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孢木霉HZ-31菌株胁迫下野燕麦内参基因的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海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66-1674,共9页
为构建多孢木霉(Trichoderma polysporum)HZ-31菌株胁迫下野燕麦(Avena fatua L.)基因表达的RT-qPCR技术体系,筛选稳定内参基因,本研究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 4个程序,对接种多孢木霉HZ-31菌株的野燕麦样本中8种... 为构建多孢木霉(Trichoderma polysporum)HZ-31菌株胁迫下野燕麦(Avena fatua L.)基因表达的RT-qPCR技术体系,筛选稳定内参基因,本研究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 4个程序,对接种多孢木霉HZ-31菌株的野燕麦样本中8种候选内参基因(18S,28S,TUA,UBC,ACT,GAPDH,TBP和EF-1α)进行基于SYBR Green的RT-qPCR分析。结果表明TBP,18S和UBC是木霉侵染时野燕麦中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TBP和TUA,TBP和GAPDH,18S和TBP,UBC和18S为最适宜两内参基因组合,可作为多孢木霉HZ-31菌株与野燕麦互作过程中功能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燕麦 内参基因 多孢木霉hz-31菌株 表达稳定性
下载PDF
多孢木霉HZ-31菌株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海霞 马永强 +1 位作者 魏有海 郭青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2-136,共5页
选用高效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多孢木霉(Trichoderma polysporum)HZ-31菌株为对象,研究该菌株最适碳源、氮源、固态发酵基质的筛选、固-液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HZ-31最适碳、氮源为小麦粉,最适氮源为(NH4)2SO4,在PDA培养基上产孢量达... 选用高效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多孢木霉(Trichoderma polysporum)HZ-31菌株为对象,研究该菌株最适碳源、氮源、固态发酵基质的筛选、固-液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HZ-31最适碳、氮源为小麦粉,最适氮源为(NH4)2SO4,在PDA培养基上产孢量达6.17×108 mL^(-1),最适碳氮源培养基上产孢量达到4.45×109mL^(-1)。HZ-31最佳产孢的固态基质为麦秆糠,适宜的接种量是体积分数为40%。正交优化培养试验条件得出该菌最适培养基质含水量为37%,最适温度为23℃,发酵最适时间为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孢hz-31 固态发酵基质 固-液发酵条件
下载PDF
多孢木霉HZ-31菌株对藜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蔺泽荣 朱海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20-125,共6页
【目的】明确多孢木霉HZ-31菌株对藜植株体内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活力测试法测定了HZ-31菌株接种藜植株后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 【目的】明确多孢木霉HZ-31菌株对藜植株体内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活力测试法测定了HZ-31菌株接种藜植株后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多孢木霉HZ-31菌株接种藜后其体内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及CAT、PPO和SOD的活性较对照明显增加,且呈上升趋势,增加量最高分别达到67.91%、69.37%、81.88%、37.68%和8.12%,7 d后除MDA呈下降趋势外,其他指标均呈增加趋势;叶绿素含量第3天后低于对照,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呈平稳变化趋势且始终高于对照;而PAL活性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结论】多孢木霉HZ-31侵染藜后,藜防御酶体系被激活,抗侵染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孢hz-31 侵染 防御酶
下载PDF
HZ-31多孢木霉菌剂的初步研制及其对阔叶杂草的毒力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海霞 马永强 郭青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609,共4页
本研究选用具有高效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多孢木霉(Trichoderma polysporum)HZ-31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菌剂的初步研制及其对阔叶杂草的毒力作用测定。通过载体和助剂的筛选,初步研制可湿性粉剂,并对其抗紫外作用、货架寿命以及对藜、猪秧秧... 本研究选用具有高效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多孢木霉(Trichoderma polysporum)HZ-31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菌剂的初步研制及其对阔叶杂草的毒力作用测定。通过载体和助剂的筛选,初步研制可湿性粉剂,并对其抗紫外作用、货架寿命以及对藜、猪秧秧的防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HZ-31最适载体为高岭土、几丁质和聚乙烯醇,这3种载体对HZ-31均有较好的抗紫外保护作用,载体对延长HZ-31的储存期效果较好,可明显增加在常温20℃条件下的货架寿命,低温保存效果更显著。菌株HZ-31可湿性粉剂对猪秧秧和藜2种阔叶杂草的盆栽除草效果显著高于单纯的发酵液。通过高效菌株HZ-31菌剂的研制,有望协调运用其他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构建田间杂草生物防治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孢hz-31 剂研制 除草效果
下载PDF
绿色木霉TR-8菌株对尖镰孢的拮抗机制 被引量:37
5
作者 纪明山 李博强 +2 位作者 陈捷 谷祖敏 王英姿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对绿色木霉TR 8菌株抑制尖镰孢的拮抗机制进行了研究。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绿色木霉生长快于尖镰孢FO G1,接触后FO G1生长停止,TR 8继续生长,覆盖FO G1的菌落并大量产孢,但不形成抑菌圈。观察了TR 8对FO G1的重寄生现象,TR 8菌丝首先... 对绿色木霉TR 8菌株抑制尖镰孢的拮抗机制进行了研究。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绿色木霉生长快于尖镰孢FO G1,接触后FO G1生长停止,TR 8继续生长,覆盖FO G1的菌落并大量产孢,但不形成抑菌圈。观察了TR 8对FO G1的重寄生现象,TR 8菌丝首先向FO G1趋性生长,然后紧贴FO G1菌丝平行生长或穿入菌丝生长,最后FO G1菌丝瓦解。在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FO G1菌丝原生质凝结,菌丝上有孔洞出现。发酵7d,TR 8发酵液中β1,3 葡聚糖酶的活性为20 15U/ml,几丁质酶的活性为11 67U。发酵原液对FO G1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无抑制作用,但TR 8的挥发性分泌物对病菌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含有TR 8分泌物的培养基对病菌孢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高达75 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拮抗机制 尖镰 3-葡聚糖酶 抑制作用 子萌发 丝生长 重寄生现象 对峙培养 扫描电镜 几丁质酶 分泌物 原生质 β-1 发酵液 挥发性 培养基 抑制率 活性 趋性
下载PDF
绿色木霉TR-8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纪明山 李博强 +3 位作者 许远 时越 谷祖敏 陈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绿色木霉菌TR-8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菌。研究发现TR-8菌株在PDA培养基、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最快,3种培养基对孢子产生影响不大。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30℃时菌丝生长最快,25℃... 绿色木霉菌TR-8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菌。研究发现TR-8菌株在PDA培养基、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最快,3种培养基对孢子产生影响不大。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30℃时菌丝生长最快,25℃时产孢量最大。TR-8菌株在pH值2~10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5~6时菌丝生长最快,pH值为7时孢子产生量最大。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天冬酰胺是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最佳氮源。不同维生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作用不同,烟酸对菌丝生长最有利。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n有利于孢子产生。镰刀菌的菌丝提取物对TR-8的孢子产生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TR-8 生物学特性 培养基 丝生长 生防
下载PDF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纤维素发酵产油脂菌株的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淑君 李伟庆 +2 位作者 牟志美 王彦文 高绘菊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6-303,共8页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技术是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亲本原生质体融合杂交的基因重组技术。从健康桑树根系中分离到一株产油脂内生真菌MOD-1,采用酶解方法制备内生真菌MOD-1和产纤维素酶菌株绿色木霉TP4、T44及长柄木霉TL的原生质...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技术是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亲本原生质体融合杂交的基因重组技术。从健康桑树根系中分离到一株产油脂内生真菌MOD-1,采用酶解方法制备内生真菌MOD-1和产纤维素酶菌株绿色木霉TP4、T44及长柄木霉TL的原生质体,获得4个菌株的原生质体产量分别为7.02×10~6个/m L、4.43×10~6个/m L、6.35×10~6个/m L和4.35×10~6个/m L,再生率分别为4.90%、3.26%、4.51%和4.12%。优化亲本原生质体灭活条件为:MOD-1菌株经紫外线照射10 min或加热15 min,TP4菌株经紫外线照射25 min或加热20 min,T44菌株经紫外线照射25 min或加热25 min,TL菌株经紫外线照射30 min或加热25 min。在上述条件下各亲本原生质体的灭活率均达到100%。将灭活的MOD-1菌株原生质体分别与不同方式灭活的TP4、T44、TL菌株原生质体融合,经初筛和复筛获得了一株兼具MOD-1与TP4双亲优良性状的融合菌株MP-1,其油脂产量、油脂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82 4 g/L、14.46%,显著高于亲本菌株MOD-1。融合菌株MP-1传代培养10代后,油脂产量与油脂含量的遗传稳定性分别达到92.84%和9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油脂 桑树内生真 菜豆壳球MOD-1 原生质体融合 改良
下载PDF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提高杂草生防菌对野燕麦的防效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海霞 程亮 +1 位作者 李永龙 郭青云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0-173,共4页
选用对野燕麦有强致病力的候选优势菌株燕麦镰孢GD-2和多孢木霉HZ-31作为亲本,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菌株改良,通过野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及温室抑草活性作用筛选出性状优异的融合子。结果表明,获得的3个性状各异的融合子进行离... 选用对野燕麦有强致病力的候选优势菌株燕麦镰孢GD-2和多孢木霉HZ-31作为亲本,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菌株改良,通过野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及温室抑草活性作用筛选出性状优异的融合子。结果表明,获得的3个性状各异的融合子进行离体生测后,融合子R2对野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显著高于燕麦镰孢GD-2,而与多孢木霉HZ-31的效果相当,盆栽致病力测定时融合子R1对野燕麦的鲜质量防效值高于双亲菌株,达68.03%。选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生防菌株作为亲本进行融合,筛选获得防效优于亲本的微生物融合菌株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镰GD-2 多孢hz-31 原生质体融合 野燕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