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银复合微纳结构制备及高灵敏度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
1
作者 鄢中华 陈星宇 刘文杰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快速且灵敏度高的分子检测技术。拥有高灵敏的、均匀的拉曼信号是光谱技术的必要因素,同时拉曼衬底结构通常也面临复杂的工艺和高昂的成本。为了实现高性能SERS,本文采...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快速且灵敏度高的分子检测技术。拥有高灵敏的、均匀的拉曼信号是光谱技术的必要因素,同时拉曼衬底结构通常也面临复杂的工艺和高昂的成本。为了实现高性能SERS,本文采用多层金-银(Au-Ag)交替沉积、退火和脱合金技术制备多孔Au-Ag复合纳米结构,该方法能用于大面积制备,且制备工艺简便。通过在合适的温度下退火,可以在Au-Ag复合纳米结构表面形成大量纳米孔。这些纳米孔可以牢固地分布在表面形成热点。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法模拟电场分布,结果表明在Au-Ag复合纳米结构表面可以产生极大的局域场增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SERS检测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高灵敏度。SERS基底检测罗丹明6G(Rhodamine 6G,R6G)分子的增强因子达到2.4×10~5,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低至6.9%,对R6G分子的最低检测浓度可达10^(-11) mol/L。所提出的Au-Ag复合纳米结构及其制备工艺在制备高灵敏度的、高均匀性的SERS基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多孔金-银复合纳米结构 高灵敏度 均匀 退火
下载PDF
纳米金@石墨烯复合多孔材料还原4-硝基苯酚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承昕 徐昊 +7 位作者 王余莲 安明艳 王宇 袁志刚 张武 李闯 郭明忠 苏德生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2023年第4期80-93,共14页
以负载纳米金颗粒的还原石墨烯(APR)为二维模板,采用溶剂编织法在石墨烯表面成功构建具有多孔结构的超交联聚合物(hyper-crosslinked polymer,HCP)并命名为APfR-HCP,探讨复合材料比表面积的变化及还原4-硝基苯酚(4-NP)的性能。结果表明... 以负载纳米金颗粒的还原石墨烯(APR)为二维模板,采用溶剂编织法在石墨烯表面成功构建具有多孔结构的超交联聚合物(hyper-crosslinked polymer,HCP)并命名为APfR-HCP,探讨复合材料比表面积的变化及还原4-硝基苯酚(4-NP)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568m^(2)/g)和丰富的孔道结构;多孔层结构的存在可以快速吸附水体中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并富集到金纳米颗粒表面,大大提升复合材料对常见有机污染物4-NP的催化性能;同时还可以有效阻止金纳米颗粒的团聚。APfR-HCP复合多孔材料可以在4min内迅速将4-NP还原为4-氨基苯酚(4-AP),反应速率常数K可达1.10min。APfR-HCP复合多孔材料的催化效率远大于模板APR(K=0.068min-1),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循环使用5次后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催化 石墨烯 多孔结构 复合材料 4-硝基苯酚还原
下载PDF
金-银复合纳米微粒的光学吸收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闫仕农 王永昌 +1 位作者 朱键 温庭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4-288,共5页
以NaHB4做还原剂,利用一步共还原氯金酸(HAuCl4)和硝酸银(AgNO3)制备了金银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金银复合纳米微粒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紫外可见光学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通过一步共还原法所制备的金银复... 以NaHB4做还原剂,利用一步共还原氯金酸(HAuCl4)和硝酸银(AgNO3)制备了金银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金银复合纳米微粒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紫外可见光学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通过一步共还原法所制备的金银复合纳米微粒的光学吸收谱具有单峰的等离子体吸收特征,其吸收峰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特征吸收峰之间,且随着反应液中金离子和银离子的摩尔比的增加而向长波方向移动。Mie散射理论的定量计算结果同样说明了实验所观察到的金银复合纳米微粒的光学吸收的组分可剪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颗粒 光学吸收光谱 MIE散射理论
下载PDF
罗丹明6G在多孔硅-银粒子复合基底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4
作者 王涛 徐伟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653,665,共8页
多孔硅与货币金属(Au、Ag、Cu)的复合材料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恒电流电解法分别制备了具有均匀纳米孔洞的低阻多孔硅和具有多层次微纳米结构的高阻多孔硅,并开发了一种将铈掺杂进入银胶体中形成铈掺杂的... 多孔硅与货币金属(Au、Ag、Cu)的复合材料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恒电流电解法分别制备了具有均匀纳米孔洞的低阻多孔硅和具有多层次微纳米结构的高阻多孔硅,并开发了一种将铈掺杂进入银胶体中形成铈掺杂的银纳米粒子的方法。作为固态SERS基底的一种制备方式,将银颗粒在多孔硅表面固定化,获得了具有很强选择性的复合基底。以罗丹明6G(Rhodamine 6G,R6G)作为探针分子的拉曼测试表明:多孔硅-银粒子复合基底对较大拉曼位移的拉曼峰(1590 cm-1)更加敏感,铈掺杂则进一步增强1360 cm^(-1)处的拉曼峰;且复合基底能够检测到10^(-9)mol/L浓度的R6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 铈掺杂纳米粒子 多孔-粒子复合材料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下载PDF
金-氧化硅核-壳结构复合球的制备 被引量:3
5
作者 徐键 徐铁峰 聂秋华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采用商用金溶胶(颗粒大小约20nm,金的质量分数为0.01%)和正硅酸乙脂为先驱物,以氨水为催化剂,用H2N(CH2)3Si(OCH3)3和HSCH2CH2OH作为金的表面改性剂,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氧化硅包层,以获得金氧化硅(AuSiO2)核壳结构的复合球。用透射电子显... 采用商用金溶胶(颗粒大小约20nm,金的质量分数为0.01%)和正硅酸乙脂为先驱物,以氨水为催化剂,用H2N(CH2)3Si(OCH3)3和HSCH2CH2OH作为金的表面改性剂,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氧化硅包层,以获得金氧化硅(AuSiO2)核壳结构的复合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研究复合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及氧化硅对金颗粒的包敷情况。实验表明:同时使用2种表面改性剂,可制备出球心只含1个金纳米粒子的AuSiO2核壳结构复合球(大小约200nm)。要获得单分散的AuSiO2核壳结构的复合球,还需要对优化制备工艺条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结构 纳米颗粒 氧化硅球 溶胶-凝胶
下载PDF
包埋前ABC法和纳米金-银加强法双重标记技术在免疫电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津平 贾轶 +1 位作者 刘莹莹 鞠躬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728-731,共4页
应用包埋前ABC法和纳米金 银加强法免疫双重标记技术 ,电镜观察GABA能抑制性突触传递与呼吸节律产生中枢pre B tzinger复合体神经激肽 1受体 (neurokinin 1receptor,NK1R)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关系 ,目的在于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包埋前免... 应用包埋前ABC法和纳米金 银加强法免疫双重标记技术 ,电镜观察GABA能抑制性突触传递与呼吸节律产生中枢pre B tzinger复合体神经激肽 1受体 (neurokinin 1receptor,NK1R)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关系 ,目的在于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包埋前免疫电镜双重标记技术 ,及其在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应用。高电子密度的DAB免疫反应产物标记谷氨酸脱羧酶 (glutamicaciddecarboxylase,GAD)免疫反应神经末梢 ,免疫金颗粒主要标记pre B tzinger复合体NK1R免疫反应神经元胞体或树突的膜表面 ,有时胞质内也可见到免疫金颗粒标记。GAD免疫反应神经末梢与NK1R免疫反应神经元胞体或树突形成典型的对称性突触。这种包埋前免疫电镜双重标记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包埋前实现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有利于组织抗原性的保存。 2 .有利于抗体的组织内渗透。 3.免疫金颗粒抗原定位精确 ,并可用于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加强法 ABC法 免疫电镜 pre-Poetzinger复合
下载PDF
Au(Ru)-SiO_2纳米-微米复合粒子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伦宁 吴俊森 +1 位作者 马希骋 温树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钌)-二氧化硅纳米-微米复合粒子 微观结构 高分辨透射电镜
下载PDF
Au(Ru)-SiO_2纳米-微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精细结构研究
8
作者 马希骋 蔡元华 +2 位作者 伦宁 温树林 豆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3-797,共5页
在制备出高性能的Au(Ru) SiO2 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的基础上 ,使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探针和X 射线衍射等现代手段 ,研究了该复合粒子的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在结构上呈现类似天体星云式的多层次结构 ... 在制备出高性能的Au(Ru) SiO2 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的基础上 ,使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探针和X 射线衍射等现代手段 ,研究了该复合粒子的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在结构上呈现类似天体星云式的多层次结构 ,可区分为三级 ,其中一级结构是在微米尺度上 ,该层次上的SiO2 微粒是整个复合粒子的承载骨架 ,其粒度均匀 ,分散性好 ,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其所包含的功能金、钌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 ;二级结构是在纳米尺度上 ,观察发现 ,金、钌纳米粒子相对均匀地镶嵌在第一结构层次的SiO2 微粒中 ,它们是整个材料的性能载体 ,对材料性能起决定作用 ,研究指出进一步适度降低第一层次的SiO2 微粒的粒径有望进一步降低甚至消除其中金、钌纳米粒子间的团聚 ;三级结构为金、钌纳米晶粒的高分辨晶格像 ,表明纳米晶表面原子点阵存在畸变。研究还指出 ,在该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中 ,金属金、钌的纳米粒子是以机械混合形式存在 ,不形成合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u)-SiO2纳米-微米复合粒子 精细结构
下载PDF
二次光热法制备银纳米结构复合材料
9
作者 刘陈晨 张桂菊 《中国科技信息》 2017年第8期89-90,共2页
利用二次紫外曝光及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硅酸盐玻璃基银纳米结构掺杂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样品的颜色、样品形貌和透射光谱等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样品由透明无色变为透... 利用二次紫外曝光及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硅酸盐玻璃基银纳米结构掺杂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样品的颜色、样品形貌和透射光谱等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样品由透明无色变为透明黄色,可见光波段透过率达到90%,在420 nm处出现银粒子体共振吸收特征峰,内部有大量分布均匀、直径约为300 nm的银纳米颗粒生成。所制备的玻璃基银掺杂复合材料为新型光子学器件的研究和制备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复合材料 纳米颗粒 制备过程 纳米结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热法 可见光波段 光子学器件
下载PDF
Au/Ag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SERS效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纪小会 王连英 +5 位作者 张昕彤 白玉白 李铁津 支壮志 孔祥贵 刘益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57-2359,共3页
We prepared Au/A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by growing Ag shell onto 12 nm Au core, using silver nitrate and sodium citrate as the reactants. By changing the molar ratio of Ag to Au, the shell thickness and thus the si... We prepared Au/A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by growing Ag shell onto 12 nm Au core, using silver nitrate and sodium citrate as the reactants. By changing the molar ratio of Ag to Au, the shell thickness and thus the size of bimetallic particles could be controlled in convenient way. The formation of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proved by UV-Vis spectr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etc..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showed a more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than Ag colloid prepared without Au core. The SERS activity of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2,4-dimethylpyridine as the probe, which strongly indicate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SERS substrat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SERS效应 -结构纳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下载PDF
具有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的双层氧化硅包覆金纳米花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文植 李慧 +5 位作者 张艳 何丹 李英姿 黄臻臻 刘新 尹万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44-2650,共7页
采用种子生长法和改良Stber法制备了双层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花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其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研究了其在裸鼠体内的生物毒性,并以种植了人口腔鳞癌CAL27细胞的荷瘤裸鼠为体内模型,应用光声成像方法研究了其体内分布、代谢和... 采用种子生长法和改良Stber法制备了双层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花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其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研究了其在裸鼠体内的生物毒性,并以种植了人口腔鳞癌CAL27细胞的荷瘤裸鼠为体内模型,应用光声成像方法研究了其体内分布、代谢和在肿瘤组织的被动靶向富集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金纳米花复合材料在近红外光区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无明显体内生物毒性,是一种良好的光声成像剂,其在荷瘤裸鼠体内主要经肝脏代谢至肠道排出体外,可通过EPR效应实现在肿瘤组织的靶向富集.本研究证明所制备的双层氧化硅包覆金纳米花复合材料可用于生物体内治疗,可作为包括口腔癌在内的恶性肿瘤近红外光热诊疗的理想介导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粒子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光声成像 近红外光热转换 口腔癌
下载PDF
金纳米颗粒掺杂PEDOT多孔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亚硝酸盐传感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瑱 范高超 +2 位作者 战书函 马艺慧 罗细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51-1257,共7页
该文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金纳米颗粒(Au NPs)掺杂的三维多孔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纳米材料,该材料对亚硝酸盐的氧化展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其独特的三维(3D)纳米多孔结构可以掺杂更多的Au NPs,从... 该文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金纳米颗粒(Au NPs)掺杂的三维多孔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纳米材料,该材料对亚硝酸盐的氧化展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其独特的三维(3D)纳米多孔结构可以掺杂更多的Au NPs,从而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用于亚硝酸盐的催化。此外,3D孔状结构还可促进亚硝酸盐离子的扩散从而加快电子的传递。所构建的传感器用于亚硝酸盐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 2~2 200μmol/L,检出限为70 nmol/L。该传感器展现出优异的选择性、长期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重现性,用于实际样品检测,与标准方法的测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结构 导电聚合物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PEDOT) 纳米颗粒 亚硝酸盐传感器 电聚合
下载PDF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SnO_2-SiO_2纳米复合材料
13
作者 李传响 高鹏飞 +1 位作者 赵永祥 高春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5-36,136,共3页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以四氯化锡和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在无溶剂条件下制备了SnO2-S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所制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锡以四方相金红石结构分散在...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以四氯化锡和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在无溶剂条件下制备了SnO2-S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所制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锡以四方相金红石结构分散在球状氧化硅中,且部分Sn与SiO2形成了Si-O-Sn键,材料比表面积为345.5m2/g,孔径集中于8~1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解溶胶-凝胶 纳米复合 红石结构 氧化锡
下载PDF
金纳米壳球体的制备及其潜在的生物学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谈勇 丁少华 +1 位作者 王毅 钱卫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29-933,i003,共6页
利用分子自组装和胶体还原化学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金纳米壳球体Au@SiO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Au@SiO2的制备过程及其在全血中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复合颗粒Au-AP... 利用分子自组装和胶体还原化学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金纳米壳球体Au@SiO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Au@SiO2的制备过程及其在全血中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复合颗粒Au-APTES-SiO2的浓度,可以得到具有合理核-壳比例的Au@SiO2,其等离激元共振峰位于光谱的近红外区,这使得具有红外消光特性的金纳米壳球体具有潜在的生物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应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球体 纳米 透射电子显微镜 可见分光光度计 -结构 分子自组装 化学制备 光学特性 制备过程 复合颗粒 近红外区 等离激元 应用价值 消光特性 还原
下载PDF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和金纳米粒子构建DNA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小兰 郑静 +3 位作者 陈琛 汤亚泥 张帆 何品刚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7-480,共4页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纳米粒子、茎环DNA和丝网印刷电极(SPCE)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用于乳腺癌基因的快速、灵敏检测。该传感技术中,探针DNA的两端分别标记了巯基和生物素,巯基用于与金纳米粒子(AuNPs)作用,生物素用于与磁性纳米颗粒(MNPs...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纳米粒子、茎环DNA和丝网印刷电极(SPCE)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用于乳腺癌基因的快速、灵敏检测。该传感技术中,探针DNA的两端分别标记了巯基和生物素,巯基用于与金纳米粒子(AuNPs)作用,生物素用于与磁性纳米颗粒(MNPs)表面修饰的链酶亲和素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之后利用SPCE进行电化学检测。无目标DNA存在时,双标记DNA保持茎环结构,使得生物素分子很难和MNPs上的亲和素接触。一旦加入目标DNA,茎环结构打开,生物素得以与MNPs上的链霉亲和素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的复合物(MNPs-DNA-AuNPs)通过磁性富集到SPCE表面,从而获得AuNPs的电化学信号。该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对单碱基错配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完全互补DNA的检出限为8.0×10-13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纳米粒子、茎环DNA和丝网印刷电极(SPCE)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用于乳腺癌基因的快速、灵敏检测.该传感技术中 探针DNA的两端分别标记了巯基和生物素 巯基用于与纳米粒子(AuNPs)作用 生物素用于与磁性纳米颗粒(MNPs)表面修饰的链酶亲和素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 之后利用SPCE进行电化学检测.无目标DNA存在时 双标记DNA保持茎环结构 使得生物素分子很难和MNPs上的亲和素接触.一旦加入目标DNA 茎环结构打开 生物素得以与MNPs上的链霉亲和素发生特异性结合 形成的复合物(MNPs-DNA-AuNPs)通过磁性富集到SPCE表面 从而获得AuNPs的电化学信号.该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对单碱基错配有良好的分辨能力 完全互补DNA的检出限为8 0×10-13 mol L.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纳米粒子、茎环DNA和丝网印刷电极(SPCE)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用于乳腺癌基因的快速、灵敏检测.该传感技术中 探针DNA的两端分别标记了巯基和生物素 巯基用于与纳米粒子(AuNPs)作用 生物素用于与磁性纳米颗粒(MNPs)表面修饰的链酶亲和素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 之后利用SPCE进行电化学检测.无目标DNA存在时 双标记DNA保持茎环结构 使得生物素分子很难和MNPs上的亲和素接触.一旦加入目标DNA 茎环结构打开 生物素得以与MNPs上的链霉亲和素发生特异性结合 形成的复合物(MNPs-DNA-AuNPs)通过磁性富集到SPCE表面 从而获得AuNPs的电化学信号.该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对单碱基错配有良好的分辨能力 完全互补DNA的检出限为8 0×10-13 mol L.磁性纳米颗粒 纳米粒子 DNA 丝网印刷电极
下载PDF
金-银复合纳米颗粒的去极化光谱特性理论研究
16
作者 肖亚梅 闫仕农 +3 位作者 杨晓峰 张驰 杨海凤 李海龙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1,共5页
对金银复合纳米颗粒的去极化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银复合纳米颗粒去极化光谱具有单峰的特征。在不同能量光照下,其介电常数是不同的,所以其去极化光谱也是变化的,然而其峰值总是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去极化峰... 对金银复合纳米颗粒的去极化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银复合纳米颗粒去极化光谱具有单峰的特征。在不同能量光照下,其介电常数是不同的,所以其去极化光谱也是变化的,然而其峰值总是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去极化峰值之间,并且随着金银复合纳米颗粒中银体积分数的增加,去极化峰位于449~268nm附近,即近乎线性蓝移,峰形为高斯型,半高宽在514~324nm范围内近乎线性的减小。这说明可以通过控制入射光的能量和金银的组分来可控的改变金-银复合纳米颗粒的去极化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颗粒 去极化光谱 介电常数
原文传递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of bimetallic Au-Ag nanoparticles with “core-shell” type structure by seed mediated catalytic growth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守安 唐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5年第2期310-313,共4页
The colloidal Au core/Ag shell structure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in PEG-acetone solution by photochemical route. The monodispersed Au nanoparticles with average diameter of 3.9 nm were used as growth ... The colloidal Au core/Ag shell structure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in PEG-acetone solution by photochemical route. The monodispersed Au nanoparticles with average diameter of 3.9 nm were used as growth seeds. The optical property of colloids and the sizes of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when the molar ratio of Au to Ag ranges from 4∶1 to 1∶4.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omposite nanoparticle structure similar to strawberry shape is formed at the molar ratio of Au to Ag from 4∶1 to 1∶1; the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core of Au and shell of Ag were generated at the 1∶4 molar ratio, having a striking feature of forming (interconnected) network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光化学合成 -结构 纳米材料
下载PDF
(Au,Ag)/Si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的微结构与光谱特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取泉 赵同云 +4 位作者 杨柏峰 Niu Feng 周正国 熊贵光 田德诚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39-544,共6页
采用复合靶共溅射方法制备了(Au,Ag)/Si复合纳米颗粒薄膜,分别采用MaxwelGarnet理论和微分有效媒质(DEM)理论计算了Ag/Si复合薄膜的吸收光谱,实验测量结果与DEM理论计算更接近,讨论了(Au... 采用复合靶共溅射方法制备了(Au,Ag)/Si复合纳米颗粒薄膜,分别采用MaxwelGarnet理论和微分有效媒质(DEM)理论计算了Ag/Si复合薄膜的吸收光谱,实验测量结果与DEM理论计算更接近,讨论了(Au,Ag)/Si体系复合薄膜共振吸收峰宽化的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颗粒 薄膜 结构 光谱特性
原文传递
Au/Au_2S复合纳米球壳微粒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席聪 刁佳杰 +1 位作者 陈光德 邱复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观测了金纳米球壳微粒 (纳米级Au2 S介质外包裹一层纳米级厚的金壳 )的荧光光谱 ,与块状Au2 S的荧光峰相比 ,金纳米球壳的荧光峰蓝移到蓝绿区域。蓝移的主要原因是核壳纳米复合结构中的表面态和量子尺寸效应。
关键词 Au/Au2S 发光特性 纳米科学 纳米球壳微粒 光致发光 蓝移 -复合结构 荧光光谱 硫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