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多维重建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在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江昆 郭建 +1 位作者 薛才广 宋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维重建(MPR)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在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急性主动脉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维重建(MPR)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在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n=24)和对照组(n=44)。对比两组患者的主动脉夹层的MPR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R参数与VIS预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PR参数、VIS与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侵犯血管条数、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VIS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越高、输血量越大、呼吸机使用时间越长、合并败血症、合并肺部感染、并发意识障碍、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升高、VIS升高均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侵犯血管条数、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VIS预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1、0.861、0.949。结论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VIS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死亡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 死亡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维重建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下载PDF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在儿童主动脉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陈鑫 李洪杰 +3 位作者 林雷 高建 王霄 杨成乾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评估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血管造影在患儿主动脉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进一步了解患儿先天性主动脉弓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泰康同济(武汉)医院2010年至2022年经MDCT血... 目的评估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血管造影在患儿主动脉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进一步了解患儿先天性主动脉弓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泰康同济(武汉)医院2010年至2022年经MDCT血管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362例患儿(年龄范围为5 d~12岁,平均年龄为3.3岁)。所有诊断结果均经手术和(或)心血管造影所证实。结果362例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中,198例为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包括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离断、右位主动脉弓和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以及主动脉双弓,例数分别为134、32、20、10及2例。6例罕见先天性主动脉弓异常:2例双主动脉弓,2例孤立右锁骨下动脉伴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例孤立颈总动脉伴PDA,1例双侧PDA合并单心室和肺动脉闭锁。32例主动脉弓离断患儿中,27例为A型、5例为B型。MDCT血管造影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100%(198/198)、98%(161/164)和99%(359/362)。TTE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92%(182/198)、81%(133/164)和87%(315/362)。结论MDCT血管造影诊断患儿先天性主动脉弓发育异常是一个可靠的、无损伤的活体检查方法,可获得比传统的血管造影术更多的解剖信息及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儿童 发育异常 主动脉弓
下载PDF
3.0T磁共振成像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徐轶楠 王海红 +3 位作者 底胜霞 陈雷 马燕山 焦浩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48-2451,共4页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经手术证实的126例肛瘘病人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0 T MRI和MSCT检查。根据Parks分类...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经手术证实的126例肛瘘病人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0 T MRI和MSCT检查。根据Parks分类法对比3.0 T MRI和MSCT对肛瘘病人检查的准确率,分析两项联合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3.0 T MRI联合MSCT诊断肛瘘外口的准确率(99.03%)高于MSCT单独诊断(90.29%),联合诊断主瘘管的准确率(100.00%)高于3.0 T MRI、MSCT各自单独诊断(93.65%、91.27%)(P<0.01),联合诊断肛瘘内口、瘘管分支、脓肿与各自单独诊断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T MRI联合MSCT诊断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48%、100.00%、100.00%、100.00%。结论3.0 T MRI联合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3.0 T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临床分型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苏天嵩 王道清 张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601-360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分别为77、64、44例。统计3组一般资料,比较3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造影成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结果中高危组、高危组累及肺动脉、累及肺叶动脉患者占比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累及肺段动脉占比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主肺动脉(PA)/胸主动脉(AO)、上腔静脉直径(SVC)、右心室短轴直径(RVD)/左心室短轴直径(LVD)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PA/AO、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三者单独诊断(P<0.05);PA/AO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PA/AO(P<0.05);SVC、RVD/LVD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高于PA/AO(P<0.05)。结论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PA/AO、SVC、RVD/LVD具有明显差异,PA/AO、SVC、RVD/LVD联合对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动脉造影成像 危险分 评估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5
作者 刘芳芳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6例疑似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方式作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患...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6例疑似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方式作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患者均使用MSCT与MRI检查,评估MSCT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检测阳性80例、阴性6例,MSCT检测阳性77例、阴性9例,MSCT诊断大面积脑梗塞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51%、96.25%、100.00%。MRI与MSCT检出病灶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应用于大面积脑梗塞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可以及时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具有科学价值的参考数据,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大面积 脑梗塞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林 吕彦朋 +1 位作者 董鑫昌 狄长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检查及治疗的286例糖尿病患者的MSCTA、DSA、CDFI影像学资料,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糖尿病伴下肢ASO的金标准,分析MSCTA、CDFI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的诊断效能。结果286例糖尿病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A、CDFI扫描,共获取1449个动脉节段,包括膝上动脉1110个,膝下动脉339个。DSA检查结果显示,阴性126个,阳性1323个。在1449个动脉节段中,MSCTA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腓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DFI检查(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SCTA检查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47、0.828、0.922,0.799,P<0.01)。CDFI检查对足背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22,P<0.01)。结论与CDFI检查相比,MSCTA检查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的动脉病变长度和动脉狭窄程度,其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更接近DSA检查结果,可以作为糖尿病伴下肢ASO的术前筛查和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7
作者 于永华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海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海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增强MRI及MSCT检查,分别采集动脉期、全肝门脉期及延迟期图像及数据进行分析,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活检结果显示,11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76例。动态增强MRI诊断恶性病变35例,良性病变77例;MSCT诊断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80例;动态增强MRI鉴别诊断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高于MSCT(P<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与MS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且动态增强MRI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对比研究
8
作者 魏士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57-060,共4页
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 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之间共筛选出80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将其随机分组后,组内各自包含40例患者,分别为MSC... 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 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之间共筛选出80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将其随机分组后,组内各自包含40例患者,分别为MSCT检查的对照组、MRI检查的观察组,基于临床综合判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结果在骨折类型方面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误诊率、漏诊率,以及对合并损伤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的不同骨折类型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对照组,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对照组,且合并损伤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对比均体现出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于隐匿性骨折类型的诊断率均较MSCT高,灵敏度、特异度也更好,且更能够诊断合并损伤相关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有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与脊柱3D重建联合对脊柱侧弯畸形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制定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鲁雪红 王伟 刘文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脊柱3D重建联合对脊柱侧弯畸形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制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16例,均进行CTA检测并进行脊柱3D重建,并以影像学结果指导实施脊柱侧弯畸形术。统计不同CT后处理...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脊柱3D重建联合对脊柱侧弯畸形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制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16例,均进行CTA检测并进行脊柱3D重建,并以影像学结果指导实施脊柱侧弯畸形术。统计不同CT后处理方式对脊柱侧弯患者病变显示的满意程度,分析术前评估椎体与主动脉安全性与手术结果一致性,并测量手术前后主弯角度、后凸角度、Cobb角。结果CTA+3D脊柱重建处理方式对脊柱侧弯患者病变显示情况更好,满意度高于其他处理方式;术前评估椎体与主动脉安全性与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患者主弯角度、后凸角度、Cobb角均小于手术前(P<0.05)。结论CTA与脊柱3D重建联合检测脊柱侧弯畸形术前患者可评估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脊柱3D重建 脊柱侧弯畸形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检测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康林 陈志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5期601-605,共5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检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可靠性,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积分(score system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SACS),用于...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检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可靠性,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积分(score system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SACS),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方法研究20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及4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且冠状动脉MSCTA发现斑块的患者,比较两组斑块CT值、重构指数(RI)等指标,进而构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结果两组病变血管99支,可分析斑块117个,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6个,以钙化斑块为主(88.9%,32/36);急性冠脉综合征组81个,以脂质斑块为主(37.0%,30/81)。两组正性重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1%vs.32.1%,P<0.01);负性重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vs.19.8%,P<0.01)。由RI建立SACS,所得模型为:SACS=0.003PA+2.255RI-4.22,预测准确率为76.9%(P<0.01),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15(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多为脂质斑块,以正性重构为主,SAC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指导冠心病危险分层及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积分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重构指数
下载PDF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戴汝平 吕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应用 64螺旋CT SPIRAL 冠状动脉检查 MDCT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血管 CT技术 临床医生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蕾 王哲 +1 位作者 赵静 郭广春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5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的微血管侵犯情况将120例HCC患者分为侵犯组(n=54)和未侵犯组(n=66)。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MSCT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与病理...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的微血管侵犯情况将120例HCC患者分为侵犯组(n=54)和未侵犯组(n=66)。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MSCT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影像学指标间差异,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MSCT诊断HCC微血管侵犯的准确度为90.83%、灵敏度为90.74%、特异度为90.91%,且MSCT诊断HCC微血管侵犯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2)。侵犯组患者肿瘤大小、边缘毛糙、存在晕征、门静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均高于未侵犯组患者,肿瘤有包膜、动脉期CT值均低于未侵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边缘毛糙、有包膜、存在晕征、动脉期CT值、门静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AUC值均明显低于上述指标联合检查AU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SCT对HCC微血管侵犯预测价值较高,术前可通过患者MSCT表现判断其是否存在微血管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细胞肝癌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侵犯
下载PDF
64-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检查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培培 申淑景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1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对比64-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64-MSCTA)与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DS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0收诊的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SA、64-MSCTA检查。比较DSA、64-... 目的研究对比64-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64-MSCTA)与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DS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0收诊的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SA、64-MSCTA检查。比较DSA、64-MSCTA检查检出率。结果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DSA检查出63例阳性,3例阴性;64-MSCTA检查出64例阳性,1例阴性,1例疑似动脉瘤;64-MSCTA检查检出率96.97%(64/66)与DSA检查95.45%(63/6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MSCTA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可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与DSA相当,可为临床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且具有安全、无创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64-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肺癌介入治疗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翟焕阁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4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MSCTA检查,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多角度观察患者肺部病灶供血...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4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MSCTA检查,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多角度观察患者肺部病灶供血动脉的解剖细节,之后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介入治疗。评估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介入治疗效果。结果MSCTA与DSA所显示的肿瘤供血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状态基本一致,符合率高达100%,且术前所行MSCTA重建,根据其显示图像均易找到病灶的供血动脉。结论在肺癌介入治疗中应用MSCTA效果显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指导,降低治疗难度,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介入治疗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下载PDF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玉环 吉太行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8期588-592,共5页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头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头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同期院内进行健康体检者75名作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头颈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对比研究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2组研究对象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符合率为67%,头颈CTA符合率为79%;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患者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呈升高趋势,且快于对照组,闭塞患者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均慢于对照组;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达峰时间、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呈延长趋势,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呈降低趋势,且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达峰时间、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长于对照组、轻度、中度狭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低于对照组、轻度、中度狭窄(P<0.05)。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头颈CTA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8,P>0.05)。结论颈动脉血管超声及头颈CTA检查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狭窄符合率均较高,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头颈CTA均可评估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头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的计算流体力学在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分级上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祝雨雷 陈锐 +4 位作者 汪晶晶 杜志成 费洪文 刘辉 俞祝良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2期200-204,24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造影(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无创性地获得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造影(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无创性地获得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的峰值跨瓣膜压差(peak systolic pressure gradient,PSPG),并以此为基础对AS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为AS患者狭窄严重程度无创分级提供新的途径。方法本研究纳入30例AS患者,包括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各10例。所有患者在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和MDCTA检查后2周内完成心导管检查。由MDCTA原始数据重建获得CFD仿真模型,仿真计算得到的PSPG与作为"金标准"的心导管测量得到的PSPG进行一致性分析,分级效果使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和Kappa检验来分析。结果仿真获得的PSPG与心导管测量的PSPG具有高度的一致性(R2=0.98,P<0.001;mean diff=-0.257mmHg,1mmHg=0.133kPa)。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FD方法进行AS分级准确率达86.67%,基于CFD获得的PSPG与心导管测量PSPG在AS严重程度分级上具有高度一致性(к=0.80,P<0.001)。结论基于MDCTA原始数据,利用CFD方法,可以无创、准确地获得AS患者的PSPG,并能准确进行AS严重程度分级,为AS严重程度的无创性分级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血管造影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紫雷 李建莉 +1 位作者 崔红凯 邵瑞玲 《癌症进展》 2020年第8期795-798,814,共5页
目的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90例肝细胞肝癌根治术患者,依据病理学诊断的微血管侵犯结果分为侵犯组和非侵犯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MSCT检查。肝细胞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影响因素... 目的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90例肝细胞肝癌根治术患者,依据病理学诊断的微血管侵犯结果分为侵犯组和非侵犯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MSCT检查。肝细胞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SCT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价值。结果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9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中,微血管侵犯42例,非微血管侵犯48例,微血管侵犯率为46.67%(42/90)。依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侵犯组(n=42)和非侵犯组(n=48)。侵犯组和非侵犯组肝细胞肝癌患者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动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犯组和非侵犯组肝细胞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直径、Edmondson Steiner分级、肿瘤边缘情况、肿瘤包膜情况、晕征情况、门静脉期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dmondson Steiner分级为3~4级、光滑肿瘤边缘、肿瘤包膜、晕征、高门静脉期CT值是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光滑肿瘤边缘、肿瘤包膜、晕征、门静脉期CT值诊断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AUC分别为0.690、0.603、0.667、0.853,四者联合的AUC最高为0.900,优于单独检测的AUC。结论 Edmondson Steiner分级为3~4级、毛糙肿瘤边缘、肿瘤包膜、晕征、高门静脉期CT值是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影响因素。光滑肿瘤边缘、肿瘤包膜、晕征、门静脉期CT值四者联合检测诊断微血管侵犯的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细胞肝癌 血管侵犯
下载PDF
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对胸腹主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蒲维荣 齐伟伟 +3 位作者 程赛明 奚娟 杨呈伟 黄连军 《大医生》 2022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碘浓度对比剂(CM)对胸腹主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为优化相关影像检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10月上海德达医院收治的60例行胸腹主动脉CT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 目的研究不同碘浓度对比剂(CM)对胸腹主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为优化相关影像检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10月上海德达医院收治的60例行胸腹主动脉CT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碘浓度CM分为试验组(采用碘美普尔400 mgI/moL)和对照组(采用碘海醇350 mgI/mol),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CTA检查结束后行图像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各血管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2分,且试验组患者各血管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主动脉弓、T_(8)水平胸主动脉、L_(2)水平腹主动脉、双侧肾动脉C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TA检查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400 mgI/mol碘美普尔的较高碘浓度CM能提高临床胸腹主动脉CTA检查的图像质量与CT值,且并未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浓度 对比剂 胸腹主动脉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钆喷替酸葡甲胺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随访中的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智翔 崔博 +1 位作者 李天云 解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3期9-13,共5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原发性肝癌(PH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PHC患者106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与Gd-D...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原发性肝癌(PH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PHC患者106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与Gd-DTPA增强MRI对肿瘤残余、复发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结果106例患者术前有146个病灶,其中43个病灶存在肿瘤残余,MSCT诊断肿瘤残余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30%、81.40%、88.35%,低于Gd-DTPA增强MRI的95.89%、95.35%、9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个病灶存在肿瘤复发,MSCT诊断肿瘤复发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36%、80.56%、90.91%,低于Gd-DTPA增强MRI的97.26%、97.22%、9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PHC患者TACE后肿瘤残余、复发的诊断中,Gd-DTPA增强MRI优于M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钆喷替酸葡甲胺 增强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对比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山 朱曼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3期1431-1432,共2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高度疑似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高度疑似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CT、MRI对出血性脑梗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HI分型、病灶位置。结果:62例患者经DSA诊断共确诊50例出血性脑梗死。MRI检查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T,其中敏感度、准确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发现HI 48例(96.00%)较对照组41例(82.00%)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最小病灶面积为(8.23±1.03)mm~2,病灶数量为(2.56±0.44)个,CT检出最小病灶面积为(10.38±1.17)mm~2,病灶数量为(2.48±0.37)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0,P<0.01)。结论:CT、DWI对出血性脑梗死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但MRI能够明显提高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出血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