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多孔金应用于葡萄糖氧化和4-硝基酚检测的电化学研究
1
作者 李佳蔚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纳米多孔金在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文章针对纳米多孔金的电催化活性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情况开展实验分析。结果显示,纳米多孔金在电化学传感器制备和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多孔 葡萄糖 氧化反应 4-硝基酚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纳米多孔金微米线热导率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立 李晟 +2 位作者 夏热 张兴 陈云飞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0-35,共6页
采用T形探针法测量了纳米多孔金微米线的热导率.实验结果表明,热导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果只考虑孔隙率及金孔壁宽度的影响,根据已有模型计算得到的热导率将大于实验结果.纳米多孔金结构的形态学分析显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 采用T形探针法测量了纳米多孔金微米线的热导率.实验结果表明,热导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果只考虑孔隙率及金孔壁宽度的影响,根据已有模型计算得到的热导率将大于实验结果.纳米多孔金结构的形态学分析显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纳米多孔金的孔壁宽度增大,从而可能导致孔壁内部的拉应力增加.内部拉应力将引入纳米结构缺陷,进而使得电子与缺陷之间的散射增强,最终降低了纳米多孔材料的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温度 纳米多孔微米线 拉应力 热导率
下载PDF
纳米多孔金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喆 逯丹凤 祁志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7-873,共7页
对淀积在玻璃衬底上厚度约60nm的金银合金溅射薄膜进行硝酸腐蚀脱银处理,得到纳米多孔金薄膜.利用自建的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装置研究了腐蚀时间对纳米多孔金薄膜SPR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纳米多孔金薄膜与水溶液接触后在... 对淀积在玻璃衬底上厚度约60nm的金银合金溅射薄膜进行硝酸腐蚀脱银处理,得到纳米多孔金薄膜.利用自建的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装置研究了腐蚀时间对纳米多孔金薄膜SPR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纳米多孔金薄膜与水溶液接触后在400-900nm光谱范围内不具有SPR效应,而当薄膜置于空气中时会产生明显的传播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其共振波长随腐蚀时间增加逐渐红移.纳米多孔金薄膜在空气气氛中的SPR效应使其能够用于原位监测气相分子在孔内的吸附,还可对在液相中吸附的生化分子进行离位测试.本文对L-谷胱甘肽、L-半胱氨酸、2-氨基乙硫醇三种含巯基的生化小分子在纳米多孔金薄膜内的吸附进行了离位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致密金薄膜SPR芯片比较,纳米多孔金薄膜对这些分子显示出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测下限,这归功于多孔金的大比表面积使其能够吸附大量的生化小分子.实验还对乙醇蒸气在纳米多孔金薄膜内的吸附进行了原位监测,发现吸附平衡所用时间较长,约为1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合溅射膜 纳米多孔薄膜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共振波长 小分子 高灵敏度
下载PDF
纳米多孔金薄膜显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静 胡文成 +3 位作者 杜凯 张运娟 张淑洋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4-1266,共3页
采用亚硫酸金钠为主盐,在阳极氧化铝模板上进行了化学镀和电镀金实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表明: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均能制备出纳米多孔金薄膜。两种方法制备的多孔金薄膜微观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化学镀制备的多... 采用亚硫酸金钠为主盐,在阳极氧化铝模板上进行了化学镀和电镀金实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表明: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均能制备出纳米多孔金薄膜。两种方法制备的多孔金薄膜微观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化学镀制备的多孔金薄膜微观上是枝晶状的,电镀制备的多孔金薄膜微观上由纳米线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镀 氧化铝模板 化学镀 电镀 纳米多孔薄膜
下载PDF
纳米多孔金薄膜的电催化氧化水合肼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艳 印会鸣 +1 位作者 周凯 潘登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72-4074,共3页
通过脱合金方法对金银合金薄膜进行选择性腐蚀得到了具有三维双连通结构的纳米多孔金(NPG)。将NPG作为三电极测试体系中的工作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表征了其在碱性条件下对10 mmol/L的水合肼溶液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多孔金对水... 通过脱合金方法对金银合金薄膜进行选择性腐蚀得到了具有三维双连通结构的纳米多孔金(NPG)。将NPG作为三电极测试体系中的工作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表征了其在碱性条件下对10 mmol/L的水合肼溶液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多孔金对水合肼的电催化氧化不仅峰电流强度比纯金电极高一个数量级以上,而且起峰电位很低,表现出很高的电催化氧化性能,这种优越的电催化性能和它的高比表面积以及多孔结构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合 纳米多孔 循环伏安法 电催化性能
下载PDF
距离调控纳米多孔金表面增强荧光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超 张玲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2,共5页
通过调控纳米多孔金(NPG)基底与荧光分子之间的距离,系统研究了其表面增强荧光特性.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NPG表面沉积二氧化硅薄膜,通过调整二氧化硅的厚度来控制NPG与荧光分子之间的距离,系统研究了NPG孔径尺寸以及与荧光分子之间距... 通过调控纳米多孔金(NPG)基底与荧光分子之间的距离,系统研究了其表面增强荧光特性.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NPG表面沉积二氧化硅薄膜,通过调整二氧化硅的厚度来控制NPG与荧光分子之间的距离,系统研究了NPG孔径尺寸以及与荧光分子之间距离对其表面增强荧光(SEF)特性的影响.由于多孔金具有纳米级多孔结构,其表面等离子体能够通过分子附近局域电场的增强使分子的激发光场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分子的激发强度和效率;当荧光分子与多孔金表面存在一定距离时,通过与光子之间的共振耦合作用,表面等离子体能够增强多孔金周围电磁场,实现荧光增强.通过研究发现,NPG孔径为36nm、表面二氧化硅厚度为20nm时,表面组装的罗丹明6G荧光分子的荧光强度得到最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 二氧化硅 荧光分子 表面增强荧光(SEF)
下载PDF
Cu-Au-Ag三元去合金化制备纳米多孔金材料
7
作者 谭秀兰 汪建 +3 位作者 冯林 牛高 曾勇 罗江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59-7162,7168,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镀铜金银多层膜,经过长时间高温热处理合金化制备前驱体三元合金,以不同的酸溶液自由腐蚀去合金化去除合金中的铜元素和银元素,成功制备出纳米多孔金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去合金腐蚀前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进行... 采用磁控溅射镀铜金银多层膜,经过长时间高温热处理合金化制备前驱体三元合金,以不同的酸溶液自由腐蚀去合金化去除合金中的铜元素和银元素,成功制备出纳米多孔金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去合金腐蚀前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0℃,36h热处理后铜金银多层膜完全合金化,获得了Au_3Ag_(28.5)Cu_(68.5)合金材料;FeCl_3+HCl溶液自由腐蚀去除铜可获得连续均匀的纳米尺寸孔隙结构,获得了几乎不含铜的样品;采用渐进浓度的硝酸自由腐蚀去合金化后去除银后获得了孔隙率约84%的纳米多孔金薄膜,其微观结构为连续的三维多孔结构,其系带尺寸10~35nm,并且20~25nm的系带分布达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 三元去合 Cu-Au-Ag 制备
下载PDF
自支撑纳米多孔金薄膜制备研究
8
作者 谭秀兰 牛高 +1 位作者 罗江山 曾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9-232,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镀金银膜,长时间热处理合金化制备前驱体合金,以渐进浓度的硝酸自由腐蚀去合金化成功制备出具有自支撑结构的纳米多孔金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去合金腐蚀前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0℃,36h... 采用磁控溅射镀金银膜,长时间热处理合金化制备前驱体合金,以渐进浓度的硝酸自由腐蚀去合金化成功制备出具有自支撑结构的纳米多孔金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去合金腐蚀前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0℃,36h的热处理使得薄膜样品完全合金化,获得了结晶致密的Au42Ag58合金膜;渐进浓度的自由腐蚀避免了薄膜的完全开裂,获得了样品尺寸大于15mm×15mm、厚度400~500nm、孔隙率约56%、具有自支撑结构的纳米多孔金薄膜,其微观结构为连续的三维多孔结构,系带尺寸40~140nm,80~100nm的系带达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 去合 自支撑
下载PDF
高效铂-纳米多孔金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
9
作者 刘召娜 张进涛 +3 位作者 田芳 刘朋朋 马厚义 丁轶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277,共5页
使用去合金法制备了孔径和孔壁均匀的纳米多孔金(NPG)电极.研究发现NPG对甲酸、甲醛的氧化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如在NPG基体再沉积微量的铂,不仅明显改善了NPG的结构稳定性,而且由于Pt、Au两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而使该催化剂对有机小分... 使用去合金法制备了孔径和孔壁均匀的纳米多孔金(NPG)电极.研究发现NPG对甲酸、甲醛的氧化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如在NPG基体再沉积微量的铂,不仅明显改善了NPG的结构稳定性,而且由于Pt、Au两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而使该催化剂对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具有比纯铂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更强的抗催化毒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 电催化 循环伏安法 协同效应
下载PDF
纳米多孔金薄膜及其微电极结构的制备
10
作者 曾志刚 周海军 +1 位作者 龙啸 郭二娟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85-1190,共6页
结合磁控溅射、lift-off工艺和脱合金法制备了纳米多孔金薄膜及其微电极结构。首先利用磁控溅射法和lift-off技术制备了金银合金叉指型微薄膜电极结构,然后采用浓硝酸通过脱合金方法进一步制备出纳米多孔金薄膜微电极结构。本文系统研... 结合磁控溅射、lift-off工艺和脱合金法制备了纳米多孔金薄膜及其微电极结构。首先利用磁控溅射法和lift-off技术制备了金银合金叉指型微薄膜电极结构,然后采用浓硝酸通过脱合金方法进一步制备出纳米多孔金薄膜微电极结构。本文系统研究了腐蚀时间对磁控溅射金银合金薄膜去合金化所制备的纳米多孔金薄膜形貌、组分和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纳米多孔金薄膜微电极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纳米多孔金主要呈现(111)晶面,且脱合金时间对纳米多孔结构形成与演化有明显的影响。随着腐蚀时间增加,纳米多孔金薄膜孔隙度增加,金韧带分布更加均匀,逐渐形成均匀的具有高表面积的开放式多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合 纳米多孔 LIFT-OFF 微电极
下载PDF
电化学原位合成纳米多孔金用于乙醇传感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玉林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24期167-168,共2页
利用化学方法在金电极的表面原位合成纳米多孔金,将乙醇脱氢酶固定在电极表面制成乙醇传感器。讨论了Nafion膜、扫描速度以及体系p H的影响。
关键词 乙醇脱氢酶 纳米多孔 固定化 乙醇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纳米多孔金力学性能分析
12
作者 雷燕 卓尔偲 《材料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1017-1027,共11页
多孔材料孔径可控、形貌多样,已广泛应用于催化、检测、防护、环保等工业领域。纳米多孔金属(Nano Porous Metals, NPMs)作为多孔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内部具有纳米级三维连通孔洞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的关... 多孔材料孔径可控、形貌多样,已广泛应用于催化、检测、防护、环保等工业领域。纳米多孔金属(Nano Porous Metals, NPMs)作为多孔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内部具有纳米级三维连通孔洞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的关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许多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力学完整性和可靠性。然而,NPMs制备过程和测量过程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多变,造成试验结果的不稳定,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数据波动大、结论准确性低、工作量大、时间长、成本高等一系列缺点。为此,人工智能研究方法引入材料科学研究领域日趋广泛,但应用于纳米多孔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几乎未见报道。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神经网络模型,以韧带尺寸和相对密度为输入对纳米多孔金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 力学性能 神经网络 韧带尺寸 相对密度
下载PDF
漆酶在纳米多孔金上的固定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邱华军 徐彩霞 +4 位作者 姬广磊 黄锡荣 韩书华 丁轶 曲音波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075-2080,共6页
利用纳米材料为载体对酶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固定化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以Au/Ag合金为原料,通过控制浓硝酸的腐蚀时间再辅以退火处理得到了不同孔径的纳米多孔金(NPG),利用扫描电镜(SEM)和N2气体吸附仪对孔性质进行了表征.以NPG为载... 利用纳米材料为载体对酶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固定化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以Au/Ag合金为原料,通过控制浓硝酸的腐蚀时间再辅以退火处理得到了不同孔径的纳米多孔金(NPG),利用扫描电镜(SEM)和N2气体吸附仪对孔性质进行了表征.以NPG为载体,用α-硫辛酸和N-乙基-N'-(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对金表面进行活化,通过化学共价偶联的方法对产自Trametes versicolor的漆酶进行了固定化.比较了孔径大小对酶固定化量及比活力的影响.发现小孔径更有利于对该漆酶的固定化.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最适pH没有改变,但最适温度却从原来的40℃升到了60℃.固定化后,漆酶的pH和热稳定性都明显提高了.重复使用8次仍能保持初始活力的65%,且在4℃下保存1个月几乎观察不到酶活力的下降.此外,失活的固定化酶经浓硝酸处理后,NPG载体可重复利用.本结果初步显示出了NPG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固定化 纳米多孔 酶学性质
下载PDF
一种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纳米多孔金膜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胤 吴一辉 +1 位作者 郝鹏 张志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98-1901,共4页
为了打破传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灵敏度不高的限制,近年来纳米材料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运用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纳米材料的制备一般都比较困难而且费用高昂,这给研究带来了困难。笔者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出一种纳米多孔... 为了打破传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灵敏度不高的限制,近年来纳米材料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运用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纳米材料的制备一般都比较困难而且费用高昂,这给研究带来了困难。笔者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出一种纳米多孔金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该金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将该金膜用于SPR生物传感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平面金膜相比,该纳米多孔金膜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装配有该金膜的SPR生物传感器在对生物试剂的检测中灵敏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且该金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平面金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纳米多孔 灵敏度
下载PDF
前驱体制备工艺对纳米多孔金孔隙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朝清 连利仙 +1 位作者 刘颖 王勋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5-1178,共4页
为了得到低密度纳米多孔金块材,以纳米Ag粉为模板,采用化学镀Au制备前驱体Ag/Au复合粉体,采用预压-管式炉低温热处理-两步法自由腐蚀制备了低密度纳米多孔金。纳米多孔金的微观结构由300~500nm的大孔和10~40nm的小孔双级孔组成,密度约... 为了得到低密度纳米多孔金块材,以纳米Ag粉为模板,采用化学镀Au制备前驱体Ag/Au复合粉体,采用预压-管式炉低温热处理-两步法自由腐蚀制备了低密度纳米多孔金。纳米多孔金的微观结构由300~500nm的大孔和10~40nm的小孔双级孔组成,密度约为1.1g/cm3,孔隙率可达94.3%。同时系统地研究了腐蚀过程中前驱体制备工艺参数对纳米多孔金的收缩程度和孔隙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g/Au复合粉体中Au含量的增加,预压压力的增大,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均会使多孔金的孔隙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材料 纳米多孔 预压 热处理 孔隙率
下载PDF
纳米多孔金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理论分析和传感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丽 逯丹凤 +3 位作者 高然 程进 张喆 祁志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3-1229,共7页
纳米多孔金膜(NPGF)化学和热力学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具有显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适宜于用作SPR生化传感芯片。本文对NPGF的SPR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在NPGF/空气界面传播的表面等离子体色散曲线,获得了优化NPGF-SPR传... 纳米多孔金膜(NPGF)化学和热力学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具有显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适宜于用作SPR生化传感芯片。本文对NPGF的SPR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在NPGF/空气界面传播的表面等离子体色散曲线,获得了优化NPGF-SPR传感性能所需的最佳薄膜厚度约为60nm;在此基础上利用溅射沉积-化学脱合金两步法在玻璃基板上制备出大面积均匀的超薄NPGF,采用Krestchmann棱镜耦合结构测试了NPGF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SPR共振光谱及其传感特性,通过利用菲涅耳公式并结合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对测得的共振波长进行拟合,得出NPGF的孔隙率约为0.38。未经修饰的NPGF是亲水薄膜,能够有效富集水中的双酚A,使得NPGF-SPR传感器对双酚A的探测下限达到5nmol?L^(-1);经过疏水化处理后,NPGF对非极性苯并芘分子的富集能力获得显著增强,使得传感器对苯并芘的探测下限达到1 n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 传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富集 高灵敏度 苯并芘
下载PDF
纳米多孔金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力拓 魏玉磊 +1 位作者 龚河卿 钱磊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纳米多孔金作为一种新型纳米金属材料,近年来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具有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好和结构灵活可控等特点。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与性质,纳米多孔金在催化、传感、分离、能源等许多领域已得到广泛地应用。本文综述了近五... 纳米多孔金作为一种新型纳米金属材料,近年来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具有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好和结构灵活可控等特点。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与性质,纳米多孔金在催化、传感、分离、能源等许多领域已得到广泛地应用。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纳米多孔金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 分析化学 生物传感器 综述
下载PDF
基于中空多孔金纳米/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葡萄糖氧化酶直接电化学及其生物传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学虎 杨新杰 +4 位作者 罗丹 张艳丽 王红斌 杨文荣 庞鹏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5-322,共8页
采用溶液相牺牲模板法制备中空多孔金纳米粒子(HPAuNPs),并将该材料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用于葡萄糖氧化酶(GOx)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的有效固定,构建GOx/HPAuNPs/rGO/GCE传感界面。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 采用溶液相牺牲模板法制备中空多孔金纳米粒子(HPAuNPs),并将该材料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用于葡萄糖氧化酶(GOx)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的有效固定,构建GOx/HPAuNPs/rGO/GCE传感界面。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谱、红外光谱及电化学等方法对材料的形貌与结构,GOx的固定化过程,以及传感器的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PAuNPs和rGO的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GOx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DET)。基于GOx/HPAuNPs/rGO/GCE对葡萄糖的良好电催化性能,该方法有效实现了对葡萄糖的高灵敏度检测,其电流响应的线性范围为0.05~7.0 mmol/L,检出限(S/N=3)为16μmol/L。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及稳定性,对实际样品血清中血糖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回收率为98.0%~103%,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中空多孔纳米 还原氧化石墨烯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纳米多孔金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兵 王勇军 李正民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2年第2期16-19,共4页
综述了纳米多孔金的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去合金化法中基体合金的制备方法。结合纳米多孔金孔结构的检测与表征技术,讨论了纳米多孔金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纳米多孔 制备方法 孔结构
下载PDF
基于多孔金@铂纳米酶的比色型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牛乳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苑懿 黄羽文 +1 位作者 邢巾 张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53,共6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牛乳中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 14028(Salmonella typhimurium,S. typhimurium)的方法。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Anti-S. typhimurium-pAb)修饰磁珠(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s)形成免疫磁珠(MNPs@pAb),... 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牛乳中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 14028(Salmonella typhimurium,S. typhimurium)的方法。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Anti-S. typhimurium-pAb)修饰磁珠(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s)形成免疫磁珠(MNPs@pAb),鼠伤寒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Anti-S. typhimurium-mAb)标记多孔金@铂纳米酶(gold@platinum nanocatalysts,Au@PtNCs)形成具有催化性能的免疫探针Au@PtNCs@mAb,与鼠伤寒沙门氏菌最终反应形成MNPs@pAb-S. typhimurium-Au@PtNCs@mAb复合物后磁分离富集,在过氧化氢存在下可催化显色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H2O2-TMB)生成蓝色物质,并在652 nm处产生较强的特征吸收峰。在最佳条件下,最低检测限为81 CFU/mL,线性范围为97~9.7×10^(5) CFU/mL,实际牛乳样本加标实验中加标回收率为96.75%~101.75%,变异系数(CV)为1.10%~5.13%。该方法建立的比色型生物传感器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等特性,可用于检测乳品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铂纳米 鼠伤寒沙门氏菌 比色 快速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