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投入-产出表的中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多目标优化
1
作者 姚黎明 徐忠雯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3-194,共12页
出口贸易引发的资源流失风险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动态地分析了出口贸易引起的资源流出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并对2018-2022年中国地区出口贸易进行优化调整.首先,本文利用行业间投入-产出表和资源消耗数据计算中国各行业的直接和完全资源... 出口贸易引发的资源流失风险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动态地分析了出口贸易引起的资源流出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并对2018-2022年中国地区出口贸易进行优化调整.首先,本文利用行业间投入-产出表和资源消耗数据计算中国各行业的直接和完全资源消耗系数;其次,利用结构分解模型挖掘出口导向的隐含资源流出量变动的主要原因;随即,将45个行业进行聚类分析,探讨未来各行业的节约资源潜力和调整路径;最后基于情景分析和多目标优化理论,从出口贸易结构,贸易额和技术发展视角对中国未来出口贸易进行模拟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直接消耗强度,技术进步,出口总量和出口结构等4个影响因素中,出口额对资源流失风险的贡献率最大.直接能源消耗强度有助于降低因出口导致的能源流出,而完全消耗水资源强度的降低大大减少了资源流失风险,符合现实;(2)以2017年为基准年,利用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2018-2022年出口结构和出口量,结果表明优化结果有利于降低资源流出量.通过调整未来各行业资源消耗强度,优化结果发现技术提升带来的资源节约优势逐渐增强,本文认为,为技术改善的资金(人员)投入的边际产出呈现逐渐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投入-产出分析 隐含资源 结构分解法 出口结构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资源型重工业城市的多尺度温室气体关联研究——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梦瑶 蒋川 刘思远 《城市与环境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77-96,共20页
资源型重工业城市面临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是多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亟须充分考虑城市、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尺度的温室气体关联影响。基于多尺度投入产出法,作者从隐含强度、最终需求、贸易平衡等方面对典型资源型重工业城市河北省唐山市... 资源型重工业城市面临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是多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亟须充分考虑城市、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尺度的温室气体关联影响。基于多尺度投入产出法,作者从隐含强度、最终需求、贸易平衡等方面对典型资源型重工业城市河北省唐山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开展多尺度的系统核算分析,结果如下:(1)唐山市平均隐含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约为27.6吨/万元,其中66.2%的排放强度由本地投入引发;(2)第二产业是造成唐山市温室气体排放较多的主要原因;(3)最终需求隐含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016亿吨,最终需求类别中固定资本形成占比达到59.4%;(4)从贸易均衡角度,唐山是隐含温室气体净调出城市,贸易净输出隐含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116亿吨。结合多尺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刻画唐山市温室气体排放流向,有助于厘清资源型重工业城市转型发展阻力,对相关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政策优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重工业城市 温室气体排放 多尺度投入产出
原文传递
中国教育经费支出促进双循环的经济效应评估
3
作者 欧阳乾弘 冯家豪 《经济统计学(季刊)》 2024年第1期114-154,共41页
在教育现代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教育经费支出对新发展格局的时空影响和作用机理尚不明朗。基于2004年、2007年、2011年和2014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球140个国家与地区嵌套的多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本文估计了2004~2... 在教育现代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教育经费支出对新发展格局的时空影响和作用机理尚不明朗。基于2004年、2007年、2011年和2014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球140个国家与地区嵌套的多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本文估计了2004~2020年教育经费支出对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的驱动作用,并分析其影响路径和经济效应异质性。研究表明,教育经费支出拉动“双循环”产出激增,数额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化学产品等与教育不直接相关的部门在产业循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区域贸易以华东地区为核心辐射全国和世界各地;教育经费支出增加1%,可拉动我国GDP增长约0.045%,此结论存在时空异质性。本文建议继续适当提升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产业循环重点部门间贸易流畅,完善省际帮扶制度和省内经费分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费支出 经济效应 多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 弹性系数
原文传递
北京市虚拟水消费与贸易 被引量:18
4
作者 魏怡然 邵玲 +2 位作者 张宝刚 徐佩琦 秦菁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62-1973,共12页
北京市作为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城市,亟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基于多尺度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对2012年北京市虚拟水消费及贸易情况进行了核算与分析,并与2007年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2012年北京市消费引发的虚拟水用量高达1... 北京市作为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城市,亟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基于多尺度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对2012年北京市虚拟水消费及贸易情况进行了核算与分析,并与2007年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2012年北京市消费引发的虚拟水用量高达139.5亿m3,是基于生产的直接实体用水量(35.9亿m3)的3.89倍;对比2007年,虚拟水消费增长(23.7%)远比直接用水增长(11.8%)快。北京市使用的全部水资源中仅有5%由北京本地供应,有超过3/5从国内其他省市调入,约35%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与此相对应,这些水资源有1/5被北京本地消费使用,约3/4被调出到国内其他省市,6%被出口至其他国家。与2007年相比,2012年北京市国内虚拟水贸易由净调入转为净调出,净调出量为2007年净调入量的1.1倍;而国际虚拟水贸易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净进口量为2007年净出口量的837.2倍。北京市2012年净输入虚拟水资源103.6亿m3(全部来源于国际贸易),有效地避免了对本地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与此同时,北京市通过转口贸易的形式将大量进口的虚拟水调出到了中国其他省市,为缓解国内水资源紧张局面作出了贡献。未来北京市应当在考虑能源矿产供应安全及消化国内过剩产能的前提下有策略性地增加矿产、能源、建筑和交通运输设备等部门部分产品的进口,以达到节约我国水资源及全球范围内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多尺度投入产出 虚拟水消费 虚拟水贸易 北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