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结构滤波贴片天线阵列的设计
1
作者 王天一 刘金澎 何茜芸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第15期49-52,5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3.9GHz的平面2×2滤波微带贴片天线阵列的设计方案。阵列由四个贴片天线构成,分别由两个多层馈电网络激励。馈电网络包含一个功分网络和两个谐振器,谐振器之间采用矩形缝隙耦合。天线的激励由层间电磁耦合馈电方式...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3.9GHz的平面2×2滤波微带贴片天线阵列的设计方案。阵列由四个贴片天线构成,分别由两个多层馈电网络激励。馈电网络包含一个功分网络和两个谐振器,谐振器之间采用矩形缝隙耦合。天线的激励由层间电磁耦合馈电方式,并利用贴片天线模式正交和滤波天线的频率选择特性,提高两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天线两个端口的辐射模式分别是TM10模和TM01模,带宽均为3.69~4.14GHz,相对带宽均为11.5%,两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2 dB。天线阵列的增益为11.6 dB,并具有14 dB的带外抑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天线 贴片天线阵列 多层耦合结构 正交极化
下载PDF
小型化多层带线谐振腔缺陷地结构LTCC宽带带通滤波器
2
作者 张祥军 方大纲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1,共4页
利用多层宽边耦合带状线谐振结构实现小型化LTCC(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宽带滤波器。采用了两层、三层耦合带线谐振结构,利用这两种谐振结构可以有效减小滤波器的尺寸。利用四个谐振腔结构,实现较宽的频带和较强的选择特性;... 利用多层宽边耦合带状线谐振结构实现小型化LTCC(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宽带滤波器。采用了两层、三层耦合带线谐振结构,利用这两种谐振结构可以有效减小滤波器的尺寸。利用四个谐振腔结构,实现较宽的频带和较强的选择特性;输出、输入引入电感反馈产生两个传输零点,利用DGS(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可使滤波器在阻带和镜像频率处产生较大的衰减。设计出侧面印刷互连和侧面通孔互连两种工艺结构的滤波器,利用LTCC工艺加工出侧面印刷互连的滤波器性能良好,测试性能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宽边耦合带状线谐振结构 缺陷地结构(DGS) 低温共烧结陶瓷(LTCC)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Nd_2Fe_(14)B/α-Fe磁性多层膜中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立军 贺连龙 +1 位作者 刘伟 张志东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通过TEM和HRTEM对比研究了软磁层厚度为2.5 um的Nd_2Fe_(14)B/α-Fe型多层膜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退火前的多层膜中Fe层为多晶,硬磁相以非晶的状态存在;在600℃以上退火后软磁层消失,生成的Nd_2Fe_(14)B型相被固定在硬磁层内;625℃退... 通过TEM和HRTEM对比研究了软磁层厚度为2.5 um的Nd_2Fe_(14)B/α-Fe型多层膜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退火前的多层膜中Fe层为多晶,硬磁相以非晶的状态存在;在600℃以上退火后软磁层消失,生成的Nd_2Fe_(14)B型相被固定在硬磁层内;625℃退火后发现有Nd_2Fe_(17)相在硬磁层中析出,表明在多层膜退火过程中,退火温度对相转变的影响比退火时间的影响更大.Nd_2Fe_(17)相的析出可能是高温退火后磁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磁性多层 微观结构 交换耦合 高分辨观察
下载PDF
复杂表面问题的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4
作者 侯磊 李涵灵 +2 位作者 林德志 张敏 Daglish GEORGE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26,共12页
碰撞、弹塑变形问题等交通运输器的安全试验通常采用实验室实物模型与计算机模型相结合进行模拟.对三维复杂区域的接触,国际标准方法采用接触变形算法模拟滑动控制.本课题采用流固耦合非牛顿流体方程初边值问题求解三维层结构特性,通过... 碰撞、弹塑变形问题等交通运输器的安全试验通常采用实验室实物模型与计算机模型相结合进行模拟.对三维复杂区域的接触,国际标准方法采用接触变形算法模拟滑动控制.本课题采用流固耦合非牛顿流体方程初边值问题求解三维层结构特性,通过基于变分原理的摄动问题有限元方法,在高性能软件平台上实现数据的挖掘处理.由Sobolev空间嵌入原理,可将模型按接触区域进行分层单元剖分,将复杂区域剖分为若干相互连接、不重叠的六面体与空间平面四边形单元.同时,建立微观与宏观有限元双尺度计算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对比,得到模型的能量与速度等一系列参数的变化曲线.此外,接触表面问题又可采用渐近摄动方法中的边界层理论进行研究,由此得到的微分方程特征函数空间,既可作为优化有限元基函数的解,又可用于建立一种新型的非线性特征值的渐近方法,也是估计材料特定参数的方法之一.最后,使用人工边界条件随机处理方法对求解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接触表面 移动边界条件 多层结构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