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肝肾联合移植一例报道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红川
耿小平
+6 位作者
王国斌
刘付宝
黄帆
赵义军
方德宝
王文斌
余孝俊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器官移植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人类医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腹部大器官移植不仅是当今医学领域的制高点,也是反映一家区域性综合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核心技术。1983年奥地利Innsbruck大学Margreiter教授成功完成全世界首例肝肾联合移...
器官移植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人类医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腹部大器官移植不仅是当今医学领域的制高点,也是反映一家区域性综合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核心技术。1983年奥地利Innsbruck大学Margreiter教授成功完成全世界首例肝肾联合移植以来,截止2008年全球共报道3536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肝
肝
肾联合移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洋
梁磊
赵建荣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330-3334,共5页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是以肾小管囊肿(集合管系统为主)形成为特征,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ARPKD是由多囊肾肝疾病1(PKHD1)基因或DAZ相互作用蛋白1样基因(DZIP1L)突变引起。本课题组计划在外显子组测序的基础上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希...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是以肾小管囊肿(集合管系统为主)形成为特征,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ARPKD是由多囊肾肝疾病1(PKHD1)基因或DAZ相互作用蛋白1样基因(DZIP1L)突变引起。本课题组计划在外显子组测序的基础上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希望通过全转录组测序提高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性肾脏疾病的整体诊断率,并希望通过与数据库中的表达谱进行结果比对分析,进一步鉴定出新的致病变异,利用分析框架集中发掘患者独特的转录水平变化。本文主要对ARPKD突变基因、相关基因测序进展、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
多囊肾
多囊肾肝
疾病1
DAZ相互作用蛋白1样基因
基因测序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ZIP1L基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查阳
何丽洁
张鹏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2期928-932,共5页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是儿童遗传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以前的研究认为PKHD1是ARPKD唯一的致病基因,然而,并非所有的ARPKD患者能够检测到突变的PKHD1基因,这为临床早期精...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是儿童遗传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以前的研究认为PKHD1是ARPKD唯一的致病基因,然而,并非所有的ARPKD患者能够检测到突变的PKHD1基因,这为临床早期精准诊断带来了困扰。最近的研究发现一小部分ARPKD是由DAZ相互作用锌指蛋白1 (DZIP1L)基因突变引起的。DZIP1L突变基因的发现扩展了鉴定ARPKD的基因库,为研究ARPK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本文综述了DZIP1L的特点以及DZIP1L功能缺失造成的ARPKD囊性病变的可能的机制,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ARPKD罕见基因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
多囊肾
病
DAZ相互作用锌指蛋白1
多囊肾肝
疾病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泵式内吸法”治疗肝肾囊肿、多囊肝多囊肾
4
《支部生活(山东)》
2006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诊疗方法:经过十年努力,人类一种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的肝肾囊性病变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打破了医疗界十几年来认为肝肾囊肿病无法治疗的状况。
关键词
“泵式内吸法”
肝
肾囊肿
多囊
肝
多囊肾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题名
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肝肾联合移植一例报道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红川
耿小平
王国斌
刘付宝
黄帆
赵义军
方德宝
王文斌
余孝俊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出处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38-239,共2页
文摘
器官移植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人类医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腹部大器官移植不仅是当今医学领域的制高点,也是反映一家区域性综合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核心技术。1983年奥地利Innsbruck大学Margreiter教授成功完成全世界首例肝肾联合移植以来,截止2008年全球共报道3536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
关键词
多囊肾肝
肝
肾联合移植
分类号
R775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洋
梁磊
赵建荣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330-333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960130)。
文摘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是以肾小管囊肿(集合管系统为主)形成为特征,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ARPKD是由多囊肾肝疾病1(PKHD1)基因或DAZ相互作用蛋白1样基因(DZIP1L)突变引起。本课题组计划在外显子组测序的基础上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希望通过全转录组测序提高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性肾脏疾病的整体诊断率,并希望通过与数据库中的表达谱进行结果比对分析,进一步鉴定出新的致病变异,利用分析框架集中发掘患者独特的转录水平变化。本文主要对ARPKD突变基因、相关基因测序进展、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
多囊肾
多囊肾肝
疾病1
DAZ相互作用蛋白1样基因
基因测序
临床表现
治疗
Keywords
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polycystic liver kidney diseases
DAZ interaction 1 like gene
gene sequenc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reatment
分类号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ZIP1L基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查阳
何丽洁
张鹏
机构
西安医学院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肾内科
出处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2期928-932,共5页
文摘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是儿童遗传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以前的研究认为PKHD1是ARPKD唯一的致病基因,然而,并非所有的ARPKD患者能够检测到突变的PKHD1基因,这为临床早期精准诊断带来了困扰。最近的研究发现一小部分ARPKD是由DAZ相互作用锌指蛋白1 (DZIP1L)基因突变引起的。DZIP1L突变基因的发现扩展了鉴定ARPKD的基因库,为研究ARPK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本文综述了DZIP1L的特点以及DZIP1L功能缺失造成的ARPKD囊性病变的可能的机制,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ARPKD罕见基因的了解。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
多囊肾
病
DAZ相互作用锌指蛋白1
多囊肾肝
疾病1
分类号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泵式内吸法”治疗肝肾囊肿、多囊肝多囊肾
4
出处
《支部生活(山东)》
2006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文摘
诊疗方法:经过十年努力,人类一种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的肝肾囊性病变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打破了医疗界十几年来认为肝肾囊肿病无法治疗的状况。
关键词
“泵式内吸法”
肝
肾囊肿
多囊
肝
多囊肾
治疗方法
分类号
R586 [医药卫生—内分泌]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肝肾联合移植一例报道
赵红川
耿小平
王国斌
刘付宝
黄帆
赵义军
方德宝
王文斌
余孝俊
《肝胆外科杂志》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的研究进展
刘洋
梁磊
赵建荣
《河北医药》
CAS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DZIP1L基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的研究进展
查阳
何丽洁
张鹏
《临床医学进展》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泵式内吸法”治疗肝肾囊肿、多囊肝多囊肾
《支部生活(山东)》
200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