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堆积层滑坡的多层滑移规律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贺可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5-18,共4页
在系统分析和研究大型堆积层滑坡多层滑移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堆积层斜坡双层滑移物理模型,指出双层滑移模型是由双层滑移面和双层滑移体构成的。同时,根据滑面的组合关系和形成机制对斜坡滑移进行了分类,并在双层滑移物理模型基础... 在系统分析和研究大型堆积层滑坡多层滑移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堆积层斜坡双层滑移物理模型,指出双层滑移模型是由双层滑移面和双层滑移体构成的。同时,根据滑面的组合关系和形成机制对斜坡滑移进行了分类,并在双层滑移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双层滑移的数学模型用以定量确定第二滑面(S2)的临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 滑坡 滑移规律 多层滑移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深水脐带缆结构阻尼的数值与试验研究
2
作者 金川 曹家瑞 +2 位作者 李孙伟 陈凯 俞国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8,共8页
深水动态脐带缆内部结构复杂,其阻尼特性对脐带缆的舞动以及疲劳损伤有着重要的影响。脐带缆在和流体相互作用过程中,脐带缆内部构件可能会产生滑动,进而影响脐带缆的结构阻尼,这也使得真实海况中脐带缆的舞动和疲劳是一项复杂而值得深... 深水动态脐带缆内部结构复杂,其阻尼特性对脐带缆的舞动以及疲劳损伤有着重要的影响。脐带缆在和流体相互作用过程中,脐带缆内部构件可能会产生滑动,进而影响脐带缆的结构阻尼,这也使得真实海况中脐带缆的舞动和疲劳是一项复杂而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验证有限元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脐带缆的结构阻尼特性,在考虑内部结构单元间摩擦的基础上,利用ANSYS建立了用于中国南海某油田的脐带缆多层滑移接触摩擦模型。同时,采用自由衰减法对该动态脐带缆开展了原型试验,测得了该缆的结构阻尼比与自振周期。通过对比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原型试验结果发现:数值模型获得的该脐带缆的结构阻尼值与试验值非常接近,这为工程中获得脐带缆结构阻尼比的值提供了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缆 结构阻尼 数值模拟 多层滑移 接触摩擦 原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沂沭断裂带岩石圈精细结构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尚坤 罗文强 +7 位作者 于学峰 田京祥 唐璐璐 陈军 杨斌 杜圣贤 刘凤臣 仵康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92-3204,共13页
为揭示沂沭断裂带深部结构及发生-发展过程,查清断裂切割深度及对岩石圈地幔的破坏,探讨沂沭断裂带的构造组合样式、运动方式、地壳稳定性及其对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研究团队于2019年在沂沭断裂带南段沂南-莒县附近布设了一条长约60 km... 为揭示沂沭断裂带深部结构及发生-发展过程,查清断裂切割深度及对岩石圈地幔的破坏,探讨沂沭断裂带的构造组合样式、运动方式、地壳稳定性及其对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研究团队于2019年在沂沭断裂带南段沂南-莒县附近布设了一条长约60 km的深反射地震剖面,系统采集了沂沭断裂带和两侧地块的地震数据,对沂沭断裂带深部岩石圈精细结构进行了解剖。结果显示,该区岩石圈结构在横向上表现为以沂沭断裂带为界的块状结构特征,地壳厚度约30.8~39.5 km;莫霍面总体呈西浅东深态势,并被西倾的沂水-汤头断裂(F2)和昌邑-大店断裂(F4)错断,垂直落差达10.5 km。与浅部"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组合样式不同的是,沂沭断裂带在深部剖面上表现为由沂水-汤头断裂(F2)和昌邑-大店断裂(F4)向上延伸与分叉散开的多条断裂组成"双枝状"构造组合样式。断裂带内被断层切割的界面反射波多呈向上的拱弧形,其构造形迹具有伸展、挤压和走滑并存的特征,推断这些界面为层间滑脱构造,它们指示了沂沭断裂带"多层滑移"构造运动方式。该断裂带不仅切穿了近地表、壳内地质界面,F2、F4断裂还向下切割莫霍面,深入岩石圈地幔,是深达地幔的深大断裂构造带,为地幔热物质的上涌提供了通道,对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和内生成矿具有控制作用。地震剖面西端的铜井金矿成矿与沿F2断裂上侵的铜井杂岩体关系密切;剖面东端的火山机构保存完整,没有明显构造破坏痕迹,据此认为沂沭断裂带左行走滑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青山期以前,其后水平滑移量应不大。从区域地质分布及地震反演结果看,昌邑-大店断裂(F4)明显将山东省分割为鲁西和鲁东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因此将其作为区域地质构造分界线是合理的。本项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沂沭断裂带深、浅部结构的认识,为分析研究沂沭断裂带的深部过程和浅部构造响应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提供了资料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反射地震剖面 沂沭断裂带 岩石圈结构 双枝状构造 多层滑移
下载PDF
Monitoring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 slip of a landfill with multiple intermediate covering layers
4
作者 He Haijie Lan Jiwu +3 位作者 Chen Yunmin Xiao Diankun Zuo Xinru Ma Pengcheng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8年第1期104-111,共8页
A field monitoring program was carried out to record the slope failure process of a landfill with multiple intermediate covering layers.The monitored items include the leachate level,the surface horizontal displacemen... A field monitoring program was carried out to record the slope failure process of a landfill with multiple intermediate covering layers.The monitored items include the leachate level,the surfac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nd the deep lateral displacement.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stability control effects of leachate drainage on the top layer,leachate drainage in different layers,and near-slope leachate drainag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slip area is 34 760 m 2 and the average surfac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10th platform is 1.77 m.Dumping near the slope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stability.The closer to the dumping area,the greater the degree of slip and the more significantly the leachate level rises.Affected by the intermediate covering layers,the failure mode is the local sliding inside the landfill,and the effect of near-slope leachate drainage on the stability control is obvi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FILL multiple intermediate covering layers SLIP stability analysis control measur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