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γ-Fe_(2)O_(3)的壳聚糖多孔海绵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上雯 陈汉帮 +1 位作者 胡姝颖 章非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6-333,共8页
目的:研究负载γ-Fe_(2)O_(3)的壳聚糖多孔海绵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r BMSC)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冻干-交联法制备负载γ-Fe_(2)O_(3)浓度分别为1%、5%、10%和20%的壳聚糖海绵,并... 目的:研究负载γ-Fe_(2)O_(3)的壳聚糖多孔海绵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r BMSC)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冻干-交联法制备负载γ-Fe_(2)O_(3)浓度分别为1%、5%、10%和20%的壳聚糖海绵,并制备空白对照组。将rBMSC培养于海绵上,通过扫描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第1、3、5、7天的增殖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s,ALP)染色及活性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第7、14天ALP活性和成骨指标ALP、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core binding factor alphal 1,Runx2)的表达;使用茜素红定量法评估第21、28天细胞外基质矿化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rBMSC均能在材料上持续增殖,添加γ-Fe_(2)O_(3)对rBMSC增殖有促进作用;ALP染色及活性检测结果和PCR结果显示添加γ-Fe_(2)O_(3)能提高ALP活性并促进成骨指标表达;茜素红定量结果显示添加浓度为5%和10%时,矿化物形成量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负载γ-Fe_(2)O_(3)的壳聚糖海绵能够促进rBMSC的增殖和早期成骨分化,浓度为5%和10%时对rBMSC成骨分化晚期矿化物形成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_(2)O_(3)磁性纳米颗粒 壳聚糖多孔海绵 骨组织工程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介孔生物玻璃/丝素蛋白复合多孔海绵的结构及止血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静静 朱海霖 +1 位作者 雷彩虹 陈建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6-2101,共6页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介孔生物玻璃(M58S)/丝素蛋白(SF)复合多孔海绵,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观察M58S和复合多孔海绵的形貌和结构特征,通过体外凝血实验、大鼠肝脏止血模型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评价复合多孔海绵的...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介孔生物玻璃(M58S)/丝素蛋白(SF)复合多孔海绵,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观察M58S和复合多孔海绵的形貌和结构特征,通过体外凝血实验、大鼠肝脏止血模型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评价复合多孔海绵的止血性能和细胞毒性。TEM显示M58S内部具有规则的纳米级介孔孔道,排列高度有序,比表面积达400m^2/g,平均孔径为7.3nm;FESEM显示复合海绵呈现多孔沟壑状结构,孔隙率>80%;APTT和PT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多孔海绵主要通过作用于血液的内源性凝血系统途径促进凝血;小鼠肝脏止血模型显示当M58S含量>15%时,复合多孔海绵的止血效果较好且优于明胶海绵,有望用作体外快速止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干燥 介孔生物玻璃 丝素蛋白 复合多孔海绵 止血
下载PDF
多孔海绵状纯钛种植材料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夏露 鲜苏琴 +3 位作者 王培志 梁星 杨晓喻 张其翼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连续多孔立体结构纯钛种植材料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对3种不同孔隙直径的多孔钛材料进行成骨细胞复合培养,在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及孔隙中的生长情况,利用MTT法评价不同孔隙直径对细胞生长的... 目的:探讨具有连续多孔立体结构纯钛种植材料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对3种不同孔隙直径的多孔钛材料进行成骨细胞复合培养,在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及孔隙中的生长情况,利用MTT法评价不同孔隙直径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成骨细胞在试件表面生长良好,成功长入连续孔隙之中,并以多突触的方式生长,在钛珠之间形成细胞桥;细胞增殖度检测显示多孔立体结构对成骨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00μm孔径的作用最明显。结论:多孔立体结构能促进成骨细胞在纯钛种植材料表面和孔隙中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海绵状纯钛 种植材料 成骨细胞
下载PDF
丝素多孔海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冰 李明忠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1年第2期70-73,共4页
丝素多孔海绵材料在组织工程、组织诱导、药物控释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冷冻干燥法、盐析法和发泡法。通过与其他高分子的共混,可进一步调节多孔海绵的性能。本文综述了丝素多孔海绵的制备方法、结构和... 丝素多孔海绵材料在组织工程、组织诱导、药物控释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冷冻干燥法、盐析法和发泡法。通过与其他高分子的共混,可进一步调节多孔海绵的性能。本文综述了丝素多孔海绵的制备方法、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多孔海绵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可负载阿霉素的废弃生物质基多孔复合海绵的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邓雯健 陈凯 +3 位作者 傅佳妮 岑璐莎 郭晶 薛晶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6,共7页
为了减轻阿霉素心脏毒性,通过载药材料靶向运输可减少阿霉素在心脏组织中的浓度,并且可通过载药材料使其应用于皮肤黑色素瘤的术后治疗与伤口愈合。现有的载药材料通常具有载药率或递送效率低的问题。利用海洋废弃生物质甲壳素提取的壳... 为了减轻阿霉素心脏毒性,通过载药材料靶向运输可减少阿霉素在心脏组织中的浓度,并且可通过载药材料使其应用于皮肤黑色素瘤的术后治疗与伤口愈合。现有的载药材料通常具有载药率或递送效率低的问题。利用海洋废弃生物质甲壳素提取的壳聚糖(CS)与聚乙二醇(PEG)通过溶液共混和冷冻干燥制成复合多孔海绵,并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氢键与电荷吸引效应实现纳米氧化石墨烯(GO)片在前驱凝胶中的均匀分散,通过将GO吸附作用与PEG特有的载药性能结合用于提高多孔复合海绵对阿霉素载药效率。对PEG-CS多孔复合海绵的表面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优选出PEG∶CS最佳质量比为15∶2。根据优选后的比例,进一步制备了含有不同GO浓度梯度的GO/PEG/CS多孔复合海绵(GPC-HS)。经验证其载药效率发现,GPC-HS中的孔隙结构提高了材料与药物接触面积,对阿霉素的载药率最高可达66.8%,并能进一步实现缓释效果,持续释放时间可被延长至50 h,并实现高达90%左右的释放率。上述结果表明,装载纳米GO片的PEG-CS多孔复合海绵具有提高阿霉素载药及递送效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多孔复合海绵 氧化石墨烯 药物载体 阿霉素
下载PDF
N掺杂多孔碳海绵定形芒硝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热性能
6
作者 王亮 柳馨 +1 位作者 汪长安 铁生年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5,共7页
芒硝相变储能材料作为一种潜热值高、来源广泛的无机水合盐,因存在相分层、过冷度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本工作以N掺杂多孔碳为载体,将芒硝相变储能材料与N掺杂多孔碳复合,解决芒硝相变储能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芒硝相变储能材料作为一种潜热值高、来源广泛的无机水合盐,因存在相分层、过冷度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本工作以N掺杂多孔碳为载体,将芒硝相变储能材料与N掺杂多孔碳复合,解决芒硝相变储能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水热反应在聚氨酯泡沫上负载N原子,随后通过高温碳化得到N掺杂的多孔碳海绵(NPCS-M),并将其作为Na_(2)SO_(4)·10H_(2)O/Na_(2)HPO_(4)·12H_(2)O共晶盐的载体,最终制备出N掺杂多孔碳海绵封装的芒硝基复合相变材料(NPCM)。结果表明:N掺杂多孔碳海绵为蜂窝状结构,N含量为4.3%,比表面积为42.52 m^(2)/g,该材料对共晶盐的吸附量达到了自重的120倍。同时研究了该材料在5~60℃温度范围内循环1000次、3000次和5000次后的固液相变性能,经5000次循环后,该复合相变材料的潜热仍在130 J/g以上,且有降低共晶盐多次循环后过冷度的作用。该N掺杂多孔碳海绵复合相变材料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 多孔海绵 定形 共晶盐 热性能
下载PDF
动态多孔海绵结构多层膜负载溶菌酶用于抗菌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雷文茜 任科峰 +2 位作者 陈夏超 胡米 计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4-751,共8页
以聚丙烯酸(PAA)和聚乙烯亚胺(PEI)为构筑单元,运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聚电解质多层膜.该多层膜具有独特的动态特点——经酸处理后膜内部形成海绵状通孔结构,该海绵结构在饱和水蒸气的处理下,多孔结构能够闭合,重新回到致密的膜结构.... 以聚丙烯酸(PAA)和聚乙烯亚胺(PEI)为构筑单元,运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聚电解质多层膜.该多层膜具有独特的动态特点——经酸处理后膜内部形成海绵状通孔结构,该海绵结构在饱和水蒸气的处理下,多孔结构能够闭合,重新回到致密的膜结构.借助该种动态多层膜平台,能够简单有效地通过毛细作用力将溶菌酶负载并固定于多层膜中,为制备基于抗菌蛋白的抗菌涂层提供了新的方法.扫描电镜表征了多层膜动态变化过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了溶菌酶在膜内的分布情况,并测定了溶菌酶载入量及其释放动力学.进一步的抗菌测试表明该种抗菌涂层在溶菌酶和PEI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将多层膜同时负载溶菌酶和乳铁蛋白,提升了涂层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转变 多孔海绵结构 溶菌酶 层层自组装 抗菌涂层
原文传递
海绵多孔状CoFe_(2)O_(4)/Nafion复合修饰电极检测重金属离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玉婷 储旭 曹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2-23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多孔海绵状CoFe_(2)O_(4)尖晶石晶体,滴铸在玻璃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作为修饰电极,继续滴加Nafion形成CoFe_(2)O_(4)/Nafion/GCE电极。在优化的条件下,修饰电极在0.02~0.10μmol/L内对于Pb(Ⅱ)...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多孔海绵状CoFe_(2)O_(4)尖晶石晶体,滴铸在玻璃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作为修饰电极,继续滴加Nafion形成CoFe_(2)O_(4)/Nafion/GCE电极。在优化的条件下,修饰电极在0.02~0.10μmol/L内对于Pb(Ⅱ)的检测灵敏度为68.50μA/(μmol·L),检测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7.3 nmol/L(通过3σ方法计算)。进一步的XPS表征说明了活性材料对于重金属的络合作用。评估了所制备电极的重复性、干扰性以及实际湖水检测,结果均表明其优异的性能以及潜在的实用性。因此,CoFe_(2)O_(4)尖晶石晶体是潜在的重金属检测新型传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Ⅱ) 方波溶出伏安法 重金属离子 NAFION 多孔海绵CoFe_(2)O_(4)晶体
下载PDF
基于海绵状纳米多孔金盘的G-四链体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
9
作者 邱素艳 赵复生 Shih WeiChuan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9年第6期70-75,共6页
G-四链体是由富G序列的DNA折叠构成,在转录调节、DNA复制和基因组稳定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很多G-四链体的识别技术都局限于荧光检测技术.由于目前荧光技术灵敏度不足,而没有被广泛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实验制备了一种海绵状纳米... G-四链体是由富G序列的DNA折叠构成,在转录调节、DNA复制和基因组稳定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很多G-四链体的识别技术都局限于荧光检测技术.由于目前荧光技术灵敏度不足,而没有被广泛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实验制备了一种海绵状纳米多孔金盘(Spongy nanoporous disks,SNPD),将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nsor,SERS)的基底,以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作为信号分子,建立了一种高灵敏G-四链体SERS识别技术.SNPD直径约为360 nm,高度约为75 nm,内部孔径大小约为15 nm.其具有独特的海绵状结构,高密度的韧带和孔径结构,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提供了大量增强热点和结合位点,大大增强了MG信号分子的Raman振动峰,有力地提高了G-四链体的检测灵敏度,其检测限低至100 pmol/L.此外,研究发现G-四链体无需通过复杂的标记过程,能够特异性捕获MG至SNPD表面,而捕获作用并没有在ssDNA和dsDNA中发现,表明传感技术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纳米多孔金盘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 G-四链体 孔雀石绿
下载PDF
海绵状多孔铝制造新技术
10
作者 陆忠 《国外科技消息》 1992年第4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海绵多孔 制造技术 贝化石 气孔率 铸模材料
下载PDF
3D聚氨酯/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纤维海绵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Tavonga Trevor Chadyagondo 陈强 +1 位作者 施静雅 李妮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43,共8页
文章制备了具有海绵结构的聚氨酯(PU)/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三维(3D)纳米纤维多孔结构。通过SEM、XRD和FTIR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拉伸和压缩实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SEM结果显示,不同PU和PVB质量比的三维结构在纤维形态和纤... 文章制备了具有海绵结构的聚氨酯(PU)/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三维(3D)纳米纤维多孔结构。通过SEM、XRD和FTIR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拉伸和压缩实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SEM结果显示,不同PU和PVB质量比的三维结构在纤维形态和纤维间交联方面存在差异。XRD和FTIR结果证明了3D纳米纤维海绵中PU和PVB聚合物分子的存在,并明确了PU分子和PVB分子间存在交联。实验表明,当PU和PVB质量比为7︰3时,3D纳米纤维海绵中纤维形貌好,结构稳定,断裂强力为2.2 MPa,断裂伸长为175.5%。该多孔纤维轻质海绵具有优异的压缩回复性能,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乙烯醇缩丁醛 三维结构 多孔海绵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活性炭海绵吸附材料制备及对Pb^2+吸附性能研究
12
作者 刘了 蒋帅 +3 位作者 田赐 王东梅 陈怡 龚正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2-75,83,共5页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活性炭粉末为基底,利用糖浸溶技术制备了1种活性炭多孔海绵吸附材料(PSA-AC),并对该材料的机械性、孔隙率、亲水性进行优化,获得具有稳定性、吸附性和可回收性的PSA-AC。为探索该材料的吸附性能,系统研究了PSA...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活性炭粉末为基底,利用糖浸溶技术制备了1种活性炭多孔海绵吸附材料(PSA-AC),并对该材料的机械性、孔隙率、亲水性进行优化,获得具有稳定性、吸附性和可回收性的PSA-AC。为探索该材料的吸附性能,系统研究了PSA在不同pH、反应时间、Pb^2+初始含量、选择性吸附等条件下对Pb^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A-AC对Pb^2+的优化吸附pH在4.0~5.0,15 h后可达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2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过程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在多种重金属环境中存在选择性吸附。与传统的活性炭吸附材料相比,该材料具有制备简单、操作简便、利于回收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多孔海绵 吸附 PB^2+
下载PDF
基于生物原型的仿生壳体结构数字设计与建造
13
作者 梁洁 孙明宇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38-40,共3页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且悠久的应用,近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仿生理念的深入,发展出一系列基于新理念和新结构的仿生壳体建筑。文章分析了仿生壳体建筑的设计理念,归纳参数化仿生壳体设计与建造流程,并分别以棘皮海星与多孔玻璃...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且悠久的应用,近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仿生理念的深入,发展出一系列基于新理念和新结构的仿生壳体建筑。文章分析了仿生壳体建筑的设计理念,归纳参数化仿生壳体设计与建造流程,并分别以棘皮海星与多孔玻璃海绵为生物原型,依托参数化设计流程对两种仿生壳体结构进行参数化设计与实体数字建造,对未来数字建筑研究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结构 仿生学 棘皮海星 多孔玻璃海绵 参数化设计 数字建造
下载PDF
两种钛表面成骨细胞附着静态与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晓喻 李世轶 +3 位作者 刘长虹 吴颖 赖春花 杨涛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11期582-585,共4页
目的体外构建钛表面成骨细胞生长模型,对细胞生长情况进行动静态观察。方法将光滑钛片(光滑钛片组)及多孔海绵状钛(海绵钛组)处理为酸碱表面和钙磷沉积表面,接种成骨细胞,12 h、48 h实时观察,48 h后钛表面细胞固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目的体外构建钛表面成骨细胞生长模型,对细胞生长情况进行动静态观察。方法将光滑钛片(光滑钛片组)及多孔海绵状钛(海绵钛组)处理为酸碱表面和钙磷沉积表面,接种成骨细胞,12 h、48 h实时观察,48 h后钛表面细胞固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光滑钛片组可见细胞充分延展附着,其中钙磷表面组细胞附着更多,可见细胞下钙磷沉积。海绵钛组可动态观察成骨细胞在海绵钛内立体生长,在钛珠间形成细胞桥。结论本研究构建形成钛表面成骨细胞生长体外模型,可进行钛表面细胞生长的实时观察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海绵状钛 成骨细胞 形态
下载PDF
壳聚糖/聚丙烯酸多层膜动态微孔结构的构建及应用
15
作者 孙一新 王伟 +3 位作者 盛扬 周超 周俊涛 张嵘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10-18,45,共10页
传统多层膜包载疏水药物通常涉及合成并且步骤繁琐,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快速、简单的负载疏水性药物的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构建壳聚糖/聚丙烯酸(CS/PAA)n多层膜,并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成功跟踪(CS/PAA)n多层膜的组装。扫描电镜(S... 传统多层膜包载疏水药物通常涉及合成并且步骤繁琐,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快速、简单的负载疏水性药物的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构建壳聚糖/聚丙烯酸(CS/PAA)n多层膜,并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成功跟踪(CS/PAA)n多层膜的组装。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经过酸处理多层膜形成孔洞结构,在100%相对湿度下(CS/PAA)n多层膜自发愈合。利用毛细作用将疏水性药物四环素负载到多孔膜内,在100%相对湿度条件下对微孔进行封闭,药物分子被包裹在膜内,实现了疏水性药物的大量负载。将载药多层膜在体外进行药物释放模拟,释放时间超过400 h,实现了药物的长效缓释。最后将载药多层膜进行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实验,显示了载药多层膜良好的长效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多孔海绵结构 湿度响应 动态转变 药物释放
下载PDF
角蛋白生物材料在创伤愈合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晓霞 鲍艺 +3 位作者 彭黔荣 陈亭羽 卢小鸾 杨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1-167,共7页
伤口愈合是一种复杂、动态和多步骤的过程,其愈合速率受创伤类型、病理学条件、敷料类型等因素影响。理想的创伤敷料应具备加速伤口愈合、防止感染、恢复皮肤结构和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等特点。因此伤口辅料的研究热点是... 伤口愈合是一种复杂、动态和多步骤的过程,其愈合速率受创伤类型、病理学条件、敷料类型等因素影响。理想的创伤敷料应具备加速伤口愈合、防止感染、恢复皮肤结构和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等特点。因此伤口辅料的研究热点是天然源的生物材料及其衍生材料,如壳聚糖、明胶、胶原蛋白、丝素蛋白、角蛋白等。角蛋白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且原材料易得的蛋白质,其含有的肽链主体是具有细胞粘附位点的氨基酸链段,如亮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LDV)、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EDS)和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可模拟细胞外基质,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粘附、增殖、转移等,此外,角蛋白还具有快速凝血和聚集红细胞的作用。然而,角蛋白存在脆性以及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差的缺点,通常添加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增塑剂、交联剂形成复合材料(如聚乙烯醇、聚乳酸、壳聚糖、明胶等)以改善这些缺陷。这些复合材料已应用于促进伤口的愈合。本文综述了角蛋白及其复合水凝胶、海绵状多孔支架和膜材料的制备以及在伤口愈合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将皮肤转化生长因子、抗菌药(如莫匹罗星)、抑菌生物材料(如天然植物中的酚酸)以及抗菌金属纳米物(如纳米银和氧化锌)等加载到角蛋白复合材料中,可得到为伤口愈合创造理想环境的多功能角蛋白伤口敷料,用于急性或慢性伤口的愈合,如在糖尿病足部溃疡等伤口愈合中,可增强抑菌效果和缩短伤口的炎症时间等。同时也讨论了角蛋白作为生物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水凝胶 海绵多孔支架 膜纤维 伤口敷料
下载PDF
多孔碳海绵封装Na_(2)SO_(4)·10H_(2)O/Na_(2)HPO_(4)·12H_(2)O复合相变材料及其热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亮 汪长安 +1 位作者 柳馨 铁生年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34-1641,共8页
碳海绵具有低密度、大孔体积、高导热系数等优点,可作为相变材料的良好载体。采用脱脂棉及MgO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一定石墨化特性、孔隙率达到96.3%的碳海绵为载体,以Na_(2)SO_(4)·10H_(2)O/Na_(2)HPO_(4)·12H_(2)O为相变介质,... 碳海绵具有低密度、大孔体积、高导热系数等优点,可作为相变材料的良好载体。采用脱脂棉及MgO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一定石墨化特性、孔隙率达到96.3%的碳海绵为载体,以Na_(2)SO_(4)·10H_(2)O/Na_(2)HPO_(4)·12H_(2)O为相变介质,制备出多孔碳海绵封装的复合相变材料。结果表明:在700、800℃和900℃制得的碳海绵对相变材料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自身质量的60、75倍和102倍。同时探讨了在不同温度下制得碳海绵封装的材料在5~60℃之间固液相变循环性能,经5000次循环后,该相变材料的潜热仍在200 J·g^(-1)以上,下降值均在13%以内,导热系数提升率均大于50%。该多孔碳海绵封装的复合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储能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海绵 封装 十水硫酸钠 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 复合相变材料 热性能
原文传递
油水乳液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芮 程杰 +4 位作者 刘关飞 张海燕 武元鹏 郑朝晖 丁小斌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34,共11页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含油废水的处理日益受到重视,油水乳液是油田采出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含油废水处理的重难点。未经处理的油水乳液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致命影响,而且会造成大量石油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油水...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含油废水的处理日益受到重视,油水乳液是油田采出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含油废水处理的重难点。未经处理的油水乳液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致命影响,而且会造成大量石油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油水乳液分离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处理油水乳液的3种新型材料:聚合物膜、聚合物多孔泡沫和磁性纳米颗粒,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处理油水乳液中的应用情况和优势特点,展望了油水乳液分离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乳液 聚合物膜 聚合物多孔海绵 磁性纳米颗粒
原文传递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graphene sponges assembl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urfactant and freeze-drying 被引量:12
19
作者 Rujing Zhang Yachang Cao +8 位作者 Peixu Li Xiaobei Zang Pengzhan Sun Kunlin wang Minlin Zhong Jinquan Wei Dehai Wu Feiyu Kang Hongwei Zhu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477-1487,共11页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urfactant and freeze-drying, we have developed two kinds of graphene spongy structures. On the one hand, using foams of soap bubbles as templates,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graphene sponges wi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urfactant and freeze-drying, we have developed two kinds of graphene spongy structures. On the one hand, using foams of soap bubbles as templates,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graphene sponges with rich hierarchical por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Pores of the material contain three levels of length scales, including millimeter, micrometer and nanometer. The structure can be tuned by changing the freezing media, adjusting the stirring rate or adding functional additives. On the other hand, by direct freeze-drying of a graphene oxide/surfactant suspension, a porous framework with directionally aligned pores is prepared. The surfactant gives a better dispersion of graphene oxide sheets, resulting in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Both of the obtained materials exhibit excellent absorption capacity and good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providing a broad range of possible applications, such as absorbents, storage media, and carr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sponge hierarchical freezing media POROUS FOAMS
原文传递
Size and shape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sponge by freezing, lyophilizing and reducing in container 被引量:1
20
作者 ZHAO LianQin YU BaoWei +5 位作者 ZHANO XiaoLiang WU RuiHan LIU XiaoYang LIAO Rong YANG ShengTao LUO JianBi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709-713,共5页
Graphene sponge(GS) is a porous 3D structure of graphene. Although hydrothermal reduction,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solution reduc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could be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GS, the size... Graphene sponge(GS) is a porous 3D structure of graphene. Although hydrothermal reduction,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solution reduc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could be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GS, the size and shape cannot be well controlled. Herein, we reported a facile method to prepare GS under mild condition in a size and shape controllable way. Graphene oxide was lyophilized to form the spongy structure and reduced by steamy hydrazine hydrate to produce GS. The size and shape of GS prepared were nearly identical to that of the container. The reduction degree of GS could be regulated by the redu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sponge size shape reduction porous material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