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用户需求主题的在线问答社区信息多层级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成全 张燕刚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60-871,共12页
互联网在线问答社区服务的广泛性、便捷性、互动性与个性化特征促进了该模式的飞速发展,在线问答社区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各类生活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社区内信息资源存在缺乏有效组织与语义关联缺失等现实瓶颈,以及生活类信息的高复... 互联网在线问答社区服务的广泛性、便捷性、互动性与个性化特征促进了该模式的飞速发展,在线问答社区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各类生活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社区内信息资源存在缺乏有效组织与语义关联缺失等现实瓶颈,以及生活类信息的高复杂、多层级等特性,导致用户的在线信息需求服务体验效果不尽如人意。为实现对在线问答社区内各类信息资源的细粒度组织与语义关系揭示,进而达到面向用户需求主题实施信息精准分类的目标,本研究利用在线母婴社区内用户提问数据构建用户需求的多层级架构体系,进而生成经过验证的、具有多层级需求主题的标签化数据实验样本。最后,通过比对本研究所构建的面向用户需求主题的信息多层级分类模型(users’needs topics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UNT-HC)与TextAttBiRNN (text attention bi-direc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单层级分类模型及HFT-CNN (hierarchical fine-tuning conventional neural network)、HCCNN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conventional neural network)等多层级分类模型的分类效果,验证了UNT-HC模型在实现在线问答社区中多层级单标签、超细粒度文本信息分类应用中性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信息需求 需求主题 在线问答社区 多层级分类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熵值修正BWM-TOPSIS法的山地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与类型划分研究--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片区为例
2
作者 牟玲利 彭恺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3,共10页
明确村庄发展潜力,科学识别村庄类型,是编制村庄规划、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支撑和必经之路。特别是对于因自身复杂的地形与地貌环境,大多数呈现交通不便、分布广与村庄规模小等特征的山地村庄而言,因村施策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山地村... 明确村庄发展潜力,科学识别村庄类型,是编制村庄规划、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支撑和必经之路。特别是对于因自身复杂的地形与地貌环境,大多数呈现交通不便、分布广与村庄规模小等特征的山地村庄而言,因村施策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山地村庄发展困境的重点难点以及应对的方式方法。因此,构建符合现实情况的山地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和分类方法,对实现山地村庄的多层级分类引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采用熵值修正BWM-TOPSIS模型等方法,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构建了适用于山地村庄的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村庄分类研究。并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片区进行方法的实证,划分4大类8小类的村庄类型,为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实现山地村庄的全面振兴提供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村庄 发展潜力评价 BWM TOPSIS 多层级分类
下载PDF
语料库建设中的名词标注方法
3
作者 韩蕾 《枣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7-33,共7页
名词标注是语料库加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兼顾形式和意义的句法语义一体化处理策略,是名词深加工的重要原则。把对大多数组合具有普遍解释力的语义特征构建成层级体系,并确立相应的形式识别标准,就可以将名词进行有效的分类与归类。我... 名词标注是语料库加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兼顾形式和意义的句法语义一体化处理策略,是名词深加工的重要原则。把对大多数组合具有普遍解释力的语义特征构建成层级体系,并确立相应的形式识别标准,就可以将名词进行有效的分类与归类。我们对大量名词所做的组合特征标注实践证明,"特征即关系",名词组合属性的细致标注,对揭示双名直接组合模式与搭配规则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名词 多层级分类标注
下载PDF
中国城市PM_(2.5)污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支付意愿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倩倩 党云晓 +1 位作者 张文忠 魏璐瑶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96-2106,共11页
利用2015年中国40个城市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贝叶斯多层级有序分类响应模型探讨了PM_(2.5)污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而核算居民为减轻PM_(2.5)污染的支付意愿。研究发现:PM_(2.5)污染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M_(2.5)... 利用2015年中国40个城市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贝叶斯多层级有序分类响应模型探讨了PM_(2.5)污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而核算居民为减轻PM_(2.5)污染的支付意愿。研究发现:PM_(2.5)污染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M_(2.5)污染每增加1个单位,主观幸福感将下降0.040个百分点;家庭月收入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月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主观幸福感将提升0.026个百分点。支付意愿不仅受到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还受到居民所处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在承受PM_(2.5)污染的最初阶段,居民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支付意愿最高。居民为改善空气质量愿意支付的金额平均为226元,占家庭月总收入的2.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污染 幸福感 支付意愿 多层级有序分类响应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