的高危因素[4]。当前针对PCOS所致的不孕症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诱导排卵及辅助生殖技术等,其中通过诱导排卵的助孕方法可帮助85%的患者恢复排卵功能,但PCOS患者3个周期的累积妊娠率仅徘徊在17.8%~42.0%[5-6],同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月经异常等不良反应也无法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育 女性 不孕症 针刺 月经分期治疗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现状与思考
18
作者 武冕 杨国辉 叶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复杂且多样化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症比例持续增长。本文从历史沿革、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及中西...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复杂且多样化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症比例持续增长。本文从历史沿革、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临床研究
19
作者 朱丽萍 金方 +2 位作者 张琳 陈盼 郑顺杰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来曲唑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肾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来曲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来曲唑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肾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来曲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性激素指标、凝血指标、脂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1.25%(P<0.05)。治疗后,2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值及血清LH、睾酮(T)、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LH/FSH值及血清LH、T、FIB、TC、LDL-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血清PT、TT均长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来曲唑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疗效确切,能纠正性激素紊乱,改善凝血及脂代谢指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肾虚血瘀 桂枝茯苓丸 来曲唑 性激素 凝血 脂代谢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静 罗陆萍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排卵情况、体表测量学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 WHR)]、血清生殖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催乳素(prolactin, PRL)、雌二醇(estradial, E2)、睾酮(testosterone, T)和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 AND)]及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BMI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WH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LH水平及LH/FSH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和AN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PG水平和HOMA-IR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IN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G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药并用能更有效地改善PCOS不孕症患者的排卵情况,有效降低血清生殖激素和糖脂代谢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针药并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不育 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